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贸发局原华南首席代表吴文慧:制造升级智造,粤港两地商贸往来呈现新态势

2022-05-30郑雨楠周晓丹

南都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南沙两地粤港澳

郑雨楠 周晓丹

香港回归祖国25年,粤港两地经贸往来不断加强。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广东省与香港地区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2798.5亿元,大幅攀升至2021年的1.17万亿元,年均增长6.1%,香港地区回归25年后,两地贸易规模是香港地区回归當年1997年的4倍。

经贸成果丰硕的背后离不开在粤港资机构和商协会、企业的付出和努力。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的法定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简称香港贸发局)通过举办国际展览会、会议及商贸考察团,并在内地设立13个办事处,帮助港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拓、发现内地市场机遇。

香港贸发局原华南首席代表、现展览及数码业务发展副总监吴文慧女士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介绍,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下,两地间的商贸往来呈现新态势:过去以传统制造为主,如今逐渐升级为智造和创造。由此,香港贸发局在内地的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香港贸发局通过开通线上渠道,为港资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未来将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为港资企业和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帮助。

她是广州投资营商环境蓬勃发展的“亲历者”

在香港贸发局工作超过20年的吴文慧笑称自己为“老贸发局人”。她曾在贸发局不同部门工作过,并于2005年开始参与香港贸发局在内地的相关工作,先后担任深圳办事处、福州办事处代表。2016年3月,她来到广州,肩负起整个华南地区业务。

作为香港贸易发展局内地最早的办事处之一,广州办事处成立已有30年时间,主要承担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四个省份的相关工作,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座谈会、实地走访以及展会等形式,为港资企业在内地发展提供帮助。

作为广州投资营商环境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吴文慧表示自己在2016年时就开始关注“大湾区”。

彼时,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刚被提出。为了进一步了解华南地区市场情况,她在那一年开始,跑遍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逐一了解各市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为港资企业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提前做准备。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其间,两地间的商贸往来有了新变化,粤港合作逐步走向融合发展,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港商要积极拥抱大湾区”是吴文慧在工作过程中最深的体会。

众所周知,香港产品多是广东制造。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广东省也陆续出台各项措施鼓励创新产业发展。2017年开始,香港贸发局先后和大湾区内地九个城市签下了合作备忘录,促进两地协同合作发展,面向全球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与此同时,贸发局亦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举办博览会,通过线下交流渠道,进一步开拓市场。

吴文慧回忆,2020年香港贸发局曾在广州举办“ChicHK港·潮流”展览会,展会为期5天,吸引超过70家香港参展商、逾180个品牌亮相。该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港澳机构首次在穗单独办展,通过邀请两地的知名企业参与,进一步协助香港品牌企业拓展大湾区及全国的商贸网络,统计显示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

为帮助更多港资企业在大湾区发展,2021年6月,香港贸发局推出了“GoGBA一站式平台”,并在深圳设立“香港贸发局大湾区服务中心”。

吴文慧介绍,该中心通过与位于香港的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小企服务中心合作,提供商贸资讯、咨询服务及定期举办培训及交流活动,协助中小企业掌握在大湾区拓展业务的实用知识及技巧。截至目前,已服务了超过2000名港商。

“2005年刚来内地时,很多香港品牌还没有进入内地市场,始终觉得两地间差别会比较大。”吴文慧表示如今与过去完全不同,内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速提升,为港资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如今广州也成为她的常住地。

线下线上联动帮助港企落户南沙

2022年6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是穗港合作的重要‘连通者。”吴文慧认为,南沙一直以来备受香港企业关注,《南沙方案》的出台更是为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为了让企业对南沙区有更立体全面的认知,在《南沙方案》出台后的第三天,香港贸发局便组织港资企业代表开展“走进南沙”活动,实地走访了解南沙的产业建设,“未来我们还将聚焦在不同领域的行业,组织企业持续展开走访,通过不同主题内容,让考察工作更加全面、更有成效。”吴文慧介绍,在此前,贸发局携手南沙开发区管委会设立南沙“港商服务站”,为港商在南沙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线上线下培训、“湾区经贸通”数字平台等支持措施,帮助港资企业进一步了解南沙营商环境。

实际上,不少香港知名企业已经在南沙区深耕多年。建滔集团自1997年便在南沙小虎岛修建厂房,连续1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覆铜面板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二家做到全产业链覆盖的制造业企业。2000年时,建滔集团再次在南沙投资建设建滔工业园。集团负责人张广军曾表示,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南沙主要以产值高、技术高、用人少的产业为主,未来也将在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发力。

同样深耕南沙多年的港资企业代表天创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则先后在2007年和2017年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累计超过10亿元,通过启动全新的智能制造,进一步实现从鞋履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全链路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

在吴文慧看来,穗港两地寻本溯源,是近亲也是近邻。在香港回归祖国的25年里,甚至更长远的时间里,两地在多个领域并肩开拓,创造了一个个故事,描绘了一个个新蓝图。未来将进一步发挥桥梁角色,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带动更多港资企业来南沙发展。

期待更多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落地生根

“《南沙方案》对香港要融入湾区发展是一个良机。”在吴文慧看来,《南沙方案》中提到的税收部分,对香港人在南沙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内地创业压力,尤其对鼓励类产业企业而言,可以更加轻装上阵。

此外,吴文慧还发现《南沙方案》将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作为五大任务之一,“在南沙不乏优质的港澳青创项目,例如新华港澳国际青创中心、创享湾TIMETABLE粤港澳青创基地等,为港澳青年来南沙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和配套服务。”吴文慧介绍,为了帮助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内地发展,自2018年起,香港贸发局每一年都会推出“创业快线”,包括培训、交流、市场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协助初创企业建立人脉、拓展市场和寻找资金。

在吴文慧眼中,南沙这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香港在人才、科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和南沙形成互补,两地各施所长,共同发展。”她也鼓励香港青年多来内地走走,进一步了解市场环境,期待未来能够立足于自身行业优势,帮助更多年轻人带着创意和好点子,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南沙两地粤港澳
日占南沙与美国的外交应对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