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2-05-30张建文

高考·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有效性

张建文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变,更加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物理教育要适应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多样化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然而,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有些教师并不重视课堂建设,教学组织缺乏针对性,亟待进一步改进。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充分意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并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真正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基于此,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很有实际意义的课程,以往高中物理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围绕着课本进行知识讲授,而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分析,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重视发展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与时俱进,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高中物理教学在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教学有效性的含义和标准

(一)含义

首先,课堂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活动,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现状,突显其主体性,使学生由消极的接受向积极的学习行为转变。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使他们明白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这样学生就可以积极地参加整个课堂活动。要从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发展需求等方面入手,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1]。其次,教学有效性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以及实现全面发展。教师需要认真地进行课堂教学,这是育人的基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想学习、不會学习,即使掌握了课程知识,也无法取得较大的进步,这是一种低效的教育。最后,教学有效性是通过对个体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学情优化教学设计、内容、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标准

在教学活动的层面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以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获取知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教师要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经验,并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积极地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从学生的视角来考虑,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习水平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努力以现有的知识体系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剖析与解决,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在教学评价的视角下,教师要让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让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建议,使学生学会倾听、沟通、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2]。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价值

(一)对教育方式的改革有益

过去高中物理教学一直是教师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灌输为主,而学生则是被动学习。此外,由于课堂气氛太单调,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没有了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师生的身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教学改革得以进行。同时,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使其掌握恰当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既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进而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引入情境教学、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中进行交互,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3]。

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向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目前,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心应该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上,学生学习任务很重,所要学习的课程也很多,而且在各个学科上的时间安排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调节,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被转移。由于物理学中抽象内容很多,很可能使学生头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状况进行适当改变,如在教学环节加入更多有趣的元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方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使“溜号”的学生快速回到课堂,进而改善学习效果。

(二)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学体制下,理论和实践应该相互补充,而不在于考试成绩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特别是对物理知识来说,许多知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中物理教学要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有关的知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潜力,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4]。比如,在学习“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相关知识时,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微波炉、收音机等进行学习,使教材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这样的教育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又能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达到知识应用目的。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物理课程的研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思考与剖析。在高中物理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思考想象与感官感知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又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一成不变的课堂难以使学生完全掌握课本中那些复杂的定理与公式。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互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在虚拟的环境下,让学生更好地与知识内容融合,增强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对物理的认识更加深刻。此外,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通过对知识的领悟和使用,来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在本质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较为滞后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应从学生的认识特征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制订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育理念的制约,导致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较为忽视,无法有效地保障教育质量。同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展示,偏离了教学目的,仅仅是想要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另外,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给知识应用带来消极的效果。在课程设置上,有些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分析,只让他们去探索教材中的练习题,难以对物理思维进行深度培养。

(二)教学局限于课堂范围

高中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在教学中拓展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水平[5]。但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课堂,缺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盲目提升教学进度,以达到压缩教学时间的目的,进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高考复习。虽然教师会给学生安排一些问题进行探索,但是学生没有动力去做,这就会造成课外活动不能很好地进行。此外,由于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难以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从认识特点、课程内容、学习兴趣等方面着手,积极改革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的形成。但是,目前我国课程教育的改革与优化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一些教师盲目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期望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长期运用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同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缺少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互动,使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功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灌输,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单方面的教学活动,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中物理教育方面,教师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逐步改变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所学知识。然而,就目前的教育来说,一些教师在这一领域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单纯认为理论知识的吸收才是课堂教学重点,未能适当地进行实践,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全面。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改进。如果在实施中只注重教学手段的革新,而忽视了评价的重要性,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期中和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价指标,这种评价会极大地阻碍学生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的发展,不能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五、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注重教学指导,培养思维能力

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地调整教育理念,加强全方位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同时,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用创新、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把课本知识变成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逐步转换成自己的各种技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此外,还要注意实施实际操作,真正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规律,积极构建课堂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活动。

例如,在“分子动理论”这门课上,由于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所以大多数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强调了对概念的理解,而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子动理论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物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方式,把分子势能、分子动能等理论知识进行形象的展现,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提高。

(二)創设教学情境,强化学习体验

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实现“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为此,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多种环境下指导学生开展知识探索,以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首先,要强化课堂环境的打造,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深入了解和运用,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其次,要充分发掘知识内涵,把物理现象生动展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通过建立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细致的记录,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物理能力。

例如,在“匀速圆周运动”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收集有关课程的相关知识,通过多种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卫星绕地球旋转、行星绕太阳运动和电风扇转动等,都有哪些共同点?”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向心力、加速度等基础概念。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不断思考的环境,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探究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超重和失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物理现象。在教材中,超重和失重既是物理知识的基本原理,又是现代航天器失重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失重的环境下,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超重和失重现象,更能让学生产生探索兴趣。

(四)运用微课技术,深化知识理解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物理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物理能力的发展,又要注重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微课方式能够使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在物理实验课的预习阶段,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列出实验的各个步骤、所需工具,准备好实验材料,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与以往实验课教师讲解、准备材料的方法不同,通过微课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记住教材内容,并使知识更加内化。

例如,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要求学生掌握单摆原理、数据处理、公式應用等,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并整理出实验步骤。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单摆结构,并掌握具体的实验方法,使学生思考实验的整个过程,再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实践操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问答,一旦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找出问题解决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微课非常重要,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促进教学过程的顺畅,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五)有效设计问题,发展探究精神

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索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问题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发展出分散式思维。而物理思维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需的要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注重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的探究。提问是一种广泛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模式,而在以往的物理课上,大部分教师往往会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学生丧失了思考过程。为此,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以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探索意识。首先,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设计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并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其次,在教学中,问题的研究需要教师精心设置难度,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的关键点进行理解,从而使知识库得到进一步的扩充。最后,教师要详细分析学生的表现,掌握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而组织强化练习。

例如,在“时间位移”课程中,通过提问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首先,让学生想一想:“时间和时刻有何不同?”让学生认真地研究课本。其次,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路程和位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日常的现象,精确地把握理论知识的含义,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和发展物理知识能力。

(六)开展合作学习,强调主体地位

在推动新课程改革方面,高中物理教育模式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探究。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新课程指导下,合作学习是一种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合作学习强调了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在开放的环境下开展知识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合作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拍手时的作用力,探讨左手和右手的相互作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既能激发学习热情,又能保证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外,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发表想法,从而促进思维的发散,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

(七)开展实践活动,拓展知识触角

实践活动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物理知识的基本原理,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在高中阶段,由于教学活动常常是在教室里进行,制约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从而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意义,不断延伸知识触角,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框架。

例如,惯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如车辆制动中含有惯性原理。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惯性现象,应通过开展实践探究,把惯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影响惯性的因素,并通过改变某一要素来了解惯性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在知识探索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八)完善教学评价,反思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教学既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系统。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实施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教育评价体系来说,要从客观的视角来评估学生,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从过去的“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的转变。在完善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主体、指标、内容、方式的优化,全面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认知水平等,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的教育理念变化方面,一些教师还停留在原来的教育理念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新课程发展趋势,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有关规定,提高对课程改革要求的认识,切实提高教育的专业性。在新课程的引导下,高中物理教师要主动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此外,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芬.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10):105-106.

[2]韩璟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1(9):135-136.

[3]曹怀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探讨[J].科学咨询,2020(28):140.

[4]饶建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散文百家(下),2019(10):243.

[5]王玲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3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程有效性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