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变化、诊断与防治

2022-05-23王健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王健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又称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發热和腹泻为特征,发生于牛的热性传染病。由于牛病毒性腹泻分布广泛,流行性严重,是我国乃至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牛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养牛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的防治牛病毒性腹泻,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变化和诊断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养牛企业和养牛散户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临床变化;诊断;防治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牛养殖户也逐渐增多,但由于部分养殖者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导致养殖场内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一旦诊疗不及时或者缺乏必要的防控措施,则非常容易导致疫病暴发,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病毒性腹泻在牛养殖业中较为常见,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对患牛防治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整个牛群的感染。牛病毒性腹泻于1946年首次在美国报道,因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消化道溃疡和腹泻而命名为牛病毒性腹泻病。又因部分地区病牛临床特征主要是出血性肠炎和口腔溃疡,且病原学研究表明为同一种病毒引起,因此又称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做好牛病毒性腹泻的预防与诊疗工作对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1 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

病毒性腹泻病毒是牛病毒性腹泻的致病病原,又名黏膜病病毒,其是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病毒,病毒粒子具有囊膜,直径约为40~60nm,多呈球形或圆形,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该病毒与猪瘟病毒和羊边界病毒属于同一属的病毒,3种病毒具有相似的抗原关系,可在胎牛肾、睾丸、肌肉、气管或者猪肾等多种细胞培养物中传代培养,根据病毒能否引起培养细胞形成空泡死亡,将其分为了致细胞病理变化型(CP)和非致病理变化型(NCP)2种类型。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血液、精液、怀孕母畜胎盘、脾脏以及鼻腔、呼吸道等组织器官中。其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当温度达到56℃或pH在3以下时,可迅速失去活性。但其对低温抵抗力强,可在-70℃条件下稳定存活多年。一般消毒剂就可使其失去感染性,胰酶、乙醚等均可将其灭活。

2 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患病或隐性感染的牛和其他动物或带毒动物均可为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染源。

2.2 易感动物

牛病毒性腹泻的自然宿主有猪、牛和羊等,其中牛最易感染,且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牛均可感染,8~24月龄的牛最易发病,2岁以后的牛多为隐性感染。在新疫区内多暴发急性病毒性腹泻,病牛的年龄多集中在4~18月龄,这一阶段感染的患牛死亡率极高,严重者可达100%。

2.3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和呼吸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1]。主要的传播媒介是病牛或隐性感染牛污染的用具、饲料、下脚料和饮水的外界环境。此外,还可通过母牛垂直传播给新生犊牛。

2.4 流行特点

牛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性极强,全年均可发生,冬季明显多发。可呈暴发式流行,在老疫区,也呈散在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隐性感染的患牛较多,在50%以上。新疫区的急性感染病例较多,但发病率不高,仅为5%左右,但感染病牛的死亡率较高,可达90%以上。肉牛较乳牛更易发病。

3 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变化

3.1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约在7~14d之间,大部分病牛呈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而根据发病牛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具体如下:

1)急性型 病牛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2℃,最长可持续7d,同时白细胞数量在1~6d内持续降低,随后略有升高。个别病牛可发生第二次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数量降低的现象。病牛双眼无神,精神不振,食欲降低,流涎,眼和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随后,流涎加重,呼气臭,可见口腔、鼻镜的黏膜糜烂、坏死,出现水样腹泻,严重者附着黏液和血液[2]。少数病牛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出现蹄叶炎,跛行。大部分病牛发病1周后死亡,只有少数病牛可转换为慢性型。

2)慢性型 慢性型病牛体温略高出正常值,多呈波动型,无明显的发热症状。一般病牛多表现为眼部分泌浆液性液体,齿龈发红,口腔少有糜烂,鼻镜发生明显糜烂,可连成一片,淋巴结肿大。皮屑增多,以颈部、鬐甲和耳后最为明显,特征性的症状是病牛趾间皮肤坏死、糜烂,发生蹄叶炎,多呈跛行,有些病牛同时伴随腹泻。大部分慢性型病牛发病后6个月内死亡,少数病程可持续到1年以上。

