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嫂:生活和车轮一起向前

2022-05-30王小龙方媛

妇女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卡车司机梅子李娜

王小 龙方媛

巨大的卡车装载的是货物,更是卡嫂们的青春、希望和汗水,或苦或甜,都是她们对平凡生活的用心作答。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习惯用鸡汤灌溉心灵的我们可能都看过这样一句话。看似诗意的后半句,恰好道出了货运行业从业者们的日常。

据统计,我国约有3000万名卡车司机,支撑公路物流4万亿市场,承担我国物流75%的运输量。在他们背后,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卡嫂”。无论留守、跟车或是自己也做卡车司机,她们始终不懈努力,认真生活。

留守:守住我们的家

6:30起床做早饭,8:00前把老大送到学校,9:00前送老二去幼儿园,然后回家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10:50接老大放学,做饭、辅导作业、安顿休息,14:00把老大送回学校;16:00接老二放学,准备晚饭,17:30再把老大接回家……“就是一天天围着孩子转。”留守卡嫂李娜这样形容自己周而复始的日子。

婚后,李娜就没再工作过,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两个孩子。留守卡嫂的日子,并不像很多人以为得那般轻松。只要闲下来,李娜就忍不住担心在路上的丈夫。据2018年出版的《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显示,有42.1%的卡车司机平均每天驾车时间为8~12小时,还有9.2%超过12小时。因为路况、交通管制等原因,很多司机常常在夜间行车。这也是最让李娜忧心的问题,“有段时间,他连续开夜车,到家了黑眼圈重得就跟个大熊猫一样。”

公公婆婆在老家有自己的小生意,不能帮忙看孩子,李娜只好自己咬牙坚持着,“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一次,老二半夜生病需要去医院,可又不能把老大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李娜只好背着一个抱着一个赶去医院。护士问她:“你怎么自己带两个孩子?都没人帮你吗?”陌生人的关心直戳内心,坐在医院凳子上,李娜只想大哭一场。

转行的问题,小两口不是没有考虑过。李娜生完老大半年后,丈夫在家陪了她半年。家人也都劝说他换份工作,可丈夫觉得自己没有别的技能,而且其他工作也负担不了日常花销,权衡再三后又买了辆卡车上路了。

像李娜一样,被“绑”在家里的卡嫂不在少数。自从小孩上学后,张春春就从跟车卡嫂变成了留守卡嫂。深知货运路上的各种危险的她,为了让丈夫更好地休息,几乎从不主动打电话。开车时不能接电话,睡觉时就更不得了,“被吵醒后,他就睡不着了。”一般情况下,张春春的丈夫都会趁吃饭时间跟她联系,问问孩子、问问家里,也算是报平安。不过,张春春还是担心,“他上次回来就是因为盖雨布,把胳膊摔脱臼了”。

为了让丈夫在跑车路上没有后顾之忧,她们个个被生活锻炼成了女超人。不过,她们也有害怕的事,其中之一就是孩子生病。孩子生病时,下意识地想要联系丈夫,但总是瞬间放弃,“没用,他又不能马上回到你跟前。如果他在睡觉,还影响休息”。几乎每次孩子生病,张春春都是一个人熬过一夜一夜。待到孩子痊愈后,才会在某天聊天时跟丈夫提起,“前几天孩子生病了……”

前几年,她也觉得委屈,包括生老大的时候,丈夫是第二天晚上才赶回来。当时,她眼泪止不住地流,说什么都不肯理他,后来释然了,“我知道他心里时时刻刻在挂念我们”。她还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孩子们听,“爸爸是爱你们的,他一个人在外面挣钱,是为了让咱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如今,爸爸打电话回来,如果大女儿恰巧在旁边,总会和爸爸唠上几句:“爸爸,你要注意安全。等你回来,我有礼物要送给你。”有时是自己制作的小手工,有时是一张手写贺卡,女儿总有她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有人冲锋在前,就要有人留守后方,每个家庭的生活担子无不是这样被扛了起来。

跟车:陪着他,就安心

这两年,受很多因素影响,货运业的行情大不如前。以前,家里买卡车的,收入足以支撑雇个司机轮班开,如今这种情況已难以为继。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2》中,73.5%的受访卡嫂表示自己跟车是由于雇司机跑车成本太高,77.1%的卡嫂认为路上风险太大,担心丈夫安全。

