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开设艺术选项课的路径

2022-05-29汤瑾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

【摘要】本文论述普通高中开设艺术选项课的有效路径:扎实、有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艺术选项课开课的前提条件;科学、规范、合理的课程安排,是有效开展艺术选项课的重要保障;专业性、民族性、多样性的艺术教材,是实施艺术选项课的重要载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有效实施艺术选项课的重要途径;符合学科特点、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是衡量艺术选项课成果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普通高中 艺术选项课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5-0142-03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整体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课程的种类与开设的方式方法日益丰富。在高中阶段开设艺术选项课,教师以学生选课走班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成为目前高中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艺术选项课也成为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普通高中如何开设艺术选项课才能有效实施艺术教育呢?以下,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选项课的实践路径。

一、扎实、有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艺术选项课开课的前提条件

高中艺术选项课具有涉及面广、种类繁多、选择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学校开设艺术选项课,对已有艺术专长的学生而言,意味着有了施展才华和提升能力的平台;对无艺术专长的学生而言,则可以借助艺术选项课拓宽艺术视野,培养艺术爱好,提高艺术技能和艺术素养。由于艺术选项课面对的是全校学生,其中有特长生和文化生,生源存在个体差异,学生艺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思想准备和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分层式教学,灵活应对课堂生成,从而为后期持续、有效地开展艺术教学打好基础。

首先,学校要对艺术选项课的开设进行全面部署,向艺术学科教师征集关于开设艺术选项课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集中整合,同时分学科编写课程纲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等相关事宜。其次,针对学科的专业特点,不同课程的艺术教师在授课前要对学生进行概括性介绍,让学生明确自己更适合选择哪些艺术选项课。如选择聲乐选项课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嗓音条件和较好的音准概念;选择播音主持选项课的学生,必须说话流利,不能结巴;选择舞蹈选项课的学生,肢体要协调;选择美术选项课的学生,不能有色盲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尤其是文化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特色课程学习,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开课、选课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另外,有些学生在初选课时难免存在一定的盲从性,因此让学生在艺术选项课上进行试课尤其必要,时间上大致可以定为一个月。如果学生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感到确实无法适应,可以允许学生重新选课,这样既避免学生因不了解学科特点和自身情况误选学科,延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统筹安排课程,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二、科学、规范、合理的课程安排,是有效开展艺术选项课的重要保障

艺术选项课是艺术必修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兼具专业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艺术选项课以育人为宗旨,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应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教师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在实践中探索科学、规范、合理的课程安排,以便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针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艺术选项课可以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的第七、八节课,周一至周四则正常开设艺术必修课。这样的课程安排突出了以艺术必修课为主、艺术选项课为辅的教学特点,便于教师在同一时段有效兼顾两种课型的知识点,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对艺术选项课的学习兴趣。我校让有艺术特长的文化课教师加入艺术选项课教学中来,教师还在教学中开发了多项课外艺术课程,如摄影、插花、影评等,进一步丰富了艺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上,各艺术学科课程教师组织学生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展示教学成果,得到了校领导、师生的高度赞赏。

又如,学校可以在高一年级开设艺术必修课,高二年级同时开设艺术选择性必修课与艺术选项课。大多数学校在高二年级开设了艺术选择性必修课,因此可以在同一时段开设艺术选项课与艺术选择性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在高一年级打好艺术基础,在高二年级进行艺术知识的拓展学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同时又有利于教师在下一阶段的艺术选项课程中进行知识点的渗透,使艺术选项课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有的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的秋季学期开设艺术必修课,春季学期开设艺术选项课。这样的课程安排将艺术必修课与艺术选项课的课时进行平均分配,从而保证学生在两种课型上都有一定量的学习。但由于每学期的课时有限,各学期与学期之间还会出现时间断层,造成学生在每种课型的学习中只能学到一些片面的知识,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无法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可见,学校应当结合学科实际安排艺术选项课,使艺术选项课的设置更加规范、合理。

三、专业性、民族性、多样性的艺术教材,是实施艺术选项课的重要载体

在选编艺术学科教材时,应注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于艺术选项课属于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课程,教材方面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编排。选编艺术选项课教材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基础性与专业性

