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雕塑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2022-05-30孙兰郑先觉

湖南包装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雕塑红色

孙兰 郑先觉

SUN LanZHENG Xian-jue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 411201)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0 年9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1]”。在21 世纪文化强国战略大背景下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注重提升国民的精神文化素养,人们通过有形的参观活动、教育活动以及无形的思想熏陶的方式来学习红色文化,培养红色精神,使国民的爱国情怀得到提升,促进了社会和谐,同时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色雕塑文化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民族革命精神的重担与责任,它是借助于故事叙事的艺术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和简单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观众通过观看雕塑作品能够直接明了地感受到历史重现,达到振奋人心的效果。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红色雕塑文化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红色文化与红色雕塑的概念与特征

1.1 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民族血脉的基础和民族精神力量的体现,象征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正义、勇气和胜利。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在吸收和借鉴中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红色文化与时俱进,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它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它是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与中国人民倡导的红色革命的道德情操、最崇高奉献精神的体现[3]。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历史故事的精神形态和思想的感染力,是培养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精神沃土,传承红色文化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感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艰苦奋斗品质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4]。

1.2 红色雕塑的概念与特征

红色雕塑作为承载与传播红色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段与传播途径,源起于纪念红色革命进程中为国为民族捐躯的英雄人物和记录人们革命活动事件。最早以苏联共产国际的苏联红军、领袖人物为创作原型,通过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宣扬共产主义的革命文化精神与体现向往和平的美好夙愿。随着中国国内红色文化的崛起,雕塑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文化宣扬武器,永恒而崇高,艺术家通过雕塑作品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勇敢无畏的品格,再现了历史故事。因此,红色雕塑成为了铭记革命时代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丰碑,它承载着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品格。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找到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红色雕塑文化是时代浪潮与本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艺术产物,它兼具了历史进程与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民族精神创新性的集中展现,具有伟大的革命情操和红色文化的精神立意,蕴含着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中的革命情绪。可以说,一件成功的红色雕塑作品既是对红色历史故事的再现,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传播。红色雕塑作品重在宣传革命思想、鼓舞人们奋勇抗战的信心,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的文化传播。红色雕塑作品重在宣传革命思想、鼓舞人们奋勇抗战的信心,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提供了别样的精神标杆[4]。红色雕塑文化令人热血沸腾,感受到伟大革命的神圣力量,那种不惧艰难、努力进取、勇于斗争、敢于牺牲的革命文化精神鼓舞着无数中国民众奋勇前进。

2 红色雕塑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阶级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使他们接受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而红色雕塑通过作品表达一定的社会观点,传递符合国家意志的文化精神,它与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道德教育一样对公众的思想产生特定的影响,红色雕塑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性[5],他们二者之间遵循两个基本性原则。

2.1 一致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阶级社会产生的社会活动,反映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每一个时代的统治阶级都极力向民众灌输符合本阶级统治群体利益的思想道德内容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国民强调和宣扬符合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思想道德观念,这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的思想品德,红色雕塑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存在的社会形式被人民所承认,它需要反映国家上层建筑的意志。红色雕塑作品作为红色文化的表现载体,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服务于社会大众,使人们超越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领会作品表达出的内在含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5]。可见,他们的服务对象都是来自社会阶级的人,都服从国家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2.1 方向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原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维护国家意志的坚决执行。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宣传工作的重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同样,红色雕塑艺术作品创作的方向需要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实现艺术、政治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性。雕塑工作者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建立起艺术作品的人民性政治基础。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着重提倡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建立和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增强国民的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雕塑艺术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关心的问题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作品形式和表现手法多样化,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关注到,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从而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5]。

3 红色雕塑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红色雕塑作品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隶属于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播方式。红色雕塑作品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和方式,可有效地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雕塑作品将发挥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它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表现形式。总体上,红色雕塑文化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3.1 红色雕塑作品具有示范引导功能

