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武隆区旅游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22-05-25江佳璐

关键词:武隆度假区景区

江佳璐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一、引言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据统计,2019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3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6%,为全球人口规模的1.6倍;全球旅游总收入5.8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相当于全球GDP的6.7%。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全球GDP增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中共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全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唯一区县。武隆旅游轨道的规划建设是促进武隆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武隆旅游品牌的重要举措,对改善武隆交通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规划基础

(一)城镇区位及空间布局

武隆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乌江下游,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高原丘陵地区。武隆区东邻彭水县、酉阳县,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区、涪陵区,北与丰都县相连,距重庆市区139公里,处于重庆“一圈两翼”的交会点,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芙蓉洞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生三桥。渝湘高速、国道319、渝怀铁路、乌江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越。武隆区面积2901.3平方公里,辖13个镇、9个乡、4个民族乡,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2019年,武隆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9.7亿元,接待游客超过3600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170亿元,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1]。

未来,武隆区将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经济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山水园林旅游新城为目标,规划形成“一主两次、两轴三片区”的城乡空间结构,其中“一主两次”为港口综合城市主中心、白马产业发展次中心、仙女山旅游接待次中心;“两轴”为沿乌江城镇发展轴、生态旅游发展轴;“三片区”为综合发展、旅游发展、工业发展三个功能片区。

(二)交通发展分析

近年来,武隆综合交通运输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按照提速发展、品质发展、创新发展的要求,着力完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运输保障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发展成效显著,交通出行条件显著改善,为支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综合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公路方面,武隆境内现状主要是以渝湘高速、南涪高速、G319、S203、S303、S411等为骨架的对外快速通道,分别连接南川、涪陵、丰都、彭水及贵州省,公路对外出口数量11个,公路景点覆盖率97%,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覆盖率仅为33.3%;现已建、在建乌江桥梁9座,拟建乌江桥梁5座;建成鸭江、平桥、白马、武隆、黄草5个高速公路互通。

铁路方面,武隆境内现有渝怀铁路及复线工程(在建)、南涪铁路2条铁路线,线路总里程144 公里,其中渝怀铁路及渝怀铁路复线武隆境内双线全长125公里,属国铁Ⅰ级,沿途设置白沙沱、白马、武隆、中嘴4个站点,武隆站为三级站,以客运为主;南涪铁路武隆境内全长19公里,属国铁Ⅱ级,以货运为主;同时,规划建设渝湘高铁。

水路方面,乌江在武隆境内通航里程为79公里。其中,乌江白马以上航道等级为Ⅴ级,可通航300吨级船舶;白马以下航道为Ⅲ级,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现有泊位30个,其中包括县城和白马2个客运泊位,羊角、土坎、中嘴、黄草、龙溪和江口等28个货运泊位。此外,白马航道位置计划修建航电枢纽,待枢纽建成后,白马以上至彭水段航道可自然提升等级为Ⅲ级。

航空方面,仙女山支线机场(4C)规划选址于仙女山主峰西麓,主要为开发旅游资源、服务旅游交通、通用航空运输、重庆江北机场应急备用等目的。2021年3月机场通航后,武隆与国内大、中型城市实现当天往返,与国内大城市国际机场实现无缝连接,与国际旅游市场形成有效衔接,旅游服务半径得到充分扩展,近期规划吞吐量60万人。

(三)旅游资源分布

武隆区旅游资源丰富,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全境串珠式密布景观多达260多处,已开发生态观光、度假休闲、乡村体验、户外运动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吸引八方游客体验诗意之旅、收获价值之旅。武隆区已开发景区包括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芙蓉洞、芙蓉江、天坑寨子等。正在开发的景区有白马山旅游度假区、后坪天坑、芙蓉湖等。

