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管乐市场现状调查

2022-05-29孟建军

乐器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乐乐团乐器

孟建军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西洋乐器就已经传入中国,其中包括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也就是说,西洋管乐器传入中国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逐渐有了自己的管乐器生产厂家。上世纪50年代初期,大连铜管乐器厂和北京管乐器厂相继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产管乐器得以迅猛发展。1997年,山东龙口市管乐器厂诞生,1998年,天津津宝乐器厂成立,2004年,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成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国产管乐器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并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所接受。

前不久,本刊记者采访了王宇(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王恒(天津音乐学院萨克斯教授/雅马哈艺术家)、李晨光(北京交响乐团双簧管兼英国管首席)、周勇(Selmer艺术家/《乐器》杂志编委/学而艺术学校校长)、赵佳琦(中国音乐学院萨克斯青年教师/旅美博士)、李金鑫(伊索乐器创始人/Selmer认证技师)、闫丕勇(北京德勇乐器总经理),他们对国内管乐器的发展现状、产品质量、普及情况以及其他问题,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国内的管乐器质量与十年前相比是否有很大提高

李金鑫:近些年来,国内乐器加工的水平越来越好。但是制作厂家还须加强与艺术家交流,了解市场需求,这样才能制作出音准系统稳定的高品质的乐器。目前国内一些乐器工厂从工艺角度来说已经进步了许多,一些管乐产品质量并不比国外的差。

赵佳琦:国产乐器无论是在品牌数量以及产品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十年前我所熟悉的国产萨克斯管品牌寥寥无几,而且业内对这些乐器的评价也并不高。而近几年,有了越来越多的国产萨克斯管出现在市场上,而且好评不断。我也亲身试奏过比如苇森堡、伊索等品牌,实际使用感受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对于国产乐器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但是经过实际试奏之后,发现国产乐器与10年前相比有着令人惊喜的进步,无论从做工、音色以及键位手感方面,都在向国际大品牌看齐,尤其是低音乐器,演奏体验相当之好。

闫丕勇认为:国产管乐器的质量在过去10年里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雅马哈、布菲等集团公司纷纷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和工厂、生产的品种越来越多,到普及品开始向中端产品扩展,产量也越来越大,通过这几方面就可以佐证。

王恒:国产管乐和10年之前相比品质肯定有了大幅的提高,材质的选择以及零部件的做工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细节上还有待提高。

国产管乐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周勇说:国内的乐器生产行业跟西方管乐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西方对西洋乐器有他们自己的理解,而且它的体系和传承也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特别像维修系统也是这样的,它也是成体系的。

王宇:西洋管乐器毕竟是西方的乐器,人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几百年来也有许多优秀的演奏家出现,他们已经把曾经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基本解决了。“我的理解就是中国管乐跟国外的差距主要是方法和标准不一样。”王宇还说:以前国产管乐制造有闭门造车的现象,也存在把东西拿来直接模仿的问题。当然现在咱们也把自己发明的好多小专利移植到黑管上。总体来说现在是越做越好。当然这个东西它也需要历史来沉淀的。

赵佳琦:目前国产乐器与国际一线品牌最大的差距在于音准稳定上。尤其是高音萨克斯管,以及中音乐器的高音区。“根据我的亲身体验,国产乐器的高音区音准普遍偏高,而且音程关系不够平均。”

闫丕勇:国内工厂从管乐品质上讲已经达到或接近进口知名品牌品质的70%~80%,在乐器音准,乐器的表面处理等基本品质上达标后,缺乏对管乐器的音色、手感、材料、配件等方面进一步更专业的研发。对细节研究得不够通透,导致中高端专业品质乐器的缺乏。另外,国内一些乐器厂家的品牌意识不强,只有近期计划,没有长期发展的目标以及自己的品牌营销策略,习惯于做OEM品牌,为进口品牌做嫁衣,缺乏品牌营销意识和人才。

