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修改训练提升作文水平

2022-05-27陈明杰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路思维能力作文

陈明杰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语文教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明明进行了大量的作文训练,可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仍然没有明显的提高。这对教师可以说是投入很多,收益很少,这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对作文训练的兴致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方面,学生要养成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同时还要广泛阅读,汲取优秀范文的写作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序的、针对性强的作文训练;教师方面,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文训练计划,注重作文前的写法指导以及作文后的修改完善。

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他们的作文教学习惯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及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常常忽略作文修改训练。这样就会导致进行较多的作文训练也不能获取得最佳效果,从而造成了作文教学低效的局面。清代学者梁章钜说过“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其理一也”。《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对提高作文指导效率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要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修改能力训练呢?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

大凡学生的作文没有写好,往往是缺少相应的写作素材或者是作文素材质量不高。因此,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时候,教师要从素材选择的角度帮助他们提高写作素材的质量。这样的话,学生才能在作文中做到“言之有物”,才能使写作内容切合中心,真正地体现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基于此,教师必须对学生选择作文素材给予指导,教会他们根据作文中心选择素材,并且巧妙地对材料的详略进行选择。在日常的作文修改指导过程中,可以指出学生作文水平不高是素材不足,然后根据写作意图提供几个更好的写作素材或是写作方向,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写作素材之间的比较,从而提高他们的选材能力。

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人记叙文训练的时候,可以把写作素材归纳起来,大致分为几类,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几类素材进行比较,说一说哪些写作素材好,并说明原因。以“我的妈妈”为题的写作训练为例,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写妈妈关心爱护子女,给孩子送衣服、雨伞之类的行为,或者是深夜送孩子就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低质量的写作素材,因为这是绝大多数的妈妈都会做的,写来没有出彩的可能。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妈妈关心爱护子女的小故事延伸到妈妈对弱势群体的爱护,那就是写出了妈妈的“大爱”,这就是少有人涉及的高质量写作素材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此次作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素材展示给同学们,然后再对这些写作素材进行逐一点评,从中归纳出写作素材的选择、详略安排的原则和技巧,并且组织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各自的作文素材进行修改,从而使他们选择写作素材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遵循作文修改原则

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修改文章其实就是调整思想与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实。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经历等原因,他们的思想与情感还未能有如此的深度,所以在引导他们进行作文修改的时候,只要让他们明确并遵循“作文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作文修改原则即可。比如我们常引导学生作文要抒发真情实感,可是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仍然发现学生为吸引眼球或博取同情而对作文内容进行了篡改。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单纯从作文质量这一角度来说,学生的作文内容与形式可能实现了表面上的“统一”,是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分数的。但是作为一名负责的语文老师,从学生作文能力的长远培养和良好的作文习惯角度出发,应该坚决给作文打低分。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吸取经验教训,也才会切实地理解并践行“作文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写作原则。

除了在作文选材方面要求真实之外,还要追求写作素材的生活化,切忌写作素材不切实际,坚决杜绝写作素材的“假、大、空”。小学生写作文常常犯写作素材不合实际这样的错误,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写作时遵循内容与形式统一,注重抒写真情实感的写作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写作,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写作中强调他们个人的真实生活体验,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的话,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诚实写作的良好习惯,由关注写作技巧转而关注自己的生活,切实做到作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而努力达到“本真做人,独抒性灵”的写作要求,进入到“我手写我心”的至高写作境界。

三、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

在写作教学中,到底是作文练习重要还是作文修改重要?笔者曾经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过试验:在一个班级试行每周一篇作文的练习模式,这样学生习作次数多,作文完成后由教师作整体点评;在另一个班级试行两周一篇作文的练习模式,学生完成习作后再在充分的自评与他评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修改。通过一个学期的试验,笔者发现每周一篇作文练习模式的班级作文水平的提升远不及每两周一篇作文练习模式的班级。所以,对于学生的作文训练,量多不一定就是质优,想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这其实也是语文教学大纲为什么会把每学期“八大八小”作为作文训练目标的原因。

魯迅先生说:“我写作完后,总是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读得顺口。”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修订,就也是一种好习惯。”两位文学大家都提到过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并重点培养他们养成认真为文且认真修改的好习惯。这样的话,学生将会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得到全新的、有用的收获,写作能力也会有更大的提升。

