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知识共享对矿工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的影响

2022-05-23安倩男栗继祖

煤矿安全 2022年5期
关键词:易用性矿工意愿

安倩男,栗继祖

(太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煤炭是当今工业的主要能源,按照我国目前的能源供给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占据着主体的能源地位[1]。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 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运用,智能化煤矿将成为主流。近年来,煤矿利用智能系统远程控制煤机装备,主要用于对所处环境等进行实时安全生产、监测管理、预警等,可监测周边环境并且及时传输数据,具备运输连续、运量大、适应性强、能耗相对较低等优势,使复杂危险的煤矿井下实现少人化、无人化[2]。智能时代提高矿工的智能技术接受意愿,推动人机协作尤为重要。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对矿工的学习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煤矿环境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矿工不仅需要井下的采煤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知识。智能化工作面矿工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才能够胜任工作,否则会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智能化工作面矿工需要将原有的采煤技术与智能化、自动化知识相结合,提高学习能力和手脑并用能力[3]。在组织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员工之间可以将新获取的知识与本身原有的知识协调整合,再通过知识网络将新的知识共享给同事,从而促进整体的知识吸收效率,有利于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4]。所以,知识共享对于矿工学习新的工作技能,胜任职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十分重要。为此,从技术接受模型的角度,以智能化矿井矿工为研究对象,探究知识共享对智能化设备接受的影响作用,为促进人机协作,提升矿工对设备的学习能力,促进矿工安全生产操作,减少人因失误,实现煤矿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由Davis 等人于1989 年提出的,在他们关于用户对计算机技术接受度的研究中,用来预测一组人或者一个组织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5]。技术接受模型中的4 个重要结构分别是外部变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技术的意愿。其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该模型的2 个重点变量,也是影响个人对新技术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易用性反映个人使用一个具体系统的难易程度,感知有用性则反映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能够对工作起到辅助功能的程度[6]。外部变量通过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从而影响个体对技术的态度和意愿[7]。因此技术接受模型理论认为,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矿工能够接受智能化设备,才能真正展示发挥出煤矿智能化改革的落实作用,矿工对智能化设备的接受是煤矿企业发展智能化创新的基础条件。目前,技术接受模型已被学术界广泛应用和验证,煤矿智能化设备与计算机技术一样,其发展推行也受到矿工个体对智能化技术设备接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基于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结合煤矿企业的特点,构建影响智能化矿井矿工接受意愿的理论模型,来探讨矿工对智能化设备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煤矿智能化建设以及提升矿工的学习技术能力提供理论借鉴。

1.2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指交流互动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知识的传递,还包括双方了解知识的含义并发展为新的有效行动力[8]。知识共享这一学习行为可以帮助员工提升技能,以面对职业上新的要求与转化[9]。知识共享可分为共享能力、共享意愿和组织共享氛围3 个维度[10]。共享能力是指组织内成员之间传播知识、消化吸收并整合的能力,如果知识共享双方皆具备良好的知识共享能力,知识传递方能够完整清晰地将所要传递的知识进行表述,知识的接受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从而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反之,如果知识传递方能够正确清楚地传递共享知识,但是知识接受方不能够完整地理解并吸收知识,也会阻挡知识共享的进程。共享意愿认为知识属于独立的个人资源,拥有知识的个人不会无条件地将知识主动分享给其他个人,因此,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知识拥有者的共享意愿。组织的共享氛围是指组织内的一种组织文化,是领导与员工长期互动塑造而成的,管理者可以向员工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激励。组织共享氛围也能够影响员工间的知识共享,当组织形成鼓励知识共享行为的氛围,塑造组织内的共享文化,经常进行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建立公平、公正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才会激发员工参与知识共享活动的兴趣。

在煤矿企业中,有很大部分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难以用规范化的文字进行表达,一些富有经验的矿工虽能轻松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却不能把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很好地传达出来,因此组织开办学习交流活动,向矿工宣讲知识共享的重要性,调动矿工参与知识共享的热情,从而可逐渐转变员工自我获取知识的传统思维模式[11]。在煤矿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可以实现知识的交流和传递、新旧知识的重新结合,此外,在学习智能化设备的过程中,员工之间可以通过知识共享解决困惑和互相帮助。知识共享越频繁,越能促进企业员工对新技术的掌握吸收能力,感知到新设备对自身工作任务的提升与帮助,使得对创新技术的接受意愿显著提升。

1.3 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论证,提出假设:H1知识共享正向影响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H2知识共享在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下影响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H3知识共享在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下影响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H4知识共享在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下影响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样本

以山西省华润智能化建设煤矿企业的矿工为样本,在2021 年5—8 月,向矿工以随机抽样和匿名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涵盖智能化工作面操作的液压支架操作工、远程支架遥控员、智能化采掘等岗位。总共发放370 份问卷,剔除漏答、逻辑有误的问卷后,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22 份,有效回收率为87.03%。研究样本均为男性,在年龄方面,30 岁以 下 占16.8%,31 ~40 岁 占36.0%,41 ~50 岁 占34.8%,50 岁以上占12.4%;在工龄方面,5 年以下占到17.4%,5~10 年占58.1%,10 年以上占24.5%;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以下学历占33.2%,高中及大专学历占46.9%,本科以上占19.9%。