小鹤的丈夫跑车两年多。今年为了多挣点钱,他们自己买了车。5月,不放心丈夫一个人开车,她决定跟车,“怕他犯困,就陪他聊天,帮他做做饭、洗洗衣服。”小鹤家有3个小孩,她提出跟车时,丈夫左右为难,毕竟孩子需要人管,夫妻俩都出来,家里只能靠老人照顾。

车轮上的生活,小鹤开始还不太适应。3平方米的空间,乍一进入可能还觉得宽敞,可时间长了,卡车声音大,再加上没干的衣服都晾在车里,驾驶室里始终潮乎乎的。每逢丈夫停车休息,她就立刻下车活动,“我原本不晕车的,可现在每天这么坐车,脑袋都是晕乎乎的”。

赶上运蔬菜水果,货车司机们个个用尽全力和时间赛跑。跑车至今,小鹤和丈夫从没吃过早饭,每天6:00空腹出发,早饭午饭合到中午一块儿吃,或者干脆啃面包。“以前我不在,有时候他一天才吃一顿饭”。短短几天,小鹤学会了在行车过程中切菜、备菜,“放一个塑料袋,边切边收拾,切好以后用袋子装起来,又干净又安全”。等到能停车了,她就赶紧用卡式炉简单煮一煮或炒一下。因为时间有限,小鹤会备一些速冻水饺、馒头等放在小冰箱里,菜也以好熟的青菜为主。

受疫情影响,小两口出了门就不敢回家,怕影响孩子上学。每次视频,小鹤都只是简短地聊几句,生怕问多了自己会哭出来。那天,老三一句“妈妈,快点儿回来吧”,差点儿就让她破防。

从啥也不懂到独当一面,很多跟车卡嫂都要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卡嫂小风便是如此。如今的她,找货、卸货、结运费早已不在话下。不过,因为跑车路线不固定,小风还是拥有了很多难忘的记忆。有一年6月,他们驱车去西藏,沿途一直在下雪,而他们的车却坏在了海拔4500米的地方。好在,当时他们是和老乡一起出车。老乡立刻开车到前方寻找修车的地方,所幸真的找到了。否则,只有他们夫妻俩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让货车司机们恨得牙痒痒的“油耗子”,小风也曾正面交過锋。那一次已经是半夜12点,可距离高速入口还有一段距离,不想贪黑赶路的小风让丈夫停下车睡一会儿。凌晨3点时,她打算也眯一会儿,突然感觉车在动。脑海中警铃大作,她立刻拉开窗帘,没想到竟看到戴着面具的人打开了他们的油箱。她迅速打开车门,一边大声质问“你在干吗?”一边叫醒了丈夫。由于发现及时,他们的油并没有丢。可打那以后,即使是在服务区过夜,小风也不敢睡觉。吃不好,睡不好,每次出车回家,小风都说不想再跟了,可等到丈夫再一次装车时又毫不犹豫地跟着上路了。

跟车生活实属不易,有些卡嫂还会把孩子带在车上,有的是孩子太小需要喂奶,有的是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只能自己带,也因此,意外状况频发。有孩子自己打开车门掉了下来,脑袋上大包小包,俨然成了“小龙人”。如果孩子没病没灾还好,碰上孩子生病,找个医院都十分困难。

长期生活在车上,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孩子只能靠看风景、看动画片度日,时间长了,性格变得有些孤僻,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到了该上幼儿园或者上学的年龄,他们才陆续回归普通孩子的生活。

你知我三餐琐碎,我知你赚钱不易。跟车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于很多卡嫂而言,收获也不少。以前因为丈夫开车顾不上家,她们会委屈,也曾和丈夫争吵,彻底了解个中辛苦后,多了理解和包容,“我跟着多少能好一点儿,多个人多操点儿心”。

