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轴线上话运河

2022-05-30孙佳丰

北京纪事 2022年8期
关键词:玉河万宁北京城

孙佳丰

万宁桥

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统领帝都恢宏庄严的空间格局,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泽润京师繁华灵动的人文气韵。作为古都北京的脊梁与动脉,中轴线与大运河深刻影响着北京的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北京城市的中心地带,大运河与中轴线相会相交,形成一处历史悠久、文化聚集、景观交融的独特人文空间。

漫步中轴线上,驻足万宁闸桥,西望碧波湖畔,积水潭港人潮熙熙,东闻胡同巷里,玉河故道流水潺潺。在这水城共融的文脉交汇之处,底蕴深厚的历史遗产与人文景观,绘成一幅历久弥新、引人入胜的文化图卷,将北京城市建设与漕运兴衰的故事娓娓道来。

海子东岸划经涂 中轴缘起万宁桥

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形成始于元大都建设之初。元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始建。负责建城统筹规划的政治家刘秉忠,遵照都城营建的礼制传统,根据“择中而立”的布局理念,结合“逐水而居”的游牧习俗,以“六海”的绵延水系为依托,紧傍海子(元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画出一条经线作为城市中轴。而海子水域最东处万宁桥所在的位置,就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设计基点。

“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者梁思成,曾对中轴线的起源形象地论述道:“元大都的设计师在圆弧状湖泊(海子)的东岸划出了一条南北与湖泊相切的直线,切点就是今天的后门桥(万宁桥),切线就是今天的中轴线。”当时,在中轴线上的今鼓楼一带,又建立了中心台和中心阁。《析津志》记载中心台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也”。在确定城市几何中心点的基础上,大都城以海子为标尺来确定城廓,即以万宁桥至海子西岸(海子东西两岸最宽处)的距离为尺度,自中心台向四方丈量出四面城墙的位置。而后,遵照《周礼·考工记》中“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王城建设规制,布局大城、皇城、宫城的建筑。明清北京城较元大都南移,但城市中轴线的主体格局与位置被严格保留并延续至今。正是由于北京都城建设沿着“海子—万宁桥—中轴线—北京城”的规划过程发展,才有了“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这一民间俗谚。如今,海子东岸的中心台与中心阁已不复存,其具体位置尚有争议,唯万宁桥矗立700余年,成为北京中轴线基点和城市规划起点的一个重要实物例证。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桥梁。其正名因近元代万宁寺而得,又因其位于海子湖畔、皇城后门地安门之北,故有“海子桥”“后门桥”“地安桥”等俗称。万宁桥原为木桥,元代改筑为单孔石拱桥。石桥身长10余米,宽近10米,桥面用块石铺砌,桥栏为汉白玉石制。桥券脸石正中雕刻有怒目而视的镇水兽纹饰,桥下两岸亦有威猛凶悍的镇水兽伏于河沿。万宁桥南北向跨于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是北京重要的水陆枢纽与城市坐标。老北京素有“水淹北京城”的传说,说的是万宁桥下曾有一石柱,竖刻“北京”二字,当桥下之水漫过此二字,整个北京城便要遭受水灾。亦有传说讲,万宁桥下埋有镇物石鼠,其与永定门城下所埋的石马成两点一线,从而确定了贯穿南北的中轴“子午”线。这些虽只是民间传闻,却侧面印证了万宁桥之于北京城的重要意义。

位于积水潭咽喉要津的万宁桥,不仅是北京城起源的重要标志,也是北京漕运的重要文物,是中轴线与大运河共同的文化遗产。在大都的建设过程中,为解决漕运水源和城市供水问题,都水监郭守敬奉诏主持开凿通惠河,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修成自白浮泉,经高梁河、积水潭,沿皇城东围至通州的漕运河道,并在其主要干线上修建了24座水闸调节水位。万宁桥下的澄清上闸(又名海子闸)便是漕船进入大运河终点积水潭港的闸门,它在保证元大都粮食供应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澄清上闸初为木质结构,至顺元年(1330年)改用石材重建,并与东侧万宁桥连为一体,使万宁桥成为具有通行和治水双重功能的闸桥建筑。万宁闸桥也是通惠河24座水闸中尚有遗迹可寻的三处建筑之一。如今,在万宁桥下的河堤南北两岸,依旧可见残存的绞关石,以及嵌入闸板用的闸门槽的残段。这些珍贵的大运河水闸遗存,诉说着北京的历史沧桑与昔日的漕运辉煌。

