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5-27沈海燕

医药前沿 2022年9期
关键词:护患门诊手术室

沈海燕

(如皋博爱医院门诊手术室 江苏 南通 226500)

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在医院门诊科室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职责是为药物流产患者做清宫处理、人工流产等宫腔内手术。由于宫腔内手术对患者身体与心理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该种护理模式更加关注患者本身,具有个性化、综合性特点,能够满足患者需求,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同时,综合护理当中也包含人文关怀,在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开展综合护理是对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肯定了人本身所有的人格、尊严以及需求,充分弘扬韧性的根本关怀与人文精神价值。患者的满意度能够充分反映出护理质量,是护理质量评价重要指标,因此,在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中,护理工作不单需要体现在护理技术方面,还要充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与研究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如皋博爱医院收治的80 例计划生育门诊手术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 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属、本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②首次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就诊患者。排除标准:①妇科肿瘤患者;②精神疾病严重患者;③高中以下学历患者;④未婚患者。参照组年龄21 ~35 岁;平均(32.63±2.47)岁;疾病类型:早孕药流有8 例,人流有10 例,输卵管通水有1 例,输卵管造影有2 例,上取环有11 例,宫腔镜检查有8 例。试验组年龄22 ~40 岁;平均年龄(33.73±2.51)岁;疾病类型:早孕药流有9 例,人流有11 例,输卵管通水有1 例,输卵管造影有1 例,上取环有12 例,宫腔镜检查有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患者讲解治疗措施等,为患者做好各项体征监测。当患者手术完成后,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具体方法:(1)予以患者基础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应与其进行积极沟通,明确患者禁食、禁水时间,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反应。患者进入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陪同,并指导患者如何摆放体位。此外,还应将保温工作落实到位,使用清洁巾单等包裹患者双下肢。针对患者心理情况,可予以其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放松心情,减少术前紧张感。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擦拭消毒液等,并帮助其穿好衣物。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头晕等。将患者送至观察室后,还可为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同时嘱患者家属予以陪伴与安慰。(2)加强护理培训。妇科门诊对象病情不同、区域不同,年龄跨度比较大,文化素质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年轻患者来说,常常会伴随着羞怯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态度亲切,耐心接待;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年老体弱,就诊相对来说不太方便,更应该要做好协助工作。护理人员应该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当予以沟通,医院要有意识的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讲解沟通技巧、护理技巧等,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加注意护患之间沟通,避免患者或其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误解,发生护患纠纷等情况。(3)沟通细节。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一视同仁,予以患者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护理人员需要从仪表、语言等各方面体现出职业素养。在仪表方面,应确保着装干净、整洁,同时举止大方、热情周到。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应耐心倾听患者问题,面带微笑,予以其合理解答。此外,护理人员应确保说话声音适中,语气温和,避免给患者造成紧张与恐惧心理。(4)尊重患者隐私。由于患者身份、地位、经历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隐私,不可歧视患者。(5)加强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包括候诊区、检查室以及手术室等。针对候诊区,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以及温水。可在显眼位置摆放健康知识宣传板等,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治疗方式等。值得注意的是,进行妇科检查时,需要保护患者隐私。(6)患者出院后,应对其进行随访,时间为2 个月,每月随访1 次,了解患者情况。(7)心理护理。术前可根据患者社会角色、年龄不同选择相应的沟通方法。①对于年纪比较轻的患者,通过和蔼、耐心态度进行交谈;②对于中年患者,应该要热情、主动接待,并予以患者必要的关心与爱护,让其感受到温暖;③对于年纪较大患者,应该要予以尊重,不能随意窥探他人隐私。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与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状况等有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可通过环境变化与言行等方式缓解患者情绪状态,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需要认真解答,对于年轻患者,则要认真讲解有关妊娠、避孕等方面知识,消除患者的思想负担。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术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对于术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应该要及时予以解决,护理人员需要保持镇静。术后认真对待患者主诉,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不用因疼痛感到过度恐慌,可通过听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等。(8)针对不孕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充分理解患者,让患者及时倾诉自身的痛苦,通过护患之间深入交流充分了解到患者的身心需求,予以针对性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尊重患者,保护患者自尊,可通过单独诊室让患者自由表现真实自己,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护理满意情况评分、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护理满意情况分数为100 分,设置20 个问题。5 分为非常满意,3 分为一般满意,1 分为不满意。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答题形式,计算患者平均分数。满分为100 分。(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进行记录、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SAS 量表共20 个项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评价,总分<50 分为正常,≥50 分为焦虑;SDS量表共20 个项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评价,总分<53 分为正常,≥53 分为抑郁,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3)分析两组护患关系友好情况。通过双向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患关系友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评分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评分、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评分比较(±s,分)

2.2 两组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2.3 两组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患者护患关系友好情况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护患关系总友好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患关系友好情况比较[n(%)]

3.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常见计划生育手术如人工流产、上宫环等。人工流产手术等计划生育手术对患者身体、心理伤害较大,患者极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部分女性对计划生育手术知识比较少,加上对术后疼痛的恐惧、担忧术后效果等,手术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对手术进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患者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既包括计划外怀孕行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患者,还包括自身身体原因多次流产的患者。这些患者中,部分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方法、流程等不了解,伴有恐惧、紧张心理,部分患者因多次人工流产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此外,一些患者羞于启齿流产行为,瞒报临床资料。而上宫环、取宫环妇女更加担心术中疼痛感以及宫环能够脱落等情况。由于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中存在部分男性医师,因此,部分患者担心为其手术的医师为男性。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需要确保系统性、全面性,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患者语言鼓励与安慰。此外,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患者除具有上述特点外,其个体化特征也十分显著。一些未成年少女所接受的性教育较为贫瘠,避孕措施缺乏,进而导致怀孕。由于避孕失败而怀孕的患者不在少数,由于性生活混乱导致意外怀孕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综合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原则,将关心患者本身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而言,综合护理更具有个性化特点,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就诊体验。综合护理强调细节护理,从患者就诊开始至患者治疗结束,均需要将其贯穿始终。而在横向上,则包括心理疏导、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通过该种护理模式,患者可提升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情况,进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概率。除此之外,患者获得良好的诊疗体验,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护理人员而言,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可提升职业认同感,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基于此,根据护理对象特点,在充分尊重患者人格、隐私基础上,予以患者综合护理非常重要。

在计划生育门诊手术服务当中,心理护理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环节,会直接对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对患者实施的综合护理中予以心理护理,旨在强化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避免不良情绪对手术产生不良影响,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在护理工作期间,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接受先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沟通技巧与心理学相关知识,一方面能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予以患者个体差异性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情况评分、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护患关系总友好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将综合护理实施预应用于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患者中,能优化手术室环境,保护患者隐私,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此外,根据患者疼痛程度予以相应护理措施,也能进一步缓解患者心理障碍,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机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患者,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减少不良心理情绪。

猜你喜欢

护患门诊手术室
门诊支付之变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