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平凹与余秋雨散文风格比较分析

2022-05-30郭菡

雨露风 2022年9期
关键词:余秋雨贾平凹

郭菡

摘要:余秋雨和贾平凹都是散文大家,与史铁生、梁衡并称为我国“散文四杰”。一个人的经历、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对其创作风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和贾平凹的“地城散文”虽然在某个角度上而言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关怀色彩,但是由于二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二人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立场上有了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境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散文领域取得了成就,但是也隐藏着一些缺陷。本文从贾平凹与余秋雨的文化立场、文化境界以及缺失和扬弃这三个方面对其散文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贾平凹;余秋雨;文化立场;文化境界

一、从文化立场上来看

20世纪末期,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革,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熏陶和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影响,依然将“文化关怀”当作精神的基石。在“文化回潮”中,余秋雨、贾平凹是其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余秋雨和贾平凹在散文创作上都显示出了文化关怀。但是,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二者又拥有不同的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

(一)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与其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就余秋雨来说,虽然其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并且经历了“文革”,但是他一直以来都热衷于阅读。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他都尽可能地阅读书籍。经历了十年的动乱之后,他选择闭门苦读,通过书籍与中外的大师们交流,在阅读中思考,熟悉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代文化特点。通过阅读众多的书籍,余秋雨完成了自身的积累和提升。在上海戏剧学院担任院长的那段时间里,余秋雨的名望在学术界中正式打响,他获得了“戏剧学科领路人”的称号。因此,在余秋雨开始散文创作之前,他已经被学术界认可。

而就贾平凹而言,他最初也是在乡村中生活,在乡村中度过了十九年的阅读时光,日子过得也是极其辛酸。从商州市(商洛市现为商州区)到西安,恍然间便是三十载。但是,就是贾平凹那种潜在的“乡下人”具有的气质,让他与繁华的都市有了一种天然的隔阂。对于贾平凹而言,“乡下人”不仅已经作为他的创作心境,更成为他的文化心态,开始成为他创作的文章及他本人的一种背景和代表。他选择了远离繁华的都市生活,背上自己的行囊游走在陕西、新疆等地方,创作出了《黄土高原》《商州三录》等一篇篇气势磅礴而又朴实无华的散文。他走出乡村,又回到乡村,乡村独有的乡土气息已然融入了他的骨头、他的血液之中,而这些因素,都促使他成为一位平民艺术家[2]。

(二)在文化姿态上的差异

从所创作的散文中可以看出,余秋雨是一位文化意识极强的学者。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文学界,他都是以光辉的文化人的形象示人。而他在精神上又渗透着传统文化人的一种自豪感,以至于他曾经这样说过:“我所追求的是一种健全的人格,即是让自己成为文明的、高贵的社会形象。作为文明的传播者,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一名文明者,要力求成为高贵的人。但是这里的贵并不是指在金钱物质方面的贵,而是要站在文明的机构层次中的最高层。要力争做到,由于你自身的存在,让这个社会中有了更多的高贵因素。”在他来看,从某种角度上而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其本身的职责就是对这个世界已经过去的时间和即将到来的世纪进行沉思。因此,在当时的世纪之交之际,余秋雨便拥有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勇敢地成为“为民族的文明而呐喊”的先驱[3]。

与余秋雨相比较,贾平凹便完全没有那种文化人应有的高贵气息。他在精神上和情感上都对乡村有着浓厚的眷恋。正是由于他“不忘初心”,使他在文化价值上对“民间”有潜在的认同感。在他的作品中,更多是以平民的角度进行描写。因此,贾平凹将乡村当作其创作切入点去“拥抱”中国文化。他从社会最底层的角度来思考、表达自己的文化关怀。贾平凹曾经这样说过:“即使我的心性高傲,想要成为一只凤凰,想要去追逐西方文化的境界,但是也要做一只能够生成鸡的羽毛的凤凰,他不仅能够吃下‘山珍海味,还能够咽下中国乡村特有的糠菜叶子和石子。”因此,从中我们看出并非其不具备高傲的资本,只不过是他更加懂得谦卑而已。

二、从文化境界上来看

余秋雨是学者出身,他潜行研究,饱读诗书,浸润在学院文化的土壤之中,于其他并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的学者而言,他拥有更好的文化背景。回望历史,散文由传统向现代的发展正是开始于“五四”运动的理性精神和传统启蒙。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杨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散文开始陷入一种困境中。而余秋雨的出现则让现代散文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秉承着良好的传统,高扬让学员精英和知识分子反思的旗帜,在我国现代散文的创作中“卓尔不群、后来居上”。他那极具理智的精神深刻影响了我国众多文化人的思维,他擅长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挖掘深刻的文化内涵。余秋雨的《戏剧理论史稿》和《艺术创造工程》让他蜚声学界,多年来的阅读,使他对中外的经典书籍都了如指掌,而学院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具备了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在他长时间的学院经历中,始终都贯彻着一个学者的反思精神。他常常说:“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微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4] ”为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余秋雨开始不再沉迷于书本,开始走向祖国的大地,正式成为一名学院之外的漫游者。

