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秉恒:中国3D打印之父

2022-05-30

学苑创造·C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西安交通大学样机

卢秉恒(1945年2月5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被誉为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奠基人、中国3D打印之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3D打印正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近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人体器官,远到高精尖的载人飞船、宇宙卫星,都与这一技术的发展有关,它正在将人类的诸多幻想一一变为现实。而我国3D打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卢秉恒。

[与航天梦失之交臂]

受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事迹的影响,卢秉恒从小就有个航天梦,他一心想考进北京大学学习固体力学,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可最终失之交臂,卢秉恒去了其他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专业。大学毕业后,卢秉恒被分配到一间工厂做车床工人,一干就是5年。不过,进厂没多久,他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晋升。领导找到他说:“厂子要提拔你,先当技术员吧,到家属工厂主管那里的技术。”

本來,对于读了那么多年书却要当操作工人这件事,卢秉恒是有些不服气的。接到这个“任命”,他既开心又担心,家属工厂那边100多个家属工,有三分之一都不识字,工作好开展吗?不过,考验从来都是化了妆的良机。走马上任后卢秉恒发现,自己学的东西在那里逐渐得到了应用。“我学习制造工艺,设计了卡具,包括开动机床都可以教他们,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效益。”卢秉恒回忆过去在厂的经历,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和感恩,还有比学以致用更让人振奋的事吗?

[从工人到学者的人生转机]

1979年,卢秉恒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并且是硕博连读,毕业后留校任教,人生就此拉开新的序幕。

取得博士学位后,卢秉恒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交流学习。在参观一家汽车企业时,他见到了一台3D打印设备,这种设备当时在中国还从没见过。卢秉恒当即决定,要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3D打印这个新兴领域。

回国后,卢秉恒一头扎进了3D打印技术的自主研发中。这时,他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缺少科研经费。卢秉恒算了一下,做这项研究至少得有100万元。他拿出之前剩余的十几万元科研经费,带着博士生们咬紧牙关自己开发软件,研发设备。一些机械零配件几乎都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而那些买不起又暂时做不出来的,他们就联合兄弟院校一起研发。

在没日没夜的顽强钻研之后,机会终于来了!在北京参加一个重要科技会议时,本没有发言机会的卢秉恒趁着自由发言环节跑上台侃侃而谈,把这项技术给与会者作了详细介绍。没想到,台下有一位科技部的领导听了很感兴趣,就让他写一份建议书。喜出望外的卢秉恒连夜写了四五页纸,第二天就交到了那位领导手中。

孜孜以求,必有回响。半个月后,卢秉恒接到通知,科技部准备派人来考察3D打印技术。他很激动,加班做了一台样机。样机很简陋,但把原理都一一展现了,甚至包括软件硬件模型。不久,来考察的领导看了卢秉恒的样机后十分满意,立即跟西安交通大学签了一份250万元的支持协议。

经费问题解决了,然而未来依然任重道远,卢秉恒的愿望是:让3D打印技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实现追赶超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充满希望]

卢秉恒院士年过七旬,心脏放了五个支架,依然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他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强度一般小伙子是跟不上的。“上大学时,读《马克思的青年时代》,里面引用了但丁的一句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很喜欢,便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做新的事,做大家没做过的事。”卢秉恒说,他之所以都能做成,与他丰富的机械工程实践经验和起步早密切相关。

与国外相比,我国3D打印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的应用上走在世界前列,比如我们C919国产大飞机的那个将翅膀和机身连接起来的“大梁”(中央翼条)就是3D打印出来的。目前,中国3D打印技术的主要缺陷在于产业链尚未形成、原创技术太少、产业化的应用规模远远不够。卢秉恒说:“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提前10年实现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目标,与美国并驾齐驱!”

猜你喜欢

西安交通大学样机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于ADAMS虚拟样机的门座起重机动力学仿真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招募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再获“最受欢迎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基于三维数字样机的运载器装配工艺规划技术
精心准备,蓄势待发——广日电梯地铁项目样机验收顺利通过!
苜蓿蠕变特性的虚拟样机仿真研究
便携式正渗透净水袋原理样机的耐用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