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文化的高校推广困局与破局

2022-05-30吕萍

炎黄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宿迁大运河高校学生

吕萍

大运河文化作为流动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何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高等学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创新的主要基地。大运河文化作为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高校推广和传承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大运河(宿迁段)地处苏北,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当地高校在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方面进行了摸索,但依然存在高校主体的参与度和推广度较低、大运河文化推广形式与内容单一、无特色以及大运河文化专项教育资源缺乏等困局。经过文献梳理,试图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多样化的大运河文化内涵式教育活动;强化高校师生学生传承大运河文化推广的主体作用;依托当地博物馆、城市展览馆等场所,建立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教育、水情教育中心,积极编写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相关教材等以打开大运河文化在高校的推广思路。

大运河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作为民族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大运河文化既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缩影,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国历来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大运河文化的教育传承是大运河文化保护的有效形式之一,为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成了近年来较为普遍、见效明显的做法。大运河文化(宿迁段)是宿迁市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的高校推广为例,探索大运河文化进高校的推广路径,以拓展大运河文化教育的传承思路。

大运河(宿迁段)文化高校推广的研究综述

2014年,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距离宿迁市区核心区41公里的宿迁中运河段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空间跨度长,地域覆盖广,遗产品类多,文化底蕴厚,蕴含著深厚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而在高校推广大运河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播大运河文化,实现文化的教育功能,也是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文章多以大运河文化在社会历史的传承、保护、文旅等为着眼点,对宿迁特色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蔡兆银、蔡润民(2020)围绕水工文化、漕运文化、安澜文化和戏曲文化提出针对大运河文化的建设设想;马崇坤(2019)从议政建言角度提出,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聚焦航运文化、生态文化和乡愁文化。大运河 (宿迁段)文化历史悠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面对丰富多样的高校文化,大运河文化走进校园,对于高校师生文化认同的培育和文化自信的增强有着重要意义。高校作为主要的文化宣传阵地,国内学者围绕大运河文化如何在高校进行推广的研究并不多。从实践上看,大运河文化进高校仍处于起步阶段,大运河文化以何种方式在高校校园进行推广,如何与高校文化相结合还存在争议。现在各地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大运河文化的高校推广提出要求,但因没有统一的政策条文,在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的探索阶段,难免出现诸多问题,如宣传工作仅停留在运河文化和史实的直观表述层面,未深入到常规制度化、可操作化的层面。因此,通过调研大运河(宿迁段)文化进高校的现状,剖析大运河(宿迁段)文化进校园的困境所在,从困局中寻求破局之道,不仅能为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的高校推广工作提供参考,还能为其他相关传统文化的高校推广提供一定实践借鉴。

大运河(宿迁段)文化高校推广的困局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运河(宿迁段)文化在高校推广存在较大的阻力。

高校师生大运河文化认同感与文化推广参与度低

大运河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深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蕴含其中。大运河悠久的文化历史得益于我国独有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大运河文化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积累起来的,这对于涵育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和个人修养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于认知,旨在认同,重在践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高校学生学习大运河文化的渠道较少,部分学生没有在大运河文化的学习中形成体系,并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的多以应付考试、取得学位为主。目前一些高校学生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了解不够,掌握的内容并未形成系统。经过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大运河(宿迁段)文化有一定的主观认同,较强的爱国情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仍然是高校学生的主流思想。随着各国融入世界舞台,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走向深度发展,高校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认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出现对大运河文化认同缺失的情况。经过调研,可以看出宿迁的高校学生虽然在历史课上了解过大运河的历史渊源,但对大运河文化的深层内涵认识不足,因此很难对大运河文化产生认同感。同时,他们尚不能自觉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个人道德品质,在思想道德、内在修养和行为取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出现了较严重的知行背离现象。而教育活动的另一参与者——高校教师,也因疲于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和自己专业关联度不高的学科重视度较低,难以激发对大运河文化推广工作的热情。

推广大运河文化的主体分散、形式单一

当前大运河(宿迁段)文化高校推广的主体是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相关文化部门,主要传播方式还是利用报纸或者宣传页的纸媒传播,虽然注重了知识性和历史性,但传统的宣传册和展板往往吸引不了更多高校师生的关注。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更偏爱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倾向于通过体验感受文化。此外,现有的传播方式,例如通过网络博主的推介、直观的视频展示等方式能快速积累粉丝数量,实现信息的迅速传播,这是传统传播方式所不可企及的优势。在高校内部,虽然有专门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科研组织,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宿迁分院等,但参与者多为高校教师,学生很少参与进来,科研成果也未得到很好的推广。而高校学生了解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的主要方式,多以高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为主,以参观学习的方式开展,缺少必要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和研学机制。

