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策略分析

2022-05-19程洁

消费电子 2022年2期
关键词:架设杆塔线路

程洁

110kV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不同结构的情况,合理选择施工的技术方法,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和计划,遵循科学化的施工管理原则要点,确保能够在新时期的环境下提高工程施工的效果和水平,满足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发展需求,为其后续的发展和进步夯实基础。

我国的110kV输电线路的功能作用就是维护人们生活、生产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合理开展施工工作非常重要,只有严格结合110kV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特点情况,明确施工质量目标与安全目标,科学分配各类施工任务,不断增强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才能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目前在110kV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设计因素、材料因素、人员因素和资金因素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我国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效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还是面临很多挑战。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下施工企业应结合输电线路的特点具体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方法,筛选最佳的管理策略,确保项目的良好施工建设和管理。

(一)施工前期技术要求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做好现场勘查的各项工作,全面了解工程项目施工周围的水质环境与地形地貌特点,详细记录有关的信息,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以免因为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只凭借经验估测问题而导致正常施工受到影响,确保能够结合实地勘察的结果、数据信息等编制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发挥勘察设备和技术的施工指导作用。如若在工程施工期间采用“T”形状的线路施工方式,就应准确设计杆塔的塔型,明确布置的技术措施、连接的技术措施。如若地形高差很大,干字形状的耐张转接塔就可能会因为跳线的距离过低出现问题,因此在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做好考察分析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更换施工方案计划。另外,如若需要使用锚型或者是杯型杆塔,就应要求技术人员提前进行导线、瓶口相互之间的电气距离进行检查和检验,确保能够在施工之前预防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为后续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夯实基础。

(二)基础施工技术

110kV输电线路基础结构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杆塔的稳定性与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基础部分的建设,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施工的效果、水平。其一,重点关注基础塔脚部分的施工,严格控制基面挖方的数量,尽可能将挖方量控制到最小的范围,以免影响后续的施工。其二,强化基础排水沟部分的施工技术应用,为确保防水和排水的性能,应结合工程的地质特点、气候条件、地下水位等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计划,遵循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后检查排水沟护壁的情况,同时采用环状排水沟的施工技术措施,按照塔位倾斜度合理调整排水沟的角度,满足给排水方面基本需求。其三,采用基础表层的护面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护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免因为施工技术不合理出现护面损坏的问题,在施工之前应全面清洁表面的部分,彻底去除杂质和灰尘以免带来干扰,在基面的部分还需设置排水坡度,使得水分能够快速排出。其四,基础结构施工之前应制定完善的材料配比计划,设定不同的砂石材料和水泥材料配合比方案,在现场区域模拟进行基础结构的施工,对比不同方案的应用效果,筛选应用效果最佳的材料配合比计划,以此保证基础结构的施工效果。

(三)杆塔结构的施工技术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杆塔具备线路支撑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线路架设与支撑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在项目施工期间应重视杆塔施工技术的应用,完善施工计划方案、技术规划,增强杆塔结构的建设效果。

1.保证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杆塔结构施工前应全面分析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标准内容,确保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规范执行施工工作,并且深入到现场区域实地考察,明确现场环境和设计图纸中标注是否处于一致的状态,尤其是设计图纸内的重点标识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解决,避免因为设计图纸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不合理以及后续的杆塔沉降问题或是倾倒问题。除此之外,需按照实地勘测的数据信息明确杆塔的埋深标准与高程标准,保证整体结构的施工稳定性、可靠度,确保杆塔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可靠性。

2.合理采用塔基的施工技术,重点关注塔基正面和侧面的施工效果,将塔基的坡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提升结构的施工牢固性和稳定性,预防发生塔基下沉的问题,同时还需确保塔基具有预防外部侵袭的功能,当前我国在杆塔地基施工期间经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够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就应全面准确考察塔基岩石的情况,准确分析现场环境特点和岩性特点,预防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岩石造成破坏性影响,维护其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

