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探讨

2022-05-30赵亚芹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画面古典诗词认知

[摘 要] 为了克服因古典诗词在表达方式和语法规范上与现代生活中所使用的白话文语言体系之间的显著区别而造成小学生难以学习、理解、領悟古诗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图片、音乐、视频等数字资源以辅助教学的解决方法,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降低学习古诗词的难度、增加学习古诗词的收获。另外,文章通过列举具体课堂案例,分享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还原诗词画面、深化诗词主题、体会诗词意境等方面学习古典诗词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 信息技术;古典诗词;认知;画面

古典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简练的文字、丰富的意境突出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古典诗词在表达方式和语法规范上与现代生活中所使用的白话文语言体系有较大的区别,这给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理解古典诗词、领悟古典诗词造成了较大的障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为古典诗词的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助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古典诗词教学的方式。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可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古典诗词的教学服务,从而提升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信息技术,理解诗词内容

正所谓诗言志,词言情。古典诗词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志向和情感,是其内心活动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但由于古典诗词在表达过程中,并不常直抒胸臆,而多采用委婉的方式,再加上古典诗词创作年代久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别较大,导致学生难以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古典诗词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师就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及时拓展与补充古典诗词创作的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古诗词。

以王安石的《元日》为例,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人们在欢度春节时的温馨愉悦。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学生完全可以凭借注释了解这首诗要表达的大意,但只达到这个层面,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走进诗人的内心。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搜索,让学生及时了解到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由其所推动的“王安石变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北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首诗正创作于变法改革的初期,诗人借助人们欢度春节的场景,憧憬变法能在实践中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从这一层历史背景出发,学生再次走进这首诗,诗歌中所描绘的四个场景就蕴藏着全新的内涵:从“爆竹声”中感受到了人们对于变法的欢迎;从“喝屠苏酒”的温馨中感受到了人们对变法的向往;从“曈曈日”照进千门万户,感受到了变法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北宋的大地;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预示着国家能够励精图治,通过变法带领人民走向富强。

二、整合信息技术,还原诗词画面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典诗词常以简洁的文字展现出鲜活而生动的画面。这种画面需要学生在精准理解古典诗词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拓展与想象,在头脑中构建出清晰的场景轮廓。然而,从字面理解古典诗词到画面再现之间并不是无缝衔接的,其中横亘着较宽的思维鸿沟。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缩小文字与画面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古典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求还原诗词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以杜甫的《绝句》为例,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所表达的意思,学生并不难理解。但其画面所蕴含的动作与色彩,学生则难以想象并获得真正的感触。此时,教师应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两个层面:第一,颜色层面。紧扣两句诗中表现色彩的“黄”“翠”“白”“青”,将这些颜色与诗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如“黄鹂”“柳树”“白鹭”“青天”,从而在脑海中构建出画面的整体轮廓。第二,动作层面。关注两句诗中的动词,紧扣“鸣”和“上”两个字,让构建在脑海中的静止画面动起来,想象黄鹂声音的美妙及白鹭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姿态。当然,在这一步的教学中,由于受想象力的限制,学生在构建画面时往往并不明晰,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呈现相应的图片,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又弥补了学生在想象力方面的缺失。

三、依托信息技术,深化诗词主题

诗词是一种美的艺术。无论是其文字的表达,还是情感的意蕴,都彰显出鲜明的艺术美感。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妨将古典诗词与音乐进行艺术化的融合,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体会古诗之美。借助音乐的动听旋律,触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使学生与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发生共鸣。

以于谦的《石灰吟》为例,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石灰,通过描述石灰制作的过程和讲述诗人自身的经历,将洁身自好、刚正不阿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出来。尤其是诗歌的最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以象征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精神品质。在教学这两句诗时,教师应先拓展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在土木堡之战后,被奸臣诬陷、杀害的历史背景。然后,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试想自己就是于谦,戴着脚镣,一步一步走向刑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你会怎样来诵读《石灰吟》中的这两句诗呢?此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平台为学生播放《英雄的黎明》这首曲子。在慷慨激昂的音乐背景下,学生纷纷走进诗人的灵魂,面对陷害自己的同僚,想着自己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一切,在即将被处死的时刻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将咏物诗所蕴藏的内涵、学生朗读时所展现出来的情感及诗歌语言文字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巧妙地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运用信息技术,体会诗词意境

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丰富的意蕴和生动的画面,呈现了深层次的认知意境。如何直抵诗词的内在意境是经典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真正地运用好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突破这一障碍,从而获得经典诗词的教学价值。

以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为例,在理解古诗大意之后,学生知道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但诗中所隐藏的情感还无法真正触及。从语文教学的本质来看,这种情感的体悟必须要借助于语言文字。对于古典诗词而言,文字中蕴含的丰富价值绝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加以分解和细化,再经过深入体会才能最终获取。如诗的前两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看似都是纯粹的写景,但诗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也蕴藏其中。在教学“满”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水美草肥的乡村景色,体会“满”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感受文字背后所蕴藏的神韵;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将一个天真活泼、可爱调皮的小牧童形象清晰而鲜明地刻画在文字中。教师可从诗句中“横牛背”和“信口吹”两个关键性词语着手,在一些影视剧中选择相关的视频,将其与诗歌中的文字进行巧妙的对接。一方面,展现世外桃源一般的乡村之美;另一方面,借助于想象,引导学生体会牧童天真调皮的神态,感受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辅助教学工具,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趋势。因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作者简介]赵亚芹(1978—    ),女,江苏灌云人,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画面古典诗词认知
大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应用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试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趣从诗中来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