漕运码头兴后市 阛阓栉比积水潭

北京城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古都风貌,集中体现在中轴“前朝后市”的空间格局,即在中轴线上,宫苑居前(居南),民廛居后(居北)。元大都钟鼓楼及积水潭北岸斜街一带对应便是“后市”。它是中轴线上形成时间最早、形态最稳定的商业街市,也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商业街区。这片繁华市井的形成和发展,与北京大运河漕运有着重要关联。

坐落在今中轴线北端的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初名齐政楼,其位置是都城规划中“后市”的所在地。《析津志》记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楼下三门,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麦、柴炭、器用之属。”可见钟鼓楼一带在元代就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商业区。元大都作为全国统一王朝的首都,其庞大的物资需求,带动了运河漕运的发展。为能使漕船直抵京城,郭守敬奉命设计并监督开凿通惠河,使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漕运总码头。通惠河开通以后,江南的漕船川流不息地驶入大都城,形成了积水潭码头帆樯林立、舳舻蔽水的漕运盛景。通惠河不仅解决了大都运粮问题,也促进了大都经济文化的繁荣。当时,来自全国的物资商貨集散于积水潭港,使得其东北岸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元史记载,当时积水潭东岸至钟楼、鼓楼一带,米市、面市、绸缎市、珠宝市、鹅鸭市、果子市……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茶楼酒肆、商铺作坊旗幌如林,南北大贾、西域客商充斥其间,车水马龙,堪称京城繁华之枢。可见,钟鼓楼及积水潭一带商业中心的兴起,既是城市总体规划思路的体现,更是通惠河开凿与漕运发展的必然结果。

明代时,随着都城形制的变迁,大运河终点从积水潭移至东便门,钟鼓楼一带逐渐从喧嚣走向平静,而积水潭则凭借其地接宫苑的区位优势和水色湖光的旖旎景致,成为官宦燕集、平民优游的一方胜地。明清时期,积水潭一带的传统文化气氛愈发浓重,市井特色也更为显著。寺观楼台、府署别业等次第依湖而建,市井百业杂陈其间。在清代时期,钟鼓楼地区成为满洲正黄旗和镶黄旗的驻地,王公大臣们也纷纷在钟鼓楼及积水潭地区修建府第,如摄政王府、恭王府、罗王府、那王府、泽公府等。而这些达官贵族生活奢华,开支巨大,从而又带动了该地区商业迅速发展。在积水潭北岸的鼓楼前大街和烟袋斜街上,酒楼、饭庄、茶馆、日用百货、布匹丝绸、食品烟酒、油盐店、珠宝店、钱庄古玩铺应有尽有,是京城商业、餐饮业及文化娱乐业十分发达的地区,也是京城百姓享受从容而悠闲生活的地带。

数百年过去,钟鼓楼及积水潭一带的传统商业格局和水市风貌一直延续至今,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老风貌,成为北京具代表性的历史名城街区。如今,被侯仁之誉为“京城最富有人民性的市井宝地”的什刹海,也就是元代积水潭一带,是北京皇城周边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其名胜古建众多,饭店、茶馆、酒吧鳞次栉比,是市民和游客泛舟、宴饮、赏景、休闲的绝佳去处,也是承载与展示北京市井文化和漕运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

东富西贵四九城 水街穿巷古玉河

中轴线不仅是统领北京城建筑格局的基准线,也是北京城水系结构和人文分区的中心线。昔有形容北京四九城的俗谚曰“东富西贵”,意为老北京东西两城多富贵人家,反映了中轴线两侧统一而具差异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最早记载这一俗谚的文献是清末学者震钧所著的《天咫偶闻》,其中“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倉库皆在东城”的记载,说明了“东富西贵”由来的历史人文背景。即西城的王府、官邸、富家第宅及文化生活场所数量居多,体现着皇家贵气;而东城是明清京城漕运粮仓所在,故成为商行钱庄和商人富贾的聚集之地。老北京城的这种文化分布态势,折射出中轴线与大运河对北京地域文化的塑造与影响。