3.重点进行塔脚部分的优化处理。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期间由于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特点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当地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等完善塔脚的施工技术方案,预防出现塔脚位置的施工问题,例如:如果输电线路是在高耸山地的位置施工建设,就应利用对杆塔正面、侧面的调整严格进行基层结构土方开挖量的控制。如果输电线路的位置在陡峭的坡度区,杆塔和塔脚相互之间的高差很高,则适当增加立柱的高度,起到高差平衡的作用,设置断脚地基入口,更好地进行土方挖掘平衡。为确保基础结构的施工效果符合标准要求,应强化高低脚问题的处理力度,将基础结构的部分高度控制在比地面值高0.3m左右,不可以采用去除基面上部分土体处理的方式,以免影响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4.为预防在杆塔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排水问题,避免地下水或是雨水的影响,应按照当地区域的地质特点、地形地貌特征等编制施工技术方案,例如:杆塔的位置具有地形跌宕起伏的特点,甚至在山包很大的区域,就应将其和坡顶相互之间的水平距离控制在3m以上,结合地势特点开挖排水渠,起到坡体和坡面水分拦截的作用,以免對杆塔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四)线路架设技术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线路架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工艺流程,一旦出现线路架设的问题将会导致整体工程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高效化施工发展需求。因此在施工期间应归纳总结丰富经验,形成正确观念意识,强化线路架设技术的应用力度,保证整体架设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

1.按照线路展放的方法将架设施工分成拖地展开、张力展开。前者就是在施工期间不进行线盘的制动处理,无需利用机械设备,单纯使用人工拖动的措施,虽然操作具有一定便利性,但是很容易出现线路磨损的问题,对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并且人工操作的效率很低,容易发生进度延期的问题。后者则是通过牵张机械设备处理,先将线路以安全的形式设置在交叉物结构中,然后进行张拉布设,该施工技术的应用虽然能提升放线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成本较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很严格。因此应结合不同的线路展放、架设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尽可能保证线路展放处理、施工处理的效果,例如:无论采用拖地展开还是张力展开线路的技术方法,都必须要应用放线滑车车陂,将滑车直径控制在输电线路直径的十倍以上,能够降低磨损问题发生率、减小钢丝弯曲的应力,避免出现线路展放的技术问题。

2.線路架设的过程中紧线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采用紧线施工技术,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能促使输电线路性能的提升,因此应按照工程的特点和情况采用紧线施工技术,结合混凝土基础结构特点和杆塔结构特点等,在基础和杆塔都符合稳定性标准的情况下,对耐张塔紧线处理,临时性在与张力方向相反的方向设置拉线系统,严格控制紧线的力度,以免因为力度过高或是过低出现问题。

3.线路架设的施工环节为确保架设技术效果,应提前检查线路和设备的性能情况,全面了解设计图纸中各种线路和设备架设的位置,科学选用接线的技术保证架设工作的合理性,增强线路架设的技术水平,在施工期间应掌控各类关键性要素,例如:所架设的线路不可以有裂缝现象或是断裂现象,弯曲度应控制在20LC之内,地基混凝土强度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杆塔的张力也需符合技术标准以免出现杆塔不良受力的现象。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现代化技术方法,还需完善管理工作方案和计划,利用合理的管理措施维护线路施工质量、安全性、稳定性,确保能够满足新时期的高效化、高质量施工建设要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管理策略给予加强实施。

(一)强化安全管理的力度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如果不能严格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控制,将会埋下很多安全风险隐患。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下我们应重点结合110kV输电线路工程特点与情况,强化安全管理力度,确保整体项目施工建设的安全水平。首先,制定承包商和分包商的准入标准,要求所有的施工企业都必须要按照安全规范执行任务,施工之前还需全面审查承包施工企业的资质情况,一旦发现有信誉度问题或是安全观念问题就要立即处理。其次,对于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安全培训的方式引导参与施工人员形成安全第一观念意识,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施工安全并掌握安全技能和知识,在每道施工工序中都能确保操作和行为的安全性。最后,应组建专门的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或部门,安排具有丰富经验并且能力较高的专项安全管理人员在组织机构执行任务,在日常各个施工环节施工期间全面检查现场操作和环境的安全性,一旦发现有安全风险问题或是隐患问题必须立即应对和解决,保证施工安全水平符合标准要求。