开车: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还有一类卡嫂,她们不仅跟车,还和丈夫轮班开车,她们是拥有卡车驾照的女卡车司机。据相关数据,我国3000万卡车司机中,女性占4.2%,她们大多是兼具养育责任的中青年女性,平均35岁,86.5%已婚。她们中的绝大多数由丈夫、父亲等亲人“领进门”,顶着旁人“女司机技术不行”的审视目光,用方向盘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如果说女卡车司机是卡嫂中的少数,那今年41岁的梅子则是少数中的少数。初中毕业时,家中变故,她无法继续读书,刚满18岁便考取了驾照,“那时候,驾校里算上我总共三五个女学员。”拿到驾照后,她便跟着叔叔开卡车,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2005年,她和丈夫借钱买了一辆二手卡车,把丈夫彻底领入了卡车司机的行当。卡车从3.8米、7.2米、8.7米、9.6米的“前四后八”再到半挂,她都开过。

驾龄21年的她,经的事、吃的苦难以想象。一般孕妇孕期8个月时早已小心翼翼,梅子却还挺着肚子握着方向盘在路上跑。生完老大6个月,生完老二40多天,她就带着孩子一起上了车。要知道,以前车上的条件要比现在差得多。孩子醒了,她喂奶;孩子睡了,她开车,这样的日子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一次,距离两省交界的收费站只余十来公里,想让梅子多休息一会儿的丈夫没有叫醒她换班,结果发生了意外,“万幸人没啥事儿,就是驾驶室报废了”。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碎片扎进了梅子的脚。提起这段经历,她的语气依然云淡风轻。只有提到给儿子戒奶的过往时,她的情绪才起了波澜,“半夜在市场里睡觉,梦里都是他在找我”。儿子在梦里哭,梅子在梦外哭,一个母亲的愧疚溢于言表。

“习惯了,这就是生活。既然选择,那就用心去做。”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梅子豁达的人生态度。2016年起,梅子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记录自己的卡车生活。不少卡友、老乡都来给她点赞。2019年,梅子参加了一场车联网节油大赛,她是唯一入围的女选手。在车辆不熟、培训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她依然凭借出色的发挥,以百公里油耗29.83升的成绩摘得外卡组冠军,并获得了10万元奖金。

在梅子拍摄的短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天她都把爱车打扫得干干净净,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山东人爱吃大煎饼,她也不例外。有时装货时间长了,她就会到附近的菜场买点菜,炒两个菜,“用煎饼一卷,配一瓶老干妈,吃得可开心了”。

80后卡嫂徐莹莹性格爽辣,极喜欢卡车上开阔的视野,每次坐上驾驶座都兴奋得不得了。她还计划把自己的生活都拍下来,等到很多很多年以后放给自己的孙辈们看:“当年奶奶(姥姥)开着大卡车,又酷又帅!”

采访这天,徐莹莹和丈夫老秦吃过早饭后就没有再休息,两人轮班一人开3小时,只为早点儿赶到目的地。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胃病几乎是卡车司机的职业病,徐莹莹也不例外。身高1.7米的她最瘦时只有47.5公斤。

毫无疑问,作为新就业群体,女卡车司机面临很多挑战,包括职业的、身体的、家庭的……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而她们自身也从未想过放弃,一直在努力。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我们可以找到越来越多用心记录生活的卡嫂,燕子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省下一个司机的佣金,燕子在跟车两年后也考取了驾照。因为家里还有收割机,她和丈夫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跑货运,剩下的时间就拉着收割机全国作业。这些年,燕子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改装自己的卡车。空调、洗衣机、电视、网络、灶台……在她大刀阔斧的改装下,卡车的功能几乎不亚于房车。她把改装的过程和心得都拍成短视频,统统分享给网友。

赚钱固然重要,但好心态和好身体同样重要。努力赚钱的同时,亦深谙享受生活道理的燕子给自己取了个很有特色的网名——舌尖上的卡车生活群主,除了日常开火做饭,车开到哪里,她就去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到广西柳州吃螺蛳粉,到云南吃米线,到四川吃火锅,到山东吃扒鸡……卡车上的生活被她经营得有滋有味。

时间奔流不息,车轮滚滚向前。巨大的卡车装载的是货物,更是卡嫂们的青春、希望和汗水,或苦或甜,都是她们对平凡生活的用心作答。

编辑/张秋洪

猜你喜欢

卡车司机梅子李娜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WHEELS OF FORTUNE
WHEELS OFF ORTUN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想念
头发
李娜作品
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