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网络社交媒体 助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2022-05-23唐美丽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唐美丽(1983-),女,湖南衡阳人,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茁壮成长为社会的新宠,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影响日益显著。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网络社交媒体,增强大学生群體文化自信成为了当前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当前网络社交媒体现状出发,指出网络社交媒体在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具备的价值和存在的挑战,探索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网络社交媒体;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在当前网络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交媒体在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积极意义,就此展开全方位、全过程、多方面的探讨,引导青年学生群体采利用好社交媒体这一渠道,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提升自身文化认知和文化素养,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网络社交媒体时代为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社交媒体与文化自信

(1)关于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作为现代互联网全面发展与不断革新的时代产物,彻底地打破了早期社会群体交流与沟通的壁垒,将海量信息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加大对云计算技术的平台运用,确保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对信息进行查询与搜索,无需受时间或地点限制,推动了现代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和普及化。首先,网络社会媒体的构建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虚拟世界,借助博客、微信、推特、Facebook等社交软件,我们可以轻易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举个例子,通过博客信息发布平台,我们可以记录网络日志、撰写个人文集、展示个性化生活内容、结交朋友,实现学习、娱乐与交流等多项功能。其次,社交媒体对教育行业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教育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实现信息传播等功能。最后,网络媒体创造新闻资讯,无数的信息资源经过层层递进式被收集、分析、汇总、过滤,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关于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课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完全有着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应当本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全新理念,承担起传承中华独特精神和先进文化的责任,巧妙地运用当代社交媒体,学习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受现代中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奋发力量,竭尽全力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实现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伟大使命。明确当前文化传播的工作重点,在提高自身文化意识、核心素养、思维高度的同时,为中国经济、外交、安全影响力的扩大提供重要的衍生动力。当代大学生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紧跟当前时代发展的新步伐,理性对待现代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学习态度,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3)社交媒体与文化自信培育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当前先进、优秀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新手段、新力量。这也需要我们对各项不同的需要传播的内容进行筛选、排查,及时剔除别有用心之人肆意传播的虚假信息,确保能够为大众传播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若能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时机,加强对社交媒体的运用与推广,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青年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与运用先进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塑造人格、增强素质的人才,极大地提高青年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也扩充了他们的精神视角,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此外,也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吸收与文化学习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即必须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明白文化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和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网络社交媒体呈现的新特点

网络社交媒体因其传播所具有成本低、简便、易得、传播广泛且迅速高效等特性赢得大众青睐,更是收获了青年群体的忠实。首先,网络社交媒体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信息的能力与权利,准入门槛低仅限于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其次,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可以跨区域与异地的朋友进行交流,实时参与互动、分享知识、学习讨论。最后,随着各项不同的信息快速地冲击到大众的视野内,其中所伴随的错误、闭塞和落后的文化内容,为正确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带来挑战,学生群体必须要以统筹全局的发展眼光,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将各项不良的信息传播扼杀在源头上,巩固并增强文化自信,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先进的文化内容,有效规避受随意捏造信息的影响,实现社交媒体文化传播效益的最优化。

二、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与挑战

1.网络社交媒体对于高校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空平台

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所获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历文明进程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意义深远。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并高度重视,继续传承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早期信息传播因时代条件有限,主要采用手写或发布刊物的方式,再先进的思想、理念也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最终传播效果微乎其微。如今,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丰富多样为信息交流、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以图文、音频、短视频等形式呈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传播障碍,事半功倍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均可实现随时随地使用网络社交媒体,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覆盖面广,因此,我们借助网络社交媒体传承和发展好优秀民族文助力高校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比如,当前青年群体中盛行的“汉服热”,正是高校培育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契机。因为“汉服”在高校青年学生中颇受欢迎,我们可以借此开展除线下活动以外的其他以汉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校园汉服文化节、汉服虚拟社区论坛等,从对汉朝服饰穿戴方面的交流与分享辐射到汉朝等传统文化的交流、讨论。

2.网络社交媒体用于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网络社交媒体运用不当,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知识经济全新发展的时代,信息数据、知识内容呈爆炸式增长,00后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媒体大军成员,长期“驻扎”、“驻守”各大网络社交媒体。一方面,能及時高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迅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但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群体因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针对此类现象,适当性地引导与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教会学生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学习素养,快速地推进现代文化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塑造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核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使用网络工具,确保学生能够具有极高的自控力,以理性的思维看待并运用现代网络社交媒体。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充斥着海量真假信息,碎片化呈现,难辨是非。在网络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里,不少网络媒体人员严重违背自身的职业道德,或制造噱头,或编制美丽谎言,或散布虚假信息,以博人眼球赚取流量。同时,也有不少用户为坚持自己所谓的正确观点,不惜制造虚假信息攻击对方的不同意见,过于宣扬自身观点以至于走向极端。正是因为相关问题的长期蔓延,导致大学生认知产生错位,大量虚假信息快速涌入到社交媒体,掩盖了真实信息,当虚假信息成为大学生判断是非的依据时,一些错误且极具荒谬的观点就会趁机广为传播,扭曲了青年学生群体是非批判,极端的声音肆意蔓延,在严重影响网络社交媒体风气的同时,导致部分判断能力较弱的学生出现不当的想法。

三、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1.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科学合理地运用好社交媒体,这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思维能力等提出了要求。由于当前网络社交媒体个人化现象,把关门槛降低、信息传播泛滥,要如何甄选辨别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真伪,又要怎么合理利用媒介海量资源?这就要求大学生群体具备分析、评价、处理文化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辨别、判断媒介信息的真伪、意义和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首先,青年学生要培养独立思考、系统性思维方式,避免看问题的表象化、片面化;其次,青年学生应通过学习实践,约束、规范自身行为,逐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最后,青年学生还需提高对负面信息、虚假信息的辨别力和免疫力,针对社交平台上出现的诋毁、抹黑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乱象坚决予以回击,捍卫网络政治生态,竭力维护本民族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创造力、和合力。

2.坚定价值观自信

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价值观自信以坚定文化自信。然而,据某数据平台调查显示,当前仍有不少学生崇“洋”媚“外”,对西方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分外青睐,投入极大的热情,相反,对于有着中华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表现冷淡。这反映了当前高校教育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对此,我们可以运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整治,对不符合先进价值观念的内容加以整改,将文化背后的含义作为学习的核心重点,避免扰乱学生群体思想,造成思想混乱、文化迷乱、价值观错乱。要求学生群体必须要树立鲜明的思想旗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针对不同的价值内容进行适当性的判断与分析,坚决破除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心理。高校教师群体需要借助社交媒体的大舞台,帮助学生群体划分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提高辨别能力,促进学生个人思想转变与认知提升,彰显文化与价值自信。

3.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

通过近些年的探索实践,线上“教”与线上“学”符合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或单一教学的不足之处,更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混合式教学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传播效率。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借助社交媒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共同配合,合力推动传播中华文化教育平台的建设,打破了教育教学、知识沟通、文化传播之间的界限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资源供其钻研探索,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诉求。此外,教育工作者开设民族文化专题性论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钻研;同时关注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学生思想动向,回应社会热点问题,传道授业解惑,传播主流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推进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传播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应充分认识网络社交媒体的作用与功能,用对用好社交媒体工具,服务好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发展、长久发展培育先进性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茹;张楚乔;网络社交媒体运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7-84.

[2]卫汾梅.网络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0):2.

[3]孙磊.网络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7):4.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