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文学之泉,浇作文之花

2022-05-17范炯妍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试余华考场

范炯妍

命题: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陈智峰

阅读下列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2021年3月,作家余华现身某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宣传活动,以“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为题传授中考、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技巧。这一行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大作家教写作是考生们的福音,也有人说作家的文学写作与中高考的应试写作不是一回事,甚至还有人吐槽说余华自己都是个高考落榜生,肯定教不好中高考作文,进而直呼“文学已死”。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联系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文学类作文题是近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常客”,如2015年的“文品与人品”、2017年的“人生三本大书”、2019年的“作家与读者”等。

显然,作家的文学写作和中学生的中高考应试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家的文学写作追求的是“陌生化”,而中高考应试写作要求的是“标准化”。以“陌生化”为旨归的文学写作强调的是作家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抒发,往往打上了作家鲜明的烙印,因而没有统一的标准;而考场作文则恰恰相反,要求学生遵从作文题目的要求,中规中矩地完成应试写作,并不鼓励学生表达出过于鲜明的个性。此外,作家文学写作的读者是广大文学爱好者,而中高考应试写作的读者是阅卷老师。当然,应试写作可以从文学写作中借力并汲取养分,从而增添文化底蕴与文采。

对于作家探讨应试写作合不合适,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余华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特聘教授,且多次担任中学生作文比赛的评委工作,应该说他是有资格探讨中高考应试写作问题的。至于他传授的“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是否真的属于应试作文的“宝典”,则需要考生自己擦亮慧眼,以“拿来主义”的精神予以审视和辨别。

习作展示

“我沉于想象之中,却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地感受着自我的分裂。”《活着》中如是述。诚哉斯言!作家写作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的考场应试写作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差。然笔者私以为,文学创作与应试之间的差异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天堑。于二者间搭建沟通之桥梁,融艺术性的文学之美于技巧性的应试作文方为我们在有限时间内雕塑作品的不二法门。

诚然,文学作品与考场作文如一脉同源的两家。文学作品作为面对大众读者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现力,承载起人类感性之美,为人类世界缔造起一方灵魂的栖息地。恰如莫言数年扎根高密故土,于真实人情冷暖中写下《红高粱》;朱自清漫步荷塘,以诗意的语言熔炼人生感悟于《荷塘月色》……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的结晶,亦是纷繁思维的荟萃。因此,作为文学作品的创造者,每位作家往往是感性的,他们都必然拥有对文字的独特见解与感悟,都孜孜追求理想中对美的那份细腻感受,于多元思维的交织与碰撞中共同构建起这个绚烂多姿的文学世界。显而易见,它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万万不能有统一的标準。恰恰相反,应试作文是理性的,它有一套既定的标准与规则。所谓“镣铐下的起舞”,应试作文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自由,不得为抒发个性而随意僭越。因此,余华先生以作家身份所传授的写作指导不可避免会掺杂着作家对文字的主观感受,而我们也会因现实的拘束而无法第一时间化为己用。

然而,若是借此将文学写作与应试作文视为完全对立的二元,又不免陷入了猵狭的泥淖。若仅因余华先生曾落榜高考而排斥其对作文的见解,又岂不是自囿于功利主义之囚笼,失去自由却浑然不知?应试作文离不开文学创作所熔铸的底蕴与文采。君不见普里什文《大地的眼睛》所蕴含的自然启迪,成为多少人的写作深度。再拓一层,卡夫卡于《箴言》中记下的每一句至理,至今仍鸣响于我们耳畔,其蕴含的哲思化作我们写作的宝贵养料;梁实秋笔下诗意的语言带给我们对美的全新感受,赋予我们考场中僵化的文字以柔性力量……应试作文固然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但若缺少美的熏陶与智的理解,那么再符合规定的作文也必将如提线木偶般毫无灵魂可言。因此,我们需要作家为我们提供美的源泉与力量,需要作家教授我们挖掘美的能力。

面对作家的写作指导,我们也应持理性之目光。“最重要的是守住根。”张文斌曾这样说。作家的“根”在于对生命感悟的抒发,我们的“根”则在于以文学力量来从容应对应试作文之约束。而实现这两者之间的联动正需要我们以“慧眼”搭建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由此,我们要以“拿来主义”的精神审视作家的写作指导,汲取其中的有利成果,用之于应试作文。假以文学之泉浇灌作文之花,巧蕴个体思想于芸芸模板,终能于千万人潮中脱颖而出。

【点 评】

文章以理性之“慧眼”梳理了文学作品与应试作品的二元对立统一关系,文字之间透出思辨意味:一方面肯定了作家审美的独到路径,循着这路径寻找文学根脉的源头,萃取而出的养分便是应试体制下久旱之甘霖;另一方面,凭拿来主义的取舍之道牵线搭桥,搭建作家指导与考场作文双向通道,为利用好“名家效应”发出诚恳且适切的铿锵之声。

(指导老师 方 芳)

猜你喜欢

应试余华考场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