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2022-05-27张智威,夏堇,翁建平

中学生天地(B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读书课文

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是课堂的启蒙者。

好老师要让学生与文学产生“爱情”,让语文课成为思维碰撞的信息场。

语文课,无非就是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带着孩子读经典作品,大家都读得很开心,这就够了。

…………

在良渚艺术中心咖啡馆见到郭初阳,他比想象中更年轻,谈话期间金句频出,浑身充盈着澎湃激情。听过郭初阳讲课的学生说,大部分老师的语文课是一堵墙,而郭老师和他的语文课是一扇窗,是一扇干净的、透明的窗。

整个下午,这位语文教育界名师用他独有的引人入胜的语调,带领我们打开了一幅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图景。

郭初阳中学语文教师,著有《颠狂与谨守》《郭初阳的语文课》等。

=本刊记者 钱梦佳 金 竹

=郭初阳

从课外读物开始的阅读兴趣

我母亲曾是一位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她挺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童年时母亲在教书,我就在一旁边玩边听,耳濡目染中,也对书产生了亲近感。我很小的时候就爱抱着家里的《新华字典》,翻来覆去找自己的名字。小学二年级时,我阅读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365 夜故事》,每天一个故事,我读得如痴如醉。当时教室在一楼,我家住在二楼,我连课间十分钟都要跑回去,再读个故事过过瘾。读书的兴趣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培养的,到后来我读了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成了语文老师,我也一直强调课外读物对孩子的影响。

说实话现在回忆起来,中学语文课大多是冗长乏味的,让人只想盯着手表等待下课。好的语文老师应当像“媒婆”,牵引着学生认识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事实上,很多老师不仅不是媒婆,反而棒打鸳鸯,让学生对经典文学毫无兴趣。很不幸,我没有遇到“媒婆”般的语文老师,所以中学期间对阅读的兴趣远不如童年阶段,上语文课也大多是敷衍了事。

或许是对语文课耿耿于怀,又或许是对读书的乐趣念念不忘,当时我的分数堪堪能进师范大学,便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中文专业。那时候也没想着将来要不要当老师,只是觉得读中文挺好的。就读中文系后,我遇到了好几位良师益友,阅读视野渐渐被打开了,对中文的兴趣也愈发热烈。

用语文课“引爆”阅读热情

我想过当作家,但人各有天赋,我没有当作家的天赋。后来我又考虑过当书店老板,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熟悉杭州大大小小的书店,当然也幻想开一家书店。不过当时没有资金,也不懂运营,所以没再折腾,事实证明还是当老师最适合我。

我想一个好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就语文这门课而言,老师要尽可能多地呈现各种类型的文本——有的同学很擅长写诗歌,有的同学喜欢写小说,还有同学喜欢写研究报告。作为老师,得给每个孩子提供机会嘛!

我总觉得一名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的机会,利用场景、材料、文本的变换,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有的学生可能很擅长写文章,但有的学生可能有其他的创新思维。我用《瓦尔登湖》一文给学生上课时,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学生任选《瓦尔登湖》里的一个章节,用章节里的任意词汇,组合成一首诗。这非常好玩,它是一种双重创作,得到的碎片组合是属于你的诗歌,但同时也是梭罗的诗歌。我发现有的学生就很擅长组合拼接,非常有想法,也很心灵手巧。而这可能是我们在既有的课堂模式里看不到的一面。我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做更多的尝试,给孩子们提供不同的机会,以此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2004年,我上过一堂《愚公移山》的示范课,我抛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进行思辨讨论,这在当时引起过不小的反响,课堂实录也写进了这套图书里。

这些年我重读这篇课文,有了新的想法,于是在2019年重新上了这堂课。我把《愚公移山》从“寓言”的框架中释放出来,让它变成一篇真正的“小说”。我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中的微妙用词、人物的腔调色彩,甚至关注一个标点的运用,把寓言中的扁形人物读得丰满而立体。新课的效果很好,当我问“为什么愚公没有直接回应妻子的疑问”这一问题时,学生给出了很多好玩的回应,有的说:“因为愚公生气了,觉得妻子不信任自己。”还有的说:“其他人纷纷赞同,只有妻子当众质疑,让愚公觉得很尴尬。”……这些和十几年前的课堂互为照应。

