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新闻的选题、准备与要领
——以《农民日报》记者蒋文龙的报道为例

2022-05-16李骏

中国记者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文龙新闻报道

□ 李骏

在蒋文龙的笔下,有诸暨与东阳两地香榧产业对比;萧山传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余杭高新农业园区的对比;黄岩与温岭西瓜品牌不同模式的对比;临海与黄岩蜜橘跨越时空的对比;临安与遂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状态的对比;余杭与上虞三产融合模式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引发了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引起领导和专家深入思考,补偏救弊,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认识和运用对比新闻报道,从而提升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强社会的关注度呢?

一、什么是对比新闻报道

对比新闻报道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深度新闻报道形式,特点是借用文学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两个或多个相近或相对立的新闻事实,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或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示出来,进行深层次剖析,增强新闻写作的深度,吸引社会广泛关注,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得到更多启发,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超越表面事实,接近或抵达事情的本质。

对比新闻较多地把关注点放在社会问题、产业发展、地方差异等方面,追求的是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启示的社会价值。对比新闻能够充分显示记者的社会责任和理论水平。

国外媒体也有一些对比新闻报道的尝试,比如美国的《威奇塔鹰报》(Wichita Eagle),在1990年当地的州长竞选报道中,把候选人的施政纲领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选出10个问题,在报纸上推出“他们的立场”(Where They Stand)专题报道,对比报道双方候选人各自观点,新颖的报道形式获得读者追捧。

蒋文龙对比新闻的开山之作是2004年首发于《农民日报》的《市长做,还是市场做》,报道对比了嵊州、新昌茶叶品牌建设的模式。嵊州和新昌地缘相邻,历史相近,文化习俗相同,茶产业都发展很快,1984年两地同时列入我国“三大珠茶生产基地”。2003年,嵊州“越乡龙井”和新昌“大佛龙井”的茶产值分别达到2.9亿元和2.8亿元,两个“龙井”都是区域性的公用品牌,两大品牌都已闻名大江南北。但在茶叶品牌建设中却有着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模式:嵊州找市场,市场经济的气氛扑面而来,采取企业运作模式建设品牌“越乡龙井”,政府退出品牌建设的主体地位;新昌找市长,采取政府运作模式建设“大佛龙井”,政府那只强有力的手先把品牌建设扶上马再送一程。相邻两地缘何选择不同的模式?从当时的效果看,两地茶叶发展势头难分伯仲。蒋文龙看到这个情况后,赴两地开展深入调研,并广泛咨询专家,在文中得出这个结论:茶叶品牌建设之争背后是政府定位问题,初始阶段政府介入有利,品牌成熟后则放手市场更好。

这篇报道刊发之后反响异常强烈。蒋文龙持续追踪两地茶叶发展情况。5年后,再推出后续报道《殊途同归》,走市场的,在市长的关心下发展得更好了;找市长的,也在市场大潮中得到历练。两地的品牌建设更趋向成熟,市长与市场实际上是互补关系,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最后殊途同归,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运行格局,这样的结果也印证了当初文章的判断。

但是,同样是找市长还是找市场,蒋文龙对萧山、金华两地的花木展销会一热一冷的现象进行比较,结果截然不同。萧山走市场取得成功,引领潮流;金华找市长运作衰微,难以为继。通过对比给人们这样的启示:遵循规律则兴,违背规律则衰,找市长还是找市场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条件因地制宜。

早些时候,也有一些央媒记者零星采用通篇对比的方法写新闻。比如199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王慧敏的一篇三农报道《山这边,山那边》,对安徽郎溪下吴村和江苏溧阳洑家村做了重点报道,这两个村分布在苏皖之间的伍员山两侧,山民共砍一山柴,同饮一溪水。山两边的自然条件相似,村民生活相似,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两边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景象。1994年,溧阳洑家村人均收入是3520元,下吴村人均才千元左右。伍员山东边的溧阳洑家村利用温泉搞水产养殖富起来,西边的下吴村仍以种田为主,收入增长缓慢。文章最后指出:两村发展的差距不仅是老百姓提出的泉水利用问题、资金筹措等面上具体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商品观念上的差异。报道出来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江苏省和安徽省的时任省委书记都对该报道进行批示。文章发表后的第三年,王慧敏再次来到伍员山,写出了后续报道《三年再访山两边》,此时安徽下吴村已经办起茶厂、蚕茧收烘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2年《经济日报》刊登许宝健的《从孟楼到孟楼——湖北、河南两个孟楼镇见闻》,也是一篇典型的对比新闻。文章的开头写得引人入胜,“我向前迈一步,便同时站在了两个省的土地上。我的后脚留在湖北省,我的前脚迈进河南省。然而说起来我却没有跨出一个镇,后脚留在孟楼镇,前脚跨进孟楼镇。两个镇叫同一个名字,同一个名字分属于两个省。”两地的情况在1984年前都差不多,但从1985年后,河南的孟楼镇涛声依旧,湖北的孟楼镇欣欣向荣,楼盖了一座又一座,路修了一条又一条,汽车喇叭声越叫越欢,外地人越来越多,正是风景这边独好。在文章最后,作者借用反问的方式,寻找差距的根源:“有没有思想解放不解放、商品意识强不强、甚至人的素质高不高的问题呢?”报道让两个孟楼镇声名大噪,成为两省的形象窗口。河南的孟楼镇从中看到了差距,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入手,谋划出一揽子解决农村发展的措施,驶上了快速发展高速公路。

