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课后助力“双减”,精准服务放飞梦想

2022-05-30吕芸辉孙爱文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家长学校

吕芸辉 孙爱文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还原教育原本的模样,让教育回归本真。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难题等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而“双减”政策的出台赋予了课后服务更多的意义和使命。如何利用好课后2小时,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对学校的办学智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学生的困难,2018年以来,北京市育鸿学校秉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理念,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学校取得了一定经验和实效。“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在满足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教学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优化原有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全力打造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效融合,课后育人与延时托管无痕衔接,全面实现课后服务由“常态化”向“高质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与家长们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学生成长需求,科学谋划顶层设计

高度站位,深入学习研讨 课后服务是一项落实“双减”政策“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为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学校围绕“提质减负”这一主题,坚持“安全第一、课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的原则,不断加强学校课后服务谋划设计。先后多次召开校行政会,认真学习研读上级政策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课后服务管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执行组,研究制定完善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关注需求,丰富活动供给 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明确学校以及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变相抵制学生参加。针对教育教学内容,深入学生进行调研,下发调查问卷800余份,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在原有的课后服务管理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优化资源调配,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丰富活动供给,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习到位,加强培训力度 学校加强对教师员工的培训,建立健全相应政策机制,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努力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加强学习,传达国家、市区级教委关于“双减”“课后服务”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带领教师们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各级各类培训的开展,教师们深入讨论、层层落实,并高度站位、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方案。学校分别制定了育鸿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弹性上下班制度》《课后服务教师职责》等相关方案,最终形成课后服务5.0版方案。

加强资源统筹协作,创新课后服务手段

学校根据硬件设施不足、师资力量有限、原有的课后服务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现状,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调动一切力量为课后服务保驾护航,努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建立制度机制 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开发特色课程,努力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安排相关人员轮流值班,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确保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有效开展。

资源统筹整合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学科、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一线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到目前为止,学校小学部参与课后服务管理的教师已达到100%。

加大家校合作 学校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主动向学生家长宣传本学期课后服务工作,明确告知学校课后服务的时间、形式、内容及安全保障等,确保全体学生家长均能够知晓相关事宜;充分注重家长需求,根据“愿留尽留”的服务原则,由学生家长选择课后服务时间;此外,还积极吸收家长志愿者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通过举办专业知识讲座等形式,为课后服务增添助力。

引进“外脑”支持 吸纳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提供围棋、软陶、播音主持等内容的兴趣班,弥补校内师资不足,实现校内外联动,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使课后服务锦上添花。同时,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架构,整合兴趣活动、社团活动、课业辅导等课程,确保學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突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突破学科、教室、班级壁垒,以学科教育和兴趣社团为基础,以系统性、多元性、实践性、趣味性为导向,构建打造了“课业辅导、体育锻炼、素质拓展”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涵盖了“课业辅导、科技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劳动教育、德育教育”六大领域教育教学内容,实现五育并举。

课业辅导 采取教师走班的形式,跨越班级界限,分层次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科技活动 主要包括兴趣班和社团活动,模拟飞行、纸飞机、编程启蒙等兴趣班和社团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科技素养。

体育活动 采取体育活动的形式,由体育老师带领,班主任监督管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保障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此外,每周两次的足篮球社团活动,每学期一次的体育运动会,也为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提供助力。

艺术活动 主要包括兴趣班、艺术社团活动和文艺汇演等,管乐、合唱、舞蹈、古筝、戏曲、电脑美术等艺术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供给,文艺汇演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舞台,满足了学生对艺术的学习需求。

劳动教育 主要包括卫生扫除和劳动实践。每周一下午全校卫生扫除,为各班划分卫生区域,由学生负责公共卫生的维护;每周四下午各班轮流走进食堂,制作花样面点,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德育教育 主要通过广播讲座等形式,带领学生学习先进思想和英雄人物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实践证明,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涵,六大领域全获得,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于课后服务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在课后服务学生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提升师资力量水平