余秋雨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5]。”余秋雨与其他游客自然是不一样的,他所到之处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他都是以一个学者的眼光去看待,去感受古人的足迹,感悟历史文化的沉淀,在追寻、发掘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又在其中寄托了他个人对生命的感悟、对文化的关怀等。而余秋雨的文化價值取向也在这些散文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首先是致力于探索文化的奥秘,揭示文化的发展轨迹。比如他在《莫高窟》中写了敦煌佛教文化,在《抱愧山西》中写出了晋商的文化。这些作品中都蕴藏着浓厚的文化追寻的味道,表现出来的是其对于优秀文化的向往和欣赏以及对文化沦落的叹息。

其次,余秋雨用更多的时间到人文遗迹中“游玩”,只为目睹中国文化中的悲观历史和悲观命运。他多数时间都是在对蒙昧和野蛮的意义进行思考,在面对历史遗迹时,总是能够在遗迹中深入体会这一历史残存物的肌理,深入感悟其经历的历史风雨,从中及时捕捉到这种文化从无到有、从盛到衰的过程,并在其中感悟这种文化的生命魅力。例如,在《风雨天一阁》中就写出了一个藏书世家由盛而衰的过程,折射出了我国藏书文化在历史变迁中艰难跋涉的脚步。

最后是对于我国古代文人命运和重塑文人人格的期盼。他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对苏东坡一生的艰辛进行了深刻的描述,苏东坡在肉体上受到折磨的时候依然能够在精神上找到一丝慰藉,从而实现了个体人格的重塑。在文人感叹世事不公的时候,也从侧面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揭示,从而揭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面。

相较于在祖国大地上游走的余秋雨,贾平凹则像一位在闹市中隐居的学者。在贾平凹的散文中,飘荡着道家文化的精魂。余秋雨在面对历史遗物时道不完沉思之情,贾平凹则更多地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自然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从而得到心灵的顿悟。例如,他在《夜在云观台》一文中曾这样写道:“我独坐在禅房里品茶。新月初上,院里的竹影投射在窗纸上,斑斑驳驳,一时错乱,但竿的扶疏,叶的迷离,有深,有浅,有明,有暗,逼真一幅天然竹图,我推开窗便见窗外青竹将月摇得破碎,隔竹远远看见那潭渊,一片空明。心中就有几分庆幸,觉得这山水不负盛名,活该这里没有人家,才是这般花开月下,竹临清风,水绕窗外,没有一点俗韵了。”

三、缺失和扬弃

现如今,文坛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就是对余秋雨进行批判的声音。众多批判的声音中,千奇百怪,有褒有贬。但是大多都存在一些偏颇,真正公平可观的评价少之又少。一些学者认为余秋雨是借鉴了20世纪的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成果,以此来避开先贤们的偏颇。但是这些评价都显得过誉了,从学术历史和学科的建设角度来看,余秋雨参考的学术资料仅仅是文化人类学一级学科比较文化学。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流行着文化的寻根热潮,有很多学者比余秋雨走得更远,而余秋雨只是在这其中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余秋雨如何选择文化立场,我们无法阻止和干涉,但是他所拥有的那种“高贵”的心态,致使他关注的都是一些“高贵”的士大夫文化,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极少看到对民间的关注。对于民间他丝毫不在意,即便是偶然间的关注都是以评价的形式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便有人批判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的基调在学术研究上永远都具有居高临下的口吻,具有遗老遗少的悼古伤今,牧师布道时的悲天悯怀……”虽然这一评价多少有失偏颇,但是从某个方面来说这种评价的确印证了余秋雨骨子里的那种“高贵”的情怀。

而贾平凹则是一个很典型的农民作家,多年艰辛的農村生活,使他对底层人生活的不易感同身受。经过他的奋斗,他的才华最终被大家认可、赏识,他也成功地跻身于文明的都市和文学领域的顶峰。但是当他站在文化顶峰之时,他内心中又产生了一种忧患意识。虽然贾平凹身居都市,但是却一直向往农村的生活,可以说乡村生活才是他所向往的。他的散文中无不流露出民间生活的色彩,因此这也使得他具有了一种平民精神。对于都市而言,他好像有着一些厌恶之情,对于城市的一切都充满了不满,从其散文中无不体现出一种颓靡的“废都”情结。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都市的厌恶,他曾这样说道:“我完全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何会有这么多人?一大群蚯蚓窝在一起,你吐他吃,他吐你吃,到最后,还能够剩下什么呢?”不可否认的是,都市有其自身的不足,但是也必要承认,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向来都是以都市发展为中心。贾平凹对于都市的厌恶,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农村文明与都市文明的一种抗衡,是农村对于城市的敌视。在这种文化的对立之下,即使他的批判再深刻、再具体,都存在着一种“先天不足”的嫌疑。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与贾平凹的“乡村散文”在新时代我国散文界绽放光芒,他们所追求的“大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两人的散文风格各异,也各有其偏颇之处,读者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二人的文化情怀。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2.

〔2〕贾平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2(10).

〔3〕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文外谈文之三[M]//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4〕李筱玉.论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苦”的体现[J].今古文创,2021(28):15-18.

〔5〕余秋雨.行者的闲谈[N].中国妇女报,1994-05-12.

猜你喜欢

余秋雨贾平凹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余秋雨投其所好
贾平凹:那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李世南
余秋雨投其所好
贾平凹书法作品欣赏
西安这座城
月迹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