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方向、模式、机制

2022-05-30李海涛

出版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融合发展培养模式

李海涛

摘 要: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出版行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聚焦对融合发展从业人员个体的培养,从培养的方向、模式、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以期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融合发展 人才培养 培养方向 培养模式 培养机制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与各种传统行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出版行业近些年更是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走出一条集纸质出版、电子出版、多媒体出版等多种形式于一身的全新发展道路。随着出版融合发展由探索走向成熟,由尝试变成常态,传统出版单位对融合发展人才的需求也从人数上由少量变大量,从能力上由模糊变清晰,从类型上由单一变多样。国家层面,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分六大方面,其中“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被重点描述;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2022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入选名单,本次新增了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也首次将“数字出版编辑”列为一类职业。这些足以看出国家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出版融合发展人才的高度重视。本文聚焦当前我国出版行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微观层面,从融合发展人才个体出发,尝试从人才培养的方向、模式、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方向

近些年绝大部分出版单位均新设置或由以前相关部门通过职能转变成立了数字出版部或融合发展部等业务部门,有的出版单位还在业务探索成熟之后单独成立公司专门从事出版融合发展相关业务。但不论是以哪种形式开展融合发展业务,人员构成无外乎通过三个途径组成:传统出版人才中“转”,新入职人员中“培”,社会成熟人才中“引”。而出版单位在探索融合发展业务初期普遍存在一人多“岗”、一人多“职”等情况。尤其是中小型出版单位更是如此,在人员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无法满足专人专岗的需求,只能一个人既做编辑,又做运营,还要负责规划。随着近几年各出版单位对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从事融合发展业务的人员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专人专岗,每个人都按照各自擅长的方向成长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各出版单位在培养相关人才过程中也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经過调研梳理,以及与传统出版业务岗位对比,笔者认为目前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数字编辑

数字编辑,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音频等作品进行选题策划、稿件资料组织、编辑加工整理、校对审核把关、运营维护发布的工作。从数字编辑的定义来看,该岗位涵盖的工作内容很多,甚至可以说包括当前数字出版物从策划到制作、再到运营维护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笔者认为,该定义涵盖比较全的原因是将数字出版相关内容都包括其中,以便于从事与数字出版有关的各项工作都可以通过数字编辑找到“归宿”。然而在各出版单位开展相关业务的过程中,数字编辑主要指狭义上的“编辑”,即与传统图书的策划编辑相对应,主要负责数字产品的策划、组织、把关,对产品质量、市场需求负责,是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发起者,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把关者,产品落地过程中的核心责任者。因此,数字编辑的核心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产品的策划能力、内容质量的把关能力、与其他岗位如运营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数字编辑所需要具备的几个关键能力与传统图书编辑从大方向上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是高度雷同。但事实上,数字产品在单个产品体量、生命周期、制作过程、所需要使用的技术等多个方面与传统纸质图书均有较大区别,甚至是不同的数字产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于数字编辑的人才培养既要参考传统策划编辑的培养,又要高度重视两者之间的区别。笔者建议出版单位除了通过培养新人以外,可以在传统图书编辑中将有意愿、有想法、有基础的人转型为数字编辑。

(二)产品运营人才

数字出版产品在产品形态、产品交付、产品服务、产品迭代等方面均与传统纸质图书有着本质区别,尤其是纸质图书的“售出即结束”的短链条、与用户弱连接模式在数字产品时代被彻底颠覆。绝大部分数字产品以在线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可以说从售出之前的推广,到售出之后的维护,再到产品升级的再售出或再服务,运营工作贯穿始终。因此数字产品运营岗是当前所有出版单位融合发展业务部门的必设岗位,甚至在很多单位这一岗位人数占比在80%以上(含运营与营销)。数字产品运营岗位人员需要在充分了解产品特点和适用对象的基础上,具备很强的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推广运营能力,以产品落地为目的的用户引流、留存、转化、复购能力,以及同数字编辑保持充分、良性沟通,为前端产品策划提供准确市场和用户反馈的能力。目前大部分出版单位在数字产品运营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以引进为主,培养为辅,主要是从互联网、教育培训等行业引进成熟人才。

