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心理学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26何焯庭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环境设计美丽乡村

摘要:为创建以人为本、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文章以江苏常州“花开西庄”美丽乡村为例,探究设计心理学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以设计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探讨设计心理学与美丽乡村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从“花开西庄”感官层面的细节设计、效能层面的可持续设计、体验层面的情感设计等方面,阐释设计心理学在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思考与应用。总结建设生态适宜、以人为本的美丽乡村之法,打造出切合乡村居民自身利益、符合当代审美的美丽乡村,帮助设计师更加合理地制订打造美丽乡村的方案,让乡村振兴之路越来越美好与繁荣。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美丽乡村;环境设计;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4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还要兼顾乡村的环境美、生态美和文化美,这一切都需要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丽乡村的环境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对乡村内部与外观进行合理整合,更要关心居民和游客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将乡村振兴切实与民众对乡村的情感与期望结合,建设具有优势、深受大众喜爱的美丽乡村。

1 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设计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研究基础之上,协调整合设计受众行为感官与心理活动的科学[1]。设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产生的行为,设计需要考虑的是设计生产后带给人们的主观感受,是否重视设计心理学也直接影响设计的好坏。设计心理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是存在于人类记忆思想中的东西。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菲兹定律、希克定律等优秀理论也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设计中,心理学无处不在。设计心理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设计心理学与设计现实案例结合运用才能真正体现设计中的人本思想。因此,设计师更要关注心理学原理,从而创作出更多真正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作品。

2 设计心理学与美丽乡村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

设计最主要的是为人服务,设计心理学和乡村环境设计都是以人为主体,要满足人的各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抛开人的设计都是空谈。乡村环境下,各空间设计元素要考虑到村民的生活需求、行为习惯以及游客的审美喜好[2]。例如,乡村的公共空间设施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是否令人感觉舒适以及是否符合特殊人群的需要;乡村设计中是否保留着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否能让村民在新的环境中产生归属感;乡村整体的色彩运用是否符合当地的风格特色,能否让人在此环境中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适宜的空间设计元素也会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设计出规划合理、环境优美、有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也能让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村民和游客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能引导人们在此更好地生活和游览,并对乡村产生喜爱之情。

3 设计心理学在“花开西庄”建设中的运用

3.1 感官層面的细节设计

3.1.1 视觉层面的细节设计

(1)建筑细节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乡村的建筑主要是白墙、黑瓦,同时以木色装饰点缀,让人置身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江南建筑的典雅韵味,还能感受到其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见图1)。乡村内部还有一家外形简洁大方的轻食餐厅,这是很多乡村未曾有过的,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这家餐厅简约利落的线条搭配大量通透明亮的落地窗,用餐时充足温暖的光线能点亮游客轻松愉悦的心情(见图2)。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的巧妙结合,不仅让人觉得充满新意,也更加贴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让年轻人不再对乡村旅游望而却步。

(2)墙体装饰艺术化。设计师在墙体装饰上主要运用了艺术彩绘,这些彩绘与其他乡村截然不同。因为“花开西庄”美丽乡村以艺术为特色,所以村内彩绘融汇月季、柯基、气球飞屋等元素,配上多种颜色,再以艺术插画的形式呈现,展现了村民、游客等在此快乐玩耍、努力劳作的画面。整体可爱童真,生动有趣,令人眼前一亮(见图3)。

(3)导视系统童稚化。漫步在乡村中,目光会不自觉被路上柯基形象的艺术装置和导视标识吸引,其整体风格活泼生动、艺术童趣。它们憨态可掬,以各种可爱的造型出现在乡村的各个角落,让游客情不自禁想与它们合影(见图4)。

