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绘本资源,开辟写话新天地

2022-05-27崔靓靓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1期
关键词:图画绘本文字

崔靓靓

绘本是一种由图画与少量文字组合而成的低年龄段读物,深受低年龄段孩子的喜爱。绘本的主题丰富,内容多样,蕴藏著极为丰富的写话资源,通过科学地设置相关教学程序、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从绘本阅读自然过渡至写话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本文主要从写话素养积累、写话渠道拓展以及写话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探析了绘本阅读与写话学习的深度融合,希望对相关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绘本通常由图画以及少量的文字组合而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是一种少儿较为喜欢的读物。少儿处在直观认知事物的特殊年龄阶段,绘本读物符合其认知特点。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绘本这一趣味性的读物蕴藏着丰富的写话资源,不论是在故事内容的编排抑或是图文搭配方面,均有着独特的优势,将之引入写话教学中,使二者融为有机整体,能够提高学生对写话内容的兴趣,促进其写话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深入挖掘绘本写话资源,开辟学生写话新天地。

一、阅读绘本,丰富学生写话素材

学生在进行写话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素材不足的问题。绘本阅读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就不同的主题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绘本,引导学生阅读,使他们积累写话所必要的素材。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选择绘本要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将其中的内容自然迁移到写话环节;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到绘本中所蕴藏的情感元素,如绘本《好朋友》讲述的是友谊,《我的秘密朋友阿德》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世界上最大的房子》旨在让孩子认识自己,等等。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绘本时的情感体验,选择的绘本要与他们的生活相连接,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表达自身情感的动机,为他们写话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一些绘本中的词句,学生在持续的阅读过程中语言会越来越丰富。阅读绘本应坚持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部分文字描述具有特色的绘本内容,教师可以示范性地朗读,让学生学习,使他们体会到语言的声韵,受到绘本语言的熏陶。教师亦可对学生绘本朗读的方式予以创新,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小短剧,再现绘本内容,加深其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亦可极大地提振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二、巧用绘本,拓展学生写话渠道

绘本中所蕴藏的巨大写话资源,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深入挖掘,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下述几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成效。

1.看图补文。绝大多数的绘本都遵循“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内容编排与设置原则,契合少儿以直观形式认知事物的特点。与此同时,图画还可以显著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图画与文字的结合又可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对其克服写话紧张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故而,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在阅读完绘本之后,通过多媒体呈现绘本中的图画,但将文字部分去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回忆与想象,补充文字部分的内容。补充的内容不限制范围,学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其变为更为细腻的作品。

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运用为例,在学生阅读完后,教师便将去掉文字部分的图片展示出来,并让他们补充文字部分,告知他们不限制范围,自由展开联想、想象,声情并茂地说出自己的内容。在看到小兔子张开双臂的图片时,有的孩子甚至也张开双臂,说道:“我多么爱你。”内容充满童真童趣,并且更为细腻,能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2.借文补白。有的绘本文字内容相对较少,其中的内容大多是以将图片进行串联其一整个故事,此类绘本有助于学生从阅读转向写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绘本中的少量语言串起来,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文本细节予以扩充,使学生在浓郁兴趣的支撑下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从而使绘本内容更为生动和饱满。

以绘本《鸭子农夫》的运用为例,其中的一个情节讲述的是牛、羊、鸡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帮助鸭子,整个情节中只出现了诸如“哞哞”“咕咕”“咩咩”等象声词,存在较大的文本空白。教师可引导学生们借助联想、想象,结合绘本中的图画内容,把这些简短的象声词扩写为一个小故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扩写出的内容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3.借事续写。“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处在想象力异常丰富的特殊年龄阶段,对许多事物有着自己虽显稚嫩却充满妙趣的认识,因此,教师欲实现绘本阅读和读写学习的联动,可以组织学生续写绘本,加深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并进行再创造。如有的绘本故事短小精悍,内容却富有趣味,让孩子在读完后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们续写故事,这样就可以将孩子们自然引领到写话训练中来。