3.2 病理变化

病牛的鼻镜、鼻腔、颊部、舌面、上腭和齿龈黏膜溃疡或糜烂,严重者喉头黏膜溃疡、坏死。剖检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食道黏膜糜烂,出现大小不一的坏死灶;瘤胃黏膜糜烂、出血;真胃水肿和糜烂。肠淋巴结肿大,肠壁水肿、增厚,小肠、结肠和直肠出血,溃疡,有卡他性和坏死性炎症。

4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

4.1 临床综合诊断

根据疾病暴发特点和流行特点,综合病史,病牛体温升高,白细胞先降低后略微增多,腹泻,口腔黏膜糜烂、坏死等临床症状和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小肠、结肠部位淋巴结坏死等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但牛病毒性腹泻隐性感染较多,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测。

4.2 电镜检测

采集病牛的眼、鼻分泌物,血液,尿液或脾脏、甲状腺、肠系膜淋巴结等作为病料分离病毒。电镜下检测,若在细胞的胞浆、空泡和内质网中发现有直径约为40~60nm圆形或球形,且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则可确诊。

4.3 细胞培养鉴定

可将分离的病毒接种在牛单层细胞中培养,若细胞变圆,间距增大,胞浆中可见边缘整齐、大小不一的空泡,出现胞质状突起物,呈网状或细长形,并且细胞脱落,形成空斑,则为阳性。

4.4 其他技術

目前,常使用的免疫技术有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试验、夹心ELISA、免疫组化法、RT-PCR技术、血清学检测等,可以准确地对该病进行诊断。

5 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5.1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通常可使牛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此外康复牛自身也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一般在牛6~24月龄之间(肉牛6~8月龄)时,可使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灭活疫苗或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3]。另外,配种前应对育成母牛和种公牛加强免疫1次,为防止母牛流产,一般不对妊娠母牛进行免疫接种,而对于高危地区的牛群,首次免疫后每3~5年应加强免疫1次。

5.2 引种管控

①禁止引入发病国家或地区的种牛和其他易感动物;②加强检疫,引种前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时淘汰带毒动物;③实施隔离,在检疫之后,对引入动物隔离观察,待隔离期过后无明显病症,方可进行混养,防止引入带毒动物导致场内感染;④在动物运输、转运时,应定期检疫,严防该病的感染和传播。

5.3 饲养管理

①加强牛场的卫生管控,保持环境的干净、清洁,及时清除牛舍内的排泄物,并保持良好的通风;②加强消毒,对进出人员和来往车辆严格消毒,对牛场、使用工具定期消毒;③一旦牛场出现该病,应及时对病牛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病牛,对易感牛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隔离观察,避免疾病传播,对于病死的患牛及其排泄物等应进行深埋或者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5.4 加强饲喂管理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饲喂人员应合理搭配饲粮,保证提供给牛群营养均衡、充足的食物,可在日粮中适量添加维生素、蛋白质以及中草药、抗应激素等营养物质,提高牛只自身的免疫能力,可以帮助其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其次,饲喂人员应做好对饲料的贮存管理工作,保证饲料的质量与安全,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出现霉中毒诱发其他疾病。

5.4 治疗措施

牛病毒性腹泻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根据患牛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一般采取抗病消炎,防止继发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的原则。对于患牛可采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辅以葡萄糖、VC以及碳酸氢钠等药物静脉注射进行辅助治疗[4],提高患牛的免疫能力。为防止脱水常使用消化道收敛剂或输入电解质溶液的方法。为防止继发感染,常使用磺胺类、抗生素等药物。对于严重病牛,最好淘汰处理,降低经济损失。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使用中药治疗对该病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可使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中药方剂煎熬灌服,对犊牛的治疗效果较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牛病毒性腹泻传染性强,可造成大部分犊牛死亡,严重危害牛群的健康,且暂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因此,对于牛病毒性腹泻病应遵从“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各个环节的检疫,严防带病牛的输入,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其次,应进行全面的免疫接种,保护易感动物,提高免疫密度;最后,应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患牛应立即隔离治疗,必要时可淘汰严重的患牛。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可以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失,促进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洋,张伟年.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2021,32(5):118-119.

[2] 周登鹏.牛病毒性腹泻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4):94.

[3] 韩立红.肉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21(4):128-129.

[4] 王绪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1(22):167-168.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