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内外:形质与意境

2022-05-23

名家名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结体字形线条

张 玥

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从外部特征而言,它是以点画线条组合成书体规定的字形结构;从内部特征而言,书法又是借汉字点线的运动完成结体造型来表达书者内心对宇宙万物和社会生活的审美情感。这内外二者,也便是书法美学中形质与意境的体现。形质美与意境美之于书法艺术家们来说,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是千百年来的一个经典命题。书家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的是,二者缺一不可。

形质美,顾名思义,“形”是外形、结体的意思,而“质”含义较多,有“内质”“线质”等理解,“内质”较于“线质”更加抽象,所以我更加倾向于“线质”这一解读。下面就先从这两方面讲起。

先从“结体”上来说,字形的收敛、对称、开张等都叫结体美,这种结体美,在真、草、篆、隶中表现也不相同,如篆书、隶书及楷书的字体要遵循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参差错落等原则,行书草书则追求不规则的排布、笔断意连等原则。一个字的造型除黑色的笔画之外还有空白的地方,清代大书家邓石如曾提出“计白当黑”,这些字的疏密揖让和虚实相生的排布,规律和无规律的统一都是中国书法艺术充满魅力的原因,都能给人以美学的感受。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形质成而性情成。”也就是说,形质是书法家用来表达感情的基础和要素,也就是一种要有可读性的文字符号。如怀素《自叙帖》(如图1),它打破了一般结体的平正、方整以及纵有行、竖有列的布白方式,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大小错落,以险绝取胜,并且怀素的狂草,还打破了方块的外形,趋于圆转,巧妙的改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图1 《自叙帖》(局部)

从“线质”上来说,要表现线条点画美,必须通过用笔,钟繇提出:“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见万象接类之。”宗白华先生《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曾对钟繇此话做了最好的注解:“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心内之美。没有人,就感受不到这美,没有人,也就画不出、表不出这美。”一幅作品中笔画与笔画之间映带与分离,字与字之间的揖让与协调,都是通过一支毛笔所写出来的线条来表现的,这线条还流露出书家气质修养和对书法的审美理解,所以谓之“人心内之美”和“万象之美”。如张旭的《古诗四帖》(如图2),整幅作品行笔婉转自如,跌宕起伏,奔放豪逸,线条之间欲断意连,其笔画连绵不断,像云烟缭绕,便是典型的以书法线条表现美的体现,他以自然万象表达情感,同时情感又暗示着自然万象。对书法线条的形象美,古代书家也多有论述,如“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和“点如高峰坠石”“横若千里之阵云”等。

图2 《古诗四帖》(局部)

中国书法归为美学范畴最重要的还是意境美,美学大师邓以蛰曾在《书法之欣赏》中提出:“吾国书法不独为美术之一种,而且为纯美术,为艺术之最高境。”

早在东晋王羲之时期,他的书论中就出现了晋人尚意韵的艺术倾向,《论书》中说:“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全晋文》中说:“而笔至恶,殊不称意。”这些书论中所提到的“意”便是指书者在书写中有了表现人们心理意愿、情感、心态的作用,这便是“意境”的雏形。我们从王羲之的作品中便能感受到这种“意境”的高深之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此作品的动态之美、变化错落之美,一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妍美的行书中又带有楷书的骨力,晋人特有的超然玄远的深情与意韵书文并美,以及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也是它成为王羲之书法艺术最高境界的原因。卫夫人《笔阵图》中说:“夫欲书者,先乾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抑,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里的“意”也充分肯定了它的重要作用。“意在笔前”,胸有成竹地表现作品的意趣和变化。

陈振濂老师在《书法美学》中将意境内涵分为神采、韵趣、诗情三个部分。关于神采,南朝书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首次提出这组“神形”观点:“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此处王僧虔所用的“神采”二字,也就是主体的精神境界、生命体验与审美经验等多重主观元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外化所呈现的风采美感,这种风采美感便是构成书法意境美的重要部分,但是王僧虔的“形质次之”并未表现出形质不重要的想法,而是说“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所以这种神采之美的表现也始终要以形象为依托。另外,书法意境内涵的韵趣美、诗情美便是集中表现在书法的语境美上,若是书法作品在造型上无论被表现得如何优美,但书写内容与美相违背的话,“意境”荡然无存,便不能称之为艺术,更不具有艺术价值了。上文中提到的《兰亭序》,文人雅集,吟诗作赋,谈笑风生的艺术气息跃然纸上,这使它的艺术价值无形之中又提升了。

从当代书坛来看,意境与神采之争似乎表现得十分激烈,在近几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现代派、日本前卫派冲击着传统书界,一批“丑书”家兴起,当然也并不能说“丑书”就没有形质依托,只是打破了传统汉字结构,以奇特、怪异的字形来表现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审美价值,这种作品的“意境”与传统书法作品的或高深、或奔放、或豪逸的“意境”大不相同。在近几年的全国各地展览中,胡涂乱抹、墨汁四溅、非字非画、非技非法的作品屡见不鲜,这种作品既没有形质的依托和意境的追求,更谈不上高雅的意境,完全无法与古人相媲美。此种书坛乱象对当代学院派学习的风气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书法初学者本应该好好钻研古法,取法古人,做好“形质”的安排和“意境”的营造,却因猎奇的影响偏向于某一方面,过分强调所谓的情感而全然不顾字形,甚至一度出现了“盲书”等荒谬的做法。

在书法创作中,形质和意境二者均是书家毕生追求的至高境界。书法中意境的表现,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要达到书法形质与意境的完美结合,心态是一大因素,蔡邕《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故习书时,只有我们的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融入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才能写出真情至性的作品。我作为一名专业的书法学习者,在以后日常的书写创作中,应该辩证地看待形质与意境的关系:意境美蕴含于形式美之中,形式美又是意境美产生的基础,也就是不能一味描摹字形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当然也不能因为过度地想要表现情感而丧失了基础字形的依托。我们在学习创新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好坏,吸收借鉴绝不是融化混杂,或者替代。

总之,中国书法以其内在意境和外在形质成为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沈尹默先生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愿吾国书法长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结体字形线条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书法线条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精致线条
用笔之“易”与“不易”
线条国趣事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添一笔变个字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