(4)节点装饰地域本土化、人性化。村庄在装饰方面还加上了常州的地标性建筑,如常州恐龙园、传媒大厦、奥体中心等都以雕刻装饰的形式出现,既让人感觉亲近,又彰显了本土地域性(见图5)。重要景观节点的建筑外部会设置灯带,这样不仅可以在夜晚起到照明作用,还能突出景点,吸引游客前往游览,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5)植物配置四季分明。村内植物四季分明、季季有景。春天田野里有大片的油菜花,春意十足;夏天有主打的月季园,还有浪漫的薰衣草花园,为夏天带来盎然生机;秋日风吹麦浪,好似金黄色的海浪在风中波动,让人感受秋天的美好;冬日随风摇曳的芦苇作为主角,以无穷的韧劲醉倒了冬风。

3.1.2 听觉层面的细节设计

在听觉上,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能够听到村民做生意的吆喝声和孩童在村里玩乐的嬉笑声,还能听到大自然中的鸟声、风声、植物摩挲声等。在节假日期间,乡村里还会请歌手和乐队表演,让欢乐的乐声飘扬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村庄内的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还能让游客感受到知识的声音。自然和现代的声音交汇融合,谱写了村庄美好生活的新乐章。

3.1.3 嗅觉层面的细节设计

在嗅觉上,赵小姐的甜品店会散发甜美的香气,吸引游客进去品尝一番;游客游览时路过村民的家,有时还会闻到家中制作的食物的味道。当然还能闻到自然的气味,甚至只属于乡村的气味:清新的植物、芬芳的泥土、馥郁的果香……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乡村与城市的气味碰撞,让游客获得多种体验。

3.1.4 触觉层面的细节设计

(1)脚部触觉体验贴近自然。脚下触觉是在乡村漫游时最多的触觉感受。地面铺装上,设计师对曾经房屋上的瓦片再次回收利用并与青砖搭配。这些都是在乡村广泛使用的材料。新铺设的道路踩上去会觉得有轻微的凹凸感,长时间使用后就觉得平整舒适。为了让游客在此能更好地感受乡野,设计师特意没有在道路和田野间设置围栏,游客可以用脚去感受乡村泥土的柔软,亲近大自然。

(2)乡村针对儿童空间的景观触觉设计。在打造室外儿童空间时,最好的方法是将自然元素融入场地的设计当中,如木头、麻绳、卵石、泥土等。儿童对自然界有强烈的原始渴望,与自然材料的接触能让儿童产生多种心理活动[3]。“花开西庄”的儿童乐园有很多游乐设施都采用了木头材质,并做圆角处理。攀爬区域用了麻绳和轮胎,安全围栏则采用牢固的金属材质。还设置了一个凸起的银色蹦床,孩子对表面施加压力感受物体的反作用力,体验蹦床弹性、柔软的质地,还能提升孩子的感统能力(见图6)。

3.2 效能层面的可持续设计

3.2.1 乡村环保系统设计

建设生态可持续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也是村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水是老西庄的灵魂,所以改造之初就对全村的水系统全面升级,进行污水处理,还村民以清澈的河道。为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在村庄内设置了多个专为垃圾分类的垃圾箱,并且向居民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村内还设置了永安行共享单车站点,这里是首个永安行新能源车驻村点。在大力提倡节约型社会、碳中和的背景下,共享单车进村发挥其最大的服务价值,游客可以骑上单车像风一样穿林过野,享受自由。

3.2.2 乡村产业系统设计

(1)“四创”落地发展。“花开西庄”自建成和运营以来,就积极探索“四创”落地。“文创”方面,开发自有的可爱形象柯基西西IP,打造符合“花开西庄”现代舒适农庄风格的文创产品;“乡创”方面,做好当地故事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将老西庄的故事口口相传;“青创”方面,乡村注重将年轻人才引进来,通过打造新时代文创村落,吸引艺术家和年轻匠人驻留,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努力改变村落未来创新创业的格局,发挥青创的“洪荒之力”;“社创”方面,引导社会力量加入乡村建设,“花开西庄”项目已形成“一村一企一校一党建一联盟”的互助互利模式,借力孵化和培育本土社创力量。

