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港产城”协调发展的港口及临港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2022-05-27大连理工大学栾驰铠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3期
关键词:港城青岛港临港

文/大连理工大学 栾驰铠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张天明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郑子健

大连理工大学 徐蕴卓 王文渊

0 引言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内涵是以港口为龙头、产业为核心、港口城市为载体[1],在全面、系统分析三者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开展港口转型升级、产业合理集聚,促进城市繁荣发展。随着“港产城”关系不断演变,土地矛盾成为阻碍港城关系良性发展的关键。土地利用结构直接影响“港产城”协调发展水平,二者联系紧密,用地格局的优化能够有效促进港、产、城的全面融合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提出面向“港产城”协调发展的港口及临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并以青岛港老港区为例,开展面向“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将“港产城”协调发展理念与土地利用优化相结合,对推进“港产城”协调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港口及临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制定针对港口及临港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分析“港产城”发展状况、优化土地资源的重要基础和工作手段。

1.1 港口功能演变与用地需求变化

“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从业者的认同[2],港口功能随着供应链物流和贸易服务的兴盛而不断向新领域发展[3](见图1)。港口功能定位对相应的用地需求有着重要影响,其发展变化直接推进了港口及临港用地类型的演化。除码头作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及支持系统用地等传统的港口生产用地外,其他用地需求诸如商贸服务用地、休闲娱乐用地以及绿色生态用地等用地类型正逐渐凸显[4]。

图1 港口功能与用地需求演变

1.2 土地利用分类说明及适用范围

本文提出的面向“港产城”协调发展的港口及临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主要针对港口与城市产业发展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情况,重点关注港口作业涉及的具体流程以及土地的规划管理问题,统筹考虑土地自然属性与功能用途。

本分类体系适用于港口及临港区域空间,服务于港口及临港地区土地利用统一规划及精细化管理,并可作为微观层面港城空间结构演变、土地资源监测与仿真、港口及临港土地利用效益研究等进一步研究的基础[5]。

1.3 分类体系

本分类体系共分为三级,包括港口生产用地、临港产业用地、城市生活用地、其他用地及水域5个一级类、25个二级类以及45个三级类(见表1)。

表1 面向“港产城”协调发展的港口及临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续表

2 面向“港产城”协调发展的青岛港老港区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老港区是青岛市发展最早、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港区。随着老港区后方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现有空间无法满足“港产城”协调发展要求。在对老港区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港口土地利用结构、港城产业联系等方面,对港口土地利用情况展开分析(见图2)。

图2 青岛港老港区及临港区域土地利用分类

2.1 土地利用分类

以老港区为中心,综合考虑临港地区实际建设情况、行政区划以及交通干线等因素,选取港区及后方总面积约918.8hm2的区域为本案例土地分类范围。

选择本文分类体系中的部分类别,依据处理过的遥感图像中地表实物的几何特征和光谱特征,并结合青岛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调查,通过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分类方式,对老港区及临港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划分,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青岛港老港区及临港区域土地利用情况

2.2 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根据《青岛港总体规划(2018-2035年)》,青岛港老港区以国际邮轮等旅客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和城市物资运输,积极拓展商贸、金融、信息、文旅服务等功能。从土地利用情况可发现,临港居住用地、滨水生活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为老港区临港土地利用占比最高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城市滨水生活为特色的老旧港区更新改造模式初见成效。从“港产城”协调发展角度来看,青岛港老港区的土地利用仍存在较多问题。

2.2.1 港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由于老港区建设时间较长,港区建设布局与城区有明显差异,造成二者空间上的阻隔,港区土地利用结构已经不适应青岛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例如绿化用地仅占港区土地及临港土地面积的5.7%,港区绿化面积较少;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2.5%,港区内道路密度较低,但因道路用地建设不合理,城市公交车、私家车等在沿港区外围绕行时易与货运车辆形成拥堵,阻碍了城市交通发展,加剧了港城土地利用矛盾。

2.2.2 港城产业联系薄弱

青岛市产业结构重心正在向第三产业偏移,从港区及临港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可看出,低端产业相关的堆场、仓库等占用较多土地,游艇码头面积占比5.3%,港区邮轮、客运及滚装码头作业区面积占比2.3%,旅游与文化游憩用地面积较少。港区发展依存产业结构单一,与青岛市其他产业联系较薄弱。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及港城产业联系薄弱的现状制约了青岛港老港区的转型升级,也阻碍青岛市发展滨海度假旅游的战略,亟需对老港区进行土地利用优化,促进“港产城”的协调发展[5]。

3 面向“港产城”协调发展的青岛港老港区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3.1 明确港区功能定位

青岛港老港区周边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资源丰富[6],需要明确老港区功能定位,发挥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度假产业,规划建设客运服务区、观光游憩区等功能。通过提升旅游客运服务品质,成为新一代航运服务中心,加快“港产城”协调发展。

3.2 完善土地利用布局

结合青岛市产业发展趋势,建议老港区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产业,进一步搬迁货运配套的低端物流仓储和铁路支线。依托邮轮母港建设,推动老港区形成集旅游、贸易、休闲等产业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提高港口发展要素与青岛城市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3.3 优化土地利用外部环境

青岛港老港区作为传统的工业区,自然环境长期遭到工业污染,阻碍了港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建议港区在改造过程中合理配置绿地,改善港区水质,构建港区联系城市生活的生态核心。同时统筹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提升周边的商业商务服务功能,打造具有居住、医疗、教育等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核心。

4 结语

本文从“港产城”协调发展角度入手,提出一套港口及临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并以青岛市老港区及后方临港地区为例,采用本文标准开展土地利用分类,通过多角度分析港区土地利用情况,提出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得出青岛港老港区土地利用优化的指导建议,以期全面提升“港产城”协调发展水平,实现“各方共赢、利益最优”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港城青岛港临港
夜游港城(外一首)
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整合
上海临港的海
陈立东
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上海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杨超越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中国好人”管学刚:港城的光明使者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