红色雕塑作品的艺术形象具有可感性、普遍性和情感性特征。雕塑作品描绘的人物、事物、景物、色彩、声音等都是具体的实物,具有可感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以社会现实中活生生的人或事件作为模型和以现实环境为基础的,人物形象能够被人们真实感受到,他们的事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靠近群众。作品既是对场景、人物故事的再现,也是一种真切情感的再现,以人物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震撼着观众的内心。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是以静态的方式表现出动态的人物故事,这不仅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加工和提炼,而且是对观众最普遍、最持久、最深沉和最隐秘的情感外化[6]。例如《南京大屠杀》组雕第一部分的《国破人亡》(图1),它以一个被凌辱的母亲形象,手中托着已死去的孩子,无力看着天空,在向神灵倾述,在向命运的不堪抗议,她代表着千千万万在战争中的受难家庭,亦象征饱受战争摧残、被帝国主义侵略、已经千疮百孔的祖国母亲形象。雕塑家在创作中通过以形体拉伸变细长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了饱受战争摧残的人物形象,以显示战争对人们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通过这样的雕塑场景,大学生可以实现个人角色与历史角色的置换,全面融入到过去残酷的革命历史情景之中,获得一种真真切切的精神体验,促使自己与英雄心灵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图1 国破人亡

3.2 直观性的艺术形象对大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红色雕塑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直观性是诉诸于人体器官直接观赏和具体可感知的,这种直观的形象特点在于能够给与观众直接可视与可触摸性,可视性的雕塑艺术形象一般都具有典型性,这种典型性形象具有鲜明丰富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人格魅力,给社会和人类带来正能量,时代的主旋律需要红色雕塑通过创造典型性形象来表现。一般情况下,红色雕塑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都具形象性、先进性、具体性和感染性,是大学生学习的范例和样本。红色雕塑作品通过展示典型模范的生动性的艺术形象,激发大学生学习榜样人物,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将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五大书记像》雕塑作品(图2),该作品是以当时中央5 位伟大领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人物形象原型进行创作的,雕塑内容紧扣5 位领袖曾经在枣园居住活动的历史真实性为背景,通过写实和夸张的综合手法塑造出了伟人们的精神气质。雕塑中的人物形态逼真、气宇轩昂,表情气定神闲、面露微笑、目观前方,在衣纹处理上有疏有密,层次感强烈而分明,表现出了领袖们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希望。雕塑作品表达出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让人受益匪浅[7]。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红色雕塑作品传递出的文化意义,使大学生内心产生触动,并产生相应的行为,这种相应行为的产生是仿效膜拜典型人物形象较高的心理活动,仿效膜拜艺术形象,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的膜拜在于对人物形象的精神膜拜。在红色雕塑作品中对这些人物特定故事情节、性格加以再现与阐释,使他们的光辉形象深深印在大学生的记忆中,为大学生心中期待的人物形象找到原型,致使大学生产生内在精神需求的动机。

图2 五大书记像

3.3 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与大学生精神洗礼

红色雕塑的灵魂就在于塑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被塑造的艺术形象大多来源于现实中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生活面貌,雕塑作品的活力来源于人物精神强大的感染力,作品通过真实感的再现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总是能吸引和感动观众。优秀的红色雕塑作品不仅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且具有生动性。生动的雕塑作品能提高雕塑观赏性和艺术性,这是红色雕塑文化作品具备长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生动的情景再现是红色雕塑文化作品的外化特征,尤其在当代声、光、电等多媒体综合雕塑材料的艺术作品中,通过充分运用艺术媒材与科技手段调动人们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让人们的思绪随着场景的再现而与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8]。如乐清湾海上游击根据地纪念馆的《渡江战役》(图3),雕塑作品通过色彩、灯光、音乐、人物全新地再现了渡江战役的惨烈和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场景。通过红色雕塑作品的生动性来感染大学生爱国情绪,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在欣赏红色雕塑作品的同时,也感知红色雕塑艺术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和无形的忘我精神,在感知的过程中,生动性的艺术形象更容易触动人的内心和情感[8]。可见,雕塑作品很好地担负起传播历史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图3 渡江战役

4 结论

红色雕塑作品能为观众提供回忆过去、深思现在、展望未来的具体性精神载体,成为人们和已故的革命先驱者达成心灵共鸣和感情交流的桥梁。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我们要重视红色雕塑的文化建设,明确红色雕塑的主题和反映的事迹,充分发挥雕塑的教育作用和承载历史的功能。这样红色雕塑文化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集情感性、生动性、互动性、多样性的艺术媒介,能唤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校应大力发挥红色雕塑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雕塑作品的艺术功能,在再现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使红色精神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雕塑红色
巨型雕塑
红色是什么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我的破烂雕塑
红色在哪里?
写实雕塑
追忆红色浪漫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