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洪铎:矢志不渝守初心

2022-05-30张铁军

共产党员·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国医科大学朗格汉斯

张铁军

人物简介:陈洪铎,1933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在皮肤免疫及皮肤性病防治方面有高深造诣,是我国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研究的奠基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20年度“十大医学泰斗”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吴阶平医学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世界卫生科学院皮肤美容医学终身杰出贡献奖等。

他本是江南文弱书生,却只身来到遥远寂冷的东北大地,一待就是70多年;他本是数理系的优秀学生,却弃数从医,投身医学事业,一干就是一辈子;他本可以留在美国,却放弃当年国外优越的条件,一心想着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奋斗;他近90岁高龄,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依然在辛勤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代代中青年人才。他说,自己今生追求的就是“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陈洪铎。

立志:弃数从医 投身医学

陈洪铎出生于浙江绍兴,幼年时先后就读于绍兴成章小学、锡麟小学和鲁迅小学,青年时则受教于鲁迅、蔡元培、秋瑾等任教过的绍兴中学。1949 年 6月,16岁的陈洪铎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数理系。他沉浸在数理的海洋里,直到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是在1949年秋天,中国医科大学教务长田志东一行人到上海举办招生会。陈洪铎与几位同学也来到招生会现场。田老师告诉他们,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是唯一一所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医科大学。陈洪铎听后激动不已,心中一团红色革命火焰在燃烧。他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放弃上海优厚的条件和当时所学的专业,到中国医科大学改学医学。

陈洪铎顺利通过了中国医科大学的入学考试。1950年2月,他告别家人,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沈阳的漫漫路程。到沈阳后,虽然对东北的天气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可对于一个第一次来到沈阳的南方青年来说,-30℃的寒冷天气还是给了陈洪铎一个下马威,他被冻得手都没了知觉。但是,“要在一所有革命传统的好大学学到真本事”的信念,激励着他坚定地走下去。

就在陈洪铎入学当年,朝鲜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医科大学奉上级指示,在靠近中苏边境的黑龙江省北安县成立北安医院,承担救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伤员的工作。1950年10月,陈洪铎跟随老师和同学从沈阳出发,前往北安。到了隆冬腊月,北安的天气冷到了极点,最低温度约-50℃,比沈阳更要难熬。几个从南方来的同学实在无法适应那里艰苦寒冷的环境,不得不打道回府。陈洪铎却咬牙挺着,竭尽全力学习和工作。在他看来,与求医报国的理想相比,这些肉体上的寒冷考验算不了什么!

在北安,陈洪铎坚持了约一年,度过了平生最寒冷的冬天。在这一年里,他的意志得到了极大磨炼,有力践行了红医精神。陈洪铎说,在北安的学习生活经历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让他能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退缩、不逃避。

1956年,陈洪铎被分配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工作。1963年的一天,他在出门诊时发现一名患者脸上长的癣颜色异常,当听说患者饲养的家兔身上也长癣时,脑子里立刻闪现出一个猜想:“家兔会不会是该病菌的传染源呢?”善于思考的陈洪铎经过多次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个猜想,也由此在国际上第一个证实了家兔是须癣毛癣菌的传染源之一。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后,在皮肤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深造:志存高远 奋进拼搏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选派首批留学生到海外学习。陈洪铎以優异成绩考取了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公费留学的资格,专攻免疫学和皮肤病学。他希望通过留学,解决自己感兴趣的朗格汉斯细胞相关问题。

1868年,德国学者朗格汉斯发现人体皮肤内有一种树突状的细胞。然而,这种细胞具有什么功能,却是未解之谜。一百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并将这种细胞以朗格汉斯的名字命名。

陈洪铎在皮肤移植的研究中,根据田鼠颊囊和人的角膜移植后成活率较高,而二者又都缺少朗格汉斯细胞这一事实,提出了一个猜想:移植物内的朗格汉斯细胞可能对移植物是否被排斥具有决定性作用。朗格汉斯细胞与移植间究竟有什么关系?陈洪铎决定揭开这个谜团。

1979年初夏,陈洪铎开始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留学生活。他决定报名成为美国遗传学会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塞尔维斯教授的学生。起初,塞尔维斯教授并没有在意,但当他听说陈洪铎希望研究的项目是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作用时,惊讶地表示这与自己想要攻克的项目不谋而合。

两人的师生情谊由此开始。塞尔维斯教授很欣赏陈洪铎,给他的学习和研究创造了很多条件。除了朗格汉斯细胞的研究,勤奋的陈洪铎又给自己的工作加了码,承担了其他的科研课题。在那段难忘的时光里,陈洪铎像陀螺一样辗转在图书馆、实验室、动物房之间,常常是几个实验同时进行。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租住的房间没有床,他不去买,也不去借,就在地板上睡了九百多天。在美国近三年的时间,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在实验室里从日出干到日落,又从日落干到日出。

终于,陈洪铎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历经千余次动物实验后,他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朗格汉斯细胞具有传递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功能,并在国际上第一次用动物实验证实了朗格汉斯细胞在免疫排斥中的重要功能。据此,他提出,在器官移植中,如果把朗格汉斯细胞和类似的细胞设法消除掉或加以更换,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把这个器官移植到其他个体身上。这个发现,为器官移植和肿瘤治疗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建功:报效祖国 再攀高峰

陈洪铎取得的杰出成就,受到众多外国学者的认可和钦佩。“陈洪铎”这个名字开始变得不同凡响。美国、日本的一些大学纷纷邀请陈洪铎去讲学,国际皮肤科研究协会前主席克列格曼教授推荐陈洪铎到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鉴于陈洪铎的突出成就,宾夕法尼亚大学破格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在当年,一位中国讲师能够被美国著名大学聘为教授,是非常罕见的。

