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开办课后延时服务的困境和出路

2022-05-30谢颖灵

新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延时儿童农村

谢颖灵

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笔者在尤溪县某校任教,彼时正好是“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如火如荼推行的一学年。该校是典型的偏远山区留守儿童聚集的农村学校,学生中80%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周末独居,家中没有任何成人家长。学校和同类农村学校一样,存在年轻师资匮乏、硬件设备配备较差、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祖辈家长学历低导致家校沟通难开展等典型问题。从学校为落实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作出的探索过程与遇到的困境,可以较大程度地反映出许多同类农村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现状。

一、行动多维,积极实践

课后延时服务的相关政策出台后,学校立即开展了相关工作。

第一,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安排政教处,分管教学的领导、段长、特长教师成立“课后延时服务”小组,进行各年级课后延时服务排课、点名。特长课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葫芦丝、象棋、诗歌、书法等。学校尽力挖掘教职工特长资源,为学生提供文体艺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为了进一步呼应课后延时服务,学校的优秀作业展加大美术作业、手抄报、手工艺术作品征集,增加评比奖项,提高学生对文体艺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二,开展少先队活动。学校成立少工委,召开少先队代表大会,任命少先队各级辅导员,选举产生少工委委员,规范少工委工作制度,设立专门办公区域,不定期由少先队辅导员开展讲座,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班级学生自我管理氛围。

第三,开展共青团活动。学校挂牌设立专门活动室,每个月开展团员活动,开展团干会议。以常规广播,以及歌手赛、舞蹈赛、球类赛、棋类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优秀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和突破自我的机会。由队干、团干进行课后延时服务点名、组织没有参加课后延时活动的其他学生开展校园内公益行动,促进师生交流,加强各年级间优秀学生的交流和互助成长。

二、效果不佳,迎难而上

虽然学校反应迅速、积极行动,但是总的来说,课后延时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2021年10月起正式开展课后延时活动课,学校设置了乒乓球班、篮球班、羽毛球班、诗词班、葫芦丝班、书法班、棋技班、趣味数学班。报名总数占所有学生的三分之一,球类课很快报满,葫芦丝、书法班人数很少。前三周学生参与情况正常,三周之后开始少量申请退组,大量出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球类班由于学生基数相对较大,仍能维持正常开课;诗词班、书法班课堂成效一般;葫芦丝班、趣味数学班则草草结班。

第二学期课后延时服务的报名数占总体学生不到五分之一。对此,学校工作小组尝试了多种办法,对学生和家长广泛宣传动员,然而报名人数都没有改善,且经过两周活动,已报名学生也开始旷课。最后,相应的一些课后延时服务不得不取消。

三、追根溯源,困难重重

该校一学年来为落实课后延时服务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却依然成效较低。其实,许多同类农村学校也有相似问题,原因如下。

第一,问题反馈不突出。在实践成效不佳的现实情况下,教师仍然需要应对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师、学生、家长“双减”问卷,但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老家,和子女沟通交流少,不清楚学校“双减”开展情况,问卷填写失真,所获数据价值不高。如此,反映出的问题不突出、不具体、不迫切,难以引起一些部门的切实重视,也就缺乏针对性的支持策略。

第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边远乡镇各方面配置不足,无法像县城那样让青少年儿童在周末也能享受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服务;没有能够提供学习服务的图书室、电子教育室,导致部分农村儿童形成了放学后就远离学习的认知。

第三,活动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留守儿童的祖辈家长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使得学生专注能力差,常年在外的父母缺乏监督导致子女学习习惯差、好动,缺乏自制力、学习动力,平时习惯了把大量时间花在户外活动。基于这一习惯,在选择课后延时服务时,他们大多偏好运动类。但是,学校在出现旷课等情况的时候,未能作出适应性调整。

四、任重道远,久久为功

农村学校课后延时成效不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多方面共同努力,开辟多元灵活的课后延时服务形态。

第一,边远乡镇完善公共配置。边远乡镇可建设公共阅读服务场所、文体活动场所,村里打造“儿童之家”,开办网络云课堂、露天电影等服务,丰富青少年儿童的生活,逐渐培养农村学生周末乐学的行为习惯和重视学习的意识。

第二,高校提供教学支援。可组织本市大学生到农村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为农村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外省的大学生还能开办“我从外省来”交流活动,使农村儿童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学到地域人文知识,开阔视野,“大哥哥、大姐姐”身份让农村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上的教诲。

第三,因地制宜设计课程。农村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设计适合本校的课后延时活动,积极探索,勇于改革,主动求变。可增加和优化运动类课,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比如桌面足球赛、射门竞技、花样篮球等活动;与时俱进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譬如校园DIY、“大地美容”、涂鸦节等,形成走出教室的美育、德育课。特别是,2021年,尤溪县教育局向农村学校推荐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火种计划、一师一梦”公益项目、邀请福建省家庭教育委员会专家进农村学校开办讲座和交流调研等,对农村学校探索改革课后延时服务模式提供了资源。

第四,用好人才资源。长假期间,可鼓励返乡青年和大学生在村组织活动,开办跨镇交流营、学业规划指导等。可由教育部门等有关单位为有作为的大学生提供服务证明,纳入学校学时或奖学金评定参考条件,提高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热情。

第五,提高教师村域融合。鼓励农村学校的教师,尤其是来自城区的年轻教师,工作之余多入村走动,为村域儿童服务提建议,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在家也会受到教师的关注、关心。这需要对农村教师考评等多下功夫,以留住青年教师人才在农村地区扎根。对此,尤溪县的积极做法有:尤溪县进修学校和《尤溪教育研究》杂志社合力,鼓励青年教师撰写有关乡村主题的各类文章,包括入村走访日记、乡村人文风俗散文、农村调研等,在县级刊物上优先发表,从而鼓励教师关注农村、融入农村。

第六,注重典型推优。教育行政部门除了对现有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进展缓慢的学校进行督促、批评,还要注重对课后延时服务特色做法进行典型报道,对贡献显著的教师推优奖励,联络专家有针对性地提供校本课程建设指导。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

猜你喜欢

延时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留守儿童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
光控触摸延时开关设计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