由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学校在艺术选项课教材的选编上要注重基础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要有学科普及性与大众性的知识点,也要体现该学科中、高难度的专业性特点,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享受艺术学习的乐趣,同时在专业性教学中体会精品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艺术素养。例如我校编印的《合唱曲集》是根据合唱团的不同特点、训练要求进行编排的,教学难易程度按照初、中、高级进行划分,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声乐水平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乐谱形式上,根据音乐艺术生与文化生的训练标准和要求,将乐谱划分为五线谱版和简谱版,既体现音乐知识的大众性特点,又突出其专业性的特点。

(二)本土性与民族性

选编艺术选项课教材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注重本土文化的渗透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将民族文化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体验民族风情,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例如,由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编写、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侗族音乐》校本教材,以侗族文化为核心,通过侗族儿歌、侗族敬酒歌、侗族拦路歌、侗族创作歌、侗族多耶歌、侗族芦笙等6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将侗族的民俗、民风贯穿始终,较完整地展现了侗族音乐文化。以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创作歌曲作为补充教材,以其特殊的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在反复诵唱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将艺术作品的内蕴转化为自身的艺术修养。

(三)多样性与关联性

艺术选项课教材还应体现艺术学科之间的多样性与关联性特点,让学生通过艺术选项课学习,以更开阔的视野了解各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关注不同艺术学科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例如,我校编印的《合唱曲集》以广西民族特色歌曲、广西原创民歌为主,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为辅,全书共38首作品,其中广西原创民歌21首、中国民歌2首、中国创作歌曲13首、国外经典作品2首,充分体现了艺术学科的多样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歌唱与舞蹈相结合,突出音乐与舞蹈学科的关联性。例如,在教授歌曲《崴萨啰》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演唱感受云南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其次,在演唱中加入傣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既丰富了合唱形式,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可见,利用多样化教材展开教学,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歌曲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体验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感受的差异性,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关联性。

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有效实施艺术选项课的重要途径

艺术选项课种类繁多,学生艺术素养参差不齐,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艺术素养不同,将集体授课与分层式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以音乐学科为例,由于音乐学科分类较细,学校音乐教师在人数和专业技能上都相对有限,因此学校开设音乐选项课时多以合唱与器乐演奏为主。其中合唱又以集体授课为主,器乐演奏则采用先合后分的授课方式,即先集体授课,再根据学生学习差异分小组进行教学。这样的分层式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显著。音乐、舞蹈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艺术表现力,因此,教师还可以将小型剧目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塑造剧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进一步理解剧目情节,有效地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从听觉、视觉给人以直观、快捷、完整的艺术感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丰富学习视野,提升艺术感受力。教师在艺术选项课教学中,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丰富课程教学形式。例如,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学生对旋律的发展手法中“模进”的概念较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克隆”技术,将音符在不同高度进行多次拖动,让学生从中直观地理解“模进”就是旋律不同高度的重复。又如,在讲解音乐时间脉络时,可以利用教学软件中的“蒙版”做一个齿轮,让学生在齿輪的转动中感受时间的流逝,极具灵动性。

而在美术选项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扩大教学的空间与范围,将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如通过室外采风学习,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专注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素描、国画等课程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景色作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让学生从中感受光和色的变化,提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版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校园文化生活作为素材纳入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素材真正来源于生活。

五、符合学科特点、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是衡量艺术选项课成果的重要标准

艺术选项课应该有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监控与检测,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由于艺术选项课的特殊性,各学科检测的形式和标准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一)课堂评价

以音乐学科中的合唱教学为例,音乐学科的评价体系可以包含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评价、自我评价、生生评价;阶段性评价是指完成一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后,教师对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感、演唱方法、声音的和谐度以及作品的二度创作等方面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本学期学习的曲目进行期末总评价。评价形式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进行全方位考核,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赛事评价

衡量艺术选项课的教学成果,还可以将赛事作为考核评价的参考标准。赛事主要分为校内与校外两种,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艺术展演、集体项目或个人项目比赛等,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书法比赛、篆刻作品展、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市(校)级文化艺术节、“五四”青年节合唱比赛等。学校依照学生获得的不同奖项等级,对应不同的艺术选项课考核评价标准,考查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与艺术表现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

总之,普通高中开设艺术选项课以课内加课外相结合的形式为主,有效丰富了课程内容,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加强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

作者简介:汤瑾(1969— ),湖南邵阳人,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生涯教育校本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
召开全区特色普通高中创建研讨会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自治区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县域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
河南2016年起公办普通高中全面停招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