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邓华

2022-05-30姜茜昱熊宸啸罗印文

湘潮 2022年10期
关键词:塘沽傅作义司令员

姜茜昱 熊宸啸 罗印文

英烈小档案

邓华(1910—1980) ,湖南郴县(今郴州)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八路军旅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市卫戍司令员、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长征、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2月26日,邓华起了个大早。

他推开设在北塘纵队司令部作战室的窗户,渤海湾湿润的海风拂面而来。他扣紧军大衣纽扣,两眼眺望前面的盐滩海堤:平静得出奇,除了偶尔几个赶早市的行人外,整个视野空荡荡的,几天来翻腾喧闹的海涛声也听不到了。

由于凌晨收到平津前线总指挥部的电报,告诉他总指挥部参谋长刘亚楼等一行人即将到来,现地勘察塘沽前线地形——这表明总部对他昨天拍去的电报中的意见,不说是接受了,至少是十分重视了,他的紧张焦虑的心,也像平静的海面一样,舒坦了,平静了。

他是12月16日率部队来到塘沽以北四十里这个北塘小镇的。他受命指挥第七、第二、第九三个纵队,攻占塘沽、大沽,切断平津敌人经由两沽出海南逃的通道。

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关于平津战役战略部署的电报指出:“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

傅作义60余万兵力,在东起唐山西达平绥线上的柴沟堡,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一字摆开。解放军拿下新保安,他无法西窜绥远;攻占塘沽,他无法取道海上同蒋军会合。

然而,邓华现地一看,发现地形对他们作战十分不利。国民党军以塘沽外面盐滩地为防御前沿,从正面向纵深层层设防,并用炮兵火力和海軍舰炮火力支援战斗。解放军进攻部队利用盐堤作掩护,作为冲锋出发地区还是可以的,但发起冲击后就进入平坦的盐滩,没有掩盖物,加之地势低洼,挖坑冒水而不能开掘交通壕,整个部队就暴露在敌人密集火力之下,伤亡必大。同时,敌军海军第三舰队就摆在海上,守敌五个师随时可以登舰,敌第十七兵团司令官和他的司令部已搬上兵舰,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这就是说,发起攻击很难全歼敌人。

12月21日,军委电示:“我军应不惜疲劳,争取于尽可能迅速的时间内歼灭塘沽敌人。”

22日,第七纵队以一个营的兵力作试探性的进攻,冲击中虽占领了一段盐滩地,但伤亡400多人。邓华立即命令停止攻击。

“这个仗怎么能打呢?!”邓华在司令部对聚在一起的参谋们说,“不能打的,不能打!”

参谋们默然不语。

一个“最重要”,一个“尽可能迅速”打,军令如山,怎么能说“不能打”呢?“三个纵队还不能打?你只能想怎么去打呀!”

这时第七、第二、第九三个纵队都分别配属了一个地方独立师,12个师打敌5个师,以坚决执行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此时此刻能向司令员说些什么呢?

“您看怎么办呢?”

与司令员朝夕相处,共事多年,深深了解司令员决不“误顺之”“误举之”性格的高体乾参谋长,打破了作战室里可怕的沉默。

“改变战役攻击方向,先取天津。”邓华指着墙上大幅地图,在天津市范围有力地画了个圆圈,“拿下天津,不仅同样可以封锁敌人出海南逃的通道,而且因为歼敌天津重兵集团,对北平傅作义必定产生强大的震慑力。”

说罢,邓华从口袋里拿出一份文稿:“给平津前总的电稿,已经同政委交换过意见了,你看行不行?”

“没提打天津的事儿?”参谋长提出疑问。

“这事得分两步走,第一步,解决塘沽地形不好打不能打的问题。”邓华迅速回答。

这时,机要参谋送来总部电报:“今日拂晓,我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在西线发起对新保安的攻击,经11个小时激战,全歼傅作义的‘王牌第三十五军军部及所属两个师共19000余人。”

新保安已经攻克,这会儿该轮到“最重要”的塘沽之战了,这个形势逼人呀!

“请你通知二纵、九纵首长,明日一早来北塘,共同察看地形。”沉默片刻之后,邓华转向参谋长说道。

23日,协同作战的第二纵队司令员刘震、第九纵队司令员詹才芳,与邓华一道来到前沿查勘地形。

“大沽那边情况同这里相似,都是盐田平滩,地形于我不利。”第九纵队首长在盐田上边走边说,“我们今天部署了一个团攻击大沽外围据点,战斗可能现在已经打响。”他遥望南天,似乎要听听那边的炮声。

“这地形是不好打,总部有命令,由你指挥,不好打也得打。”第二纵队首长发表了看法。

这样的地形敌情,仗不好打,打则伤亡大,消灭不了敌人,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够看到。可是,在必要时,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要打的。从执行上级命令方面讲,打,也是有道理的。

邓华接着把他改变战役攻击方向的意见说了,并将电报文稿请他们审视,他们都同意邓华的意见。

在这个关键时刻,对如此重大的战略部署提出不同意见,是不是要承担风险呢?邓华认真琢磨了两天,电报终于由他单独签署发出了。

他也准备了万一:顶多丢掉乌纱帽!

12月29日11时,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复电:“放弃攻击两沽计划,集中五个纵队夺取天津是完全正确的。”

参加攻取天津的各个纵队,在扫除外围据点后,1949年1月14日10时发起总攻。根据天津守敌“北部兵力强,南部工事强,中部皆平常”的防御特点,天津前线指挥部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邓华指挥第七、第八两个纵队,由东向西推进。战役发展顺利,经过29个小时激战,到15日15时,即全歼守敌13万人,活捉敌司令陈长捷、军长刘云翰、林伟俦等高级将领。

天津之战的胜利,不仅歼敌重兵集团,而且一举切断北平之敌出海南逃通路,使傅作义集团成为瓮中之鳖。

当解放军兵临北平、天津城下之时,傅作义是准备和平解决华北问题的,并两次派代表出城同解放军代表谈判,但是,对于和平解决的条件傅作义总觉得不够满意,他认为自己还是有相当力量的,因此,谈判停停谈谈,拖延了时日。直到天津战役打响,13万守军顷刻间全军覆灭,他才意识到没有讨价的余地了,同意部队出城改编,并希望迅速达成全部协议。1月21日上午10时,傅作义在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协议上签了字,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天津战役之后,1949年4月,邓华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司令员,第十五兵团辖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八军三个军。5月6日,邓华率部由天津地区南下。7月,第十五兵团配属两广纵队,渡过长江后,与第四兵团、第十二兵团共同进行了湘赣战役。接着,邓华又指挥第四十八军发起赣西南战役。两个战役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个响亮而激动人心的号召,正在实现!

(摘自“湖湘英烈故事丛书”《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邓华》)

猜你喜欢

塘沽傅作义司令员
平津战役前傅作义为什么不撤退
关于塘沽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书 画
书 画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
驰骋中原 转战川黔——记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
百万大裁军中的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
不攻塘沽先打天津决策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