(二)强化质量管理的力度

1.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应要求管理部门做好质量检验工作、检查工作、分析工作,从源头入手,杜绝质量问题。(1)编制完善的施工技术应用计划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按照现场区域的地理特点、环境特点等,组织施工部门筛选最佳的技术方式、编制完善的技术方案、设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结合国家标准要求审批,在现场区域详细进行技术的交底。完善施工方案之后还需明确整体的质量控制目标,要求各个部门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设备工序与成果的质量,在目标的导向下增强质量控制效果。(2)施工之前严格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所有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必须要根据现场情况审查设计图纸明确设计的意图,评估可行性和应用效果,一旦发现设计图纸的应用会导致出现线路质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就要与设计单位共同商讨重新完善设计内容、设计方案,以免因为设计质量问题引发严重后果。(3)施工的前期阶段应制定原材料质量的管控计划方案,采购环节要求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和技术措施检验所有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质量合格证明,在检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材料存在问题就要更换成为符合标准的原材料,避免对后续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材料进入现场以前也需要再一次执行检验工作,检查质量、性能、安全性,符合标准才可以入场。材料进入现场之后按照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分区域存储,以免不同材料之间出现化学反应影响后续使用的质量。

2.施工过程的控制

为确保输电线路的质量,应完善施工过程的管理机制模式,以免在整体系统和线路施工期间出现质量问题。(1)线路杆塔施工的环节应检查杆塔材料的型号情况、质量情况与各个节点相互之间主材料弯曲度情况等,应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对于杆塔材料镀锌层必须要符合完整性的要求,以免后续出现腐蚀的现象,降低应用寿命长度或是引发安全风险问题。并且在施工期间还需强化镀锌层的养护力度,增强镀锌层对线路保护的效果。杆塔施工期间严格检查螺栓的稳定性,应保证方向准确无误,如果发现螺栓有质量问题或是规格问题必须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水平。(2)线路架设的环节应严格控制线路和塔脚的角度,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执行线路的展放工作、架设工作,避免出现质量的问题。

3.施工后期的管理

完成架设施工工作以后还需检查线路是否出现损坏的现象、压接管的弯曲度问题等等,检查外观的整洁度、光滑性,明确是否存在裂痕,严格控制架线之后的线路弧度,将偏差控制在1.8%之内,避免影响整体线路后续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施工后期的竣工验收阶段应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现场检验杆塔部分、塔脚部分、基础结构、线路架设部分的质量是否和设计标准相符,通过详细的检验汇总质量问题、不足,便于针对性进行施工质量的维护和整改。

(三)完善施工预防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参与施工人员行为具备一定的约束作用和规范作用,如果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合理制定事故预防的制度,将会导致事故的预防效果降低,因此应按照线路施工特点,健全完善预防事故的制度。首先,制定预防杆塔事故的制度。要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杆塔施工期间保证螺栓拧紧度,不可以出现松动的现象与偷工减料的行为,开挖环节也必须要结合设计图纸标准规范执行,基础孔径和深度符合要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中不会出现倾倒或是变形的事故。其次,编制预防雷击事故的制度。按照输电线路的特点和情况等,提出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接地射线的长度,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接地防腐处理,以免线路受到雷击,出引发安全事故。最后,制定预防短路事故的管理制度。要求在线路架设环节中根据标准检测架空线路的弧度、垂度情况等,以预防短路事故、跳闸问题等为目标严格控制施工技术水平和标准性,从根本层面避免因为短路事故发生漏电风险、起火风险,确保输电线路后续应用的稳定性、安全性。

综上所述,110kV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合理采用技术方法、筛选最佳的管理策略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输电线路的特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合理使用基础结构施工、杆塔施工、线路架设施工技术方法,并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质量全过程控制机制,健全预防事故的管理制度,达到预期的施工目的和管控目的。

猜你喜欢

架设杆塔线路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架设中韩教育的“金桥”
特殊条件下预制梁横移架设技术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输电杆塔塔材实际强度精确计算
完美架设一带一路友谊桥梁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10KV线路装纵差保护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