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念粽香

2022-05-29薛亚英

闽南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年头粽叶德性

薛亚英

见到母亲买了糯米粽叶,才惊觉端午将至了。每年端午,全中国都弥漫在粽香之中。我童年的端午,就弥漫在奶奶的粽香之中。

奶奶心灵手巧,她可以把普通的粮食变成五花八门的糕点,包括粽子。

粽子家家有,奶奶做的粽子别具一格,光外形就与众不同。别人家粽叶能用就行了,奶奶的粽叶要精心挑选。必须是修长完好的,宽窄相近的,颜色得绿中带灰,她才肯要。这种叶子包出来的粽子好看。奶奶包的粽子大小都差不多,绝不破损,个个都如同漂亮清爽的小姑娘。我们小孩子要小一点的,她就包了更加精致的小粽子。我们不要呆板的四角粽,她就给我们包圆锥体的。那个年代谁也没见过冰淇淋,可是我们已经吃过奶奶包的冰淇淋粽子了。

奶奶做粽子的辅料有哪些?记不清了。反正只记得太香了。粽子一下锅,兄弟姐妹们都眼巴巴地等,端午那几天,一日三餐基本就只吃粽子了。

最令人惊叹的是奶奶的碱粽子,这是她的一个绝活。

我们家乡有个说法:咸粽不是粽,碱粽才是粽。端午时家家户户都会包少量的碱粽子,就是在粽米中加上碱做成的,必须蘸着白糖或者蜂蜜吃。碱粽不好吃,也不好做。不小心碱放多了就苦得要命,放少了又不伦不类。

奶奶做的碱粽子十分有特色:剝开粽叶,黄色的粽子晶莹剔透,似水晶,似琥珀。吃起来,碱的苦味若有若无,糯米的香味却扑鼻而来,简直不蘸佐料就可以放开肚皮吃个够。

对我们来说,奶奶的碱粽子最大的用途不在于吃,而在于玩。碱粽很有粘性,奶奶做的碱粽粘性更大,可以拉成长长的丝,这是黏知了的绝佳材料。

挖出一小团碱粽,黏到长棍子的叉头上,听到哪里有知了的叫声,我们就蹑手蹑脚地过去,靠近了,再眼疾手快地把粽丝贴上去,知了就飞不动了。往往一黏一个准,十分快活。

那个年头粮食金贵,这么糟蹋大人会骂的。但是奶奶从来不骂我们,似乎她认为只要孩子开心,怎么都是好的。

如今有一句流行的口号: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追求诗和远方的人,至少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可是,在那贫困的岁月里,奶奶早把生活过成了诗。没钱给孙子买点心,她把有限的粮食做成了种种诱人的糕点:清明的米粿,立夏的煎饼,端午的粽子,冬至夏至的汤圆,中元节的米糕水粿,下元节的发粿……这些别人家也有,可是奶奶做出来的样样比人家香。而且,除了这些“常规动作”,各种小点心隔三差五,持续不断地出现,让我们永远对生活充满期待。不仅是吃,奶奶在其他方面也都力求精致。没钱铺地砖,她就把泥土地拍得平平整整,打扫得干干净净;破旧的八仙桌上永远纤尘不染;灶台一天不知道擦多少回,木锅盖被她洗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奶奶梳头发,要用两面镜子前后照着看。“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奶奶年轻时,一定当得起这美丽的诗句。在那事事凑合的年代里,她的这些“穷讲究”成了邻居的笑料,可奶奶依然我行我素。

奶奶四十几岁失聪,六十岁左右失明。可是,直到八十几岁的高龄,她都坚持自己一个人生活,不愿别人帮忙。所有去过她住处的人都非常惊讶:干净整洁,完全不像是一个盲人的住所。

我唯一遗传她的可能只有爱干净这一点,而且仅得些皮毛而已。可是也足以被母亲取笑“跟你奶奶一个德性”了。小时候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却引以为豪。如果我真的完全跟奶奶“一样德性”,那我该多么神气啊,至少是李子柒第二。

再过三个月,奶奶离开我就有十个年头了。离奶奶无法再包粽子的年头就更久了。可是,奶奶的美好粽香永远飘在我的童年里,永远飘在我的生命里。

猜你喜欢

年头粽叶德性
团结奋斗
粽叶越绿,粽子就越新鲜吗
备战双十一
路以奇葩惊天下,名以怪诞动世人
摘粽叶·剪粽叶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多肉微萌妆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