(三)领军人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前大部分出版单位融合发展业务除了以“一把手工程”形式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以外,具体进行业务开展的责任人都是数字出版部门主任。可以说数字出版部门主任的能力水平对出版单位融合发展业务开展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数字出版部门主任除了具备一个部门负责人应该具有的管理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第一,对传统出版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我国出版单位所开展的融合发展业务绝大部分与传统出版密不可分,有些甚至是与传统出版合为一体,或通过新兴出版赋能传统出版,或通过传统出版为新兴出版提供内容资源、专家队伍、用户流量。这也是出版单位能够开展新兴业务探索的最大优势,因此,只有深刻理解传统出版价值,并能够灵活运用出版规律做事,才能将新兴出版和融合发展业务做好。第二,对新兴出版有正确判断和把握。近些年各出版单位对新兴出版的探索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很多与出版有关甚至无关的探索蜂拥而至,有些是因为有项目资金支持而开展,有些是因为看见其他单位取得成功而模仿,有些是因为一个新技术出现想抢占先机而盲目投入。所有类似探索如果不能在做好充分调研、详细论证、小心求证的基础上进行,失败的概率远高于成功,而所有这些基础性工作都需要数字出版部门主任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对上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对下指明正确可行的方向。第三,对发展前景有必胜信心和决心。出版融合发展是行业发展的未来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因为目前在绝大部分出版单位内部,融合发展业务不论从人员占比、收入占比,甚至是从业人员收入待遇分配等方面,均与传统出版存在差距,因此从业人员容易出现信心不足、悲观绝望情绪。如果作为业务牵头人员不能通过多种途径为相关人员建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所在单位的融合发展部门和业务就会慢慢沦为边缘部门,而不会成为前景部门。综上,一个数字出版部门主任只有具备以上三种素养,才能带好队伍、做好业务,成为出版单位的融合发展领军人才。

数字编辑、产品运营人才、领军人才是出版单位开展融合发展业务必不可少的三种重要人才和关键岗位,当然很多单位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还有诸如技术开发、拍摄录制、后期制作、客户服务等不同岗位设置,但基于这些工作要么可以通过服务外包,要么在业务链条中不属于关键核心岗位,因此本文不再过多论述。

二、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聚焦当前我国出版行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微观层面,从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个体出发,因此主要论述如何通过不同方式方法对个人进行培养,尤其是从初入行业的“小白”,到成熟稳重的骨干,再到能够独当一面的核心。鉴于出版融合发展已经在行业内探索多年,绝大部分出版单位均已经取得一定效果和成绩,有独立的公司或部门开展相关业务,因此为了探讨人才培养模式,这里将各单位开展的业务从成熟度上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已经步入正轨,有固定流程,在投入产出、考核体系方面都已经形成的成熟业务模式,如较多出版单位所开展的电子书、有声书业务,以及已经完成前期开发和积累的数据库业务等;第二类是已经完成前期调研和分析论证,单位内部达成一致共识并确定按计划开展的稳定项目;第三类是提出初步想法或计划,明确了方向,但具体市场调研、实施方案、后期计划都还有待完善的创新项目。因此,按照人的成熟度,尤其是融合发展业务能力成熟度的不同,分别通过三种业务对人进行培养和锻炼,是符合当前人才培养需求的有效模式。

(一)成熟业务培养新人融合发展基础能力

作为刚刚从事融合发展的“小白”,不论是新人入职还是由传统出版岗位调动过来的人员,都需要从思维上、工作方式上尽快融入,从能力上尽快成长。这种情况下选择成熟的电子书、数据库等业务进行全流程锻炼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由传统出版岗位来到融合发展业务岗位的人员,更需要通过成熟业务锻炼,主要原因是融合发展业务与传统图书业务有较大的思维区别,如对产品的认识、对用户的认识、对服务的认识、对业务全流程的认识与互联网思维更加接近,而且融合发展业务中每个人参与的环节都相对更多。与传统图书的编、印、发相对独立的配合模式相比,数字产品各个环节的人员配合度要求更高、时效性更强。因此,通过成熟业务培养新人有两点好处:第一,业务相对成熟,不会走偏,并且能迅速按照既有模式开展工作,既能发挥新人执行力强的优势,又能熟悉业务逻辑,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和对产品、用户、服务的理解力;第二,通过成熟业务的锻炼,能够发现新人的特长特点,为后续成长和培养提供基础和方向。

