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2022-05-30王彤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传统

王彤

摘 要:中华文明五千年,留下了博大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传承与自豪。让课堂植入传统文化因子,教师首先要面临自身素养提升的挑战,要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开放的胸怀,还要有放手给学生探究空间的勇气。我国传统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积极作用,而学科教学具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更当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同时还有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渗透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 应用价值 应用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37

传统文化的实质,就是高贵的民族气节与精神的结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应积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它拥有悠远历史的深厚的沉积,更包含新时代的崭新内涵。对高中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让他们更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感受不一样的文化背景,更符合了现阶段新课改下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将英语和中国文化相互渗透在一起,能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识。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将其挖掘出来并适时落实到高中英语课堂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能够辩证地学习英语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2.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需要在高中英语知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技能与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并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教授英语知识和锻炼学生英语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很好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在外国的影响,读深、读透英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怀。

3.帮助学生丰富精神世界

英语从本质上来看是一门语言学科,这就决定了英语不仅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还有人文性的特点。基于英语的特殊性质,教师可以将英语学科作为载体,适时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让学生体验英语的人文性,还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从方法来看,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英语保持长久的热情。另一方面,从内涵看,在高中英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人格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4.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在学习英语文化的时候,不少学生会产生盲目的崇拜感,进而进行盲目的模仿。虽然西方文化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更深,再加上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有传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责任,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要让学生明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有着巨大的魅力,进而让学生产生文化自信,产生民族自豪感。在树立起文化自信后,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向外界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我国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提高,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广泛地进行传播。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文化学习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将文化自信树立起来,有效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5.使学生形成国际视野

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前提是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这一意识进行培养。在学习英语文化的时候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涵,让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中西方文化,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现如今,用于我国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使用的英文教材普遍存在一个根本问题:所需要选取的英语文章多数都承载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和思想价值观,母语语言文化元素缺失严重,鲜有教材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而学生大多也没有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目标只是通过考试。另外,英语教材大多数以介绍外国的一些节日为主,很少包含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使得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另外,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对涉及的文化知识也是停留在表面,几乎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大部分只是以将学生最后的英语成绩的提高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且有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传统知识的掌握就相对较少,很难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长此以往,连基本的英语教学都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教师和广大学生需要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看到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问题,在进行英语课程设计的时候适当深入、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教师要先对课文内容有高度整体性的把握,只有教师自己把握好度,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并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探究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想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先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探究,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因素,丰富传統文化的渗透素材。因此,教师要把握教材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素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从而激发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The Olympic Games”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体育精神。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再鼓励学生描述插图上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我国多位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如我国第一位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刘长春,夺得第一块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的徐海峰,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丁俊晖、王义夫、吴敏霞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了解的运动员的事迹,以此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运动员身上的爱国精神与体育精神,这样可以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讨论,导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结合历史,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历史知识,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这些历史知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并充分利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语言资料进行英语教学。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修养,又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材料。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将历史融合进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素材,让学生正确把握英语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比如说,在“Cultural relics”这一章的学习中,其中有一篇文章“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是关于“二战”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以“Talk about cultural relics and what should be done with them”进行讨论,教师在其中穿插对“Historical relics in Qing Dynasty”的讲解,让学生即便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也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清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起保护文物的意识。借由历史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

3.创设教学情境,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念

高中生由于面临着高考,因此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学习内容的深入,学习也比较辛苦。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扩充教学的内容,优化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转换心态,用更轻松的态度面对学习;让学生既学会英语单词和语法,又能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处。借由传统文化的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和英语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说,“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章节主要讲的是各国的传统节日,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不同国家节日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借由生动形象的展示,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的文化。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Valentines day”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有何异同,通过对比中西方情人节,扩充学生的知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意识形态。学生在学习其他传统节日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充分的认知。借由the Milky Way、Trinidad Valentine、forgive、lunar等词汇的学习,感受到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4.开展丰富的活动,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标规定和评价导向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艺术节、英语手抄报比赛、寒暑假学生研究性学习……应通过各种活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核心理念。学校还可以开展英语研学活动,这种“行走在路上”的体验式、见闻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应用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用英语描绘祖国的风景名胜,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主题研学活动,学生用英语根据自己每天记录的彩色手账讲述所见所闻,把中国大好河山、中国的“茶”文化、油纸伞文化、鲁迅的故事、中国传统糕点文化、中国的丝绸等都用英文记录下来。每天研学活动进入小结时,每个小组都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理念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5.兼收并蓄,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需要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包容和尊重的心态去学习西方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比教学,将文化差异点鲜明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开阔学生的眼界。

比如说,在 “Cultural Heritage”这一课的教学中,针对“Cultural Heritage”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照片和视频,比如颐和园、故宫、布达拉宫等,带领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风格。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好奇心。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在探寻过程中,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程度得到提升。

6.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

英语训练是高中英语知识教学的重点,其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领学生进行英语训练,这样可以增加英语训练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训练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Art”一课前,可以设置课前预习任务“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t”,并在开展教学时让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以此锻炼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进行教学,以此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并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结束教学后,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我国文化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了解的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设计对话情境,以此锻炼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记忆,从而将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借助高中英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英语知识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想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先了解在高中英语知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体现和扩大渗透教学的价值。教师想要在高中英语知识教学中更加高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先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再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然后再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样就能丰富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并提高学生参与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形成更强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赵淑兰《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富有“传统文化”味》,《语数外学习》2020年第4期。

[2] 赵朝阳、计霄雯、赵明《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智慧学习空间的高中英语与思政融合教学探究》,《英语教师》2020年第5期。

[3] 沈成仁《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结合研究的必要性》,《校園英语》2020年第24期。

[4] 周燕、毛军社《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探讨》,《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英语教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