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潮新时代

2022-05-30KingwaysunSwann

家居廊 2022年9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

Kingwaysun Swann

如果说最初的国潮之风,始于青萍之末,只是在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靠颜值或是情怀吸引消费者,那么国潮进入3.0版本的今天已经完全不同:消费市场展现出了文化自信,新一代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傳承和创新也有了新的维度;另一边专注打磨产品、营造口碑的品牌经过韬光养晦的阶段,也正好赶上国潮正在各个领域全面爆发的东风。国产品牌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并向他们传递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而在家居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近年,我们惊讶地看到国产家居品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来。他们如HC28 一样潜心钻研工艺、建设工厂、大力吸收设计力量;也有像梵几那样专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用有温度的设计传递品牌的生活美学;也有毯言织造这样将传统工艺融合到全新的设计与艺术语境之中;更有年轻品牌如观夏,从传统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用时尚的方式将传统带入日常生活……我们在他们身后看到的不只是国潮的热度,还有对传统的尊重与对当代生活的深入研究,他们为国产品牌的再度兴起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与创造精神。

HC28|都汇里的工厂分为家具工厂及沙发工厂,展厅在工厂内,这里有最新最全的全系列产品。品牌的经销商和设计师可以看到每个系列的最终样品之外,还能深入了解品牌的各项工艺和技术。

厉建伟

早年留学法国。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代理和经销法国顶级现代家具。2006年,投身创办HC28品牌,与国际设计大师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端品质的原创现代家具品牌,倡导优雅现代的诗意生活。2018年,创立全新品牌——都汇里, 探索最前沿的现代设计,前瞻未来的都会生活。

www.hc28.com.cn

HC28|都汇里:从工厂到世界

HC28,是从一间距离天安门28 公里的工厂里诞生的故事。它与工艺有关,也与设计、美学、生活密不可分。

2021年推出的都汇里BUFA波波球沙发由Yonoh CreativeStudio 设计,灵感来自充满趣味的气球,外型饱满圆润,视觉富有弹性,今年同时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及“iF 设计大奖。

2006年夏末的一天,北京东方广场君悦酒店的中餐厅里,厉建伟和他的法国朋友阿兰喝着红酒,吃着烤鸭,一边进行着一场“中国合伙人”似的策划。1998年厉建伟从法国留学回国,先是代理了法国家具品牌Ligne Roset(写意空间),在当时北京最高端的商场之一中粮广场开了店,而后乘着中国加入世贸的东风,做起为国外品牌做家具代工的生意。在2004年的那个夏天,他决心做一个属于中国原创的家具品牌,并且已经做了第一件家具样品,得到了法国设计师阿兰的极大肯定。厉建伟的这间工厂,在距离天安门28公里的北京东南,所以他们为工厂取名:28公里工厂。“阿兰说,为什么我们不把28和home collection结合起来,就叫HC28。我们就在餐巾纸上写了一下,对仗非常工整。”就这样HC28诞生了。

HC28这个品牌又代表了怎样的产品属性呢?厉建伟介绍说,首先,这是一个在中国土地上创建的品牌,要秉持和传承中国人的审美和生活文化;第二,就是要用现代的手法来设计和演绎我们中国的当代家具。尽管今天这个概念已经十分普遍地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可是在2004年,提出这个观念,还是比较先锋的,具体知道如何去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第三,要做到affordable,就是让中国消费者能买得起。

“我们从2007年到2015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研究设计跟市场的关系,设计跟生产的关系,然后逐渐的去适应这个市场,看看什么样的设计市场反应是最好的。既有新鲜性,也有市场的潜力。所以大概到2015年的时候,HC28基本上在国内就打开了局面,我们当时有四五十家店,名气也都出来了。”尽管,很多人说HC28是国货之光,是最好的中国原创家具设计。可是厉建伟并没有停下创业的脚步。他的“28公里工厂”也不断扩大,迁移厂址,现在在距离北京市中心不止28公里的地方建起了更大更现代的家具工厂。这里有很多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水线,包括一整条板式生产线,还有若干台在中国家具制造界少见的五轴数控切割机床,可以切割实木弯曲,和异型三维的手工无法完成的造型。还有堪称HC28绝活的烤漆车间——这是在厉建伟和法国设计师合作之初就在不断努力,之后与本地工匠们反复实验完成的——这个工艺要求家具在无尘车间内,液体漆经过喷枪,以极为细小的颗粒附着在器物表面,经过反复的喷涂晾干,漆面达到一定厚度而表现出浓郁温润的质感和近乎镜面的效果。这一项工艺难关的突破,也让HC28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辨识度。