推广大运河文化的师资和配套课程资源匮乏

大运河(宿迁段)文化在宿迁高校的推广过程中因没有专业讲授课程的教师,以及配套的课程资源,在推广内容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大运河文化推广的责任主要落在了高校“两课”教师和校外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肩上,多数“两课”教师苦于没有相关的配套教材,只能简单陈述大运河的相关史实,给学生传授的知识缺乏体系,较为碎片化。而这些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上已经学过,因而难以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两课”教师和校外工作人员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大运河文化的推广内容难以形成体系。大运河文化不应只是简单的单向传授,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内核需要学生自发学习才能习得,否则大运河文化很难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大运河(宿迁段)文化要在高校深入推广和传播,需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大运河(宿迁段)文化,一方面有助于丰富高校的课程类型,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培育高校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因此,开发配套的课程资源成为现在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大运河文化的高校推广破局

立足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大运河文化教育活动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硬性条件。要深化高校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首先要深度把握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大运河的开通,作为古代人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华民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蕴含着我国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阶段,在高校深入推广大运河文化,首先,要让大运河文化继续在高校动态流动,在传承中呈现中华民族的特殊魅力,以此增强高校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大运河文化因大运河而生,伴随着大运河的流淌不息,大运河文化也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其次,基于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的文化特性,高校文化教育应大力推动创造性的传承和转化,挖掘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内涵,将该段大运河文化与高校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对高校学生进行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式教育,以此增强高校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承意识,自觉承担传承大运河文化的历史责任。

依托高校优势构建大运河文化多元获取渠道

高等学校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地,也是传统文化的创新地。建构主义强调学習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一般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大运河文化的高校推广,除了借助相关公共部门的舆论宣传推广外,还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基础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寻找有用的信息来适应教学主题,进行大运河(宿迁段)文化学习的课堂教学翻转。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但是如果能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高校学生就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最新信息,又能对相关信息进行大范围的转发,推动大运河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播。因此,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利用视频进行文化传播,能够使大运河文化进一步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类移动终端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满足学生对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研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且通过交流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直抒胸臆,分享个人见解。

但是信息的丰富以及获取渠道的可选择性,也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难度。如何在海量资源中汲取所需信息,一方面考验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另一方面也考验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宿迁高校教师在利用新媒体传播大运河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追求新媒体的新颖形式,还要注意传播内容的精致。此外,高校教师群体需要探索如何把大运河文化融入到高校课堂教学之中,积极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等团学活动阵地,把大运河文化和高校文化相结合,使大运河文化的精髓与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融合起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瑞东大运河文化教育工作

除了“两课”教师外,高等学校要积极打造一支大运河(宿迁段)文化教育老中青比例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传统文化能否顺利进入高校校园,教师自身的文化储备和综合素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自身所积累的大运河文化知识直接关乎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此外,在高校开展文艺类、历史类课程,需要更为专业的学者进行专业教授。因此,高校在建设大运河(宿迁段)文化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时,要在拓宽专业门类和人才引进渠道上发力,鼓励相关人才投身高校,从事传授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利用大运河申遗成功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传授大运河文化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印象;高等学院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以“大运河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运河文化贴近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内心。要积极把握高校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把大运河文化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当地高等学校要重点加强大运河(宿迁段)沿线大运河遗址、遗迹、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开设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课程时,既要以发展的眼光开发大运河文化的现代课程体系,又要注意不同学科的糅合,如地理、历史、传播学等。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依托大运河主题的文化教育基地,利用好校内和校外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资源,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文化输入和反馈的关系,充分利用教师的积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个别学者建议,大运河(宿迁段)文化课程的开发要围绕课程的三维目标,不能只考虑到大运河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对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目标也不能忽略。除了安排课堂教学,也可以在课外开展大运河(宿迁段)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有条件的高校应开设大运河文化研究课程,让广大学生在大运河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同时,着力打造一批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优秀高校文艺作品、影视剧等,广泛开展一批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文学创作大赛、知识竞答、文化艺术节等文娱活动,让大运河文化浸润当代社会、进入寻常生活。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可组织有关教师编写大运河历史文化教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大运河文化体系,有助于大运河文化在高校更好地传承、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兆银,蔡润民.宿迁特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谋划刍议[J].江苏地方志,2020(06):18-22.

[2]马崇坤.江苏省宿迁市政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百里画卷[J].中国政协,2019(21):58-59.

[3]熊海峰.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解析与建设对策研究[J].人文天下,2017(23):41-44.

[4]习近平.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EB/OL].(2015-01-06)[2022-09-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06/c_1113897353.htm.

[5]中国教育新闻网.扬州大学推出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教材[EB/OL].(2021-02-09)[2022-09-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1199684249268348.

[6]马晓娟,韦梦姣.“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J].中国文艺家,2022(07):157-159.

[7]周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现状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以黑河市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5):38-40.

【基金项目】2022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一般项目“大运河文化的高校推广路径”(项目编号:dyhsq202208)。

【作者简介】吕    萍(1985—),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基层治理、政绩考核。

猜你喜欢

宿迁大运河高校学生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宿迁,宿迁
放歌大运河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