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水四定”原则下连云港市城市发展初探

2022-05-18吴晓东任晨曦刘炜伟

江苏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用水量用水

吴晓东,任晨曦,刘炜伟

(1.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云港分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4;2.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0)

1 概 述

按照“城市发展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以及“水-人-城”和谐发展理念,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本文着力于研究“以水四定”原则下的连云港市城市发展,是落实“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连云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障。而连云港市可用水量的确定则是落实以水定需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1-2]。

2 连云港市可用水量确定

2.1 连云港市水资源概况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总面积7 616 km2,现辖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连云港市地处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最下游,境内河网发达,可分为沂河、沭河、滨海诸小河三大水系。

连云港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91.9 mm,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3.0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9.78 亿m3,地下水资源量6.36 亿m3,产水系数0.34,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2.14%。

2019年,连云港市总供水量28.26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8.17 亿m3,占总供水量的99.7%;地下水源供水量0.09亿m3,占总供水量的0.3%。2019年连云港市供水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3.12亿m3,年均增长率1.18%。

2019年,连云港市总用水量28.26亿m3,其中生产用水25.52 亿m3,占总用水量的90.3%;居民生活用水2.11 亿m3,占总用水量的7.5%;生态环境用水0.63亿m3,占总用水量的2.2%。全市用水量整体平稳上升。

2.2 连云港市可用水量计算

可用水量按照水源类型分为地表水可用水量、地下水可用水量、外调水可用水量和非常规水可用水量,即,

2.2.1 地表水可用水量

包括本地地表水可用水量和过境水可用水量,其中:本地地表水可用水量=本地地表水资源量×折算系数,过境水可用水量=过境水用水配额。

连云港市地表水可用水量的确定既考虑现有工程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后(如石梁河水库水位提升工程、埒子口平原水库、三洋港平原水库、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等)新增的供水量,又考虑工程老化、河库淤积和因上游用水增加造成的来水量减少等因素(如农业灌溉工程老化而更新改造不及时、河湖清淤不及时、龙王河以及绣针河等山东境内的拦蓄工程的影响等)对可用水量产生的影响,还考虑因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以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对水资源的影响。另外,沭河过境江苏省东海县已有既定的水量配额方案。

2.2.2 地下水可用水量

采用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或地下水管控指标(量),两者取其小的作为地下水可用水量。连云港市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地下水可用水量5 400 万m3,其中浅层地下水可用水量3 600 万m3,深层地下水可用水量1 800万m3。连云港市基于管控指标地下水可用水量2 000万m3。

2.2.3 非常规水可用水量

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利用、矿化度大于2 g/L 的微咸水利用、海水淡化、矿坑水等非常规水源。其计算方法为估算法,即,非常规水可用水量=总用(需)水量×非常规水利用率。其中,非常规水利用率根据各地区相关规划或有关政策文件明确的要求进行确定。

2.2.4 外调水可用水量

根据各地区已建、在建的引调水工程分配给本地的水量成果确定,即,

连云港市调引江淮水的水利工程比较完善,现状主要有4个调引江淮水的口门。根据连云港市已建、在建调引水工程批复规模以及工程配套实施条件等确定外调水可用水量。

2.2.5 连云港市可用水量

通过上述分析,确定2030年连云港市在多年平均、50%、75%、95%不同丰枯频率下基于水资源条件 的可用 水 量,分 别 为52.43 亿m3、51.72 亿m3、46.55 亿m3、39.87亿m3。

3 “以水四定”原则在连云港市的应用

“以水四定”是以可用水量和用水指标体系,来约束控制城镇发展规模,优化用水结构,其核心是落实“水-人-城”的和谐发展理念[3-4]。

3.1 “以水定人”原则下承载人口规模

“以水定人”:根据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结合可用水量供生活用水量,确定可承载的人口规模。

按照城市发展需求及居民生活需要,同时考虑节水设施的推广普及等,确定连云港市2030年的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55 L/d、105 L/d,203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可用水量分别为27 530万m3、5 670万m3,以此确定连云港市2030年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634.6万人(表1)。

表1 连云港市可承载人口规模

3.2 “以水定地”原则下城市发展规模

“以水定地”:需要确定建设用地的承载规模,建设用地承载规模通过城市建设可用水量和单位建设用地用水指标确定。

随着连云港市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城市规划容积率将显著提高,建设强度也增加,同时结合“节水优先”理念,确定连云港市2030年城镇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为0.365 m3/m2,农村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为0.35 m3/m2,2030年连云港市城市建设可用水量为3 150 万m3。以此确定“以水定地”原则下的连云港市城市建设用地承载规模为1 172.9 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665.2 km2,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为507.7 km2(表2)。

表2 连云港市建设用地规模

3.3 “以水定产”原则下城市产业结构

“以水定产”的关键要素指标为万元GDP 用水指标,然后通过三产总可用水量,确定连云港市及各县区产业发展规模。

根据近年来连云港市用水变化趋势、节水措施及产业结构发展规划等,以连云港市不同频率下的生产用水可用水量和万元GDP 用水量的成果,预测2030年基于水资源条件约束下的GDP 总量范围(详见表3)。现状年2020年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 277.07 亿元,连云港市水资源条件能较好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表3 连云港市2030年基于水资源条件下GDP预测成果

3.4 “以水定城”原则下城市发展建议

“以水定城”是根据城镇空间的水资源量和空间分布情况,来指引城市发展规模。连云港市将“以水定城”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全面把握水与城的关系,适当推动连云港市城镇化建设。

从节水空间而言,农业节水是最大的潜力,通过开展调整农业布局、改革灌溉技术、加快农业节水技术提升和节水工程建设等相关措施,减少农业用水,更好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从水资源量空间分布分析,连云港市灌南县、灌云县及市区供水条件较好,可用水量较为丰富,能很好支撑沿海大开发及临港产业区的建设发展。赣榆区作为连云港市“一体两翼”发展主体,需加强农灌节水以支撑产业发展,同时需考虑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的常态供水对赣榆区城市发展的贡献;东海县需进一步提高农灌节水技术,并适当发展低耗水的高科技产业等。

4 结 论

(1)2030年,连云港市在多年平均、50%、75%、95%不同丰枯频率下,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可用水 量 分 别52.43 亿m3、51.72 亿m3、46.55 亿m3、39.87 亿m3。

(2)“以水定人”原则下,连云港市2030年可承载人口规模为634.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7.9万人,城镇人口486.6万人,城镇化率76.7%。

(3)“以水定地”原则下,连云港市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承载规模为1 172.9 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665.2 km2,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为507.7 km2。与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相比增加86.2%,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及城市规划容积率显著提高的要求。

(4)“以水定产”原则下,连云港市2030年GDP总量发展规模为8 646 亿元至11 617 亿元,是现状年GDP 总量的2.6~3.5 倍,体现了连云港市巨大发展潜力,水资源条件能支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所需的相关要求。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用水量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节约洗碗用水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莲年有鱼》
学习母鸡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