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2022-05-26孟双双

医疗装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治疗仪

孟双双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 (天津 300381)

血液透析是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质量,维持其生命的重要方法。动静脉内瘘主要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血管通路,但常因患者自身原因引起血管瘤、感染、血栓等并发症[1]。为避免该类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需给予高质量、有效的干预措施。优质护理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能够满足留置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一般性需求,但对老年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干预不足,难以达到理想效果[2]。非热康谱治疗仪是为保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而设计、生产的仪器,该仪器具有提升内瘘血流量、延长内瘘寿命的功效,能够弥补优质护理的不足[3]。本研究探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于我中心行血液透析的110例老年患者,依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60~79岁,平均(67.72±4.21)岁;病程1~8年,平均(4.79±1.98)年;疾病类型,2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1~81岁,平均(68.34±4.08)岁;病程1~9年,平均(4.53±2.08)年;疾病类型,3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9例糖尿病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动静脉内瘘的位置为头静脉分支行端侧与桡动脉背支吻合处;年龄≥60岁;首次行血液透析。排除标准:合并结核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者;急性感染者;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早期技能准备:患者血液透析前,为确保护理人员熟练处理潜在问题,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强化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使其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的使用方法。(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听音乐、看视频、聊天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组织患者间进行分享、交流经验活动,以帮助其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认知自身治疗状况,提高配合度;为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信心,邀请内瘘护理良好的患者分享自身护理经验,发挥榜样的作用,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信任感;为使患者感受到家属的照顾、关心,护理人员可邀请家属参与到护理活动中,通过讲解护理要点、相关注意事项、良好心态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提升家属对患者的关注。(3)健康教育:借助图片、视频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内瘘手术方法、内瘘手术的重要性进行介绍,使患者了解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自我管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早期表现,以引起其重视;提高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频率,通过动作演示、及时解答疑虑等方式提升其自我护理水平。(4)并发症预防性干预:血液透析期间注意患者的保暖,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因低温度引起血栓;为促进血运,热敷局部受压部位;避免长期压迫局部皮肤,对血液透析前后的血管进行适当的放松;观察患者内瘘周围皮肤疼痛、发红及手指末梢有无发冷、麻木现象,以预防窃血综合征。(5)内瘘未成熟前的护理:为促进内瘘的早期成熟,在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渗血无感染的前提下指导其进行内瘘侧功能锻炼,患者每日进行20 min 的术侧手提握皮球锻炼,每次锻炼提握 5~10下,每天锻炼3~4次,期间注意内瘘侧保暖、抬高,以促进伤口恢复、局部水肿消退;进行捏皮球动作以加强内瘘侧功能,每次捏10~20下,时间控制在3~5 min,每天进行3~4次;若局部存在严重水肿,则抬高患肢给予热敷;为维持内瘘正常畅通,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应对方法;每日使用听诊器监测、手触摸内瘘,依据局部杂音、震颤判断内瘘的通畅状况,及时向医师报告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保持皮肤吻合处敷料的干燥清洁及内瘘侧手臂卫生;为保持内瘘部位的血液循环,禁止在内瘘侧抽血、测血压,嘱咐患者瘘侧手臂勿佩戴首饰、手表,勿穿太紧的衣服,避免压迫、提重物。(6)内瘘成熟护理:评估患者血管情况、血管壁的厚薄情况、内瘘血管血流运动方向、皮肤情况,穿刺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晕针史等情况,穿刺时观察血管周围有无硬结、渗血、红肿等情况,询问患者穿刺后的感受;透析完毕拔针时,为避免撕裂皮肤、血管壁,应快速拔针,采用局部按压止血,使用弹性绷带固定针口,以听到内瘘血管杂音、能扪及震颤、不渗血、松紧适宜为宜;为保持内瘘血管弹性、充盈,促进内瘘血管扩张,采用热毛巾热敷穿刺处,嘱咐患者日常生活中进行屈伸、握拳等训练;若患者内瘘处存在假性动脉瘤,为避免瘤体意外破裂、继续扩张,禁止穿刺动脉瘤部位,加护腕套保护内瘘。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热康谱治疗仪:选用由台湾宽谱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TY-102型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于血液透析开始后1 h,完全暴露患者内瘘血管位置皮肤并进行照射;为避免低温灼伤,保持皮肤与治疗仪的距离>20 cm;持续照射40 min,血液透析结束前30 min,停止照射。

