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在电视辩论中的互动性研究

2022-05-30刘雪婷原苏荣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互动性

刘雪婷 原苏荣

关键词:副关 分布特点 互动性 话轮转换

一、引言

互动语言学是当前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它以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和人类语言学为三大理论基础,强调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关注人们言谈互动中实时产出的句子和口语语法现象,因此,自然口语在互动中得到凸显。过去十几年间,国内外互动语言学蓬勃发展,如方梅、Couper Kuhlen 和Selting 等。同时,学界热议的一类词“‘副词性关联词语认为副词到连词存在一个连续统,典型的连词具有连接功能,语义上表示句子间的各种结构关系;典型的副词保留着副词的功能,即作状语去修饰谓词性中心语。但有一类副词既有修饰功能,也有连接功能,比较靠近连词,实际上是两个词类之间的‘过渡地带,称为‘副词性关联词语”。“它不是与形容词、介词、连词、名词等并列的一种词类,而是从词语的关联功能划分出来的一种功能性综合类别的特殊类词语。”该类词语的研究是基于韩礼德、夸克、赵元任、吕叔湘、范开泰及张谊生等的研究基础上确立的。张谊生和原苏荣将“可能”和“maybe”归为副关下的“‘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语,是指可能发生的、可以理解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含有一些猜测的意味”。

本文以CCTV-4辩论节目《世界听我说》和美国高端电视辩论Intelligence2 U.S.Debate 为语料来源,从互动语言学角度出发,以会话分析为理论基础,重点探究汉英“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可能”和“maybe”在电视辩论中的分布异同、互动性等级和话轮转换特点。

二、“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在电视辩论中的分布特点

本节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了“可能”和“maybe”在《世界听我说》和Intelligence2 U.S.Debate 中的分布特点。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和“maybe”都可以出现在句首和句中位置,表现出结构和语义的双向性,但都不能出现在句末位置。

句首处有四种分布位置,分别为:△ + 主语+ 谓语;~ + △ + 主语+ 谓语;△ + 谓语;~ + △ + 谓语。其中“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在以上四个位置都有分布,而“maybe”却不能出现在“△ +谓语”和“~ +△ +谓语”位置,原因是英语作为主语突显型语言,缺少主语而直接用副关修饰谓语动词是不合乎英文语法的。

句中处有三种分布位置,分别为: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 +△+Ad。汉英“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和“maybe”均可以出现在以上三个位置。

句末位置处,根据语料发现“可能”常与动词“有”搭配,组成了一个“有可能”的惯常用法,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程度,语义上不属于“隐性断言”,且处于句子末尾,结构上无法关联上下句。因此“隐性断言”类副关不可置于句末位置。与此同时,在英文语料中并未找到“maybe”处于句末的例句。这可能和汉英语言差异有关,“汉语以意合为重,形隐意现;英语以形合為主,形显义明”。

比较发现可知,“可能”在句首位置占比44%,句中位置占比56%,在句中使用频次较高;而“maybe”在句首位置占比85%,句中位置占比15%,在句首使用频次呈现绝对优势;同时“可能”和“maybe”都不能出现在句末位置。

三、“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在电视辩论中的互动性等级

本节具体参考了Csomay和姚双云的每千词话轮数量来界定口语语篇互动性等级的方法,即“话轮数量少的口语界定为低度互动,话轮数量多的界定为高度互动”。在此基础上,统计出“可能”和“maybe”每10万字的出现频次(标准化为每10万字),从而探讨“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和“maybe”的使用频率与互动性强弱的关系。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世界听我说》每千字的话轮数为25.7,互动性最高。Intelligence2 U.S.Debate 每千词的话轮数为13.3,互动性最低。同时,“隐性断言”类副关的使用频率与互动性密切相关,互动性最高的《世界听我说》,“可能”的使用频率最高,每10万字出现54.8次。互动性最低的Intelligence2 U.S.Debate,“maybe”的使用频率最低,每10万字出现22.2次。显然,“可能”和“maybe”的使用频次与口语语篇互动性正相关,出现频次的高低反映了互动性的强弱,语篇互动性越高,“隐性断言”类副关的使用频率就越高;语篇互动性越低,“隐性断言”类副关的使用频率就越低。结合上一节可以得出结论:1.“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在句中的使用频次最高,在句中的互动性最强;2.“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maybe”在句首的使用频次最高,在句首的互动性最强。

四、“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在电视辩论中的话轮转换特点

“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重要方法,而自由辩论过程中的一问一答、相互交锋就是话轮转换的体现。”“话轮转换方式主要有三种:话轮开启、话轮延续和话轮放弃。”“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和“maybe”在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上一章讨论我们发现,“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和“maybe”都可以同时出现在句首、句中位置,因此当“隐性断言”类副关分布于这两处时,将分别具有话轮开启和话轮延续的功能。而当该类词语位于句末时,它们理应具有话轮放弃功能,但根据收集到的语料以及第二节得出的数据和结论,“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和“maybe”都不能处在句末位置,所以本文不讨论其话轮放弃功能。

从表3可以看出,“可能”在话轮首出现频次为103,占比46%,在话轮中出现119 次,占比54%,因此“可能”常常位于话轮之中用以延续话轮;而“maybe”在话轮转换中的位置与“可能”相反,“maybe”在话轮首出现频次为97,占比88%,在话轮中出现频次为13,占比12%,因此“maybe”常常位于话轮之首用以开启话轮。下面请看具体例证分析。

(一)话轮首

例1:

林玉凤:好,那反方同学,我想问一下,法律责任、伦理责任、道德责任、人道责任这四个责任有什么分别?