以绘本《逃哇,去火星》绘本的运用为例,熊多多、猪皮皮与羊咩咩因为飓风逃去了火星,故事即戛然而止。孩子们阅读完后,会觉得意犹未尽,猜测熊多多、猪皮皮与羊咩咩后来怎样了。此时,教师便可抛出相关的问题,“他们去到火星上之后,会发生什么呢?”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火星的视频或是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展开想象、联想,进行相关续写,使《逃哇,去火星》有更多结局,从而真正做到学生“阅读”与“写话”的梦幻联动。

4.借话引话。绘本普遍采用图片和句子表达所描述故事的主旨,其中的文字也都是作者经过精心选择与整理的,语言较为生动幽默,并且容易记忆,适合孩子阅读。教师可以依据绘本的这一优势,进行借话引话,针对绘本中一些较为有教育意义和童趣的语言,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的理解接着往下说。

以绘本《逃家小兔》为例,将其中较为经典的语言提供学生,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教师出示小兔子的语言:“如果你来追我”小兔子说“我就会变为小溪中的一条小鳟鱼,游得远远的。”这时,教师可以将此话作文为引话的切入点,再以小兔子妈妈的身份说:“可是我不会游泳,你们能想想办法吗?”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出自己的建议,例如,“兔妈妈可以将胡萝卜扔入小溪中,吸引小兔子上岸。”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还可以继续启发学生:“你们真是兔妈妈的聪明小助手啊!但面对兔妈妈的计策,小兔子接下来又会怎么做呢?”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会产生新的思路,最后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总结,写成一个小作文。

三、活用绘本,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1.借图画,引思路。学生进行写话学习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写好对话,活用绘本,让常见的对话形式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因此,活用绘本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培养,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引导学生在听与读中关注对话。绘本中的对话,教师在示范朗读的过程中应注意表现出各类角色的语气、神态,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其二,引导学生在画与写中学习正确的表达方法,对于部分不能够熟练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他们使用画画的方式把对话内容表现出来,加深其對对话的理解,即教师对绘本故事充分利用,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孩子们进行画与写的练习,把绘本当做拓展学生想象力的“引子”,切实提升学生写话训练学习成效。

例如,绘本《我爸爸》,学生充分阅读绘本故事后,教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画与写的任务,即参照绘本,结合自己对爸爸的回忆,画一画,写一写,这一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理解绘本的内容,并由此想到自己的爸爸,把自己的爸爸的特点等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一任务的导向下,加之主题又是自己极为熟悉的人,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大大提升,涌现出来许多令教师称赞的佳作。其中,有一名孩子画的是爸爸带自己去买冰淇淋的场景,留白处配上了一小段文字:“爸爸买的冰淇淋,吃起来最香。”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想法,并通过绘画和文字的方式,将自己与爸爸最为珍贵的回忆表现出来,这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能了解每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绘画能力,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快速提高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2.借色彩,激情感。传统的看图写话,大多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图画资源颜色较为单一,包括其中凸显情绪的部分多以人物面部表情呈现,但绘本与之不同之处便是具备鲜明的颜色,这也是可以丰富绘本人物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段。虽然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并不丰富,但绘本中的色彩对比强烈,很容易使学生受到影响,产生情感变化,教师可以借助绘本色彩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黑色和金色两种颜色,让学生感受和描述,清晰的看出黑色给人的感觉较为压抑,而金色却能代表阳光和正能量,这就是色彩变化引起的情感变化。

例如,在带领学生阅读绘本《麦先生的旅行》时,便可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色彩变化,根据色彩变化,感受麦先生的情感上的转变,并将麦先生的心理想法写出来。学生通过观察黑色的图片,看到麦先生因为失去儿子而沉浸在悲伤之中,便可以写出麦先生的心声。而通过观察金色图片看出麦先生因为在战争中带回了一个孤儿,并与这孤儿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的他每天都很幸福,并且对未来有着无限的向往。这能促使学生通过阅读绘本加深自己的感悟和对绘本中人物情感的理解,并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用写话的形式表述出来,使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有所提升。

总之,绘本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写话资源,绘本阅读同写话学习的深度融合,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写话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写话氛围,从而化解学生写话学习的紧张感,使其体会到写话学习的乐趣,乐于参与其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绘本,丰富学生的写话素材;巧用绘本,拓展学生写话渠道,通过看图补文、借文补白、借事续写等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猜你喜欢

图画绘本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绘本
绘本
绘本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