而沙发在家具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厉建伟也坦言,HC28近五年都是在专注做沙发。沙发的舒适性是一个“不同的海绵,不同材料,以及如何混合在一起的结构问题,还有各种包制的工艺。我们的工厂就是不停地在研发这个东西,靠时间的积累,慢慢发现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与HC28同一集团下的年轻品牌都汇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波波球沙发,不仅看起来很有现代设计感,能很容易地融入现代中国家庭的空间,而且坐感也不输意大利品牌沙发的舒适性。诚如厉建伟所说:“品牌是什么?就是买它的东西放心,质量稳定。除了设计以外,最难的就是在这个地方。产品必须通过工艺、品质、材料、设计,才有了灵魂,有了情绪,产品自己是能说话的,我觉得这是真正的、最高的境界。”

走进HC28|都汇里的工厂,已经完全无法分辨是否身处一间欧洲的家具厂房,墙上贴着能工巧匠照片的“匠人堂”提醒着这里的身份标识。悬挂的标语,也是厉建伟对产品工艺的要求:“完美就是把看不见的地方做精致。”十几年来,HC28品牌的初心依然如旧:“关注中国人的生活,只要真正为中国人的美好生活服务,将来一定会找到一个真正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但是又被所有人接受的设计方向。”

1. 木工厂内的封边打磨工艺可以看到品牌对细节的把控。2. 弯曲木的使用是HC28| 都汇里工厂最初的一项突破,图为果乐餐椅框架。3. 烤漆工艺更是品牌的亮点,经过无尘工作间内反复喷漆、打磨、晾干最终达到光亮如镜面的效果。4. 板式加工工艺。

“山脊线”系列沙发。“山脊线”灵感来源于自然及儿时记忆,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将更具东方空灵艺术性的元素融合深沉肃穆的设计语言。以螳螂椅为首款产品,历时3年,从设计、结构到工艺,不断推敲升级,采用大曲线,多细节的实木加工, 配合国际品牌的面料,突出现代中国家具的雕塑感及艺术感。

罗霄

梵几品牌主理人,曾就职于华为,先后担任研发体系系统工程师及解决方案产品经理。2012年与设计师高古奇共同创立家居品牌“梵几”。作为中国当代设计师家居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历经十年的发展,梵几成功突破了上一代设计师家具低增长、高投放的局限,建立了精通家居美学、具备室内设计专业能力的团队。

www.fnji.com.cn

梵几:在流向未来的河流上

最近几年,随着线上“梵几在家”的不断呈现,和线下“梵几客厅”在各地的涌现,这个品牌也不断被更多人看到。已经扎扎实实发展了十几年的梵几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有温度的家具品牌。

1. 大地线作为品牌最早推出的系列,关注寻常人家生活中真实所需的家居设计,简单质朴,在葆有中国的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将大自然中的树木变为与家相融的家具,在四季更迭中长久陪伴,慢慢变成家人。2.2022年大地线新品延续对自然灵感的捕捉与表现,在设计中着重以小空间家庭的多功能需求为考量。以简练淳厚的自然意蕴,为现代生活方式提供更多解决提案。让关于家的想象,不断有新的实现。

2020年9月1日,疫情缓解后的开学日,梵几也在这天举办了一场独特的发布会。小剧场的舞台上,一条传送带,把一件一件家具,好似模特走秀一样,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舞蹈演员在家具间延伸着肢体,动态地在和这些静态的模特进行着交流。这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寻河”,展现着十年来梵几品牌的成果,和最新的产品线。

时间总是像河流一样,从不经意间划过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品牌来说,也是这样,梵几也已经一年一年,一件产品一件产品,一间店铺一间店铺发展了十二年。这十二年也是国内家居家装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十二年,早期梵几还会经常被打上“小众”“日式”的标签,那时候国内设计师家具市场也还不成熟。在产品端,梵几从早年间的实木打造,到逐步加入大量软包和金属元素、引入更多的色彩,风格和设计表达变得更加多元和立体,以满足不同需求和空间。2019年,梵几推出了高端线“山脊线”产品,并于2020年进一步补充完善,形成了具有完整产品体系及家居功能覆盖的高端线。2022年又推出了新的中端线,希望提供给小户型家庭更多的家具选择。十余年的历程中,国内设计界逐渐呈现出回归设计本真的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产品,懂自己的生活需求。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和消费者交流,到底要如何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的产品是摆在每一个品牌方面前重要的任务。

