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宇宙视觉 万物新生

2022-05-29吴佳桉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张鹏道家天体

张鹏, 辽宁大学书画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文艺学形象思维与表现方向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景观造型艺术委员会副主席、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教育部高校艺术类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非遗培训(国培)项目负责人。策划主办中国首届天体美术创作作品展,主持的“天体油画的起源与现状”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曾被誉为“中国天体油画创作第一人”。近年来在各地举办“大地与心灵的咏唱”(台湾)、“张鹏写生辽宁”(沈阳)、“张鹏写生巴黎”(巴黎)、“张鹏写生伦敦”(伦敦)、“张鹏写生佐渡”(东京)、“张鹏画游天下”(北京)等艺术交流及展览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目光去仰望星空,为畅想未来提供了巨大機遇,人们对于宇宙天体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人们对自然世界认识的进步推动了艺术的进步。在现代美术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绘画形式——以天体为素材的天体油画。它的出现,是从艺术视角对宇宙天体进行全新认知和大胆探索,是艺术与科学完美融合的范例,是当下西方艺术在中国大地经过民族化、本土化过程之后,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的全新的艺术形式。

张鹏作为中国天体油画的代表人物,他的原创科研课题“油彩艺术的宇观架构”是了解中国天体油画的一个重要视觉窗口。无论是张鹏的艺术理念、美学思想还是课题“油彩艺术的宇观架构”中所提倡的艺术与科学的精神,艺术界都已有较充分的研究。然而,目前对于张鹏的评价大体是“中国天体油画第一人”这一角色定位,未能深刻研究到他作为中国天体油画的先行者的情怀、情感、思想、艺术语言,以及在其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思想的借鉴吸收。当代,艺术研究者们需以全域的视角进行观察与探索,而张鹏天体油画中出现的美学新境象、艺术新观念、表现新语言,以及对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中国道家哲学宇宙观也正需要进一步诠释和解读。

一、天体油画与道家哲学

自古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延续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了庞大的艺术和思想体系,这个传体系的核心就是“道”。“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理念,在哲学中代表了天地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层次。作为中国油画在当下的一种全新探索,张鹏以道家哲学思想为创作根基,力求在作品中展现宇宙间天地万物的“道”,天体油画所表现的思想理念与道家哲学尤其是其对宇宙的认知密不可分。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和缘起,这一观点在道家哲学对宇宙问题的阐释中是贯穿始终的,《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既是本原又是无限。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是指物质、精神世界浑然一体,亦即“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主张精神与物质融为一体,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清代王昱《东庄论画》云:“画虽一艺,其中有道。”既是说具体的绘画形式和技巧之最本质乃是与天地自然为一体之道,也是指天地自然之道在绘画形式和技巧中的寄托。张鹏通过绘画形式和技巧的创新,把宇宙本体之道体现于绘画中,也是对“画道”的践行,其哲学思想在于追求自由,强调创新意识,不局限于先天固有事物。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打破对既有事物存在的刻板僵化的认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思想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进行艺术表达和自由创作,创造出灵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二、张鹏天体油画中的道家宇宙观

1.本体之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世间万物从宇宙中诞生,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在宇宙中自由地生长演述,这就是自然之“道”。天体油画艺术作为当下中国油画进一步发展阶段出现的新的探索形式,张鹏在其油画作品中就展现了道家宇宙观中的这一思想。

《宇宙幻想》描绘了老子《道德经》中阐述的天地初始的混沌,绘制使用了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整个画面仅有黑白两色,上下为黑色调,中间为白色调,白色调似日月映射其间,然后渐渐由浅向深过渡成黑色,其中又有无数颗粒混杂其中点缀画面,好似星辰布满在无际的太空中,表现了虚无天地中所蕴含着的巨大生机。每一笔都是画家的自然存在状态与艺术自觉合而为一的呈现,一切都是本来如此、必然如此。张鹏天体油画的特点,就是随笔自然,不强力至,效果自然天成。此创作心境与艺术旨趣,与道家思想实质,可谓异曲同工、共出一辙。