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

1.3 观察指标

(1)穿刺位置疼痛程度:于两组首次穿刺时采用数字等级评分法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评估其动静脉内瘘穿刺位置疼痛程度,分值0~10分,由患者根据自身主观感受给出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6分为重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3~4分为轻度疼痛,<3分为无痛。(2)内瘘功能失功率:干预2周后依据听诊器内呈现的内瘘震颤感评估患者的内瘘功能状况,若瘘体段、吻合口震颤轻微甚至消失,则为失功。(3)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住院期间血管瘤、感染、血栓发生情况。(4)健康信念:两组住院当天及干预2周后采用Champion健康信念模式量表(Champion health belief model scale,CHBMS)[5]评估其健康信念,该量表分值为0~15分,内容包括健康动力、感知健康促进行为障碍、自我效能3个项目,评分与患者的健康信念成正比。(5)焦虑和抑郁情况:两组住院当天及干预2周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6]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7]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两个量表总分均为56分,HAMA评估与人交流时的行为表现、感觉系统症状、认知功能等方面,HAMD评估疑病、性能力、胃肠道状况等方面,>24分、17~24分、7~16分、<7分分别表示症状的严重、一般、轻度、较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位置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穿刺位置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静脉内瘘穿刺位置疼痛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内瘘功能失功率比较

观察组内瘘功能失功率为5.45%(3/55),低于对照组的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39)。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干预前后CHBMS、HAMA、HAMD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HBMS、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HBMS 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CHBMS、HAMA、HAMD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CHBMS、HAMA、HAMD评分比较(分,±s)

注:CHBMS 为Champion 健康信念模式量表,HAMA 为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 为汉密顿抑郁量表

组别 例数 CHBMS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5 4.68±1.06 7.31±1.21观察组 55 4.54±0.94 11.88±1.15 t 0.818 13.688 P 0.213 0.000组别 例数 HAMA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5 26.83±5.11 20.23±4.81观察组 55 26.75±5.45 16.84±4.53 t 0.175 4.523 P 0.923 0.000组别 例数 HAMD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5 26.38±6.84 17.13±3.44观察组 55 28.15±5.14 13.45±2.54 t 0.832 6.852 P 0.205 0.000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通过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血管通路,提高静脉流量,扩张动脉血管,以便于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8]。优质护理作为一种优化基础护理措施的方法,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性护理能够提高其舒适性,但对疼痛的干预不足,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9]。非热康谱治疗仪属于一种护理仪器,其利用人体工效学,通过低能量远红外线作用于局部皮肤,可改善血液透析穿刺引起的不适[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位置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表明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减轻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原因为:非热康谱治疗仪对内瘘血管位置皮肤进行照射,易于皮肤吸收,可通过非热效应促使血红素氧合酶释放,使血管内皮活化,提升皮肤温度,扩张血管,有助于减轻穿刺位置疼痛[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内瘘功能失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功能。分析原因为:非热康谱治疗仪采用的是低能量红外线干预,瘘管术后1个月内是瘘管养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给予患者非热康谱治疗仪照射,能够发挥低能量红外线的非热效应,可扩张血管、提高软组织温度,继而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瘘管的养成,改善内瘘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为:非热康谱治疗仪还能够改善静脉压过高和瘘管血流情况,在促进续血液循环的基础上,预防栓塞的形成[13-15];同时,非热康谱治疗仪通过红外线的理疗作用,还有改善淤青、血肿、穿刺部位感染与疼痛的作用[1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CHBM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信念。分析原因为:非热康谱治疗仪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氧化压力,增加血管血流量及加大内瘘血管内径,有助于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其健康动力;优质护理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不良情绪,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我效能;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能够加强对患者健康行为、意识的良性影响,有助于提升其健康信念[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原因为:非热康谱治疗仪照射后能够有助于患者排汗,使其身体负担减轻,由此缓解血液透析带来的不适感;同时,采用非热康谱治疗仪照射,还能够促进患者末梢自律神经传导,对改善血液透析后患者身体虚弱、疲乏、虚寒以及手脚发麻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由此减少血液透析不适感对患者心理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因治疗而产生的负性心理[19-20];通过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在发挥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疏导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生理不适对其心理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穿刺位置疼痛程度,改善内瘘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有效提升其健康信念,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治疗仪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