为了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增加和他们的交流。梵几很早便注意内容的输出,在公众号推出了“梵几在家”这个栏目,就是深入消费者家中,呈现产品在实际生活中被使用的样子和场景,这让每一件家具都不是只出现在目录册或是展厅内,而是实实在在和人生活在一起的。近几年,“梵几客厅”更是在各地涌现,上海客厅选址在武康路的小洋楼,在时代感建筑的包裹下有一种大隐于市的氛围;北京客厅在国子监全木结构的四合院里,传统的院落与现代风格结合得十分自然;去年新开业的两家深圳店分别位于万象前海购物中心和卓越中心,在侘寂美学中注入未来空间感,促发探访者与环境的无限互动与体验,形成独特的有温度的空间。梵几一直坚持着“中国原创设计、自然隽永、引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及生活方式”。希望在设计上体现品牌的先鋒性。每年至少一次的产品上新,在设计上不断地做新的尝试。这些尝试都让消费者看到梵几的“初心”,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同时也感受到了梵几的“暖心”。

“梵”在古汉语中是草木茂盛之意,风行木上谓之“梵”。后来佛教进入中国,跟古印度有关的都冠以“梵”,意味着“清净安静”。十年前,品牌决定叫“梵几”这个名字,是希望去传达一种安静的、与自然手工传承有关的家具,希望能给人一种回归本真的状态,这同时也是梵几品牌所传承与发扬的内核。

消费市场不缺乏昙花一现的绽放,缺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梵几思考的是面对中国未来的家具,如何能传承过去的中国,又能迎接未来,想探讨的是“今天的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家具和设计”。“寻河”发布会之后,梵几以一种独创的形式,让我们看到了那条梵几的生活之河,产品之河。这条河就在我们眼前缓缓流向未来。

“梵几在家”栏目已经记录了50位品牌用户的真实生活,这里没有摆拍不是效果图,而是真实的、有温度的生活。家具在每一位用户的家中都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让设计不单只是附着在产品上,同时可以提供精神价值。

法国设计双人组合M/M(Paris)设计的地毯是以平面设计的语言描写浅叶先生,这两个字母结合起来呼应了浅叶先生的实践:他将传统的日本书法与包豪斯的简洁的网格系统融合在一起。在与这位日本大师进行了多次愉快的关于寿司(曾被他介绍为" 智能寿司")的谈话之后,M/M(Paris)希望通过使用受江米、生姜、芥末、鲑鱼、海胆、米饭的色调和樱花启发的调色板,将这种记忆融入其中。

张启

曾为记者, 供职于中央电视台, 后服务于美国传媒集团IPG。2010年创办TAN|毯言织造(中国)公司,旨在推动传统地毯编织技艺的传承以及改善和帮助中国地毯手工业者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www.tanyanzhizao.com

毯言织造:跨界破局的力量

艺术与工匠的结合,是彼此的给予。

1&2. 位于上海的20C Gallery中陈列着80x80项目的地毯成品,空间、家具、地毯形成有机的融合。3. 在张启的办公室内,项目的手稿上标注着关于生产的细节,见证了织毯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4. 毯言织造的织毯主要在尼泊尔地区生产,纯手工地毯只采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羊毛、中国真丝和麻这三种天然原料。5. 每一张织毯都由当地工匠纯手工完成。3. 在张启的办公室内,项目的手稿上标注着关于生产的细节,见证了织毯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4. 毯言织造的织毯主要在尼泊尔地区生产,纯手工地毯只采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羊毛、中国真丝和麻这三种天然原料。5. 每一张织毯都由当地工匠纯手工完成。

6. 由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的新形式的地毯,它像是蒲团又像是靠垫,可以说是一个不定性的沙发连续体,可以随意更改展开方式。7. 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的灵感来自办公室的花园,把它们放到纺织格式的抽象图案中,给人一种外部延续到内部的错觉。8. 中国建筑師张永和设计了一张挂毯,其中有16 个类似的建筑空间,但在细观下它们呈现出种种不同的质量。十六个空间既有室内房间又有室外院落;其透视既有数学的又有非数学的;其场景既有白昼又有夜晚。

9.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尝试将茅草屋顶的概念用到墙壁挂毯上,发现墙壁将展现难以想象的丰富纹理。10. 日本建筑师坂茂的设计中采用了黄金比例,这些黄金比例的方块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2010年,毯言织造由张启创建于北京。十二年以来,毯言织造专注于融合现代设计与织造工艺,并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立之初,毯言织造与中国顶级艺术家,如曾梵志、方力钧、丁乙和刘野跨界合作,诞生的“中国大师”系列奠定了品牌的东方审美基础。2015年,受佳士得之邀,毯言织造首次将织毯带入艺术收藏领域,这对于拍卖和织毯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2020年,张启和设计师何见平一拍即合,启动堪称宏伟的“80x80”跨界项目——邀约全球80位顶级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参与创作,坚定向国际视野、国际标准的创新品牌迈进。历经两年多的创作织造,所有织毯终于全部完成,它们将与策展人、日本设计大师浅叶克己的80件设计作品一起先后在上海、东京、纽约、柏林展出。

