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人书纪事

2022-05-30元尚

北京纪事 2022年11期
关键词:品相小人书精品

元尚

连环画的前世今生

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岩画,那时人们把狩猎来的猎物画在洞穴的岩壁上,把生活活动刻画在岩壁上,往往寥寥数笔,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那些反映系列生活场景的岩画,简直就是连环画,可惜的只是那时没有文字,无法注出说明。然而刻画的艺术传统却保持了下来,从未中断。到了汉朝,就出现了十分成熟的画像石作品,这些作品中有刻画历史传说的,如伏羲。有刻画历史故事的,如老子、孔子。这是不是石刻绘画作品中已经有了文字说明?已经具备连环画的基本形式结构,图+文。再后来图书中加入了插图,不过古代图书插图数量不多,章回体图书出现之后,流行一种每回有插图的样式,一般插图都在图书书页上部。这已经非常接近连环画的基本模式了。这些版画插图如今也是艺术瑰宝了。

清末引进了石印技术,光绪末年出版了一种回回都插图的书,当时叫“回回书”。阿英在《中国连环画史话》中提到,光绪十年(1884)出版的《聊斋》《今古奇观》《三国》《水浒》等就是这方面早期作品的代表作。阿英盛赞其“笔法工细”。之后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连环画诞生,文益书局石印出版,它就是朱芝轩所绘之《三国志演义》。不过这种书的称呼,到了民国二十前后时候,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阿英在上面的那本书中,为我们提供了鲜活而又很有意思的信息,他说那时候,“北方叫‘小人书,两广叫‘公仔书,浙江叫‘菩萨书,汉口叫‘牙牙书(即孩子书的意思),上海叫‘图画书。”连环画这个定名,是从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世界书局印刷出版的《西游记》开启的,这种书的名字按照内容形式,一页一页衔接起来的画页,于是就有了一个很形象也很生动的名字“连环图画”,后来简化成了“连环画”。不过“小人书”这个别名,在民间依然流行着。五十多年前,我小时候小伙伴们都叫小人书,把全字的书叫“大人书”。

连环画是有对白或文字的,现在的主流形式是在画面下面安排文字,还有一种采用画面页中云朵形开窗,里面写上人物对白。看上去更有现场感,缺点是处理不好的话,画面绘画整体感会受到一定影响。

最早关注中国连环画,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鼓励艺术家们努力创作连环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1932年发表的《“连环图画”辩护》文中说艺术家创造连环画,“大众是要看的,大众是感激的。”接着1933年写了《关于连环图画》,1934年发表了《连环图画琐谈》,文中称赞“能懂的图画,也可以依然是艺术”。前前后后鲁迅先生写了12篇之多。在鲁迅等前辈的鼓励推动下,连环画在1949年以前获得极大发展。

从流行热到收藏潮

一九二五年,上海的世界书局首推《三国志》《封神榜》品相上乘者,曾经流行小人书,现在是一套难求。

如刘继卣、王叔晖、贺友直、华三川、顾炳鑫、王弘力等,老画家如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张令涛、水天宏等大师级的连环画作品,也是连环画收藏界的大热门。他们的连环画作品,被世人誉为画风严格、一丝不苟,绘画的线条优美流畅,场面透视感很强,很有艺术感染力,它们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美的陶冶,而且更具有历史文化遗物的价值。

而那些基本不可能再版的连环画,几乎就成了绝版小人书。比如《穷棒子扭转乾坤》《投降派宋江》《剥开孔圣人的画皮》,品相完好者,几乎就是天价望之,也属难见。历年连环画获奖作品,无论一二三等奖,同样都是藏家喜欢的热门。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东郭先生》《杨门女将》《十五贯》《海瑞罢官》《红旗谱》《幻灭》《地球的红飘带》。

连环画收藏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的连环画价格基本上比藏品级的旧书要便宜。从那个时期过来的很多人,都是连环画收藏热潮的推动者。那时一位藏友,几乎是论公斤的收连环画。收回来后一本一本的审读,把上乘的连环画,收藏起来。后来2000年后他把自己淘汰的连环画,出了,真赚了一把,用挣来的钱,专门淘连环画精品。算是实现了以藏养藏的境界。那时候他劝过我,也跟着淘换连环画,当时我的主要目标是中国文字学方面的老书。尤其《说文解字》系列,见着必要。对连环画没那么上心。藏书不能跟风,这个我专门写过文章说了跟风的利弊,但是收藏的內容,也是会随兴趣嗜好变化的。后来渐渐把连环画作为丰富自己的一个藏书内容,开始留心连环画市场。此时虽然没了论斤称的,就是有也不一定要了。

