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字时代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022-05-22玉云山

美与时代·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文化传播民族文化

摘  要:偏僻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文化中心,反而使得世居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且丰富的民族文化。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新媒介激活民族文化的爆发点,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新传播与新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数字时代;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电子产品包装及衍生品中的应用研究”(2019KY0845);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西南地区侗族文化资源在美术创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2020KY23029);2019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实践取向下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9GKSYJGZ04)研究成果。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因此,在这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如何激活这些鲜明的民族文化并将其融入现代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

(一)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广西地处偏远的南方,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被中原文明视为“南蛮之地”。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广西的少数民族大多世代居住在偏远山区。在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下,世居广西的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11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种远离中原文化的状态下,广西逐渐孕育出来独特的民族文化,如瑶族、壮族的服饰,侗族的建筑、鼓楼,壮族的壮锦,丰富的节庆(如三月三)及铜鼓文化,左江崖壁画艺术,土司文化等。广西具有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先后公布了5批,共424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203项,占48%,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涉及广西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节庆、木构建筑、工艺、娱乐和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1]。

(二)初现规模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落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努力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2005年至2011年顺利完成了广西“1+10”民族生态博物馆工程的建设。至此,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落已初具规模,成为传播和传承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这些生态博物馆分别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贺州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灵川长岗岭高道古村生态博物馆、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那坡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十一·五”规划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2005年6月)。

二、数字时代民族文化的弱化

民族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时代,与之对应的是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在商品生产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人们生活的所有需求只能靠自己的双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也逐渐减少,小农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存在价值都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大多靠口口相传、制作手段繁琐、制作周期漫长的民族手工艺及服装制作在机械化生产、物美价廉的现代商品面前几乎完全失去了吸引力、竞争力,并不具备商品属性、市场空间的民族手工艺品必然被现代商品取代;结构强度高、可塑性强的现代钢筋混泥土建筑远比传统的木制建筑适宜居住;机械化普及的现代社会导致生活节奏的加快,也逐渐消解了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民族节庆、民族礼仪;手工织布制衣,手编箩筐、簸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核心价值功能逐漸消失。外出务工显然比传统的男耕女织更能快速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市场经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打工潮”、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出现,都加快了传统民族村寨的萎缩甚至消逝,这也严重挑战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必须要找到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路径,如何充分挖掘和激活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积极融合当代生活、寻找新的传播途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课题。

三、数字时代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机遇

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单一稳定的生活及文化形态,网络的高速发展让世界变得扁平,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推动了网络视频特别是短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挑战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的可能性与希望。“当前技术革命的特性,并不是以知识与信息为核心,而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应用在知识生产与信息处理及沟通的设施上,这是创新与创新的运用之间的一种累积性反馈回路。”[2]新技术的发展运用一直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新媒体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支持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一)广西民族文化的短视频传播

1.民族文化在短视频平台的有效传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农村网民规模达2.97 亿,占网民整体的29.4%,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3]。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民族文化的传播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物理限制,彻底打破了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介传播的单一性、单向性。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借助于新媒体的有力推动。

在人人皆可成为传播者的全媒体时代,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传播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强有力手段。短视频的强互动性和碎片化视听的传播特性,有效促进了人们表达的欲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容制作的创造性表达,显著降低了观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门槛,成为弘扬和振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抖音用户“闻叔的伞”通过借助古风场景展示油纸伞的制作流程,激活了民族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抖音平台发起的“谁说传统文化不抖音”的主题活动累计获得75亿次的播放量,在“我变脸比翻书还快”的话题活动中,通过个性化、趣味化的交互体验使得大众体验了“技术变脸”的无限乐趣。这使得原本“曲高和寡”的民族文化借助技术优势实现了生活化、场景化、娱乐化的全新复现和演绎,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了受众期待。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表示:“短视频之于传统文化是一种数字化的传播连接,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方式。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发端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体系将在网络社会得以延续。”[4]因此,只有积极借助短视频等新兴媒介进行创新性传播,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广西民族文化媒介化,产生比以往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2.李子柒短视频走红海内外的启示

网络红人李子柒是一个来自四川农村的“90后”姑娘,她的短视频传达的都是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田园生活,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浓浓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习俗节气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做川菜、腌制腊肉、做柿子饼、做墨条、染布制衣、编背篓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角度全过程的展现。