不过,无论授课思路和形式怎样变化,教学的终极意义不会改变,无非就是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快乐地读经典作品。

一节好的语文课,会在三个指标上表现突出,分别是时间指标、笑声指标和爱情指标。好的课堂会让人感觉时间飞逝,这就是时间指标;笑声指标是指课堂应该活泼,授课内容可以很严肃,但授课过程中学生仍然会有笑声;一节课下来,教师是催化促进学生去喜欢经典作品,还是设障阻隔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爱慕——这是评价课堂优质与否的爱情指标。

我觉得语文课最终的目的是“引爆”,引爆学生对阅读的疯狂热爱,让他们发自内心觉得读书太有意思了。下课以后,大家都去读书,每个人读的书可以不一样,有人喜欢读《哈姆雷特》,有人喜欢读《哈利·波特》,都不错。作为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破坏这种兴趣。

写作不好,主要是书读得太少

我觉得所谓的批判性阅读,首要是持有一颗受教的心,不能抱着“找茬”的心态去读书。你在阅读任何一本书时,对它的基本设定应该是认同的。比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为什么会72 变,而不是73 变,提出这种问题可不能叫批判性阅读。在此基础上,我们再以平等的心态来提出问题。举个真实的课堂案例:一个老师上到《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读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问:“为什么要带上门?门这么重,他是怎么带走的?”同学们反应过来后哄堂大笑,等大家笑声渐息后,老师说,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带”是“关上”不是“带走”的意思,但是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因为课文的结尾是“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课文从推开门开始,又从推开门结束,“门”象征着作者思绪的开启与结束。老师又说,在现代文学里,门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并提问学生还能想到哪些关于门的例子。有人想到了“黑暗的闸门”,来自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于是老师基于此又鼓励学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可见,哪怕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傻的问题,也有其含义。不要害怕提出疑问,好的文学是一种解放,而不是捆绑,它会让人变得更敏锐、更宽容,也更有智慧。

郭:给《南方周末》投稿,除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考量,就是让学生回归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观察日常生活,不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终用文字呈现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是一种应用型的文体,它来自现实,甚至会反过来影响现实。比如,我有个学生,曾经写了村里池塘不合理填埋的案例,这一则观察案例刊登在《南方周末》上后,居然“惊动”了当地区长。由此可见,应用写作是有力量的,有时候甚至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很多学生惧怕写作,无非就是读得太少了,没有参考模仿的对象罢了。当然我所说的写作,并不是成为一个“作家型”的写作者,而是指面对不同类型文体的基本作文能力。写作像画画一样,可以分为临摹和写生,相比之下临摹是最简单的。有的家长以为,带着小孩去动物园逛一圈,小孩回来就能写一篇文章。其实对于一个写作初学者而言,他是无法像写生一样,把生活直接转成文字的。小说只能从小说中来,诗歌只能从诗歌中来……如果学生阅读量不够,怎么可能写得出东西。

第一本我觉得是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这是一本不算厚的书,但里面有爱,有很多源自中国传统的好东西,适合中学生阅读。第二本我推荐张爱玲的《流言》。张爱玲是具有高度语言敏感性的女作家,《流言》汲取了张氏小说的语言精髓,又没有小说那种晦涩复杂的幽暗面。而且张爱玲英文极佳,能从多元文化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这对中学生是有帮助的。第三本是约翰·密尔的《论自由》,它一直是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篇幅不长但能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最后一本是《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在书中对现实世界有着预言式的呈现,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匹配的。

我推荐的四本书篇幅都很短,阅读门槛不高,相信可以让每个中学生都沉浸到阅读的世界中。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