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继续健身还是去安支架

2022-05-30陈方灿

新体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夫冠脉造影

陈方灿

事发突然,48小时后要安支架

“两天之后我去做支架手术!”那天,朋友的这一句话,把我吓了一大跳。

朋友60岁出头,从未听说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平时不抽烟不喝酒,而且喜欢运动,也不肥胖超重,怎么可能……

原来,朋友近期感觉身体无力,胸口发闷,走一点斜坡也觉得有难度,于是去了社区医院。大夫看后有些紧张,建议他去大点医院进一步检查。朋友依嘱找到一家医院,做了心电图、验血和冠脉造影,大夫说其冠状动脉疑有中度到重度堵塞,建议他去看心血管专科。专科大夫看后,建议他马上做支架手术,并安排在48小时之后。

事情来得突然,朋友有点蒙圈,征询我的意见。我不是心血管专家,不好跨行发表意见,但为缓解朋友压力,就以陪伴的心态与他聊天:“你的这些症状一直都有吗?”

朋友答:“也就一周左右。一周前我跑步和游泳,都没什么感觉。”

问:“心口、左手臂、背后有绞榨、疼痛感吗?”答:“没有。只是人没劲儿,全身和手脚不听使唤。”

问:“血压、心率、血脂正常吗?”答:“检查时血压、心率、心电图都正常,但低密度胆固醇一直超标。”

问:“你喜欢健身,试过规范运动和低脂饮食来降脂吗?“答:“试过,效果不太好。低密度胆固醇降幅不大。”

问:“医生要你服降脂药了吗?“答:“说过,但我没吃,怕长期吃西药副作用太大。”

问:“做过心脏压力测试、动态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图吗?“答:“没有。大夫说没必要,造影已提示冠脉有堵塞,直接支架就是了。“听到这儿,我陷入矛盾之中。现在国人心血管问题呈现高致病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且有年轻化趋势,朋友如不及时安支架,真要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的风险不能排除,可他在短期内出现的一些症状与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并不吻合……

反复查询,辨证之中有意外发现

出于职业习惯,我喜欢找问题。我问朋友:“近期吃过什么药吗?“答:“因为眼底发炎,眼科大夫让我吃一种消炎药。”

问:“大夫说过这药的副作用吗?”答:“说过,利尿,可能引起手脚发麻。第一天吃药后,晚上去洗手间,一直尿个不停,手指也有点发麻。“我让朋友与眼科大夫联系,问此药是否会导致他现在的症状。眼科大夫立即回复说,有副作用,但肯定不会引起心脏问题。我仍不满足,转而求教一位药物专家。专家说,此药可引起心功能下降,对心脏神经传导有副作用。接着,我查阅一些文献,根据朋友的现状分析,其冠脉狭窄程度不应严重到安支架的程度。因为冠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等典型症状,通常出现在运动中,是压力型、运动量型、阵发性的,不应是朋友那种持续无力型的。于是,我建议朋友先停用眼药,再把检查结果发给别的心血管科大夫看看。大夫的答复很快过来了:一是冠脉确有狭窄;二是造影不很清晰,不好确定狭窄程度;三是如有心绞痛症状,立即支架,如无危险,重做冠脉造影;四是开始服阿司匹林,降低冠心病风险。

一天过去了,我问朋友乏力感觉有无改变。他说,停用眼药后,大量喝水喝茶,排除药物作用,感觉有好转。我说,药物在体内一般要停留三四天到一周,在安全前提下,可以考虑延后一点时间做支架,赢得机会再观察一下。同时,我帮他约了一家大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的门诊,并陪他一起前往。

这位主任问我的朋友:“你是否感觉像在高原那样乏力?”答:“对,就像到了西藏那样,无力迈步。”主任说:“那种眼药的副作用确实会引起这种症状。从心脏压力反应与血流程度看,你在运动时并没有出现心绞痛等急症。动脉血管狭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要不出现斑块脱落,造成心肌梗塞,就不会有猝死风险。不过,你的血脂超标,动脉已有粥样硬化,这意味着身体其他部位血管也有同样问题,还是要抓紧控制。”

