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性别差异

2022-05-22王叶胤陈舒华

人民音乐 2022年5期
关键词:钢琴家钢琴演奏音乐会

王叶胤 陈舒华

2021年,第十八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落幕,前三名均为男性。回顾2015年第十七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在赴波兰参加最后角逐的84位优秀钢琴家中,有37位女性钢琴家,占比44%。最终获奖名单中,女性钢琴家刘凯特(Kate Liu)摘得总决赛第三名,其余五名均为男性。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从1958年第一届金牌得主范·克莱本(Van Cliburn)至2019年第16届金牌得主亚历山大·坎托罗(Alexandre Kantorow),除2002年第11届金牌得主为女性钢琴家上原彩子,其余均为男性演奏家。飞利浦(Philips)《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收录了73位钢琴家的录音,其中女性钢琴家10位,仅占14%。国内,以权威比赛“金钟奖”为例,2009年进入总决赛的六名选手均为男性。由此,音乐学者林碧炼发文《由第七届“金钟奖”钢琴比赛引发的思考》,提出需关注女性自然生理弱势对演奏的影响。①

当代女性主义音乐学家苏珊·麦克拉蕊(Susan McClary)指出,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古典音乐表演理论聚焦音乐听觉属性,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排除在音乐表演理论之外,导致关于音乐的含义、音乐的本质等最重要的内容成为研究中最大的谜团。②女性主义音乐学者以社会性别理论对女性音乐家在欧洲古典时期集体失语的研究触及音乐本质的思考,是深入研究钢琴演奏艺术中性别差异现象的钥匙。

西方钢琴艺术史中存在以男性作曲家/演奏家为专业展示主体,女性作曲家/演奏家为业余观看客体的性别差异机制。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核心作曲家群体均为男性。以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为代表,古典音乐以极致符号化的艺术形式体现欧洲贵族文化追求的理性与崇高。与雕塑、诗歌、绘画等艺术不同,音乐中除了作曲家的创作,对作品的演绎也发展为一门艺术。

19世纪,钢琴家李斯特首创钢琴独奏会,发展至今,音乐会独奏曲目仍然以男性作曲家作品为主。20世纪,钢琴演奏艺术黄金时期建立起以男性钢琴家为主体的“伟大性”标准,男性气概与宏大叙事相关联,以霍洛维兹(Vladimir Horowitz)、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为代表,钢琴音乐传递古典精英的艺术精神,洗礼大众。女性钢琴家则常常被冠以“钢琴女孩”的美名,在独奏会舞台上更多体现为被观看的对象,评论家与观众更多关注的是女性钢琴家端庄的演奏姿态,而不是具有说服力的演奏。③女性钢琴家的演奏风格往往细腻、甜美,与优雅的演奏姿态相吻合。

一、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社会性别与文化构建

西方音乐发展至今,伟大女性钢琴家数量远远不及男性的社会历史根源,与社会性别定位、社会文化分工相关联。在传统音乐氛围中,演奏者即是作曲家,直到钢琴独奏音乐会出现,演奏者才逐渐被赋予诠释者的身份。在这之前,女性几乎被排斥在公众音乐会视野之外。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进程中,女性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虽然范围广泛、数量惊人,但在表演形式、内容、地点等各个方面受到局限,与男性分工不同(如表1)。④

表1  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性别分工

18世纪中叶,许多贵族、资产阶级女性從小接受规范的专业训练,但仅以优雅、高贵的淑女姿态在非公众的社交场合演奏钢琴。19世纪,巴黎音乐会舞台已不乏职业女性钢琴家的身影。在音乐会评论中,女性钢琴家具有优美的音色、精致的旋律、梦幻般的敏感度以及富于诗意的特质。相对的,情感控制力、结构把握、动态、耐力、节奏动力是女性钢琴家的弱点,在演奏逻辑性和音乐思想深度方面更较少获得肯定。⑤有评论文章指出,女性钢琴家在演奏较为男性气概的作品(如贝多芬、李斯特)时,由于相对娇弱的体格,这些弱点尤为明显,而男性钢琴家的演奏则富有生命力和能量。⑥音乐评论家詹姆斯·吉本斯·赫尼克(James Gibbons Huneker)认为,女性通常把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演奏得“十分迷人”,但这迷人的音乐是伟大的、富有精神的、动人的吗?⑦

首先,音乐会评论与弗洛伊德本质主义“生理结构决定命运”的观点一致。女性被认为天生是柔弱、被动、依顺的,男性则是强壮、理性、占优势的。音乐会评论认为凭直觉获知的女性天性消极,认为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仅仅依赖直觉和情感演奏,相对理性男性在身体素质与心智方面能力较差。⑧在社会性别认知的基础上,女性钢琴家把握抽象音乐的能力和控制大型奏鸣曲结构的能力受到质疑。1950—1960年,关于伦敦女性钢琴家的研究表明,音乐会评论家对女性钢琴家的批判,体现了社会性别构建的影响,属于社会文化范畴的性别偏见。⑨