“织毯大约诞生于两千多年前,当时人类为了改善生存环境用之保温。随着游牧民族的不断迁徙,织毯也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张启谈跨界时分享道,“无论是伊斯兰的珍稀贡毯、法国拿破仑行宫里的精美挂毯,抑或西班牙米罗博物馆中的米罗织毯作品,这种创作语言沿用至今。可以说,织毯是人类书写历史最具温度的表达方式。”

“80x80”项目的缘起与策展人密不可分——最初何见平提出这个宏愿的契机是2020年浅叶克己的80岁寿辰,而张启也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随即启动与世界各地老中青三代杰出创作者的沟通,其中不乏原研哉、坂茂、妹岛和世、张永和、艾未未、刘韡和M/M(Paris) 这样享誉国际的大师。“为什么不呢?”张启相信,这是精湛的藏式打结工艺得以展示和进步的重大机遇。虽然疫情期间的合作过程繁复而艰辛,但最终的织毯作品都非常具有当代精神,从形式、材料到工艺融合都达到了毯言织造的最高点,也突破了张启的想象:“艺术家与设计师们的创造力打破了我们对传统事物的想象局限。”

其中,让张启印象最深的三件“破局”作品,在物理和精神层面都带来了惊喜。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织毯将“茅草屋顶的概念用到墙壁上”,试图把室外的天然质感带入室内。而毯言织造所采用的麻与天然羊毛,恰好促成材料与概念的同源。此外,工艺地毯的西藏高山羊毛最长达20厘米,可以模拟茅草屋所需的厚度和长度效果。材质、工艺与设计概念高度融合,“扩展出一个更有趣的世界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打破了织毯和座椅界限。整个设计从日本榻榻米上的蒲团概念出发,导出一种既像是蒲团又像靠垫的软包织毯系统:羊毛单元可以通过搭扣连接,合围落座,也可以分散使用;既可以是地毯,也可以装饰在房间墙壁上。这个装置艺术般的设计突破了张启对织毯的定义,因此他感到格外振奋:“建筑师对地毯的理解有种天然的优势,因为对他们来说地毯就是在构建空间——只不过人们看不见它四周的墙。”

此外,備受尊敬的世界级奥地利裔平面设计师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为这次活动带来了诗意的灵趣。他的设计理念只有一句话:“我爱万物自力更生,就像织毯剪出自己的流苏。”而他设计的毯子恰好采用了剪刀图案,剪刀尖触碰到长长的流苏。这样一来,文学性的意象与视觉形象完美契合,浪漫且俏皮。张启称之“举重若轻”,与那些“呕心沥血”的理性设计相比,别具写意的潇洒。

在跨界合作中,多数人都因突破固有的经验而兴奋:艺术家得到互动生活的真实反馈,建筑师重新阐释了“面”的维度限定,设计师在连缀家具、弥补色调之外发现织毯作为独立个体的表现力。而毯言织造作为中国文化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也逐渐反过来为大树输送经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

观夏选址国子监的胡同内,是本着坚持在古老街区、参与城市街道更新的初衷。城市街道会变,居民会不断迁徙,但建筑会留存,像是守候这座城市的老灵魂。北京的四合院,正是这样凝固时间的建筑。如何把一个古老的居住空间和一个现代公共空间结合,观夏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这座城市。

沈黎&Khoon

沈黎( 右) , 观夏品牌主理人, 前《时尚芭莎》资深专题编辑。2018年,与创始人Elvis、联合创始人Khoon共同创立观夏品牌。坚持把从东方文化中得到的力量,用香气艺术传递给全世界。Khoon(左),观夏品牌创意总监。设计师、艺术家,在加入观夏之前,曾在纽约的文化领域工作,合作伙伴及客户包括蔡国强、威尼斯双年展、耶鲁建筑学院、耶鲁大学美术馆、高古轩画廊等。

观夏:无边风月,以香之名

东方的柔情绵长、优雅从容,弥漫在内观寰宇的香雾之中。

专注于东方人文艺术的小众原创香氛品牌观夏,自2018年成立至今不过短短4年。凭借对东方珍稀原料和东方文化的挖掘和探索,累计忠实用户超十万, 这一中国香氛品牌坚守的初心是什么?根植于传统艺文生活,讲究呼吸留白与五感通融,观夏以现代“中国香”写意出共同记忆中的山河原野、人间草木。今年夏天,观夏中国旗舰店在品牌诞生地北京开幕,选址于国子监街23号四合院。因为“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以这也是继上海闲庭之后,观夏修缮的又一座百年老宅。

