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我身边的抗疫英雄

2022-05-30聂知行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9期
关键词:汪勇摆渡人抗疫

聂知行

《生命摆渡人》

作者:汪勇 口述  沈嘉柯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若没有雨水的滋润,我们该如何在荒漠中存活下来?”一滴雨水若夹杂在倾盆大雨中,平平无奇;若在干旱的大地上,那就是生命的希望。

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一停就是76天。也算幸运,那时,我和父母正在海南休假,与留在武汉的外公外婆相隔千里。所有的活动都因家乡的变故戛然而止,唯一不能停止的是对回家的企盼和对留守在家的老人的忧心。起初,母亲每天都要往家里打几个电话,打给她的姐妹,电话里经常传来哭声。

然而,这种悲切的状况并没持续太久,至暗时刻,平民英雄挺身而出。《生命摆渡人》一书如实记录了这些英雄们的身影。全书以志愿者汪勇为主线,引出武汉抗疫斗争中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展现了许多不屈的、顽强的、倔强的经历。

疫情暴发初期,病毒肆意“侵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作为重大传染病收治医院,一时令人谈之色变。面对险境,快递小哥汪勇挺身而出,承担起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的重任。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人手,汪勇没有退缩,一次次濒临崩溃,又一次次调整好状态、解决困难。

为阻止疫情外溢,打好疫情阻击战,武汉封城了。物资运输不畅,援鄂、援汉医护人员吃不上热乎饭,只能啃面包、吃泡面、喝冷水。為解决这个难题,汪勇到处寻觅餐馆、寻找肉菜供应商、建起物流网,历经百般艰辛,最终解决了7000多位医护人员的就餐难题。

还有出行、日用品等方面的困难。但是,无论医护人员面临何种需求,汪勇必定竭尽所能。

汪勇就像困境中的一座灯塔,以微弱之光,冲破无边的黑暗。荧荧之光,灼灼其华。

为什么灾难降临时,总有平民百姓成为英雄?本书的作者采访了大量的基层工作者,如基层街道办工作者、市民志愿者、医生护士的家属……记录下他们的故事之后,作者找到了答案。

作者在本书的后记中写道:“我以为那是千百年的中华文化传统,潜移默化,早就融入了人们的血脉,储存在一代代人的心底。自己的家自己捍卫,自己的国自己来救。”

事实上,汪勇不仅仅是那一滴雨,更是催生无数雨滴的那阵风。他不仅代表了武汉抗疫斗争中涌现出的志愿者团体,更鼓舞着无数人。或许,很多人想过帮助医护人员,但因为种种因素最终未能成行。汪勇用勇气、坚持和身体力行,成为了青年的表率,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在《感动中国》组委会撰写的颁奖词中,这样描述汪勇的事迹:“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使你重装上任,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一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书中还有一段叙述令我印象至深。病毒夺走了湖北电影工作者常凯家中四个人的生命,他在诀别书的最后写道:“永别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疫情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诀别,也带走了太多令人珍视的人和事。

所以,当我们重新迎来城市的烟火气时,这本书也在提醒我们:生活仍然在继续,记住悲伤,但不能让悲伤一直蔓延。我们在那个冬天战胜了精神与肉体的痛苦,之后,定是温暖的春天。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汪勇摆渡人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这非凡的一年,我无悔
武汉抗“疫”中的“生命摆渡人”
《摆渡人》
汪勇: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
汪勇:前线医护人员背后的守护者
范姜锋 从“追梦人”到“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