其次,女性钢琴家倾向演奏巴赫、海顿、莫扎特以及肖邦的作品,被认为作品体现的“装饰性” “甜美”更适合女性气质。贝多芬、李斯特的大型作品与强健、有力量等男性气质相关联。在19—20世纪的音乐文化中,贝多芬作品中的英雄气质被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新约”。以李斯特、帕格尼尼为代表的炫技演奏家在英文中被称为“大师”(virtuoso),而其中vir的拉丁词根,即“男性”(man)的指意。由女性钢琴家来诠释贝多芬作品中的英雄气概、李斯特奏鸣曲中的宏大气势则被视为一种“不自然”的音乐现象,不符合社会文化规定的女性气质。

音乐会评论会指责女性钢琴家试图挑战贝多芬的作品,尤其是贝多芬晚期的作品。⑩对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这样能驾驭贝多芬Op.106的女性钢琴家,评论文章称赞其演奏具有男性气质。对希腊女性钢琴家吉娜·巴赫奥尔(Gina Bachauer)的演奏评价为:“她的技巧明显地表现出男性特点,与其他女钢琴家不同,她演奏具有男性气质的作品非常得心应手。”?輥?輯?訛对土耳其钢琴家伊迪尔·比瑞特(Idil Biret)的评价指出:“她是一位具有惊人技巧和非凡乐感的钢琴家……她弹出了音乐的全部价值,既有力量又很灵活——或者如我们过去在所谓政治正确的说法还没有探头时所说的‘男子气概’。”?輥?輰?訛钢琴家罗莎琳·图雷克(Rosalyn Turec)认为,卓越的演奏特质不是男性演奏家的专利,这种普遍存在的性别意识划分是赤裸裸的性别偏见。

江松洁在其博士论文《19世纪中叶的钢琴与欧洲中产阶级:钢琴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研究(1830—1870)》中指出,19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有密切关联。资产阶级女性付出大量精力、财力学习钢琴演奏,借此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钢琴具有塑造女性形象,提升婚姻前景以及维护道德观念的社会功能。恰当的钢琴演奏能力可以塑造“家庭天使”般的女性形象,而过于精湛的演奏技巧却由于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男性权威的挑战,反而会使人们质疑女性的道德与品质。

二、生理差异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一)女性相对男性体格较弱,肌肉力量较小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de de Bearuvoir)在《第二性》中指出,两性除了身体外表的显著不同,女性通常肺活量较小,血压较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比例较少,因此不如男性强健有力,肌肉力量较小,为男性肌力的三分之二。?輥?輳?訛基于這些身体素质上的弱势,女性钢琴家普遍被认为在演奏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以及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等需要大量力度与耐力的作品时处于弱势。阿伯拉姆·蔡辛斯(Abram Chasins)认为,女性钢琴家几乎无法充分有深度地发挥钢琴宏大的音响,很难具备足够有深度的音响与乐队协奏。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认为,钢琴家的指力需具备支撑整个身体重量的能力。?輥?輴?訛女性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小,但女性的肌肉群比男性少,因此女性演奏者往往能够更好地放松自己的身体。

另一方面,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霍洛维兹等钢琴大师的巨手可以毫不费力地演奏多音和弦,无疑是一种天生优势。这对许多女性钢琴家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女性,体型比西方国家的女性又更娇小一些。不过,女性钢琴大师罗莎琳·图雷克、玛丽亚·约奥·皮尔斯(Maria Joao Pires)、艾丽琪亚·拉罗恰(Alicia de Larrocha)等都生的一双灵敏的小手,图雷克的手刚刚能够到八度。?輥?輵?訛

(二)女性相对男性较感性、敏感与不稳定

女性生理的另一特点是不稳定性。女性脉搏频率较快,心血系统相对不稳定。男性的钙质新陈代谢较为稳定,而女性在经期和妊娠期间大量的钙质流失,以及不规则的内分泌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其在情绪和肌力控制方面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輥?輶?訛相对感性、敏感的特点使女性演奏家善于细腻、富有情感的演奏,但在公众舞台上,这种敏感性导致演奏较易被观众的反应影响。乔纳森·萨摩斯在《钢琴家大辞典》中提到,英国女性钢琴家玛丽·诺韦(Marie Novello)的“演奏技术足以使她进行非凡的演奏,但她易冲动的风格需要得到更好的控制”?輥?輷?訛。葡萄牙女钢琴家玛丽亚·约奥·皮尔斯“属于那种在演奏及录制唱片中状态不稳定的钢琴家。状态良好的时候,她是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但不在状态的时候,她的演奏就不那么令人感兴趣”。