武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提出,将武隆打造为以立体喀斯特世界遗产为资源基础,以遗产旅游、山地运动、户外探险为国际吸引力,以武隆生态环境为山水度假载体,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旅游体验内涵,以乡村田园风情为补充的国际知名旅游胜地,规划形成“一心一带四区一网”的空间格局。其中,“一心”为武隆城区,定位为承接重庆主城旅游功能拓展和延伸,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和渝东南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一带”为乌江画廊旅游带,融合乌江山水、特色文化、民族风情的渝东南黄金水道及水上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四区”为仙女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白马山旅游度假区、芙蓉江亲水风情休闲区、后坪国际户外探险运动区;“一网”为具有武隆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游憩网络。

三、交通需求分析

(一)武隆旅游市场分析

1.客源结构定位

根据武隆区旅游局统计,2019年武隆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入境游客仅占2.13%。根据武隆喀斯特旅游公司统计,国内游客中,重庆市外游客量占总接待游客量的比重超过50%,同时自由行的散客量占总接待游客量的比重超过50%,预示着市场客群不再重点依赖本地及四川市场。根据武隆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武隆区市场客源涵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其中武隆区接待游客的国内市外游客主要来自四川、湖南、贵州、陕西、湖北及广东等地。

未来,武隆区对内主要以重庆本地市场和四川省为基础客源市场,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巩固市场,以大中原、京津冀为潜在开发市场;对外以日韩新等客源地为主要传统入境客源市场,东南亚等近程客源地为重点拓展市场,欧美、俄罗斯、澳洲、加拿大等客源地为新兴客源市场。

2.出游时间定位

受到休假制度的限制,景区游客市场的出游时间在近期主要定位为周末双休日、“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随着国民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景区游客市场的出游时间在远期主要定位在寒暑假。

在出游季节上主要定位为春、夏、秋三季为主,冬季为辅。

停留天数多选择2~3天,其次是3~5天。

(二)客流总规模预测

近年来,武隆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10—2019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2.5%,旅游接待人数从2010年的1018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36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5.1%。2010—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详见表1。

根据武隆旅游发展趋势及相关规划,预计研究年度武隆区旅游接待人数如表2所示。

根据天生三桥景区历年接待游客规模以及《天生三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关于景区游客的测算结果,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历年接待游客规模以及《仙女山国家森林总体规划(2015—2025)》《重庆市武隆县白马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重庆市后坪天坑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测算景区接待游客规模,我们预测核心景区实际接待游客数量见表3。

(三)旅游轨道客流预测

结合旅游资源分布,武隆区旅游路线可分为武隆南站—武隆游客中心—仙女山游客中心、武隆游客中心—白马山游客中心、武隆游客中心—武隆南站—芙蓉洞、仙女山游客中心—后坪天坑四条旅游线路。

在出行分布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进行方式划分[2-3],预测研究年度旅游轨道承担的客流密度如表4所示。

淡旺季客流作为制定日常行车组织计划的重要依据,本次预测的旺季客流量指最大月日均客流量,既可满足旺季大部分时间的游客出行需求,适应游客出行的波动性特点,又有效避免运输能力浪费,符合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

根据现状统计武隆旅游旺季为每年3—10月,游客最集中的时段为“十一”黄金周、“五一”、清明小长假等假期,最大月游客量占全年游客总数20%以上。未来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完善及景区淡季旅游产品的开发,旺季客流量占全年比重将会有所减少。根据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年度淡旺季全日客流量,远期淡旺季全日客流量如表5所示。

四、线网方案研究

(一)旅游轨道交通发展目标

依托旅游轨道的延展性和带动性,可以在全域、全时旅游[4]背景下,有效带动文化、康养、体育、户外、农业等产业协同发展,从单一的观光游发展到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实现“交通+旅游+N”。

依托旅游轨道的修建,与过境高铁等有机衔接,改善武隆各景区的通达性,提升景区的吸引范围[5],实现“快旅慢游”的目标。

核心景区构建“高铁+旅游”的轨道交通系统,重点景区构建旅游轨道系统,实现服务水平高效化、发车频率公交化,全面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和品质。