元代大都城内有两条水系河道,一条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另一条是由高梁河、积水潭和通惠河构成的漕运系统。若将目光聚焦于皇城一带,可见积水潭万宁桥以南水域及其连通的太液池,与东城通惠河玉河故道,二者在位置与形态上亦呈现出中轴对称特征。东城的玉河也称为“御河”,是元大都紧傍皇城而修建的一条皇家御用漕运水道。它北起中轴线上万宁桥东侧,沿帽儿胡同南、东不压桥胡同、北河胡同及皇城根一线,经正义路汇入前三门护城河,全长近7.5公里,是通惠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在大都城基础上重修北京城时,皇城北墙和东墙向外扩,东不压桥以南部分被圈入皇城,成为其排水渠。“东不压桥”名称由来的传说,就反映了明代皇城东墙与玉河的位置关系。东不压桥始建于元代,位于今平安大街上,呈西南、东北向跨于古玉河。据说这里在元代曾是交易布匹和粮食的集市,所以位于此处的东不压桥曾叫“布粮桥”。而它之所以又称“东不压桥”,则与另一座“西压桥”有关。西压桥原叫西布粮桥,位于北海与什刹前海之间。因其在明朝皇城扩建后被压于北墙下,所以叫西压桥。而东布粮桥与西压桥东西相对,又因其建在皇城墙外而没有被城墙压上,所以叫东不压桥。东不压桥也是通惠河澄清中闸的所在地,是元代漕船入积水潭港的必经之路。东不压桥桥头还有清代专为祭祀玉河而建的玉河庵,其山门前还立有饱经风雨侵蚀的玉河庵碑与夹杆石。它们都是重要的大运河文化遗产。

在玉河留给北京城的丰富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东城的运河仓廒。处于大运河尾闾的北京,是漕运仓储之重地。由于通惠河水自东入京,故元代京仓大多分布于城东。崇仁门大街和齐化门大街之间的坊巷是京仓最为集中的区域。明清时期,这些仓名虽有所变化,但其规模和区位基本延续。在当时著名的“京通十三仓”中,有七座位于东城,它们分别为朝阳门内的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富新仓、兴平仓,以及东直门内的海运仓和北新仓。也正因明清时漕粮经东城朝阳门运入城内仓库,所以老北京城的朝阳门又被称为“粮门”。建于明代的南新仓、北新仓和禄米仓,是北京现存古粮仓的典型代表。其中,南新仓建在元代北太仓旧基之上,是明清两代储藏粮食的官仓之一;北新仓建于明代海运仓之北,与之形成并列二路院落的两座仓库;禄米仓建造巧妙,仓顶上开气窗,下有通气孔,廒内冬暖夏凉,贮粮经久不坏。也正因东城仓廒众多,所以聚集有许多从事商贸活动的群体。东城的这一地域文化现象在明清时期也顺中轴线延伸至外城,体现为外城的士人会馆多居于西,而商业会馆多居于东。如今的东城依然延续着旧时文化特征,金融产业十分发达,这也为北京城的“东富西贵”赋予了一层当代语境下的含义。

玉河故道

相比于西城水脉,东城玉河较少得到关注。因为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中,西城积水潭及太液池一带始终有着广阔的水域,而东城通惠河玉河段则曾一度成为暗渠。从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至1956年,玉河逐渐断流,并被砌于城市道路与建筑之下。其中,北玉河桥以南河段成为今东城区的正义路,北玉河桥以北的河段,成为今东城区的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北河胡同、东不压桥胡同等。这些地名也记录了东城通惠河玉河故道曾经存在的历史。21世纪初,随着大运河文化考古工作的推进,尘封多年的大运河玉河故道逐渐得到更多重视。2005年,东城区政府启动了玉河恢复工程。经过多年的发掘与修缮,万宁桥(澄清上闸)至北河沿大街西侧(澄清下闸)的1100米河道已实现贯通,河道旁的街巷和院落也得到整修,重现了玉河水街穿巷的历史风貌,从而使得中轴线东西两侧的运河水脉景观更为完整。

一脊中轴承四方,一脉运河通古今。中轴线与大运河纵横相交,构成了北京古都文化的重要谱系,集中展现了北京城市的文化精髓与发展历程。中轴线与大运河亦随着北京城市的保护与更新而传承发展,犹如淳古而隽永的文化笔墨,不断书写着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 韩旭

猜你喜欢

玉河万宁北京城
大唐万宁天然气发电项目2号机组正式投产运行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连载《霜满玉 六》
霜满玉(五)
“漂”来的北京城
万宁之旅·兴隆植物小姐模特大赛(二)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玉河的 “玉”玉河的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