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现状对比

2022-05-22王楠张龙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多元化

王楠 张龙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出现了未富先老的局面,老龄人口高龄化严重。本文在分析国外一些典型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将其与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进行比较,并从中获得启示,从而探索出适合我国社会的养老模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国内外养老模式;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各种养老问题,是需要社会长期重视的。根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到2021年底,我国的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2.68亿人,占总人口为18.9%。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抚养比逐年增加,老年护理、医疗保健、福利和服务等问题都被提上仪事日程[1],我们必须防范老龄化加剧对社会生活的严重影响,加快建设和改善适合老年人生存的社會环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我们应该进行解决社会养老问题[2]。

1.国内养老模式现状

中国目前采用的三种基本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3]。

1.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一种传统的养老方式,中国是一个信奉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发展以来,家庭养老是一直以来的主流养老模式,传统文化观念的支配地位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根深蒂固。选择住在家里的人感到“熟悉”和“自由”,这在经济上是有意义的[4]。

在新的形势下,家庭养老在我国的发展中呈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此外,在当今中国社会,人的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照顾者筋疲力尽;迫使不少年轻人为了工作背井离乡。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以及“421型”家庭和空巢家庭的增加,随着家庭的结构变化,它将从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5]。

1.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将老年人集中到一处进行综合性护理(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医院机构等)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社会养老机构接收老年夫妇或单身的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6]。目前,社区养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和时代化的挑战[7]。它是当前我国养老方式的唯一选择,机构养老在社会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目前,与家庭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更为流行。

1.3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方式,也是我国正在兴起的一种有前途的养老管理模式。它既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互补,又是两者的优势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8]。它将在城市社区建立老年护理中心,老年人依旧可以住在自己的家中享受着以家庭为基础的,老年人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医疗、心理咨询和其他服务。服务中心按照约定定期向老年人派遣经过培训的护理护士,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护理、家政护理和精神安慰服务[9]。英国首先提出了社区养老的概念[3],但是中国对此的研究相对滞后。它具有贴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人性化,家庭护理服务更有利于老年人的护理,也更符合中国国情。它被认为是未来中国老年护理的理想模式[10]。

2.国外养老模式现状

2.1美国的养老模式

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人均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根据美国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表明,美国3.28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人占16.5%,也就是5400万。到2030年,65岁以上的老人将会增加到7400万。一般情况下,最需要照顾的即85岁以上的人群,增长速度会更快。因此,美国对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而医疗保健和商业老年护理相结合的模式在美国也得到了最广泛的覆盖。

美国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老年人全面护理计划,它的目标人群是55岁以上的低收入人群。他们有护理服务需求,但需要护理人员住在社区里[11]。它比较重视社区服务项目,为有资格享受医疗补助的弱势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内容主要有日常护理、医疗护理及一系列的社会服务[12]。通过社区护理和医疗护理二者的结合,即使护士长期居住在社区或家庭,也能够满足他们的护理需求;第二类是养老住宿服务项目。这些机构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事业,受市政府委托,由社区管理。主要为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13];第三类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家庭和社区服务,社区可以为独居老人提供家政、运输、医疗等服务。增强了他们在家的生活能力和活动范围[14]。

2.2日本的养老模式

亚洲国家受儒家思想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的影响。日本更重视传统观念,看中的是家庭和睦,赡养老人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美德,因此家庭养老模式被广泛提倡。日本较为流行的是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15]。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日本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是长子与父母共同生活,长子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与父母共同构成三代人的家庭格局[16];第二,政府制定了保障家庭的养老保障措施,以支持和鼓励在一起居住的家庭供养老人,并为其子女提供税收减免、信贷资助等有关优惠政策;第三,日本政府鼓励通过医疗护理、家务和生活咨询等方式提供“居家服务”,根据时代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2.3英国的养老模式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英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健康教育服务管理体系。该模式根据其服务的内容分为“社区内照顾(Care in the Community)”和“由社区照顾(Care by the Community)”两种类型[17]。前者是一种规范的护理模式,它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和法律的保证,以照顾到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为主,并由社区进行专门的个案管理。后者是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伦理关系为基础的非规范护理模式,主要是关于老年人能够通过接受家庭成员、邻居或在家工作的志愿者的养老帮助来照顾自己[18]。与医疗保健相关的成本由政府直接与服务提供者挂钩,就像政府购买服务一样,包括诊断和治疗,但不向个人收费。此外,英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有许多盈利性的商业养老服务来弥补社区养老模式的缺乏。它在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同时,真正体现了老年人的安全感、医疗保健意识和幸福感的结合[19]。