闫丕勇还说:国内的管乐生产集中度比较低,大多数管乐工厂都是小规模企业,资金实力薄弱,没有研发能力。几个生产规模比较大的工厂(个别除外),仅仅满足于做国外知名品牌普及品的代工,很少看到他們能每年有规律地投入资金,能主动地、有计划地和国内演奏家、工业工艺专家、产品设计专家来合作,有目的有意识地推出拥有自己独特产品特点的产品系列。特点即不同,有自己的风格才是知名品牌的根基。

中国没有专门的管乐器研发和设计学校和机构,国内大多数管乐生产工厂都是模仿和仿制知名品牌的个别型号和产品,东施效颦,永远无法做到突破和超越被模仿的知名品牌。高端的管乐器不是完全的流水线作业,需要一定的人工介入来控制乐器的精准度,这方面感觉做的不是特别完美。师傅们追求的应该更像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是完美的产品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再就是乐器品质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很多国产乐器一两个月状态还可以,时间再长一点,就会出现各种小问题。

李晨光: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国内一些管乐器在材质、工艺、按键的严密性以及音准、音质、使用舒适度等方面需要更精深的研究,需要乐器制作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去攻克技术难关。作为双簧管演奏者,我也看到国内某些品牌在音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管乐培训教育目前在国内的状况如何?

周勇说:中国的乐器市场现在应该是全球最大的,因为人口基数大。据我了解,现在北京有600多所中小学,基本上都有管乐团,管乐普及率非常高。

从文化和接受程度上来讲,社会和家长对孩子的艺术培训很重视,市场应该是逐渐放大的,乐器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每年都会提升。

赵佳琦认为,管乐教育在国内其实有着很大的市场,但是不成体系。其实不单是管乐,中国学生学习乐器的第一目的往往是考级,而非喜欢,即使在一开始有的年龄偏小的学生选择学习某种乐器是出于热爱,但也会在考级大军中将这种热情磨灭。所以到最后不从事音乐专业的孩子很少有能坚持下来的,往往学了数年时间,最后却连试奏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都成为了难题。当然我这么说不是否定音乐考级,考级可以锻炼我们的舞台能力,积累表演经验。其实任何形式的考试、比赛、演出对于表演行业都有着很好的锻炼作用,而且我始终坚信表演行业是不能远离舞台的,我认为考级不应该作为学习音乐唯一的上台机会,甚至是唯一的目的。

李晨光说:国内大中城市的学校几乎都有管乐团,可小城市及乡镇就很少有管乐团。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原来学习管乐的孩子和家长积极性很高,但随着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政策的取消,孩子们学习管乐器的积极性随之有所下降。

王宇说:管乐在国内院校普及程度很高。因为管乐是单旋律的乐器,小提琴、钢琴、竖琴属于多声部的乐器,学习管乐器演奏,每个手指就能完成一个声部。如果演奏钢琴,每一个手指还要控制它的强弱音、乐句的方向等等,这就非常难。所以说管乐学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容易上手一点,比较容易普及。

李金鑫说:萨尔玛的乐器在日本和韩国的销售量高于中国,但是他们的人口数量远远低于中国。由此不难看出,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度和喜爱程度。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文化需要沉淀才能达到这种状态。现在国人的艺术素质也在提高。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有道理: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我们未来的观众。如果说现在的学生到了未来观众的一个程度,我们有可能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王恒说:管乐培训教育和以前相比进步很大,虽然从事管乐基础教育的老师越来越专业化,学生演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存在着为了考级拔苗助长的情况。作为管乐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情况来布置作品,并且在日常的专业课程训练中,注意基本功训练,有机地结合管乐团排练的乐谱来练习,为管乐团合奏训练做好铺垫。

闫丕勇认为:国内管乐培训的模式有些僵化和守旧,必须要有培训模式上的创新。另外,国内也缺乏善于管乐教学的专业老师。不是会吹的人就会教学,这方面国内的误区非常大。国内的音乐学院没有专门的管乐教育专业,这是大问题,都默认会演奏的学生毕业了就自然会教学,这其中缺少了很多内容和环节,比如包括管乐指挥,如何排练,作曲和改编,儿童教育心理学等。

从教育体制上讲,中国的中小学并没有把管乐教学培训乐团纳入必备项目,只是个别学校采取兴趣爱好班的模式,即使是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学,也才安排管乐器每周一次课,一次1小时,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培训学习的效果。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管乐普及率相对较低,有何举措改变这种状况?