李泳臻:可能伦理层面来自于社会的公德,社会共群体对你的约束,道德层面还可能偏重于我个人内心,比如说我良知上面对我的约束,人道的责任,嗯,我觉得可能跟道德责任有点相似重合的地方。

(《世界听我说——两岸及港澳大学辩论赛:子女买房父母有责任出钱吗》,2016)

例1中,当被问到四个责任有什么区别时,反方先是打乱问题顺序,又刻意忽视了要求概念准确性的“法律责任”,凭借个人理解和推测以“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为首,开启了一个新的话轮。该词完成了答话人的话语策略,避免了在高度紧张的辩论环境下被对方抓住会话逻辑漏洞,体现了语言的周密性、科學性,也实现了辩论双方之间良好的互动交际效果。

例2:

John Donvan:So the notion?( 约翰·唐文:所以你的观点是?)

Paul Howard:Maybe it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s 6percent.How about fast food,2 percent?( 保罗·霍华德:可能药企利润只占汽车行业的6%,至于快餐行业呢,占2% ?)

(Intelligence2 U.S.Debate:Blame Big Pharma forOut-of-control Health Care Costs,2016)

例2中,反方Paul 以“隐性断言”类副关“maybe”开启一个新的话轮,反映了其对药品价格成本的猜测,认为与汽车行业、快餐行业甚至是互联网行业相比利润只是九牛一毛,所以高昂的医疗成本十分合理。“maybe”的出现贯通了上下文语义,丰富了反方论点,进一步加强了会话间的互动性。

(二)话轮中

例3:

曾铭胤:不要骗我吧……就好像我站在这里站得舒服,都被无故就跳一下嘛,所以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老板本来特别刻薄,可能是薪水比较低。这时候跳槽有没有地域发展?如果我跳槽是有更好的薪水的,是有更好的待遇的,其实是有利于发展的,对不对?

(《世界听我说——全球华人辩论大会:跳槽是否有利于职场发展》,2017)

例3中,“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出现在话轮中的位置,正方选手为了达到对话轮的持续控制,采取了重复使用“可能”的语用技巧,以达到对己方观点的强调效果,从而延续话轮,使对方辩手无从争夺话语权。双方选手从一个论题发出了不同论证,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你来我往,提升了双方的互动效果。

例4:

Thea Lee:They maybe arent protected by theirgovernment.Or maybe even that the company is going todump the toxic waste straight into the river.(西娅·李:他们可能不受自己政府的保护。或者可能他们所在的企业把有毒废料直接倾倒入河。)

(Intelligence2 U.S.Debate:Glob al i z at i on HasUndermined Americans Working Class,2018)例4 中,正方Thea 论述美国工人阶层失去工作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其以“隐性断言”类副关“maybe”来猜测工人们受到的非人道待遇,两个“maybe”处在话轮中的位置,达到了保持话轮推进,强化己方论点优势的效果,同时牢牢把握话语权,增加了话轮长度,有力地反驳了对方的观点,实现了辩论过程中的交际互动性。

从以上统计数据和例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1.“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常位于话轮中以延续话轮,“maybe”多出现在话轮首以开启话轮;2. 当位于话轮首时,“隐性断言”类副关常常用于指定型话轮分配以增加互动性,表现为导师或主持人充当会话主导者追问辩手,辩手则予以推测性的回答用来转移话题,从而继续推进己方观点,甚至以该词开启新的话轮从而逃避追问;3. 当位于话轮中时,“隐性断言”类副关常常用于自主型话轮分配来提高互动效果,表现为双方辩手自由争辩中,一方辩手为了能把持话轮,采用一些语用技巧,如使用一些“隐性断言”类副关、连词、重复、修正等使话轮继续延续,掌握控制话语权。

五、结语

本文从互动语言学角度出发以会话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汉英“隐性断言”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可能”和“maybe”的分布异同、互动性等级和在话轮转换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第一,在分布特点上,汉英“隐性断言”类副关都可以出现在句首和句中位置,都不可以出现在句末位置;第二,在互动性等级方面,汉英“隐性断言”类副关出现频次越高,互动性越强,其中“可能”在句中出现频次最高,互动性最强,“maybe”在句首出现频次最高,互动性最强;第三,在话轮转换上,汉英“隐性断言”类副关“可能”和“maybe”都可以处在话轮首和话轮中的位置,其中“可能”多出现在话轮中以延续话轮,“maybe”多出现在话轮首以开启话轮。该类词的使用有助于回避难题,掌握话语主动权,提升辩论双方之间的互动交际效果。

总而言之,本文希望有助于将互动语言学理论与电视辩论相结合,推进辩论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指导人们日常交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刘雪婷,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英汉对比研究;原苏荣,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英汉对比研究。

猜你喜欢

互动性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玩转表演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探究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互动性的测度及其与碳生产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