(二)旅游轨道交通实施策略

构建大能力、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与大型客流集散点和核心景区的接驳通道。为应对渝湘高铁建成后武隆区爆发式增长的旅游客流,应充分发挥武隆区旅游景点板块集中的优势,构建大能力且快速的轨道交通系统与大型客流集散点、核心景区的接驳通道。

构建景区内部轨道交通旅游系统,实现“快旅慢游”。武隆区景点分散,内部交通不畅,应在景区内部构建能全景观光的旅游轨道交通系统,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武隆区旅游风貌,轨道交通系统也成为景区的一大特色。前往景区的区段以快为主,在景区内部以慢为主,使游客真正体验“快旅慢游”。

加大景区产业配套,提升景区吸引力。留住游客,改变一日游的旅游方式,从单一的观光游发展到武隆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达到游客“游在武隆、吃在武隆、住在武隆”的目的,通过游客停留时间的增长,带动武隆的餐饮、酒店等服务业发展。

合力创建5A级景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是国家5A级景区,包括天生三桥、芙蓉洞和仙女山三个景点,凭借独特的自然风貌吸引着大量游客。“十四五”期间,武隆将大力发展白马山度假区,依托武隆旅游轨道,提升白马山度假区的可达性,将白马山度假区建设成为武隆第二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武隆旅游扶贫示范区。

选择低碳环保的交通制式,注重交通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旅游景区可选择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系统,采用电力牵引供电、蓄电池供电的形式,可以满足旅游景区的高环保交通要求。同时在项目建设中,要注重桥梁、车站的景观设计,并尽可能减少排水系统、电力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对环境的干扰。

(三)旅游轨道线网体系构建思路

武隆旅游轨道是覆盖整个武隆重要景区的复杂系统工程,旅游轨道线网的研究必须分类、分层分析,可根据点、线、网三个不同的层次分析。“点”层主要甄选线网服务对象,包括对重要旅游景区、重要交通枢纽以及游客集散中心的分析;“线”层以构建线网交通走廊为目的,研究各走廊内的路径[6-11];“网”层则以点、线为基础,形成区域旅游轨道网状结构,分析网状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1.“点”层

“点”层主要包括武隆区重点景区、交通枢纽、旅游服务基地。武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自然风光奇特,集雄、险、秀、幽、绝于一身。主要旅游景区中,有5A级景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洞、天生三桥,4A级景区芙蓉江风景名胜区、龙水峡地缝、后坪天坑,两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白马山旅游度假区。

武隆境内既有渝怀铁路、南涪铁路,也有在建的渝怀铁路复线及渝湘高铁;公路主要是以渝湘高速、南涪高速、G319、S203、S303、S411等为骨架的对外快速通道,分别连接南川、涪陵、丰都、彭水及贵州省;城区将围绕仙女山机场、既有武隆火车站、规划武隆南站,配合鸭江、平桥、白马、武隆、黄草等车站,实现公路客运、旅游轨道、铁路客运等运输方式的“一体式”衔接。

武隆区旅游服务基地规划布局中,一级旅游集散中心2个,二级旅游集散中心1个,三级旅游集散中心4个。已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结构清晰的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分级体系;营造功能综合、内容丰富、管理有序、服务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旅游服务基地详见表6。