(二)稳定项目培养员工融合发展综合能力

如前文所述,稳定项目是已经完成前期调研和论证,单位内部达成共识,确定要实施的项目。这类项目的特点是方向明确、团队内部没有异议,但因为还未正式实施,或者还处于实施过程中,既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和计划性,又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可优化性,所以对执行人员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负责项目推进的人员不但能够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實施落地,也能够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市场环境变化、技术条件变化、竞争对手变化等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调整方案,经过再论证达成新的共识并继续推进。通过此类项目锻炼和培养融合发展人才的综合能力效果非常显著,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作内容相对综合,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机械地执行领导指令;第二,需要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按照计划严格推进落实项目规划,协调项目参与各方为最终结果努力;第三,需要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中存在的不明确的问题以及执行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的部分,都需要执行者能够主动思考,联系实际,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因此,通过成熟项目锻炼人,通过锻炼过程发现人,是一个融合发展业务团队形成人才建设良好梯队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项目培养骨干融合发展开拓能力

融合发展业务虽然在很多出版单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传统出版业务,还处于业务探索期,或者业务发展初期,很多工作内容和业务方向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因此具有创新和开拓能力的人才极其缺乏。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出这类人才也是摆在很多出版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从成熟业务和稳定项目中发现表现优秀、具有创新潜质的人员,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或个人自己或带领团队进行新项目的探索,从项目方向选定、市场调研、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以及过程中的试错调整,均应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以培养骨干成员的创新发展能力。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实现人才的成长,而且也能为业务发展寻找新的方向和增长点,从而使单位整体业务实现正循环。当前融合发展不论从方向上,还是业务类型选择上都给出版单位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市场特点,有效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大胆尝试、小心求证的思路开拓新领域、新项目是相关业务骨干人员的努力方向。

三、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既是一个业务开展中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在人才培养上都有与实际结合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聚焦传统出版单位开展融合发展业务这一业务方向,以及发展初期、还未形成普遍共识、发展方向千差万别等业务特点,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拒绝揠苗助长,给够培养时间

与传统图书编辑从参加工作到成长为一个成熟编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相比,当前很多单位对融合发展从业人员的成长都存在急于求成的现状。一方面迫于业务增长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认为融合发展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有别于传统图书编辑,需要进行各种基本能力培训。实际上恰恰相反,业务增长要求越高,越需要将新人培养成为未来的骨干人员,而不是机械地执行领导命令的流程人员。因为融合发展业务的来源首先是单位内部传统出版的优势领域、内容、产品,因此,融合发展从业人员不但要熟悉和了解传统出版的工作机制,还要掌握较多传统出版人员具备的各项能力,如策划能力、把关能力等,还要能够从传统出版领域中发现优势,从而为融合发展业务提供支持和帮助。即便是从其他领域引进的成熟人才,也要首先熟悉传统出版的相关内容,否则会出现“水土不服”,优秀人才“人挪死”的现象发生。所以,不论是刚从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还是从传统出版岗位或其他行业引入的成熟人才,都要给够培养时间,拒绝揠苗助长。

(二)切忌分门别类,给足成长空间

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方向中提到的数字编辑和产品运营人才等,只是将当前所从事融合发展业务的人员进行了大致方向性的分类,而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单位融合发展业务领域都存在多种岗位,如数字产品策划编辑、加工编辑、技术编辑,产品运营、产品营销、新媒体营销等。而所有这些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又具有高度的融合度,甚至是需要无缝、无时间差对接,才能保障业务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给足成长空间,切忌分门别类,一开始就把每个人的岗位定死,最好能够经过多岗位历练,让每个人充分熟悉业务的全流程情况。这样不但能够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和表现发现不同人的特长特点,还能够促进不同岗位之间的配合默契度,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团队竞争力。

(三)鼓励探索尝鲜,给多创新“意间”

创新是目前各行各业谋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成长时间还不够长的出版融合发展业务更是如此。传统出版的选题策划开始就是创新的开始和应用,如今已经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而融合发展是整个行业实现更大发展的创新手段,具体到融合发展业务更需要足够多和广的创新思路才能打开局面,实现传统出版的产业延伸以及跨界发展。创新的来源主要是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员,尤其是能够深刻理解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关系、能够充分掌握市场规律、能够灵活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的核心骨干人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给予核心骨干人员足够多的创新“意间”,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新思维、鼓励探索尝鲜。比如通过不以对错评价的试点项目,让过程和结果去决定新思路新想法,充分利用试错、改错的机制,培养可能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项目。

四、结束语

融合发展是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也是出版产业实现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向更多行业跨界的有效手段,如何培养出更多融合发展的人才是推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目前从事融合发展工作的所有人员自身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将融合发展与出版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个行业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开拓者,直至引领者。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融合发展培养模式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