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语文教师的精心培养。教师要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认真仔细地教会学生写作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系统的指导、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一般来说,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历两个作文修改的阶段:其一是自改。就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自己的作文(如能大声朗读则效果更佳),然后依次从错字、别字、病句到语法修辞、结构篇章、写作技巧(表现手法)、情感主题等方面对作文进行斟酌,从而进一步完善作文的内容与形式,并且尽可能求得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必要的时候,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范文,让学生熟读范文,然后和自己的习作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自己与范文之间的差距。其二是自改基础上的他改。就是在学生作文自改完成后,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互改,同等作文水平甚至是较高作文水平同学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启发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拓展学生修改习作的思维,通过广泛吸收他人的意见,促进自身作文构思的完善,锻炼提高的写作能力,这对学生写作风格的形成很有帮助。

作文经过了自改和他改,学生就会对作文的技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和实际结合,这会提高他们在内容主题与形式表达方面的认识,使得他们能够加深对作文的理解,并且形成对写作的独到认识,由此获得较高的写作能力。

四、促进学生思维方式转变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只有思维能力提高了,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题、立意、选材等一系列结构谋篇的写作步骤,才能高效地列出一份优质的写作提纲。否则,思维不活跃,写作时思路狭窄,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搜肠挂肚、胡乱拼凑,这样写一段凑一段。在日常的作文指导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打开作文思路”。实际上,这一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善于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运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不一样的生活。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要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会学生从大众化的写作套路中脱身出来,写作时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写出个性化的感受与体验。

一旦说到学生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很多教师会觉得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因此会有畏难的情绪。还有一些教师会执着地进行审题、立意方面的指导,努力地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拓展学生的作文思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作文思维训练“误区”,使得作文思维训练出现“跑偏”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要知道,任何抛弃学生本真的作文教学都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师总是从成人的角度指导学生思考,或者是要求学生把其他去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当成范例,这样学生的作文思路难免会变得套路化、公式化、庸俗化。所以,最好的思维训练方法其实很简单,教师只需把学生作文的提纲做个整理,然后组织部分典型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提纲说一说他们自己思路的由来,或者引导这些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讨论、评价,进行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作文思路。这样的话,就能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进行切实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能够得到大幅提高。

如何帮助学生打开作文思路,需要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的指导。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如何从各自角度出发去巧妙立意的方法,然后再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使学生作文思路尽可能做到新颖而奇特。以“谢谢你帮助了我”为例。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把“你”理解成人物,这是学生写作思路没有打开的具体表现。因为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绝大多数学生会把此次作文写成纯粹的写人类记叙文。因此,为了避免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敢写他人所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说把“你”理解为是某个事件、某个物件、某段经历等等。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就打开了,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就巧妙灵动、富含个人体验且极具个性。

五、运用不同修改方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好作文需要作者的奇思妙想。文学史上因为构思的独到新颖而留下千古华章的例子数不胜数,这都是因为在作文时有了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写作视角再加上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往往就能成就一篇经典美文。在作文修改上,道理也是一样的,修改者由于不同的作文修养及生活体验,往往会提出个性化的修改主张。这些主张对于作者来说或合适,或不合适,至于如何取舍要由作者来决定。不管怎样,不同的作文修改方式对于促进学生作文修改水平的提高肯定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考不同的作文修改方式,并通过指导学生间的相互切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出学生别出心裁的作文构思能力。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經验,小学数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不少数学教师喜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进行比较,以训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该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值得语文教师学习。在进行作文修改训练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位同学文章中的某个情节(片段)或是某种表达方式进行集中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组织学生对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修改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一下修改前后的作文情节(片段),并根据修改前后的差别,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对作文的多种修改方式进行讨论,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被打开,在以后的写作中,他们对于不同场合、不同主题与不同表达方式的选择就会趋于合理,写作内容与形式也能够得到完美统一。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重“写”不重“改”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坚持“写”“改”并重,指导学生选择作文素材,遵循作文修改原则,教给学生作文修改方法,促使学生转变写作思维方式等,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思路思维能力作文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