(2)打造“产—景—村”结合的特色乡村景观。“产—景—村”融合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基本依托,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4]。“花开西庄”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积极探索这种模式,推动项目迈入乡创2.0。在这里,创业者可以因地制宜开发接地气的产品或项目,如售卖当地产的粮食和蔬果茶叶,再结合当地的文创特色售卖。村庄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在传统节日举办各种亲子活动,还结合时下热点进行活动策划,如在年轻人中大热的野营、BBQ(户外烧烤)、地摊集市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3 体验层面的情感设计

3.3.1 乡村书院设计中的乡土文化传承

(1)书院外观乡土化。秋白书院以“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先生的名字命名。整个书院以“京红色”为主色调,它代表着一种传承过去、激励现在、展望未来的精神,这种红色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突出了艺术和图书进乡村的主题。书院二楼兼具四个多元特色的艺术主题空间,屋顶保留建筑的最初状态,里面的物品取之于农村、用之于农村,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些被遗忘的老物件的价值,通过设计师的挖掘组合,它们变成了极具风骨的艺术品。

(2)书院情感扎根于乡土。秋白书院也为村民牢牢留住了乡愁。书院记述了当地的发展历程,将当地村莊的淳朴民风都吸纳进去,成了凝聚人心、传承村落文明的重要窗口。书院还会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活动,让乡村孩子在活动中加强与家人的互动,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乡村文化建筑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乡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5]。秋白书院不仅是一个书院,更是一个承载许多精神和寓意的艺术品。

3.3.2 乡村景观设计中的乡愁情感寄托

(1)利用乡村本土景观要素打造新景观。在营造乡村标志性景观时,设计主题可以从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精神、民俗风情、历史大事等方面选取[6]。

“花开西庄”选择老西庄原有的月季花和可爱的柯基宠物狗的形象打造专属特色。大部分网红打卡点都由原来乡村中老旧房屋改造而来,设计师主要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对表面重新粉刷和彩绘,让建筑整体变得更加具有现代性与艺术性,同时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底蕴。市民广场的座椅和围篱也都是用村落废旧的砖瓦建成。多种材料组合成不同图案,甚至还夹杂了曾经村民院子的石凳、漂亮的“囍”字碗、腌酸菜的坛子等,都以艺术化的处理方式运用于景观营造,极具乡土风情(见图7)。

图7 利用废弃碗罐营造乡土景观

村内的五座桥都跨越了历史长河,意蕴深远,在对桥翻新改造时保留它们的名字,并且设牌告知游人关于桥的文化内涵,这些桥代表着不忘初心、积极探索、打抱不平的老西庄精神,让世世代代的西庄人莫忘初心、砥砺前行。

(2)乡村景观设计贯彻人本思想。在“花开西庄”美丽乡村改造之初,就多次拜访村民,听取村民的建议,以切实有效的改造来改善村民的生活和满足村民的需求,让老西庄的改造能够留得住乡愁。还让村民们真正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在村子里开起了咖啡店、农家乐、民宿等,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为家乡改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结语

“花开西庄”美丽乡村经过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现在已经成为周边城市的“网红”乡村,深受人们喜爱。它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村民们的情感需求进行改造,让改造后的乡村依然能留得住乡愁,让村民有归属感和参与感。在设计中,还考虑到人在环境空间中的多种感官体验,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法则,一些设计细节也让人惊喜与感动。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从村民的需求和游客的喜好出发,在保留与创新文化的同时,对建设景美人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声.基于设计心理学角度的景观营造设计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59.

[2] 侯淑珺.基于设计心理学角度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西部皮革,2020,42(13):59.

[3] 付学文.基于触觉体验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设计探析[J].山东林业科技,2019,49(1):108-110.

[4] 朱永红.浅谈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人的心理、行为和环境设计[J].艺术家,2021(7):36-37.

[5] 马松影,李锴.基于互动性理念的乡村书院室内改造设计[J].设计,2019,32(9):44-46.

[6] 熊璨,陈维彬,徐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富阳墅溪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11):125-126.

作者简介:何焯庭(2001—),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李青青

猜你喜欢

设计心理学环境设计美丽乡村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平面艺术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
浅析情感化设计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