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研究

2022-05-26褚海峰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以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究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阐明地方高校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提出改革实践中以民族文化研究为培养核心,加强跨专业学科融合,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增进设计教育产教融合等策略,以切实提高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民族文化 创造性转化能力 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9-0137-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2021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指南文件,明确指出文科教育建设需要朝多学科交叉共融的方向改革发展。设计学与艺术设计领域学科例如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既涉及文科的理论研究,也与工科领域的实践转化研究有关。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达377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亦是逐年增加。我国西部的地方高校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地方高校设计专业要有效提升硕士人才培养水平,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增强设计学科的竞争力,应该依托自身民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从设计专业硕士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方面发力,培养出既有民族文化的创新设计能力,也具备传统文化的实践转化能力的设计专业硕士人才,真正实现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培养支持地方建设的办学目标。

一、地方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笔者通过对设计行业相关企业的调研,了解到目前设计企业对设计类高端人才需求量较大,且难以招到符合用人需求的设计师。当地企业很多设计项目尤其是环境设计类、视觉传达类项目,均有突出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特点的强烈需求,尤其需要的是具有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的高端设计人才。在设计领域,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包含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转化能力两个层面。所谓创新设计能力指的是从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进行的创新;实践转化能力包括将富含文化创新的设计作品转化成具有实用、能够满足业主需求的设计产品。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方面稍显不足,设计专业研究生要么注重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要么重视设计方案的设计研究,没有重视两种能力的结合,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难以快速成长为能够服务地方建设,且具备独立设计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地方高校作为当地特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尚未能够满足当地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且学科融合、产教结合、特色育人等改革力度和效果有待提高,对传统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更是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二、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问题成因

(一)学科融合度不够

笔者认为在设计专业硕士培养中,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度不高会导致学生民族文化创新设计能力不强。设计学科教学涉及历史、社会、文化、工程等多学科基础内容,但目前培养模式多注重本学科、本专业的专业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研究的视野不开阔、研究范畴狭窄、研究层次不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导致学生对设计缺乏深层次理解,对民族文化的“实践转化”出现把握不住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特色不突出

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硕士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与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在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设置特色不突出,让学生对民族文化内涵理解不深。而设计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专注于研究设计形式与设计技巧,忽视了对民族文化內涵与本源的探索,这将直接导致在设计中无法实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而对地方设计企业来说,则是学生所学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就业市场上就出现了企业难觅高端设计人才、学生难寻称心岗位的矛盾现象。

(三)产教结合度不足

在设计专业硕士培养中产教结合度不足,导致学生出现文化实践转化能力不强的问题。设计硕士的培养仅仅注重理论研究是不够的。相较本科教育,设计专业硕士的培养会忽视让学生进驻企业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一些研究生在二年级阶段,或注重跟随导师进行理论性科研项目研究,或注重概念设计方案方面探索,而忽视了对设计规范、工艺技术衔接方面的学习,对设计产品的如何落地生产了解不多。设计专业硕士缺少实践转化能力,将会直接导致毕业后无法完成企业的设计任务。

三、以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为导向的设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一)加强跨专业学科融合

1.强化跨专业设计教育理念

地方高校的设计专业硕士培养,一般以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数字多媒体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为主。而课程安排以专业课程为主,多学科选修课程为辅,并将民族学、社会学、工程学信息学等学科纳入教学体系。教师团队在设计教学策略的时候,应该安排从设计学视域解读其他学科对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的教学,达到打破专业壁垒的教学改革目的。例如,在环境研究、产品设计研究、服务设计研究等专业学位课中采用跨专业教师联合授课的模式,安排2—3名教师从自身专业角度讲授民族文化对设计研究的影响,达到多角度拓展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将“民族文化研究”的教育理念作为设计专业硕士培养的基础,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体系和人才教学方案,有助于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推动设计专业的教学升级,更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支持地方建设的办学目标。地方高校的设计专业硕士教育不仅仅要关注专业设计能力培养本身,更要形成以设计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用设计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将民族文化内涵全面引入设计专业硕士教育之中。

2.构建跨专业硕士导师团队

在设计专业硕士培养中,传统培养模式大多为导师引领,学生被动学习,或者由同一专业学科导师组成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学习和研究。而今天的设计专业硕士培养,已不以培养单一专业设计能力为目标,而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专业的综合研究能力培养。但每位硕士导师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毕竟是有限的,单一导师培养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无法全面满足硕士生成长所需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指导。

具体而言,跨专业硕士导师团队组建可以采用3—5名跨专业教师依据自身研究方向自由结合的模式,每个硕导团队内含3个专业方向为宜,如环境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组合。这样一来,硕士导师团队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一专题研究带领学生展开多层面的设计探索。例如历史街区保护专题研究,教师可以从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环境塑造、街区公共设施产品设计、街区民族装饰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完成多层次、综合性的关于民族文化设计研究。将民族文化研究教育理念作为培养贯穿线,以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标,构建跨专业、多学科的硕士导师团队,有利于硕士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视角、多方位地思考和研究设计领域中的问题,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二)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1.构建民族文化特色教学体系