2.大道无形

自然界中的色彩千变万化,宇宙的星光,带给了宇宙的光明,也带给了宇宙绮丽梦幻的色彩。天文学家们用射电勘测拍摄的宇宙图像超出了人类眼睛的能力范围,呈现宇宙详细的彩色结构,纷繁多彩的宇宙天体图像、各种千奇百怪的星系形状、各种气体云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这些自然引起人们对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心,“宇宙绿松石色”“宇宙拿铁”“宇宙咖啡色”“银河金色”“宇宙土色”等等,表达了人们对外太空色彩的各种向往。天体油画的美学价值是巨大的,它丰富了天文学的审美鉴赏,在艺术与科学的交织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了人们对天体宇宙的美学认知,这一点,集中展现了道家宇宙思想中“无形”的特点。

《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法言说无法表述的至高存在,人们试图对其进行的各种描述必然是片面的。即使在今天,科学研究中的宇宙天体依旧是不全面的,艺术家面对这一客观事实,运用画笔将其背后的无奈展现出来,这又恰恰与道本身的不可名状相互映照。作品《猎户宇宙》大胆地选用了蓝色为背景,同时以红、黑、白三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宇宙中的光线变化、漩涡、星辰,通过色彩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展现宇宙之初的壮丽景色。很多画家在追求色彩变化时往往会丢掉了一种气度的东西,而张鹏的色彩强烈又沉着,张扬又稳重,粗拙又精妙,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大道无形,道看不见摸不着又不可言说的,其中却又蕴含着万物生长发展的玄机。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宇宙世界,既是对现实的真实反馈,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张鹏教授用油画的多种语言和符号来描绘宇宙天体神秘的空间,通过艺术的表现来诠释宇宙的奥妙,把一种另类、特有的美展现给大家。

3.圆融之道

“道”是本原,它是统领性的,但又是圆融的。《老子》中描述这一特点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正是因其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达到了玄同境界,故能为天下贵,成为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法则。

张鹏以画悟道,在油画变化的真情中逐步凝聚自己的精神世界。写意画法可以很好地表达画家个体对情感的抒情性,对生命、对“道”的体悟和理解。如作品《绚丽的中子星》,画面融入了中国水墨画所独有笔墨趣味和中国画所强调的意境,因此作品既有中国画的大写意,又注重细节的描绘,绘画的颜色不是单纯想象出来的,而是运用夸张、简化、抽象等方法,将颜色涂抹、勾划、泼洒在画布中。在展现了中子星的风貌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宇宙观的自然之道呈现于人前。这是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本土化的典型代表,是“意”与“象”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中国意象观的完美呈现。这是一个通过去除各种内外的阻滞和障蔽,包括超越外在各种因素的诱惑与影响、突破自身形骸的局限,并消除一切智能活动和成见,从了解宇宙变化的真情中逐步凝聚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不是单个的局部,而是包含着整个无限的宇宙,其用笔之道,自然也颇合宇宙之道,也是老庄崇尚和追求混沌之“道”的表达,用丰富自由的想像造图筑魂,幻映出一道既属于传统更展现当下的新的人文写意的精神境像。

综上所述,张鹏的天体油画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艺术语言,一方面都是对今天社会发展实在的表现,与当下天文科学的最新观察是密切联系的。另一方面却在艺术自觉的层面展现出对中国传统道教宇宙观的借鉴吸收乃至实现了哲学思考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为油画艺术的发展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推动力。油画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技术演变的问题,更有思想境界的升华。张鹏一方面采用西方的艺术手法增强表现力,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也体现其中。中西融合,古今辉映,给油画创作带来深刻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其从形到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吴佳桉,广州华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教师、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张鹏道家天体
张鹏、文静伉俪的内画情缘
基于PLC控制的平移式自动门设计
测量遥远天体的秘籍
太阳系边缘悬浮着神秘天体
理发风波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