李子柒在海内外拥有上千万粉丝,其短视频在国内的巨大影响力,充分说明民族文化和现代生活并非是天然隔离的,民族文化一样可以很好地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民族文化的传播不需要大而空、絮絮叨叨的宣示说教,更不要宏大的叙事。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需要的是植根于人们触手可及的日常,融入人们当代火热的现代生活。李子柒的短视频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5]。

李子柒的成功是商业运营、营销推广、短视频技术的赋能等多方面的协同,其短视频几乎没有语言对白,尽最大可能运用视觉元素表达,不仅扫除了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也有效地减少了语言转换中出现的曲解。李子柒的短视频坚守着传统的工匠精神,在“慢工细活”中精益求精。如三月采桃花酿桃花酒;五月摘琵琶制琵琶酥;制作蚕丝被从种桑养蚕开始到蚕茧缫丝;制作豆酱从种豆、晒豆子到发酵,每个视频都要经历漫长的制作周期。视频后期有时配以悠扬的中国古琴声,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生活情境。

(二)建设广西民族文化数字博物馆

以实物、文字、图片等资料展示为主的实体博物馆无疑是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实体博物馆这种静态的宣传方式存在明显的缺点就是无法跨越时空进行传播,也缺乏互动性。将我国日益成熟的数字信息技术对广西各民族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发动各民族文化机构及民间力量积极搜集、储存广西民族文化数据资源,健全民族文化资料档案,运用三维动画、虚拟影像、实物模拟交互、图片、影音等数字技术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具备触觉、听觉、视觉功能的现代数字化民族博物馆,将非常有利于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播。用户仅需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广西数字民族博物馆APP,就可以在手机上聆听民族歌谣或观看民族艺术表演,以三维虚拟技术游览民族文化古迹。新媒体与数字民族博物馆是线下实体民族博物馆的有力补充,改变了实体民族博物馆单向线性传播缺乏互动交流的弊端,使民族文化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物理限制,更加轻松活泼。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更是推动了实体博物馆从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转变,民族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必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借鉴博物馆文创成功经验助推民族文创产品开发

2013年台北故宫“朕知道了”胶带文创产品受到人们的热捧,人们意识到民族文化文创品的现代魅力及巨大市场潜力;2016年后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目前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十几家博物馆文创店均已入驻天猫,这些博物馆在天猫平台上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2019年淘宝双“十一”活动销量统计如下:1.故宫淘宝万福生系列-静电贴窗贴窗花总销量30000+,迷你故宫小猫猫摆件总销量15000+,随机小彩蛋总销量13000+;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故宫小确幸笔记本总销量88000+,瑞启红福手绳总销量51000+,宫廷御扇总销量30000+;2.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龙形金步摇夜光书签总销量50000+,创意撞色单肩帆布包总销量40000+,33D小夜灯总销量20000+;3.苏州博物馆旗舰店木刻镂空冰箱贴总销量10000+,唐寅创意茶泡袋总销量4000+,镂空金属书签总销量4000+;4.敦煌研究院旗舰店福鹿金属书签总销量3000+,藻井徽章胸针总销量:1700+,飞天镂空金属书签总销量1700+;5.大英博物馆旗舰店大英馆藏系列文件夹总销量140000+,罗塞塔石碑烫金胶带总销量23000+,刘易斯西洋棋冰箱贴总销量16000+[6]。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转化融入到了人们的现代生活之中。

四、结语

民族文化资源不能仅仅是少数学者和专家的研究案例或博物館展示的文化标本。只有积极挖掘、提炼并有效转化广西的民族文化美学符号,开发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产品,让民族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也只有积极融入并影响现代人们的生活,才能体现出文化的价值。对此,我们可借鉴国内外博物馆文创开发的成功经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庞大的粉丝量及销售量的逐年上涨有力地证明了民族文化和现代生活并不矛盾,只要通过充分的科学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一样可以很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新媒介激活民族文化的爆发点,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新传播与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龙群.厚植广西民族文化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1):131-136.

[2]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9-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4]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EB/OL].[2019-05-16].http://media.whu.edu.cn/id/1024.

[5]钟超.光明时评: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EB/OL].[2019-12-08].https://culture.gmw.cn/2019-12/08/content_33384241.htm.

[6]中国文化遗产.盘点各博物馆网店文创销量TOP3 今天你「剁手」了吗?[EB/OL].[2019-11-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9915293592420168&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玉云山,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油画创作。

通讯作者:艾英秀,硕士,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三级美术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与技法。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文化传播民族文化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