师资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关键力量,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参与积极性直接影响着课后服务的质量。“双减”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了进一步要求。

强化教师基本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吃饱”“吃好”,作业才能“减”得心安,才能保证课后服务顺利开展。学校通过课堂大练兵、教学基本功大赛、党员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案例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合力共研教学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如何压减作业量,才能让学生在少做题的同时,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点?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教师们利用教研活动的机会,共同研究探索,采用单元作业的设计框架,精心选择作业内容,避免机械性重复刷题,设计出高质、量少的家庭作业。同时,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布置弹性化、分层化与个性化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业设计要做到“四个相结合”“两个全覆盖”。“四个相结合”重点是常规性和阶段性相结合、规定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两个全覆盖”为:单元内的知识、能力、素养要全覆盖,并要有侧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个性作业要全覆盖,并要有余量。教研组通过系统性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科学习规律、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逐步形成适合我校学情特点的学科单元作业库。

干部骨干齐带头,人尽其职发挥优长 学校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教师特长,盘活校内师资,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行政干部14人,有6人是区级骨干,除校长外,上至年近60岁的教科研主任下至大队辅导员,实行“1+1+2”模式深度参与课后服务,即:每人每周1小时兴趣班+1小时课业辅导+2小时值班巡视。在干部带头下,一线教师参与率达到100%,教職工参与率97%。除一线教师外,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教总人员也参与课后服务校内活动课授课。先排正副班主任,再组织行政后勤和中学没有参加课后服务的人员填报课后服务意向表,然后根据各自特点和可提供服务的时间段充实到各年级。保卫干部带领保安为学生讲安全常识,三位校医也都各取所长,分别担任一、二年级和五年级的课后服务辅导员,重点解决眼保健操不规范的问题,还有一位校医根据自身特长开发了燃脂活动课,深受学生喜爱!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负责孩子们的面点课,教师负责组织学生,食堂工作人员负责食材、技术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人尽其才发挥特长。

丰富课后服务内涵,确保教育教学质效

课程是课后服务的基石,课程的内容和质量决定着课后服务的水平和效果。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化发展的原则,以“培植高尚情操,发展个性特长,拓展综合能力,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深度融合校园各类资源,科学设计课后服务内容,减负不减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重点上好“五堂课”。

上好“课业辅导”课 每天课后服务的第二时段,学校安排的是“课业辅导”课。组织学生自主做作业,老师进行“三导一拓展”: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做题正确;辅导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巩固了所学内容,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了“作业不回家,快乐你我他”的目标。

上好“素质拓展”课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校在每周二、周四课后服务的第一时段,开设了学科类素质拓展课程。通过校内教师对学科类知识延伸拓展及引领,开阔了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科素养。如开设了“拓展阅读”“课本剧表演”“音乐编创”“英文歌曲”等多元延伸课程,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增加。

上好“多彩社团”课 学校充分整合学校、家长、社会的优质资源,协同育人,利用每天课后服务的第二时段,为不同年龄的学生开设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社团课程。聚焦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开设了足球、篮球、武术等社团;聚焦学生艺术修养提升,开设了舞蹈、合唱、戏曲、古筝、管乐等社团;聚焦学生科技素养提升,开设了模拟飞行、纸飞机、纸模承重、电脑编程、电脑美术等社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上好“劳动教育”课 学校利用每周一的课后服务时间,采用专题讲座、观看宣传片、劳动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疫情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倡导学生学习做家务,帮助家长分担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劳和不易。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上好“社会实践”课 学校地处空军大院内,重视空军资源的开发。传统教育基地、模拟飞行基地、观摩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把课堂搬到了部队,给孩子们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极大地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双减”政策实质上是对学校教育改革的一种推动。课后服务作为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抓手,其向前贯通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向后延伸至家庭教育。学校要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家长焦虑,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并引导家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家庭教育。只有多方合力,拧成一股劲,才能够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课后服务工作要想精益求精,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校应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家长焦虑,把课后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增强学校的教育服务能力,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服务的需求。

猜你喜欢

双减家长学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