1982年,在美国完成学业的陈洪铎归心似箭,迫切想要回到祖国。塞尔维斯教授再三挽留,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被他一再谢绝。在陈洪铎归国前,塞尔维斯教授特意把他请到自己家里,想做最后一次努力。面对导师诚挚的挽留,陈洪铎说:“我是为振兴中国的医学事业出国学习的,我的事业在自己的祖国。我们的设备暂时是比较落后的,但正因为落后,才需要我们去改变、去更新啊!”陈洪铎对导师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在中国的土地上为国家作贡献。塞尔维斯教授被陈洪铎真挚的爱国之情感动了,诚恳地对他说:“你是中国最出色的人才,如果当初我不接受你,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回国后需要什么就来信,我将全力援助。”

陈洪铎回国前,积攒了大约2500美元的生活结余。按政策,这些钱应归他个人所有。但是,陈洪铎将这些钱全部用来购买国内难以买到的仪器、试剂和书籍,装了整整六大箱子。可是,这些东西运回国的费用太高了,他根本付不起。通过不断询问,陈洪铎得知有一艘国内货轮停在费城附近的一个港口,急忙跑去和船长商量能否帮他将这些东西带回中国。船长被他的爱国之心感动了,慷慨地表示可以免费帮他把东西带回中国。

在回国途中,1982年5月,陈洪铎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六届国际皮肤科大会。当大会主席介绍“下一位发言者是来自美国的陈洪铎教授”时,他大步走上讲台,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皮肤科专家学者,用清晰有力的语调郑重声明:“我是中国人,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是在返回祖国的途中来参加这次大会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接着,陈洪铎镇定地站在台上,宣读了关于朗格汉斯细胞研究的论文,阐明经动物实验证实了朗格汉斯细胞在免疫排斥方面有重要功能。这一论证,震惊了在座的各国专家,全场掌声雷动。许多专家簇拥到陈洪铎面前,请他签名留念。

陈洪铎回国后,中国医科大学的领导关切地问他:“生活上有什么要求?”陈洪铎回答说:“生活上我一无所求,我只有两点希望:一是尽快成立实验室,把我在国外进行的科学实验继续下去;二是希望组织上帮助我克服缺点,使我早日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关心和支持给了陈洪铎莫大的力量。他对学校领导表示:“只要给我几个房间、几名助手、一些基本仪器和设备,我保证三年内拿出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校领导对陈洪铎非常重视,时任党委书记阙森华专门批示,给他腾出三间房子用于成立实验室。虽然房子不是很大,但在当时学校办公室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陈洪铎回国后不久,塞尔维斯教授就按照他的请求,从美国空运来第一批做实验用的纯系大鼠和小鼠。由于这些老鼠特别昂贵,陈洪铎亲自前往北京接货。在北京的三天,他在民航局、机场、海关、卫生部、动物检验所、农业部等十几个单位、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将繁琐的动物入境检疫、取货、检查等手续迅速办结。第三天凌晨1时,实验用鼠乘坐的飞机抵达机场。看到这些从美国远道而来的“朋友”,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陈洪铎急忙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盖在鼠笼上。按照规定,为防止老鼠携带病原体入境,这些老鼠要在北京寄养、隔离两周左右。两周后,陈洪铎又前往北京“迎接”老鼠。当时是秋天,为防止老鼠受凉,陈洪铎来不及等卧铺票,连夜坐硬座火车带着鼠笼子赶回了沈阳。

陈洪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每当夜幕降临,陳洪铎所工作的医院大楼(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号楼)各个房间的灯渐次熄灭,只有五楼北端那几个房间,灯光常常彻夜不熄——那就是陈洪铎的办公室和实验室。据他的妻子翟明教授回忆,在某个深秋的凌晨,翟明急匆匆地前往实验室,因为陈洪铎已经三天没有回家了。到了实验室后,看见陈洪铎在吃长了绿毛的月饼,她再也忍不住眼里的泪水。从那以后,翟明每天早上把一天的饭菜送到实验室,晚上再把空饭盒带回家。

寒来暑往,陈洪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的关于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转换、抗原、功能和病理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结果已获国际公认。他发现维甲酸能促进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的恢复,已被用于皱纹等光老化性皮肤损伤的修复;证实了绿茶提取物在光免疫防护中的作用;发现温热能促使朗格汉斯细胞成熟,已用于跖疣等顽症治疗。1999年,陈洪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皮肤科学界的第一位院士。

传承:辛勤耕耘 培养新秀

如今年近九旬的陈洪铎,不仅在国内享有顶级的学术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却仍然经常工作至深夜。他倾注全部心血建成的实验室,从当初只有几个人,发展成如今人员设备齐全、国内唯一的卫生部和教育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陈洪铎带动了以朗格汉斯细胞研究为核心的免疫皮肤病学研究,树起了我国免疫皮肤病学研究的旗帜,在国内外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2022年4月,陈洪铎团队的研究成果“朗格汉斯细胞生物学功能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被评为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陈洪铎深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多年来,陈洪铎培养了近百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千方百计地输送年轻人到世界著名学府深造,不少由他培养的年轻人都成长为皮肤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如长江学者高兴华、亚洲皮肤科学会常务理事何春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肖汀,等等。在陈洪铎的带领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皮肤性病学中心之一。

这就是陈洪铎,一位作出卓越贡献的医学大师。他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为国家的医学事业贡献一生;也甘为人梯,让年轻人走得更快、更远、更高。

本栏编辑/牛泽群

猜你喜欢

中国医科大学朗格汉斯
魔鬼与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更 正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医学美术作品欣赏: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作品展
你是我的天使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东北地区第二届免疫学学术大会成功举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 第39卷 总目次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