穿越百年槐树庇荫的历史长街,闹中取静的观夏·国子监店经由为期一年的修缮与改建,在保留北京四合院文化风骨的同时,具备对社区更友好、更开放的公共空间属性。开阔的玻璃窗、闲坐的长砖台、通透的院落景深与隐现的墨色矮松,营造出一种流转于东方美学场景的空间体验。“传统的商场店面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文化表达需求,”观夏联合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沈黎介绍道,“所以2019年底在三里屯的首个线下店尝试之后,我们一直在寻找。”2021年,美好机缘让观夏遇到了这座建于清代的四合院。取舍之间,开裂的木梁柱得以填磨包漆,屋顶重以古法铺贴,旧瓦当再次焕发出中国建筑独有的浪漫。甚至,原本埋没无踪的甜水井也得以重见天日——而“胡同”源自蒙语,原就是水井的意思。“有井就有人,有人就有胡同,有了胡同才有我们现在的这方人间烟火气。”沈黎感慨道。

观夏联合创始人、韩裔设计师Khoon与多次合作的设计伙伴F.O.G.Architecture一起,克制地以空间语言对话当代胡同生活,解读品牌基因“东方新摩登”。原本封闭内向的四合院被“打开”之后,不仅两进庭院举目得见,游廊般的园林时空感也得以投射至旗舰店体验中。“从那口井出发,我们的设计以水为线索,唤醒了这座建筑中沉睡已久的灵动活力。”Khoon指着一进庭院中井口上方的雨链分享说。在东方古建筑中,从屋檐垂下的雨链属于雨落水系统,下雨时雨水会顺着雨链汇集到井中。与之相似的,是入口处的净手仪式台设计,垂直的金属出水口呼应着“落水”之意。两进庭院前的照明天花上,由近及远的水波纹层层漾开,仿佛氤氲着水汽。展厅内,“悬浮”在空中的白色云石质感展柜边角圆润,似被细流长久地打磨过。在室内外的过渡区域,则由流光溢彩的玻璃砖墙似隔未隔,赞颂着暧昧的阴翳之美。

新旧交构,时光染色。经“水”过滤的光,再次一寸寸抚过百年木建筑的纹理、瓦当间的花纹,以及充当陈列架的定制手工陶土砖。首层室内米色的砖优雅,二层露台灰色的砖质朴,灵感都来源于老北京无处不在的青砖,带着时光的印记与地域的韵味。实际上,观夏也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在四合院深处,将落成探索东方美学的艺廊——新平台“方凹”的加入将带来景德镇陶艺作者和世界陶艺名家的作品,并研发出玲珑通透的玉泥等观夏香薰器皿材质所代表的文化语境。此外,这个空间还将用于邀请大家开启雅集旅程——这是古代文人热衷的一种集会方式,吟诗、下棋、点茶、引风、作画,还原古贤痴迷的“无用之美”。这样一来,“昆仑煮雪”“颐和金桂”“饮雪探梅”“梅水煎茶”等观夏出品的香薰及其附属设计品,如太湖石扩香石、刻磨玻璃香薰炉等,不仅还原了中国文人雅士所称道的诗画意境,描摹出简素、丰盈、具有仪式感的场景想象,也以稳定订单的形式促进匠人手艺的进步、支持传统技艺的复兴。

观夏中国旗舰店的设计,与她的品牌构建理念一样,从东方文化中精萃其意蘊、舍弃其繁复,在西方香氛世界的刻板印象之外生长出独立深邃的光景,也将源远流长的中国经典故事讲出新意味。

1. 老院落本身没有传统的影壁墙,观夏索性把门口做成透明的,打开进门处的区域做成街坊邻里可以休憩的连廊。在门口就可以看到三进院落里的人与物,他们把四合院从私宅拓展成城市里的公共空间。2. 两进庭院前的照明天花上,由近及远的水波纹层层漾开,仿佛氤氲着水汽。3. 展厅内,“悬浮”在空中的白色云石质感展柜边角圆润,似被细流长久地打磨过。4. 入口玄关处的净手仪式,把水的灵动引入东方庭院。5. 胡同里的露台是特别的存在,既有“上房揭瓦”的洒脱,又与百年古槐相接。

观夏的著名产品四季香薰,经由藤条扩散香氛,是香的艺术,也是花与影的艺术。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家具的“小骨感”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