藏书要精要独特。用一大把钱,买一大堆普通小人书,不如花一堆钱买一件精品小人书。藏品的精品首要的是品相。像连环画,民国早期的连环画,市场上很少见。能见到的大都是解放后,或改革开放后的作品。这个时期的连环画,品相乃是绝对标准。就拿我收藏的那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水浒传》,全套而非凑齐的小人书,市场很多成套的连环画,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是凑齐的。东淘换几本西淘换几本,慢慢一本一本收齐,然后上市卖。这样的连环画,很难保证每册品相一样,或大体一样。我这套得自潘家园旧书市场,据卖家说是从一位收藏家手里淘来的。卖家的出价贼贵贼贵。逐册翻看每册小人书,心里说这书这价当得起。曾经看过几套同一版《水浒传》,都是凑齐的,品相参差不齐,差的也就五品,不值得收藏。眼前这套,品相超95,书口上连个手印儿都没有。名副其实的藏品中的精品。跑了几趟,指望降点价,价格纹丝没动,怕别人看上先下手,最后果断拿下。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采访节目,说的就是连环画收藏,其中一位受访者讲,他去市场淘连环画,每次都不敢少带钱,连环画精品,遇上了稍一犹豫,立刻就会被识画者抢了先机。

连藏“入坑”小常识

连环画收藏(简称“连藏”)由来已久,现在市场上的连环画存量(总量)十分巨大,连环画藏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早期的连环画完好留存难;另一个是连环画虽然印量很大,但小人书是供孩子们(主要)看的,传看过程中很难完好保存。我上中学时,我和同学们互相传看小人书,都是拿过来一卷揣裤兜里,回家拿出来看。第三个原因是,人长大了以后,小人书大都卖废品了,很少人认真收藏起来。这几个原因造成市场上的连环画作品彼此的质量之间有天地之别。我收藏的那套《水浒传》乃是因为没有被人翻看过,且又落入藏家之手,才得以完好如初地留存下来。

《三國演义》

《封神演义》

面对这样的连环画现象,收藏起码要理解、领会、吃透其三个要素。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感悟,据我个人体会与对其市场的观察,我把收藏连环画的基础概括为“三要素”。其他的要素都建立在它们三个之上。

第一个是版本。只要藏书无论古籍线装本还是平装书,版本都是首要的要素。版本包括这样几个主要的事情,一、年份。比如:清末、民初等等。二、印刷出版次数。比如:初版、再版。一次印刷,二次印刷等等。三、书的大小,叫“开本”。这三个在版本里最主要。

第二个是品相,品相指连环画的外观。包括这样几个主要事项,小人书的封皮,即封面、封底、书脊。完整无损最好,轻微自然磨损次之,人为损坏最差。人为损坏比如,折角、油污、写画、书脊脱落,这样的情形收藏价值很低。除了封皮以外就是连环画书页,书页完好,无写划,无卷角、折页,属于最佳小人书。有写画,有折页、折角,有污损,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三个是连环画作者,大名家作品,和一般名家作品之间,价值差别很大。连环画著名画家上面我举过几个,不再赘述。

应该注意的是,三要素是不能单独拿出来做标准的,否则收藏连环画会走很长的弯路,会花很多冤枉钱。三要素不管从哪一个要素着眼,都必须顾及其他两个,才能淘到真正的连环画精品。比如,从品相着眼,如果单看外观,那么最新出版的连环画,就是最好的“藏品”,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这样的连环画从年代上说价值最低。正确的做法是,品相好,年份好,名家作品是最佳选择。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连环画,如果品相九品或以上,名家绘制,那就是精品。尤其是成套的连环画,比如“三国”“红楼梦”等。整套九品是很难得的。就是八十年代的成套连环画,整套九品或九品以上的,也是不易见到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新出版的连环画根本没有收藏价值,而是新书的价值,有一个时间淘洗过程。通常是新书出版后,因为连环画印量很大,就会进入降价期,随着时间推移其存量越来越少,名家经典作品,就会慢慢升值,价值才会体现出来。淘连环画新版,通常需要收藏很长时间,且保存良好,无污无斑无霉无损,这样连环画的收藏价值就会通过长年累月的呵护而显现出来。

猜你喜欢

品相小人书精品
想起“小人书”
小人书里的大干世界
小人书里的大世界
面相与品相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小人书伴随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