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选文研究

2022-05-30綦光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綦光强

内容摘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素材,是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借助分类探究的方式,对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内容进行分类探究,对作品的思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挖掘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和革命传统教育价值。

关键词:统编本 高中语文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选文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热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追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峥嵘岁月,凝聚着宝贵的中国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也彰显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价值追求。教育部为响应时代号召,满足国家发展需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站在与国家意志高度契合的高度上重新编写了高中语文教材,提高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选比例。

一.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概况

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总共三十五篇。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收录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哦,香雪》《百合花》《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反对党八股(节选)》和《拿来主义》;必修下册收录了《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与妻书》和《祝福》。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收录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选择性必修中册收录了《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包身工》《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和《党费》;选择性必修下册收录了《阿Q正传》《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茶馆》。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三十五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中,“革命”一词出现频次高达四十余次,在课程内容一部分设置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两个学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学习任务群,占所设学习任务群总数的九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极其重视借助语文课程继承中国革命传统、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加强对高中生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这也正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编选比例提高的原因。由于这两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不再分散于各个不同的单元,开始以单元的形式出现,或者几篇作品集中出现在一个单元之中,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集中于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七篇课文之中就有六篇课文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第二单元六篇课文之中有四篇课文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五篇课文全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一单元七篇课文之中有四篇课文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第二单元六篇课文全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二.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分类

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内容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歌颂传奇人物,二是彰显家国情怀,三是弘扬伟大精神,四是论述革命理论。

(一)歌颂传奇人物

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有八篇歌颂了各个时期的传奇人物,《记念刘和珍君》歌颂了大革命时期追求真理、反抗黑暗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刘和珍君;《小二黑结婚(节选)》歌颂了抗战时期冲破封建传统、追求婚姻自由的小二黑;《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分别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求真求实、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和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张秉贵;《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和《青蒿素:人类战胜疾病的一小步》分别歌颂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心中有大爱的科学家袁隆平和屠呦呦;《“探界者”钟扬》歌颂了忠于祖国和人民、为新时代奉献力量和希望的时代楷模钟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歌颂了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马克思。

(二)彰显家国情怀

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彰显家国情怀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有十一篇。其中,《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豪情壮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代表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抒发了郭沫若对于新世界、新文化的向往,猛烈抨击旧世界、旧文化和旧传统,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希望;《拿来主义》中鲁迅用犀利的语言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和革命文艺阵线内部全部否定的“左倾”与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进行猛烈的批判;《祝福》这篇小说通过冷漠的笔触描述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残余势力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劳动妇女深受地主阶级的摧残与迫害,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尖锐的社会矛盾,指出了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彰显了鲁迅先生浓厚的家国情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抒发了毛泽东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建立的自豪之情,对国家前途和命运充满希望,彰显了毛泽东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记叙了末代港督乘坐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把它放在香港回归这一历史背景中,彰显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彰显了作者浓厚的家国情怀。

(三)弘扬伟大精神

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弘扬伟大精神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有十篇。其中,闻一多的《红烛》借助红烛这一意象弘扬了奉献精神,号召人们坚持革命理想,为革命理想而奋斗,“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峨日朵雪峰之侧》弘扬了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百合花》塑造了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个平凡而又感人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弘扬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妻书》这篇抒情散文用动人的笔触抒发了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沉的爱和深深的愧疚,弘扬了以身许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胜利万岁》一文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长征途中战士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大战中的插曲》通过讲述中国军队照顾日本小女孩的真实故事,弘扬了中国军队的人道主义精神,表达了中国军民追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先生通过对左联五烈士生平的回忆,弘扬了他们坚持理想、追求真理,不畏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荷花淀》弘扬了中国人民意志坚定、坚贞勇敢的革命精神;《党费》则弘扬了为革命利益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四)论述革命理论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所做的一篇演讲,毛泽东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2]必须反对党八股,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改造我们的学习》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同样都是毛泽东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从思想理论上总结了党史上的经验教训,[3]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文献;《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对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特别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作了辩证的说明。[4]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这两篇文章贯彻始终的基本观点,学习这两篇文章,有助于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把握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5]《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极大地鼓舞了处于两次革命高潮之间、正积蓄力量准备向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发动新的伟大革命的广大工人阶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五篇文章能够让学生基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有助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样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特征

孙春兰在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上强调:“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承担着传承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责任,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语文教育是审美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恰恰是进行语文德育、语文智育、语文美育的主要载体,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兼具思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

(一)思想性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思想性上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更是如此。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通过讲述革命人物的传奇故事来歌颂传奇人物、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通过记录真实的革命历史事件来彰显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论述革命理论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思想性上集中体现为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引导学生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学习,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引导学生与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审美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6]统编本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的审美性表现为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文字的绘画美、词句的含蓄美、人物的心灵美和悲剧美、思想的哲理美等等,其中诗歌《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大堰河——我的保姆》都展现出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拿来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文章都显现出思想的哲理美,《百合花》、《党费》、《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等文章无不展现出人物的心灵美,《祝福》和《阿Q正传》展现出人物的悲剧美。学生学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三)人文性

简单来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人与文化,人文性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关注人,教给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法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强调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塑造。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具有人文性。一方面,人文性体现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包身工》、《祝福》、《大堰河——我的保姆》等选文无不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人文性还集中体现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即塑造人的精神和人格,学生学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可以体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体会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断创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由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受到影响,逐渐养成健全之人格、高尚之品格和独立自强之精神,视野更加宽阔,内心也更加平静。

“教科书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7]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作为统编本语文教材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传播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启蒙红色思想,赓续红色基因,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价值。我们要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实现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育人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2]黄越.深入浅出喜闻乐见——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赏析[J].秘书之友,2000,(06):37-38.

[3]汪鹏.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是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效的关键——重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J].机关党建研究,2021,(08):60-62.

[4]桁林.《实践论》及其版本研究的当代价值——深化对真理标准的认识[J].学术界,2020,(12):154-160.

[5]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4.

[6]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3.

[7]石鸥,石玉.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33(04):92-97.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论“读写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