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当城管,大材小用吗

2022-05-19

新传奇 2022年17期
关键词:高学历城管学历

近日,北大博士当城管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关注。有舆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大材小用”。事实上,由于人才的向下“渗漏效应”,我国基层单位的治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人力资源结构也出现了明显改善。

近日,北大博士当城管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关注。有舆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大材小用”。事实果真如此吗?

高学历应聘基层岗位并不罕见

近日,北京某区公布了 2022年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从学历构成看, 95%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反而不多。

有媒体注意到,此次公考最“卷”(意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的岗位居然是城管——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两名硕士考取了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曼彻斯特大学的一名硕士考取了崔各庄地区的“城管监察岗”,酒仙桥街道的“城市管理执法岗”更是拟录取一名北京大学的博士。

事实上,名校高学历毕业生应聘基层岗位并不罕见。今年初,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了31名博士、700多名硕士和一批“双一流”大学本科生前去竞争82个岗位。而2018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办事处录取的人员中,也有来自北大地球物理学的一名博士。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单从个人角度而言,职业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外界无权进行过多的评判,尊重每个人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也是社会更包容、市场更细分的体现。另外,高学历人员到社区街道等基层单位就业,对于提高基层的治理能力,改善基层的人力资源结构大有裨益。事实上,由于人才的向下“渗漏效应”,我国基层单位的治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人力资源结构也出现了明显改善。这也是近些年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材小用”背后的真相

这次北京某区公布的公考拟录用名单又一次引发热议,足见社会各界对高学历要求与城管行业传统印象之间并未达成一致。在既往印象中,城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执法简单粗暴,在管理过程中引发公共冲突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不过,我们要相信,更多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无疑有助于加大城管领域深化改革的步伐,对整个行业的提升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社会上也有舆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大材小用”。不过,事情背后并非如此简单。从微观上来讲,编制、户口带来的职业稳定性和较好的福利保障是不少人追求的职业目标。从宏观上来讲,则与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息息相关。据报道,2016年,我国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为0.376。2019年,就业弹性系数下降至0.318。不仅如此,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冲击较大,而服务业是我国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此外,教培行业的整顿、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等产业政策调整,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在短时期造成了就业岗位的流失。

再从供给端来看,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将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076万人。而今年毕业的研究生规模也将水涨船高。考虑到2020年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扩招,许多两年制的研究生也在今年要毕业找工作,预计今年的毕业研究生总量将超过80万人。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給冲击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学历“内卷”或学历“挤压”现象,高学历挤占低学历、应聘低要求职业岗位的现象恐将持续一段时间。

怎样才能人尽其才、学以致用

一般来说,考上名校、获取高学历、有留学背景,意味着能够开阔眼界,更好地施展自身才华,实现阶层流动,获得社会认同。那么,当安全感成为当下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优先考虑时,我们不禁想问,引导人力资源流向的价值评价体系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毕竟,当一个社会中的高学历人才在就业中更多将安全感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时,整个社会的活力与创新力就容易受到抑制。

毛姆在《月亮与六个便士》中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写:“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让我惊惧不安的东西。”这是一个对社会有特殊观察的智者之言。

因此,在当前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突破商品要素大循环的堵点痛点,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这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当然,还需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努力扭转专业不对口造成的就业难问题,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各种“知识浪费”和“过度教育”现象尽快消除,人尽其才、学以致用的用人氛围才能真正形成。(《光明日报》等)

猜你喜欢

高学历城管学历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香港《明报》香港“师奶”愈来愈高学历 叹困家中“浅水浸蛟龙”
日本需加强保育措施
日本需加强保育措施促进高学历女性职业发展
大学生热衷当城管有喜有忧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城管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