(三)日常生活习惯对两性力量发展的影响

女性身体力量方面的弱势除了身体脂肪含量较高、身体轮廓较圆润等因素,日常生活习惯是女性身体力量较弱的重要因素。在女性解放运动潮流下,社会已逐渐摒弃陈规对女性的禁锢,但社会潜意识中关于两性行为标准的天平根深蒂固。总体来说,男性相对女性更注重体能的培养,参加各种球类运动和体能锻炼,而女性则较少此类活动。在南希·瑞区(Nancy B. Reich)为克拉拉所著传记中曾提到,克拉拉十分关注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要性,她认为每日在清新的空气中走步锻炼数小时对思维能力和手指发展十分有益,她一生始终保持这个好习惯。舒曼曾称赞克拉拉拥有男性一般的耐力,身体素质很好。

伟大女性钢琴家玛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时常因身体不适临时取消既定的音乐会。现场聆听阿格里奇的精湛演奏是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心愿,尽管音乐会时常临时取消,也不会影响阿格里奇在钢琴界的权威地位。2007年,阿格里奇邀请中国钢琴家王羽佳前往波士顿救场,与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出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正是这场演出让年轻的王羽佳一夜成名,身材娇小但能量惊人的王羽佳在国际音乐会舞台上大放异彩。然而,对许多钢琴家而言,一次违约就可能意味着失去所有机会。卡拉拉·哈斯姬儿(Clara Haskil)常常在音乐会临近的最后阶段试图取消音乐会,这严重损坏了她在业界的声誉。年过半百,她才获得少数音乐会邀约,得到广泛的认可。

(四)母性价值与钢琴演奏事业之间的冲突

在18世纪晚期的伦敦,涌现出许多十分有天赋的女性钢琴家,但大部分在婚后放弃音乐会职业演奏家的身份。?輦?輰?訛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指出,同时代有才华的女性钢琴家并不比男性钢琴家少,但是许多人以不凡的演奏崭露头角后,大部分在婚后销声匿迹。波兰伟大钢琴教育家西奥多·莱谢蒂斯基(Theodor Leschetizky)在接受美国传奇作家大卫·杜巴尔(David Dubal)的访谈时,就曾指出,他拒绝接受女性钢琴家为学生,因为她们往往在婚后放弃事业。西班牙女钢琴家艾丽琪亚·拉罗恰的母亲曾经跟随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学习钢琴,但婚后也放弃了钢琴演奏事业。拉罗恰虽然得到丈夫的鼎力支持,但身为母亲,她为自己未尽母亲的职责深感内疚。

罗莎琳·图雷克指出,女性天生从生理到心理具有渴望养育的母性特质。这种渴望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特性,大多数女性需要通过这种母性以实现自我价值。历史上众多有才能的女性钢琴家没有深入钢琴演奏事业,而选择婚后持家,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极少数女性钢琴家如迈拉·赫斯(Myra Hess),选择放弃婚姻追求艺术发展,她坚信婚姻会阻碍艺术追求的步伐。总体来说,与男性不同,在婚姻中持家养育子女是女性核心价值的重要部分。大部分女性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早期,只负责在家中照看孩子、打理家务。?輦?輲?訛女性钢琴家需要协调演奏事业与婚姻家庭之间的冲突。

结 语

比较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性别差异,一方面,需要批判性地思考社会性别构建下的身份认同与两性生理差异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审视西方文化中“伟大性”与卓越品质的标准。现今,人类在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对科技、数学的崇拜已逐渐超越对宗教神话的崇拜。?輦?輳?訛在以“数字”而不是“故事”来解释问题與现象的趋势下,音乐演奏中的“准确性”相对于“个人情感体验表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性别差异与女性钢琴家的职业发展值得我们持续深入关注。

① 林碧炼《由第七届“金钟奖”钢琴比赛引发的思考》,《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第7期,第51页。

② [美]珍妮·鲍尔斯《女性主义的学术成就及其在音乐学中的情况》(上),金平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62-69页。

③⑨Lim L S. The Reception of Women Pianists in London, 1950-60[D]. London: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0.pp.101-122.

④同②,第63页。

⑤⑥⑩Ellis, K. ‘Female Pianists and Their Male Critics in Nineteenth-Century Pairs’.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1997).Vol. 50, No.2/3 (Summer-Autumn), pp: 353-385.

⑦Mills, J. ‘Working in music: the pianists’.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2006).8:2, pp:251-265.

⑧McMillan, M. E, An Examination of Sex-role Stereotypes in Relation to Current Trends of Repertoire Choice Among Undergraduate Pianists[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89.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钢琴家钢琴演奏音乐会
搞砸的音乐会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失败的音乐会
我是小小钢琴家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
钢琴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