地方高校在设计硕士人才培养的策略时,可构建以民族文化教育为主线的特色教育与课程体系,突破传统单一学科教学的束缚。教学方面,结合服务设计专题、环境设计专题等设置的硕士生课程,导师以完成科研项目为引领,将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具体教学内容当中去。跨学科导师团队可以引领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以民族文化创新与转化为主题的科研项目研究,形成“以研兴教、以教促研、科教一体”的教学模式。落实到民族文化理论教学方面,我院目前针对广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已展开跨学科多层次的教学与设计研究,并获得了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与资助。在设计实践教学方面,跨学科导师团队选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实际设计项目,带领学生进行设计研究。例如,我院对广西侗族地区开展设计扶贫与设计服务方面的项目,就以科研为引导,对学生展开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针对项目的特点,师生共建研究团队,采用项目分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在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创新设计、民族文化转化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研究过程,并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与资助。以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研究项目为出发点,设计以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案,既能够突出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也能够在研究与教学方面达成双赢。

2.重视培养民族文化创新设计能力

对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来说,创新设计主要集中在对设计形式、设计方法上的创新。我院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研究生民族文化创新设计的能力,将单一的设计形式创新提升到民族文化创新的层面。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我院以跨专业导师团队为基础,以地方民族项目为引导,多专业、多学科共同协作,多角度、多层次地从民族文化层面引导学生研究创新设计。在教学理念上,我院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为设计硕士培养出发点,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渊源与发展历程,在设计创作中强调民族文化与时代的融合,在设计理论中探索民族文化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真正培养其民族文化创新设计能力。

3.构建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

我院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由原来单纯的方案设计能力评价为主,拓展为以民族文化意识为基础,民族文化创新性转换能力综合评价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创新性应用。具体课程评价分为由研究生导师团队与企业导师联合开展的团队考核(约占总成绩的25%)、学生互评(约占总成绩的25%)、民族文化创新设计能力考核(约占总成绩的50%),共三部分构成,具体评价标准与分数构成依据不同的课程要求予以调整。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构建方面,在民族文化创新设计能力特色培养基础上,总结和评估创新设计与实践转化成果。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体系实行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面,学院组织教学督导以听评课和同行评议进行质量监督;目标管理方面,邀请多主体(含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团队、学生)对民族文化设计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最终验证教学成果,从而构建一套以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为导向且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使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得以顺利且高效地运转。

(三)推进设计专业教育产教融合

1.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平台

我院的设计专业硕士培养,除教授传授理论专业知识外,还重视与当地企业加强合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依托“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地方设计龙头企业联合办学,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双方合作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首先,以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依托,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高职称人员任校内导师或兼职导师,切实落实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其次,安排学生在基地中完成专业实践阶段的课程教学,让学生重点参与具有民族文化的设计项目,以设计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实践转化能力;第三,选取规模适中、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实践项目作为研究生设计研究课题,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深入培养人才。例如,我院与广西启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长期合作联合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由企业遴选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实践项目,并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性设计研究课题,让学生从中选择课题开展研究实践。校企双方共同资助这类课题,并同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展开指导。学生既能得到理论上指導,也能获得实践上的锻炼。联合建立培养基地,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企业能够获得专业人才的人力支持,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开展行业实训,积累实践经验。本土企业拥有大量地域性、民族性设计项目的实践经验,学校拥有设计理论研究的积累,双方联合,可以将创新设计与实践转化相结合,切实落实学生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的培养。

2.落实民族文化实践转化能力培养

设计学科具有多学科协作、共同展开综合性研究的特点。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应当既具有设计创新能力,也具备将设计方案予以实践转化的能力。在培养设计专业硕士时,就应要求学生既能够从民族文化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又能够将民族文化在设计形式上予以呈现。具体到设计能力的培养中,应不仅限于引领学生进行概念性方案以及前瞻性设计策略的探索,也需要让学生具备使设计项目落地实现的能力。借助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研究生二年级的实践性设计课程中,如少数民族民居设计研究、民族文化可视性研究等,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针对具体设计项目采用联合教学的方式。教师团队以民族乡村振兴为主题,在企业实践项目中选取三江马安侗族村寨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为课程设计研究对象,针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文化特征,结合村寨山体坡地特点、乡村旅游需求等设计需求培养民族文化设计实践转化能力。通过完成特色实践设计项目,实现多学科协同合作、互为借鉴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理论到实践的务实性转化的设计过程中,真正提升民族文化设计实践转化能力。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在设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改革探索,应以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人才培养特点与特色方向,才有利于推动设计专业的教学升级,创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教育品牌。对学生来说,充分掌握民族文化的创新设计能力与实践转化能力,不但能够学以致用,更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拥有更高的站位、更广阔的视野,更能贴近地方企业的用人需求,既能够支援地方建设,也利于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桂玉.递进式校企合作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装饰,2014(10).

[2]杨茂川,过伟敏,姬琳.基于社会资源的研究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例[J].装饰,2016(7).

[3]李晓,上官嫚嫚.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育体系的研究[J].大舞台,2013(3).

[4]杨佳欣.民族传统建筑艺术对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9(13).

[5]明政.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8).

[6]吴曲.优秀民族文化视角下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创新发展方向[J].美术教育研究,2021(6).

[7]吴红梅,陈若茜.民族文化元素与包装结构设计融合的教学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2014(18).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广西综合院校‘民族文化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GY2019081)、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历史街道的空间记忆与文化传承研究”(18YJA760009)、202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城市历史街区空间记忆与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及评价研究”(21BSH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褚海峰(1977— ),硕士生导师,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建筑设计、环境规划。

(责编 罗异丰)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课程改革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