赵佳琦认为:国内一些一线城市的中小学虽有管乐团以及管弦乐团,但是管乐团的普及率却没有管弦乐团高,当然这包括一些客观原因。不过我认为管乐相较于小提琴等弦乐来说上手难度还是较低的,所以管乐团的普及率低还是因为管乐合奏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合奏是很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形式,而且合奏能从乐队协作、听觉,以及乐感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是一种很全面的音乐教育模式。所以我们专业的管乐演奏者所要做的是将管乐合奏概念进行大范围的传播,比如自己组建一些重奏乐团,将这一形式多展现在观众面前,或者在个别课上和学生进行一些二重奏的试奏,提高他们对于重奏、合奏的兴趣。

闫丕勇认为:我们国家管乐普及率相对较低,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思考和改进:一是加大推广管乐的力度,通过媒体等方面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好,二是提高地方管乐教师的专业教学综合实力,使学生不走弯路。三是进行管乐团的推广,使学生在与其他人合作中进步,使专业课和合奏课程有机结合。另外要改变中国管乐普及率低的方法有很多:

一、全面普及音乐教育,多办各种层次的音乐节,从小学到高中都应该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门管乐器;

二、每个中小学必须建立管乐团,每个寒暑假都要举办学校之间的管乐团比赛,比赛必须大张旗鼓,必须有当地的乃至全国的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大篇幅的报道,增加荣誉感和成就感;

三、在省市区县乡等各个级别,利用现有的音乐家协会或乐团组织,设立各种管乐的集体和个人比赛奖项,鼓励各个不同水平的学生和管乐团来参加比赛;

四、鼓励和引导社区举办成年人为主的社区管乐团,从自娱自乐到参加比赛及演出活动,要定期多搞示范性演出,把民间很多管乐爱好者及团体发掘出来,让他们发光发热,带动更多的人。鼓励更多的家庭和中小学生进入音乐厅去听音乐会。

李晨光说:我国的管乐普及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来起步较晚,缺乏基本经验的积累,很多东西也是向别国学过来的。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在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大环境下,国内的管乐队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如果管乐广泛普及,还需要社会的重视及全方位的宣传,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小城市与基层管乐队的建设。

对管乐器未来发展前景有何展望?

铜管乐队起源于英国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之后风行于欧美多国。无论是铜管乐器还是木管乐器,它们的质量集中体现了制造厂家的科技水平和制造水平。而铜管乐队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整体的艺术素养。1860年,彼时的英国就有750多支铜管乐队。

闫丕勇说:管乐器和其他乐器一样既是精密的仪器,也是艺术品。世界知名管乐品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在设备技术工艺上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创新外,同时也在产品本身及包装上、外观美学设计上投入了专业力量和大量資金,不断推陈出新,每年出新款乐器也是知名品牌保持生命之树~常青的秘诀之一。

中国管乐器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只要行业内的每个人都能把眼光放远一点,从制定年度计划逐步过渡到制定5~10年的发展规划,持续投入人力和资金,坚持不懈,中国一定也会打造出一个或几个和华为一样世界知名的管乐品牌。

王恒说:随着祖国的昌盛,越来越多的优秀管乐器演奏家回到国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训练方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年轻的优秀管乐演奏家出现,管乐器的普及和发展未来可期。

赵佳琦说:对于国内管乐器未来的发展,我们有着很高的期望。国产乐器质量的提升和国内管乐演奏的普及,都预示着管乐行业正在步入正轨。相信经过我们演奏者和优秀的乐器制造商的不断努力,中国的管乐将迎来一个令人惊喜的未来。

猜你喜欢

管乐乐团乐器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乐器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乐师
乐器也疯狂
中国行进管乐的发展与未来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