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和评价

2022-05-30周琴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法评价能力

周琴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项目式教学逐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传统“知识主导式”教学模式相比,项目教学法展现了良好的育人价值,既实现了知识的有效整合,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认知等方面的相互转化,在提高课堂体验感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基于此,本文立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项目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渗透策略,以期为广大学者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项目教学法是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教学任务串联专业知识,在改变传统“直输式”教学模式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为此,在当今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内涵,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深度剖析,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形态,提升课堂温度,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及注意事项

项目式教学指的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转化为独立的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搜集项目相关信息,自主成立项目组,让学生全程操作项目式学习。项目式教学一般包括确定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书、项目实施阶段、成果展示和项目式学习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其优势在于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求知。在制定教学方案前,教师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项目与任务的区别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部分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法时往往会将其与任务驱动法混用,但事实上,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动机,使他们主动掌握学习方法;后者则侧重学生学习结果,虽然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但其形式、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项目教学法的引导下,学生完成项目所规定的“任务”之后,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日后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

相比于其他通识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抽象、关联性强,对学生各项能力要求较为严苛。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理论知识,保证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双向发展。不仅如此,在项目结束后,教师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种形式的微课视频,并搭建“双线”课堂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巩固、拓展,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应对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进行考察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能一味地使用项目教学法,而要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明确课程与学生发展间的关系,导致课堂教学多以素养、能力培养为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今信息化时代主题,立足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完善教学形态,从而提高项目教学法的整体质量。

(四)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教学导向

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法时,不能只停留在教学方法的表面,还要立足学生,把握教育的核心内涵,深度解读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并与其他教学手段进行融合。同时,对于当今教学目标,教师还应探寻其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切入点,从内容、形式给予融合,提高教学工作针对性与指向性,培养更多时代人才。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增强学生认知

知识的本质在于理解、探索。项目教学法特别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以“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前提,将他们视作学习的参与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要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加以改进,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自信,为其日后发展增添一份成长保障。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项目任务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成果展示和项目评价等几大环节入手,为每个项目小组规划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扮演的是项目指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展示项目成果,引导各个项目小组进行讨论,并让学生进行互评和反思。这种个性化学习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项目教学法还具备探究性与互动性。首先,教师设计实验时要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學生则要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基础准备工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实施步骤、实验评价总结等板块,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实验进度,成为项目的最大受益者。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该教学法中融入多种教学元素,如团队竞赛、合作闯关、小组对抗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其探究、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一方面,对学生的项目实施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突破困境,提高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及时记录学生项目实施情况,分析其现存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练习方案,提升课堂温度的同时,给予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

(四)助力学生思维个性化发展

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挖掘学生潜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项目主体,供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向,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究,利用互联网搜集最新的操作技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与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教学法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通过对其现阶段学习情况的剖析,设计多层次的项目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与指向性的同时,突显项目式教学“因材施教”的内涵。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

首先,开展项目教学法前,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针对学生现阶段认知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具体项目。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与服务,制定项目梗概,依托社交软件,如钉钉、腾讯QQ、腾讯会议等下发至学生,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与项目任务,拓宽学生视野,缩短其融入课堂学习的时间。其次,学生在了解项目大致内容时,教师还可开设相应的交流板块,改善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结构,化“灌”为“导”,实现高效学习。比如,在讲解“网页设计”这一课时,教师可先整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依托互联网技术制作相应的视听教案,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掌握基础性操作。随后,教师可制作微型项目,让学生在情境、问题的引导下巩固基础知识。项目如下:建设主题节日网站,要求有节日文化、节日分类导航等模块。

针对这一项目,教师可以以一张网站效果图为例,细致演示项目的整个流程,随后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利用Word、Photoshop、Dreamweaver等软件起草效果图与设计方案。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教师还可将项目分成四个阶段:

阶段1:项目需求整理

项目2:项目策划、网页效果设计

项目3:主题节日效果图设计(确定主体元素及网页风格)

项目4:后期制作与前后台代码整合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做好学习准备,以此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课上应用

1.情境创设下的项目教学法

情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媒介,能够简化复杂,提高学习效率。在项目教学法中运用情境,不仅能转变以往“知识主导”的教学架构,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而且于学生情感、思维等能力的发散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情境不仅要立足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思维的交互。对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全面剖析高中生身心认知特点,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教师在讲解“Excel数据处理”一节知识时,可以以“图表插入”为项目主题,整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方向设计阶段性的项目活动,使其掌握图表中字体选择、字号规划、合并单元格等知识。同时,教师还可创设相应的节日主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调整表格形式与风格。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还可制定差异化项目任务,以“Excel计算公式”这一知识点为例,优秀生要掌握每个函数对应的英文,并且能够利用快捷输入进行结果计算;中等生则要理解基础的函数,能够使用其解决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学困生作为班级中的特殊群体,需要在教師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进行学习,能够利用“插入函数”完成数据计算即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思维的启发。

2.线上平台下的项目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化素养,除了情境的引导外,教师还应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相应的交流、学习平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自身各种能力。

以“数据编码”一课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线上平台,引入多个日常问题,如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编码是由什么组成的?其关系如何?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教师以“公交卡的数据交换”为例,为学生展示公交卡的工作原理,并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制作相应的视听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化关系。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截取某一段数据,将其转化成数字数据,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数字信号变化不像模拟信号一样是连续性的?”并鼓励他们利用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入二进制等相关知识,开展“军舰灯光通信”模拟的项目,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引导进行操作,以此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实现“被动接收”向“主动探究”转型。

3.小组合作下的项目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思维交互。为此,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法时,应发挥小组合作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以此加快信息化素养的培养。

以“信息加工”一课为例,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的既定任务,以此感受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培养良好的信息获取与信息运用的基本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能力、认知的水平,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利用FrontPage等网页制作工具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同时注重丰富网页内容,如增加背景音乐、背景图片、滚动字幕等,并鼓励他们进行组间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以此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思维、能力的相互转化。

(三)课后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能帮助教师准确解读现阶段学生学习的情况,明晰教学工作与学生能力、素养发展之间的断点,为后续项目化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在日后项目练习环节中进行针对性训练。为此,新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革新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在提高其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同时,助力学生能力、素养协同发展。

首先,立足项目式教学特点,加强综合评价。对于现阶段高中生能力、认知发展而言,评价工作除了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外,还应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获取、知识运用、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精准对接他们的实际需求,以此确保教学质量。为此,在评价前,教师可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开设课前检测、调查问卷等活动,从学生情感认知、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价,并建立相应学生档案,做好后勤工作。在项目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书面评价,通过问题反馈、活动成果等对学生认知、能力进行二次评价,在对学生档案进行更新后,依托互联网技术,围绕本节课教学重点,制定差异化项目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明晰自身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其次,细化评价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改革评价内容,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学习上的不足,并共同制定后续学习方案,从根源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如,针对学生项目活动情况,教师可从成果展示、学生活动表现、项目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以周(月)为节点,对评价内容进行更新,精准对接学生学情。此外,教师还要丰富评价主体,增加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板块,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学习项目式教学理念,通过具体项目的引导,强化自身思维逻辑,以促进知识、能力的相互转化。与此同时,在日后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各环节间的联系,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多种教学资源与服务,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其信息化素养,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教学法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