2.2 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测量的内容包括知识共享、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接受意愿4 个变量。研究所用的问卷都是在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咨询访谈所修正编制的。

知识共享参考徐瑞平等[10]的量表,共设计了8个题项,从矿工的共享能力、共享意愿和组织共享氛围3 个维度进行测量,如“同事间彼此信任度较高”“组织中常进行技术交流活动”。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接受意愿的测量题项参考Davis[5]的研究量表,如“使用该设备很容易”、“智能化设备对我的工作有帮助”、“我愿意多次使用智能化设备”等,共9 个题项。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 级量表计分法:从1~5 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3 研究结果

3.1 信效度检验

使用Cronbach’s α 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知识共享、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及接受意愿量表的α 系数分别为0.778、0.917、0.836、0.846,均大于0.7,说明量表具有较高信度。

运用SPSS18.0 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对量表的所有题项进行KMO 和Bartlet 检验,结果KMO 值为0.842>0.8,P<0.001,符合标准。

3.2 变量相关性与描述性

对智能化矿井研究的4 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知识共享与感知易用性(相关系数r=0.726,显著性水平P<0.01)、感知有用性(r= 0.555,P<0.01)、接受意愿(r=0.487,P<0.01)均显著正相关;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r=0.532,P<0.01)、接受意愿(r=0.661,P<0.01)均显著正相关;感知易用性与接受意愿(r=0.788,P<0.01)也呈显著正相关。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ach variable

3.3 模型拟合指数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在知识共享与接受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比链式中介模型、完全中介模型和3 个部分中介模型的拟合程度,模型拟合指数结果见表2。

表2 模型拟合指数Table 2 Fitting indexes of models

表中χ2/df 为卡方自由度比;CFI 为比较拟合指数;RESEA 为近似误差均方根;SRMR 为标准化残差均方根;KS 为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PEOU 为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U 为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ITUD 为设备接受意愿(Intention to Use Device)。问卷数据与模型1即链式中介模型拟合度最佳(χ2/df=1.334,CFI=0.972,RESEA=0.022,SRMR=0.017)。

3.4 假设检验

采用SPSS 软件中的process 插件,对拟合度最佳的模型即链式中介模型进行检验。采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5 000 次,构建95%无偏校正置信区间,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在process 插件中选定模型6 以检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中介效应,同时可得出链式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直接效应检验结果见表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4。

表3 直接效应检验结果Table 3 Direct effect test results

表4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Table 4 Mediating effect test results

表3 结果显示,知识共享对接受意愿的直接效应值为0.300,95%置信区间为[0.169,0.430],不包含0,直接效应显著,H1得到验证。

表4 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显著,总的中介效应值为0.593。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可知,中介效应通过3 条路径Ind1~Ind3产生:①由知识共享→感知易用性→设备接受意愿的中 介 效 应 值 为 0.348,95% 的 置 信 区 间 为[0.119,0.602],不包含0,中介效应显著,所以H2成立;②由知识共享→感知有用性→设备接受意愿的中 介 效 应 值 为 0.172,95% 的 置 信 区 间 为[0.037,0.310],不包含0,中介效应显著,所以H3成立;③由知识共享→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设备接受意愿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72,95%的置信区间为[0.016,0.163],不包含0,中介效应显著,所以H4成立。知识共享→设备接受意愿的路径系数显著,因此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在知识共享与矿工对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过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对比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2 条独立中介路径的差异,95%的置信区间为[-0.142,0.548],包含0,所以这2 条独立中介路径差异不显著,说明2 条中介路径效应相当;感知有用性的独立中介路径和链式中介效应差异的95%的置信区间为[-0.025,0.238],包含0,不显著;而感知有用性的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相比,95%的置信区间为95%的置信区间为[0.015,0.567],不包含0,差异显著,说明第1 条路径的显著性是强于第3 条的。

4 对策建议

1)煤矿企业可以定期举办技术培训活动,让矿工学习操作岗位所需的智能化设备,制订操作指南和标准,帮助矿工更好地理解新的工作要求,同时可以简化智能化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步骤,提高矿工的感知易用性。

2)管理者可以对智能化工作面的矿工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注重宣传智能化的有关知识,以及重视智能化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来提高矿工的感知有用性。要让矿工了解到使用智能化设备的优点,实现流程自动化,为减少不安全事故提供帮助[12]。

3)提升智能化工作面矿工的知识共享水平,需要促进矿工间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应当注重开展正式的知识交流活动,同时也应当鼓励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并对于能熟练使用智能化设备的矿工予以适当的奖励。

4)在智能化、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煤矿将逐渐不能满足煤炭企业发展的需求,在智能化煤矿人才短缺的情况下,煤矿企业需要为培养智能化转型作出进一步规划[13]。应当积极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如高校、科研机构等,实现跨界组合,培养技术型人才,减少单一技能型、低技能型人员,通过组织内及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来培养智能化煤矿复合型人员。

5 结 语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探索了矿工对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的影响机制。知识共享正向影响矿工的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知识共享可以通过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研究的局限在于在对智能化设备接受意愿的研究上只选用知识共享这个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选取的内容有限,因此未来可以考虑从更多的方面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易用性矿工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逆流而上的矿工兄弟
The New 49ers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
身份认同对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读者消费俱乐部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