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故事”的影像书写

2022-05-26王缘严舒

传媒 2022年9期

王缘 严舒

摘要:在推进苏州的城市形象和文化传播时,苏州题材影视剧的“类型化”创作是重要实践方式。影视创作者可以在历史名人文化、平民化故事呈现、非遗传承与民间手艺三个方面进行“苏州故事”的影像书写。为了更好地实现“苏州故事”的类型化创作,引导式管理、影视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大数据技术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和影视创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类型化创作 苏州题材 影视剧创作

近年来,苏州市委着力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建设,用以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讲好影视剧中的苏州故事和创作更多苏州本土影视题材作品对提升苏州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虽然在纪录片领域中,从《苏园六纪》伊始至2017年《苏州史记》,“影像中的文化苏州”有了全方位的展示,然而与苏州相关的大量影视剧作品中却仅有不到五部为本土题材,其余作品虽在苏州取景拍摄,但剧情本身与苏州本土故事并无关联,影视作品未能系统地反映苏州题材,也尚未形成“类型化”特征。因此,确定“类型化”的创作思路,重视挖掘发展苏州本土文脉以及优秀民间故事,在苏州市全面打造“江南文化”、“苏式生活”的发展目标纲要下显得尤为重要。

类型化是影视行业产业化发展的产物,它有着特定的含义,并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1.“类型化”概念。关于影视作品的“类型”观已然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共识。对影视作品“类型化”研究,学术界大多聚焦在“类型电影”方向。要了解“类型化”的创作,探索其优势以及对本土题材的助力,则需对“类型”一词进行概念溯源。类型最早是用于文学,在电影诞生后又被运用到电影中对电影进行分类。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和现实社会的推动以及随着影视产业的商业化不断成熟,学界和业界形成了类型电影的概念。在《电影艺术词典》中,类型电影是“艺术创作商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心理,反映某一社会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特点。该特点强调了类型片的核心在于受众审美与市场价值。

在提及类型片的创作规律时,有学者则提出:“类型片最根本的规律是市场规律,是在与观众的主动交流中展现现代社会的整个美学形态。”这也阐明了在当代语境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化”生产本质上是一种以观众为中心,社会心理为中介,进行惯例化制作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价值共享的艺术生产方式。故而影视作品的“类型化”生产从样式到题材、手法到格调都有着相对固定的程式,借助流水生产线成批量地将各种类型作品推向观众。它符合商品经济的生产规律,这也是其成为主流创作模式的重要原因。“惯例化”本身的动态性也决定其需要不断地适应观众的需求,适应社会心理的动态变化,这也是“观众中心化”机制的重要保证。

2.苏州本土题材影视作品“类型化”创作的必要性。苏州既有江南水乡文化,也有浓厚的现代时尚气息和商业气息。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苏州拥有连接世界的交通区位优势,周边聚集了类似横店、无锡影视城等众多影视基地。可以说,这座优美的古城凭借其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发达的经济和交通使得影视资源得以有效聚集整合,给苏州本土影视题材的发展创造了诸多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苏州凭借城市区位和文化优势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但大多数所讲述的都不是“苏州故事”。例如,改编自阿耐同名网络小说的电视剧《都挺好》,剧中以苏州评弹作为背景音乐并辅之以同德里等苏州景点,彰显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但其剧情并不符合苏州文化现状。苏州作为吴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尚德崇文、兼容并蓄、多元开放为特色,早在明清时期便有了包容开放的思想转变。而剧中“重男轻女”的传统家庭伦理题材则成了一个很“不苏州”的故事。根据豆瓣短评的数据爬取,获得数据221条,其中1星评论则有78条,评分为“很差”。这部分评论大多集中于剧情本身,认为该片剧情属家庭伦理类题材且脱离实际、浮于表面,重男轻女的题材明显是对苏州人文的错误理解。5星对应了“力荐”的情绪,有48条,但评论诸多集中于演员表演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在苏州取景拍摄的影视作品约68部(仅包含影视剧作品,并不包含纪录片),其中包含苏州本土影业公司拍摄的影视作品项目以及完全在苏州完成拍摄的剧目约29部。这部分影视作品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苏州文化,但故事大多均为普通的都市情感剧,内容与苏州本土题材无关。筛选出的作品中仅有三部作品《冯梦龙传奇》、《又见牡丹亭》、《小小得月楼》为苏州本土题材,仅占据总数的4%左右。

苏州本土题材影视作品《冯梦龙传奇》上映于2017年6月30日,主要讲述了苏州文人冯梦龙由文从政的传奇故事。在豆瓣平台的数据中,有效评论为452条,中性评价的评论占227条,其中大量关键词为“还行”、“平淡无奇”、“凑合”等;正面评价的数据占192条,大量的评论均集中于冯梦龙本人,对于影片本身评价也集中在“中规中矩”、“一般”、“稍弱”等;关于负面评价占比不多,大部分也都集中于评价剧情零碎、节奏太慢等(见表1)。由此可见,苏州本土题材可以获得受众认可以及市场青睐,但是制作方的创作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也没有很好的参照类型化创作的模式,市场评分并不理想。因此,如果能够更好地挖掘苏州本土题材,以“类型化”创作为手段,以“惯例化”、“流程化”的商业操作,那么苏州的城市形象传播和文化影响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地方影像叙事中,地方所具备的环境因素以及文化基因会对影像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影像本身也会反作用于地方文化,逐渐形成地方文化特色的表征符号。放眼苏州,除了新时期的纪录专题片立足于多维而宏大的角度梳理了苏州的地域文化外,商业化的影视剧作品尚未形成类型化。而在与影视作品平行的艺术作品中,苏剧或昆曲等形式中却有不少苏州题材的作品,例如,2019年锡剧小戏《嫂娘》和2020年的《爱在深秋》。这为苏州题材的影视作品类型化创作提供了思路。

