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流言榜

2022-05-29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奥密克流言反式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流言: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抗原检测可以直接代替核酸检测。

真相: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检测病毒是否入侵人体,它们分别是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其中,前两者属于能够直接检测病毒的方法。

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较低,一般用于感染早期筛查。新冠疫情发生后,全球多个国家在把核酸检测作为新冠病毒检测“金标准”的同时,也大力推广抗原检测,将之作为新冠病毒检测的一项有效补充。

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抗原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选用的抗原检测试剂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说明,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换言之,也就是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根据《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应当首选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可以进行抗原检测时。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在进行抗原检测时,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规范操作。疑似人群无论抗原阳性还是阴性均应当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抗原阳性结果不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流言:根据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最新判断,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以及新出现的病毒感染无效。

真相:从各国的大量跟踪数据看,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有作用,即便原始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在下降,对重症患者依然有不错的保护效果。而且接种疫苗增强针后,接种者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水平也有大幅提升。

从前一段时间我国香港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接种疫苗在奥密克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根据香港的最新死亡病例分析,截至3月18日,这波奥密克戎疫情中的5186例死亡病例中,有88%的人未完成两针疫苗接种。80岁以上未接种两针疫苗的人群中,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的死亡率高达9.97%。由此可见,认为奥密克戎病情轻微如同感冒、疫苗接种不再重要是非常荒唐的看法。

流言:一些地区自来水中的水垢较多,人们如果常喝这些钙、镁含量很高的“硬水”,更容易患肾结石。

真相: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喝硬水会导致人们易发生肾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反,如果水喝得少了,人体泌尿系统出现结石的可能性更高。

水的軟硬是根据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确定的,这两种离子的含量越高,水的硬度越高。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毫克每升,换算后,相当于1升中含有180毫克钙元素。但是,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通常不超过2升,其中所含钙元素为360毫克,这样的饮水量对人体内的钙离子浓度基本不会有太大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18岁以上人群钙元素的每日参考摄入量为800毫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毫克。

可见,按推荐摄入量的最高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的最大硬度计算,成年人每日的钙摄入量也不会达到钙超标的程度,更不会导致肾结石。

流言:“过午不食”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延年益寿。

真相:通常,胃部食物经过4~6小时排空一次,人们正常三餐的间隔一般是4、5个小时,这样既不易产生饥饿感,又能保证身体各器官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但“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会使胃部至少有18个小时处于空虚状态,胃酸的分泌却在持续并在夜间达到高峰。胃内如果没有食物中和胃酸,有可能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甚至发生损伤,出现胃炎、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等情况。此时,人体会出现烧心、胃部疼痛等症状。

此外,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若盲目采用“过午不食”的生活方式,将造成能量和营养的摄入不足,长期下去,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头晕、抵抗力下降、肌肉减少以及情绪问题等,严重影响健康。糖尿病患者、胃肠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不适合采用“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

目前,确实有些研究认为“间歇性禁食”对健康有益,如“8:16间歇性禁食”,即一天中在8个小时内可以吃东西,其余16个小时不吃。但这些方法本质上不同于“过午不食”,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不可盲目自行实施。

想要健康,科学的做法应该是“过午少食”,即将一天中的大部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放在早餐和午餐,晚餐少吃、早吃,且保持清淡饮食。

流言:金箔食品售价不菲,其中使用的食用金箔是高端添加剂,对身体很有好处。

真相:今年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箔银箔、金粉银粉类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与经营。

从营养角度看,金箔对于人体毫无价值可言。金本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化学元素,它在日常的烹调环境中很难溶出,也就是说,它始终保持着金属固态的形式,不能变成离子,无法进入我们的血液当中。所以,吃进去的金箔并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金箔的服用量过大,可能导致人体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若金箔的纯度不够,或者添加了其他元素,还有可能致人中毒。

流言: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肺炎多为无症状或轻症,相当于“大号流感”。

真相: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普通流感要高。并且由于其轻症比例较高,传播的隐匿性较强,给传染源的发现和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或许对某些个体来说,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出现新冠肺炎重症等情况的概率在下降,但從整体情况看,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感染率高,使得受感染人群的绝对数量更高,由此发生重症乃至死亡的绝对人数也更高。

有研究者对相关国家在去年8——10月以及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人群病死率和死亡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人群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在同一时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时的同期死亡人数。换句话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很严重,并不能将其视为“大号流感”。

流言:植物奶油的本质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其毒性堪比杀虫剂。

真相:植物奶油中可能部分包含着反式脂肪酸,但植物奶油并不等同于反式脂肪酸。植物奶油又叫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奶油等,常被作为动物奶油的替代品。植物奶油多是植物油经氢化后,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制成的。

若是仔细留意一些植物奶油的成分标签,会发现里面没有丝毫乳脂和胆固醇,但是有反式脂肪酸。有许多研究证据表明,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

但不能因此将植物奶油和反式脂肪酸画等号,一些植物奶油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采用新的工艺,例如低温高压、新的催化剂以及完全氢化的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反式脂肪酸的产生,甚至可以使自身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少于动物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

当然,不管是人造植物奶油还是天然动物奶油,均应少吃为宜,毕竟如果摄入过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于人体健康有害,一是会导致肥胖,二是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无论是植物奶油还是动物奶油,都无法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

(本期内容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央视财经公众号、中国科普网、人民网-健康、《北京青年报》、上海辟谣平台、《科普时报》、《北京科技报》、腾讯较真、“博物”微信公众号、“一问到底源新闻”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奥密克流言反式
某方舱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迎战奥密克戎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在网络流言的惊涛骇浪中,权威媒体如何做好“定海神针”
真相在真相里活着
世卫组织建议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流言分析:本性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