我问主任:“这种症状下,延缓支架是否有风险?”主任说:“风险都会有,即使做了支架,也不会百分之百地排除。但风险有大小之分,如果近期不过于劳累和压力过大,不做剧烈运动,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做个精细检查。当然,要马上吃药干预。”

朋友推迟了手术,同时继续停服眼药,观察了一周。果然,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他仍坚持原来的慢跑和游泳,且游泳能力在提高,手脚发麻的感觉也渐渐消失。最让人欣慰的是他从此不敢放松,积极配合大夫,进一步监控心血管问题。

理想效果,及时治疗又不矫枉过正

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的疾病,称为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这种病会导致人体心脏功能丧失,进而急性死亡,一般发作症状为心绞痛,心口前、胸骨后有闷痛、压榨感,还可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尤其在有运动负荷和情绪波动时,通常持续为3-5分钟,不超过15分钟。也有的冠心病为无症状心肌缺血。

对于此病的检测方式有多种,如运动负荷下的心电图、冠脉造影等,其中冠脉造影被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不过,它只能显示心脏血管是否狭窄及其程度,至于是否会或马上引起冠心病,还存在病理病因与风险因素理解上的争议。这种结果在发病时,往往被认为是病因,没发病时常被认为是风险因素,因此治疗中,会涉及急救性治疗、预防性治疗和减少发病风险因素等诸多考虑。

这位朋友的主诉症状,初时被认为是冠心病。为了及时规避风险,大夫建议马上放支架。后经多方求证反复分析,发现这种类似于冠心病的症状是由某种药物副作用引起,但因此意外检查到有冠状动脉狭窄,存在冠心病风险,而现在并无症状。综合专家意见后,最后决定先采取预防性治疗加生活方式改变的保守疗法观察效果。这个一波三折,有点惊心的过程,反映出医患之间确诊与决策的复杂艰难,也说明双方进行全面细致沟通的必要性,其目的都是保障患者生命得到及时救治,又不至矫枉过正,过度治疗。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这位喜欢健身的朋友,用大夫的话说:“赚大了!“他有惊无险地辨明了症结,也阴差阳错发现了一大隐患,为提前干预赢得了时间。

建议大家,关注自身又科学健身

讲完这个故事,我想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即使是注意锻炼的健身者,也要重视冠心病的凶险和危害,不要认为这只是个老年病。特别要注意心肌梗塞的紧急信号,如胸痛胸闷等。有此风险的人群,不妨带上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要认真持续地加以控制,这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本文中这位朋友,明知自己血脂超标,运动減脂又不奏效,却没吃药和改变饮食。像他这种情况,光靠运动是不够的。人体80%的胆固醇是自身产生的,且有人天生就高,运动最多只能降低20%,需要服药和改变生活方式来干预。

控制好体重。可以用体重指数来检测,其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指数应在19-25之间。还有个简便算法:理想体重=身高(厘米)-105。

科学运动是减少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之一。其好处很多,如降脂、减重、解压、出汗排毒、愉悦心情等。运动模式以有氧最好,如慢跑、走路、骑车、游泳、太极、做家务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每次最少30分钟,也可分散来做,时间累积最少30分钟,强度以运动中没有不适感为准。有冠心病风险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运动中,如有头晕、胸痛、发闷、缺氧等症状,必须立即停下。同时,不能忽视运动后的恢复和平时休息,尤其要关注睡眠质量、长度、身体疲劳程度,及时调整运动量。

注意生活方式的合理性。饮食上要减少过咸过甜或过辣等重口味,特别是高糖高脂食物,戒烟限酒,安排好工作、健身与休息生活的节奏,注意减压娱乐,保持好的心境。

定期体检,对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和一些问题隐患保持适度的关注。出现问题后,要与医生有效沟通,必要时可以多方请教专家。

猜你喜欢

大夫冠脉造影
大海里的“鱼大夫”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进步太快
邬大夫就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