1.历史名人文化。地方名人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传承,也是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苏州在历史上是一座享誉中外的文化之城,众多状元形成的“状元文化”是这座文化名城的重要特色。文史专家李嘉球所撰的《苏州状元》一书表明,按现在的辖区计算,历史上苏州曾出现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数量占全国总量596位的7.55%,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产生了如潘世恩、石韫玉、孙承恩、陆增祥等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些文化名人身上凝聚着文化精神,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结晶。2017年的专题纪录片《苏州史记》则对苏州文化名人进行了文化探寻和梳理。因此苏州本土题材影视作品“类型化”要进一步立足苏州文化特点,抓好苏州独特的状元文化,发扬吴文化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和文化风尚,这是讲好苏州故事的重要路径。

2.基于本土的平民化故事呈现。当下人们的审美取向更加强调个人的评价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在题材上也更加趋向于平民化特征。“平民化”的视角不局限于宏大的社会发展与民族福祉,而在于讲述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对平民生活的真实展现,这也是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苏州本土的平民化故事,在影视创作上鲜有提及,而在苏剧或昆曲等艺术领域反而有所呈现,例如,苏州第十届小戏小品大赛金奖作品《嫂娘》。该剧以张家港市凤凰镇程墩村的身边好人姚守珍为创作原形,讲述了她37年无怨无悔精心照顾高位截瘫小叔子的故事,是一部紧密结合基层百姓的文化需求和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的优质艺术作品。锡剧《爱在深秋》则关注了相城区北桥街道盛南社区“中国好人”周六妹的先进事迹,刻画了不同阶层社区老人们的群像。此外,还有根据河阳山歌《圣关还魂》改编创作的锡剧《一盅缘》等。这些艺术作品都是苏州平民文化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见,基于本土的平民化故事呈现,可以用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角叙述,用朴实的风格和细腻的语言,呈现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的中喜怒哀乐,它有助于提升“苏州故事”传播的受众基础。

3.非遗传承与民间手艺。苏州历来物阜民丰,人文荟萃,形成了诸多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主要构成之一。目前,苏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项,包括古琴、戏曲、评弹、版画、苏绣、缂丝、苏州园林以及苏州美食等,另外各种优秀的民间手工艺也数不胜数。苏州自古就有“工艺之市”的美称,苏州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对技艺往往倾注毕生心血,这使得非遗文化以及民间手工艺拥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例如,15年来潜心研究蟋蟀盆技艺的工艺美术师曹超和缂丝非遗传承人姚建珍他们是典型的大国工匠,有着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民间手工艺人的人生故事历来都是影视作品的重要取材对象。通过他们的故事表现技艺的传承,对讲好苏州故事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苏州影视作品中对民间手工艺人的故事改编与创作却少之又少,仅仅在《苏州史记》这样宏大叙事的纪录片中稍有提及,这对讲好“苏州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因次,影视创作者或文化管理部门需要重视挖掘苏州本土民间艺人故事,强化对苏州非遗文化影视作品的类型化创作。

为更好地推动“苏州故事”的“类型化”创作,地方政府和相应影视创作者还需要在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三方面做好相应保障工作。

1.强化政府引导式管理。苏州市政府在影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政府扶持政策对苏州本土题材类型化创作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苏州市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影视产业专项基金和项目补贴等形式,用来吸引影视创作公司进行“苏州故事”的“类型化”创作。其次,市政府可以筹建苏州影视产业试验园区,整合本土优质影视产业资源;加强与国际制片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此外,相应文化管理部门严把创作审查关,对创作题材进行多方论证,严禁盲目跟风、创作低质量题材作品。

2.加强影视创作人才队伍建设。苏州影视产业人才稀缺是影响本土题材类型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行更为积极、宽松、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是重要改进举措。苏州可考虑与众多优质影视艺术高校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影视人才培养基地;也可以加强与本地影视企业、话剧团、评弹团等优质文化产业团体的交流合作,为本土题材的挖掘和创作提供人才支撑。此外,本土影视企业也应自觉加强行业自律,拒絕盲目跟风、盲目追求网络IP。为此,可由苏州电影业协会牵头,立足本土,加强对苏州文脉的整体梳理,积极围绕苏州题材进行类型化创作。

3.借助大数据技术挖掘优质本土题材。基于计算理性的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决策理性,改变了传统影视产业依靠经验的发展模式。大数据对整个影视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颠覆性影响。IP开发、内容制作、营销推广、节目精准推送以及收视评估等各个方面在大数据的介入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围绕“苏州故事”进行类型化创作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最大公约数的优质题材同样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虽然目前影视产业的大数据分析在准确性、时效性、可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前期观众的大数据分析在选题策划方面确实能够起到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因此无论是影视创作者在本土题材选题论证时,还是文化管理部门在题材把关审核时,都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作为决策的依据,从而做到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苏州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本文系2021年苏州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讲好苏州故事’的‘类型化’创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2021LX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玥,陈斌.新世纪苏州题材电视纪录片综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

[2]许明南,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彭文祥,郝蓉.论影视剧的“类型”观念与“类型化”生产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5).

[4]胡智锋.“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J].电影文学,1999(10).

[5]李嘉球.苏州状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编辑:杨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