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无废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2022-05-30黄丹雯

环境 2022年9期
关键词:无废城市生态园南山

黄丹雯

雨后的鹏城,天空湛蓝,白云悠悠;傍晚时分,绚烂的晚霞与高楼大厦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致力于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深圳,不仅是奋斗拼搏追求理想的“造梦场”,更是天蓝地绿环境优美的“花园城”。

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市全方位践行“无废”理念,强化顶层设计,搭建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轮”驱动建设体系,重点补齐固废处置能力短板。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形成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综合治理的“深圳模式”,被国家列为典型先进“无废城市”建设案例,在全国推广。

首创视频远程巡检

执法监管智能高效

走进深圳市生态环境智慧运行应急指挥中心,只见一块长五米宽三米的大屏幕展现在笔者眼前。

“这是视频远程在线执法智慧管理平台,全市的产废单位的信息都被纳入其中,包括134家固废处置骨干企业和232个固废利用处置设施等。”深圳市生态环境智慧运行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

自从该管理平台建成投用,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不仅能用“火眼金睛”紧盯各个产废企业的数据,还能通过平台和“网友”们视频,把人眼移到现场,远程遥控对方把镜头转向工作人员想核查的位置。

与大气、水环境的执法检查不同,固废执法检查不能单靠在线监测系统生成数据,必须要靠人眼“看”。基于企业配合度较高,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强化智慧高效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数字产业优势,建成全过程智能化闭环监管体系,开发视频远程在线执法系统。该系统属于全国首创,除包含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等产废处置情况、处置设施信息外,还录入了“无废城市”建设蓝图、试点成效、能力建设等信息。

“利用系统平台对企业进行线上监管,实现用较少人力监管大量产废企业,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效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处处长林卫强介绍,全市已有25692家产废单位录入,同时处置企业全部完成视频监控和车辆GPS+视频在线监管。对于重点企业,市生态环境局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据介绍,通过系统平台检查产废企业情况时,一旦发现某家企业未设置危废识别标识,或是其他需要整改的问题,工作人员会立即通过系统平台,与企业方视频联系,核实整改问题并要求企业做好整改,企业整改完毕后拍照上传进行反馈,工作人员便会进行下一步的核验和销案。

抽查是实时的,数据是第一时间的。视频远程在线执法系统上的产废单位大数据每日动态更新、统计,大数据分析汇总为行政部门优化产废单位管理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系统收集到的固废处理处置价格等市场信息也会反馈给企业,推动构建规范开放的市场体系,助力深圳市固废治理产业发展壮大。

提升本地处置能力

资源化利用是重点

据介绍,目前,深圳全市日产废约37万吨,其中建筑废弃物占比约87%,如此庞大的建筑废弃物该何去何从?从建筑废品变成建筑商品,又有哪些方式呢?

小凳子、肥皂盒、笔筒、再生骨料、砖头……走进深圳市宝安区大空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展示厅,笔者被各种各样的展示品晃花了眼。原来,这些看起来和普通商品并无不同的产品,都是由建筑废弃物再造而成。

为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5月27日,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深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到2025年,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35%的目标。深圳市特区建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建设“智能化,无噪音、无扬尘、无污染和花园式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目标,总投资约4.5亿元,开发大空港围填海填料前期现场加工处置区项目(以下简称“大空港项目”),建设年处理量达300万吨的建筑废弃物处理及再生产品生产线,着力打造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示范性工程。

在大空港项目厂房,可以看到再生砌块生产线上机器按部就班地打包产品。厂房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再生产品上市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检测指标甚至还要比普通产品的更多。”据介绍,大空港项目拟建设处理拆除建废生产线、处理工程弃土生产线、再生砌块生产线和再生环保型混凝土生产线,目前,拆除建废生产线及再生砌块生产线已进入正常生产阶段。

“收运过来的建废经过设备预处理、多层筛分后,形成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这些骨料与水泥、粉煤灰等搅拌后,就可以做成混凝土建材。”深圳市特区建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介绍说,经机器压制和48小时养护窑处理,建废垃圾就变成了透水砖,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广场、河道、护坡、挡土墙等领域。

加快补齐基础短板

做“无废”理念践行者

海浪造型的主厂房、马蹄莲造型的烟囱、贝壳造型的科普教育基地……来到深能环保南山能源生态园(以下简称“南山能源生态园”),从外观上看很难让人猜到这是一座垃圾焚烧厂。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无废城市建设,加快补齐基础短板,提升固废本地利用处置能力。其中,在生活垃圾利用处置方面,全市设立南山能源生态园等五大能源生态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能力提升到约2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林卫强介绍道。

不同于常见的垃圾焚烧厂,南山能源生态园建筑立面及形象以“去工业化”为主旨、“生态科普”为主题,主厂房以山丘和海洋形象呼应周边融入自然环境,烟囱顶部设置咖啡吧和书吧,公众近距离体验园内各项设施的同时,还可以远眺小南山及伶仃洋,欣赏自然风光。

“南山能源生态园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共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300吨,一期于2003年12月正式投产,二期于2019年建成投产,实现了南山区生活垃圾的全量焚烧。”园区宣讲人员介绍,南山能源生态园实现全量处理南山区生活垃圾、南山区家庭廚余垃圾和南山区腾浪公司餐厨残渣,部分处理福田区生活垃圾和罗湖区东江环保公司餐厨残渣。经焚烧处理过后的炉渣还被制作成环保砖,分离出各种金属循环利用,已形成年产值达1.53亿元的循环产业链。

南山能源生态园不仅是“无废城市”理念的践行者,也是“无废城市”理念的传播者;是深圳市落实先行示范区垃圾焚烧设施变“邻避”为“邻利”的创新举措;也是一个集“固废处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绿色旅游”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市民到园区科普体验馆,能亲身感受垃圾处理的全流程,全方位了解垃圾分类及处理工艺。真正实现了“建一座工厂,还一座公园”的环保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内还配套建设了居民回馈设施,这些设施采用零碳建筑理念,包括室内恒温泳池、健身房、文体中心等零能耗建筑,是国内少有的“没有围墙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除南山能源生态园,深圳还建成投用了16座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开展1.1万场垃圾分类活动宣讲,实现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全覆盖,大力倡导“无废”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深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6.7%,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

猜你喜欢

无废城市生态园南山
当周生态园
深圳率先探路“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深圳等11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无废城市”如何建?让科学家来告诉你
南山
梦回南山(外四章)
在深秋,共南山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