2.“线”层

武隆旅游资源丰富,在旅游线路设计时,从最大程度整合旅游资源出发,突出武隆特色,以精品旅游景区为龙头,整合旅游产品,发挥精品带动辐射作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应重点考虑旅游线路游程相对集中,成片连线,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主要考虑以下4条线路:喀斯特遗产观光体验环线,武隆城区—龙水峡地缝—石院天坑—天生三桥—“印象·武隆”—泉口洞系—接龙乡蔬菜种植基地—接龙湖—后坪天坑群国际探险公园—天池坝苗族民俗风情区—大田古村—龙溪古渡—武隆城区;仙女山山地休闲度假环线,武隆城区—羊角古镇文化体验区—清水龙湾—双河镇·木根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仙女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天生三桥—武隆城区;芙蓉江亲水休闲风情旅游环线,武隆城区—江口旅游小镇—芙蓉湖运动休闲度假区—芙蓉洞—芙蓉江遗产旅游区—江口镇—武隆城区;白马山森林养生旅游环线,武隆城区—望仙崖景区—盐茶度假小镇(车盘)—花彩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组团—石梁河—武隆城区。

3.“网”层

统筹考虑武隆景点开发强度及发展潜力,以重点景区、交通枢纽为核心,以旅游线路为主轴,构建武隆旅游轨道交通线网。

(四)武隆旅游轨道交通网框架方案

图1 武隆旅游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一)

从有效联系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对外枢纽的空间布局看,适宜布置以包含武隆南站、武隆游客中心向外放射加环,结合外部景区之间游客游线组织关系,主要规划两大方案,分别为“一核一轴两廊‘工’字形”和“一核四放射”。

1.方案一:一核一轴两廊“工”字形

一核,即游客集散中心;一轴,即武隆南站—武隆—仙女山;两廊指仙女山森林公园—仙女山—后坪户外遗产旅游带、白马山—游客中心—芙蓉洞养生和溶洞亲水旅游带。方案一线网总长度111.2公里,总投资170.84亿元。除武隆南站至仙女山和游客中心至白马山两个重点项目外,仙女山至仙女山森林公园、仙女山至后坪天坑旅游轨道采用单轨制式,武隆南站至芙蓉洞旅游轨道采用普通轮轨制式。

图2 武隆旅游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二)

2.方案二:一核四放射

一核,即指武隆游客中心;四放射指武隆南站—后坪、武隆南站—芙蓉洞、游客中心—白马山、游客中心—仙女山—仙女山森林公园。方案二的线网总长度为123.8公里,总投资192.89亿元。除武隆南站至仙女山和游客中心至白马山两个重点项目外,仙女山至仙女山森林公园、游客中心至后坪天坑旅游轨道均采用单轨制式,武隆南站至芙蓉洞旅游轨道采用普通轮轨制式。

(五)规划方案评价

方案一和方案二均覆盖所有的5A级、4A级景区,并串联3个旅游服务基地,能有效提升武隆区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同时,两方案均能与高铁、普速铁路、机场和旅游大巴发车点实现近距离换乘,实现武隆城区与核心景点多节点、多方向疏解。此外,两方案均能实现武隆城区至仙女山、白马山等核心景区1小时到达。旅游轨道线网的规划建设对推动交通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武隆区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方案一的线网长度较短、投资节省,且轨道线网围绕仙女山和游客中心发散,有利于大多数游客的游线组织,突出仙女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在武隆旅游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对仙女山打造成为武隆旅游的核心板块具有积极意义。但仙女山至后坪天坑沿线分布大量自然保护区,具有不确定性。方案二的线网长度较长,投资较高,但线网布局以游客中心为核心,游客可通过放射性线网前往不同景区,不需要换乘;但武隆区大多数游客优先前往仙女山,由仙女山前往其他景区则需要换乘。经比较,暂选择方案一为推荐方案,并建议根据客流情况分期建设。

五、结语

武隆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发展武隆区旅游轨道线网将有助于武隆区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进而带动武隆区的经济发展。根据武隆区城市空间布局、旅游资源分布及相关规划,提出“一核一轴两廊‘工’字形”旅游轨道线网布局,此方案覆盖武隆重点景区和交通枢纽,能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本研究可为其他城市旅游轨道线网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猜你喜欢

武隆度假区景区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滨海旅游 度假集群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苏州阳澄湖半岛:城市的“后花园”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综述
『摘牌』
“寻味武隆”让当地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