3.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与国外的养老模式比较,我国的养老模式有如下优点:在家庭养老模式中,子女需要承担父母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需要,子女由父母独自抚养,子女的支持可以提高父母的生活幸福感,使父母的晚年更加幸福[20]。在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下,机构养老发展模式可以确保老年人有足够的依靠。养老院有完善的养老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医疗技术服务,可以更好的解决许多突发疾病,为每一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社区养老具备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优势,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国外的养老模式比较,我国的养老模式存在着如下问题:家庭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子女负担过重,面临着老人和孩子的问题,部分人无力承担[21]。与养老服务模式相关的机构工作投入以很少,养老服务模式只能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水平[22]。老人们的心灵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他们的生活也缺少了乐趣。由于养老机构的封闭性管理,使老年人产生了一种封闭的心理情绪,从而使选择进入养老院的人越来越少。社区的社会养老金对一般家庭而言过于昂贵[23]。

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养老政策和服务设施配置的分析,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多元化的借鉴和借鉴思路,归纳如下: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可以制定老年人身体功能评价体系,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经济和家庭状况进行评价,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政策方面,美国为了协调独立家庭养老模式的成功实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重点支持社区老年家庭,即正式服务社会,特别是家庭服务。在法律法规方面:英国的实践证明,必须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养老服务。要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养老服务的政策法律支持,以保证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强化政府对社区养老的宏观引导,解决与协调养老运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规范老年人的行为[24]。在文化发展方面,日本的养老服务模式也是以家庭养老为主,提倡孝道思想文化,把尊老养老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这也是中国现阶段实现孝道宣传的不足。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的不平衡和短缺。在一些政治支持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床位短缺。同时,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匮乏、资源环境的恶劣以及政策的配套等因素,使床的空置率一直居高不下。对于无法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政府將帮助他们与周边的医疗机构建立沟通渠道,并在医疗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

4.总结

各国的政策都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建立适合中国人民的养老保障体系迫在眉睫。因此,建立适合中国人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一方面应该借鉴他国经验,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我国的国情、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我国智能养老产业还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如盈利管理模式不明确、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融资困难、养老企业人才短缺、医疗信息资源不均衡、扶持政策难以落实等。政府采购量少,老年人支付能力低,市场化服务比重低。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权力是不够的,应该积极学习成功经验。不同养老模式在我国和国外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向老年人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构建养老保障与老有所依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可冀,张亚群,洪国栋,等. 积极应对我国老龄问题的建议[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777-1784.

[2] 邹铭.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形成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格局[J]. 中国民政,2015(10):10-11.

[3] 李洪心,李巍.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2(12):18-22.

[4] 张春艳.居家养老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9(1):63.

[5] 孙泽宇. 我国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6):2138-2140.

[6] 宋媛媛. 常态社会化住区新型养老模式初探[D]. 天津:天津大学,2006.

[7] 孙敬峰. 中国养老模式发展趋势探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8):22-24.

[8] 陈赛飞. 国内养老现状的分析及社区养老的构想[J]. 绿色科技,2015(3):286-288.

[9] 张杰. 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J]. 中国社会工作,2015(11):52-54.

[10] 仉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J]. 河北学刊,2015,35(1):214-217.

[11] Hirth V,Baskins J,Dever-Bumba M.Program of All-InclusiveCare(PACE):past,present,and future[J].JAMD,2009,10(3):155-160.

[12] 董恩宏,鲍勇,刘威. “医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动模式研究综述[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10):731-732,742.

[13] 张卫国. 美国养老社区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5):136-149.

[14] 杨晓娟,丁汉升,杜丽侠. 美国老年人全面照护服务模式及其启示[J]. 中国卫生资源,2016,19(4):354-357.

[15] 韩晶. 浅谈日本养老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2):43-44.

[16] 陈明立,杨风. 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居住模式探析[J]. 中国住宅设施,2007(7):16-18.

[17] 陈伟. 英国社区照顾之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本土化进程及服务模式的构建[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93-99.

[18] Powell J L.Personalization and community care:a casestudy of the British system[J].Ageing Int,2012,37(1): 16-24.

[19] 陈旸,康健,连菲. 英国养老设施医养结合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J]. 建筑学报,2016(11):84-88.

[20] 郭竞成. 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 社会保障研究,2010(1):29-39.

[21] 杨峥. 我国老龄化居住问题研究[J]. 住宅产业,2010(10):32-36.

[22] 王以新,冯妍,刘新桥,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养老机制建设中的发展思路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3):1493-1497.

[23] 吴慧,竺杏月,狄昌娅.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知识经济,2016(10):16-17.

[24] 祁峰. 英国的社区照顾及启示[J]. 西北人口,2010,31(6):20-24,28.

作者简介:王楠(2001.03-30),女,汉,吉林松原人,延边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护理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学

通讯作者:张龙,讲师,男,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