这几篇都是对比新闻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比,道理不辩自明。新昌和嵊州的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吴村和洑家村的发展,谁先进谁落后,一目了然;两个孟楼放在一起,谁繁华谁萧瑟,不言而喻。这些新闻报道都给当地带来有益的启示,为解决他们的困惑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互联网时代,浅显搞笑的新闻盛行,正如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说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而对比新闻报道以直面社会问题为导向,能够把社会的“亮点”“痛点”“难点”放大并呈现出来,让人们直面问题,引起人们思考,理性判断表象背后的真相。在新闻写作中基于不同的观察视角,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对比新闻如何选题

对比新闻的价值本身包含在相关的新闻事件之中,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适合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写。所选的对比新闻必须是相近的新闻事件,蕴含着值得提炼的价值,其重要性和新鲜性对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显而易见地得出结论。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必备素质。“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人云亦云的新闻很难引起读者关注,善于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才是记者最珍贵的素质,这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有时候还可以通过对比来挖掘新闻价值,具体而言,对比新闻的选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角度。

(一)对比新生事物的不同发展路径

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方向性新闻,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新闻价值。在对比新闻写作中,蒋文龙总是把笔触投放到厚重的时代背景中去考量,把握浙江农村改革发展风云际会中的时代脉搏,引领舆论导向,为三农的健康发展把脉,传播浙江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春江水暖鸭先知。蒋文龙的对比新闻把准了时代的脉搏,在县域经济电商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就感知到这一新鲜事物的重要意义,看到了“互联网+”将成为农村发展势不可挡的潮流。如何才能让农村发展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他的《“互联网+农业”如何加》审视了这个问题。文章对比浙江的遂昌与临安两个山区县在农产品电商化发展中的差异,前者以地域为核心竞争力,有着首个登陆淘宝网“特色中国”县级馆的盛名,但产业品牌建设不足,实际销售难有起色;而后者深入打造山核桃品牌,以此引领带动农业转型升级,赢得市场广泛认可。文章通过临安和遂昌一荣一衰的探索,告诉人们一个规律,县域范围内的农村经济电商品牌的创建,需要通过单品的引爆,进而带动整个网店的热销,如果没有主导产品,没有区域品牌引领,电商发展很难成功。

(二)对比新老事物的不同发展模式

通过分析新旧事物差异形成的原因,剖析其发展特征,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对解决相关问题起引导作用。蒋文龙的对比新闻中,影响最大,也最能代表对比新闻特色的是2007年发表的《一盛一衰看品牌》。文章展示了浙江的黄岩和临海橘子产业发展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对比和变化:有着1700多年辉煌历史的黄岩蜜橘,曾经是宫廷贡品,如雷贯耳的品牌如今却日趋没落;屈指算来只有10多年历史的临海蜜橘,凭着初生牛犊的闯劲正在强势崛起。黄岩和临海地缘相邻,水土相近,柑橘品质难分高下,然而,两个品牌却面临如此不同的境况,规模上:黄岩蜜橘已萎缩到8万多亩,临海蜜橘却扩张到了19万亩;价格上:黄岩蜜橘每斤8元,临海蜜橘每斤30元,后来几年涨到了每斤80多元,这一比高下立现。如果仅从广告投入方面看,黄岩和临海不相上下,一样都花了重金,重品牌、重文化,然而临海蜜橘却能后来居上,品牌效应扶摇直上,差距出在哪里呢?蒋文龙多次往返两县,走访相关部门和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品牌的关键是产品质量,品牌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又依附在产品质量上,临海蜜橘脱颖而出的优势就是更加重视橘子的质量,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大规模品种改良,如今19万亩的临海蜜橘中,95%都属同一优质品种。而在黄岩,8万多亩的柑橘包括180多个品种,优质品种还不到2万亩,品种的参差杂乱,消费者难辨良莠,进而影响了口碑,拉低了品牌价值。

报道一褒一贬,批评黄岩,表扬临海,最终收获了双赢的结果:临海受到表扬激励,更上层楼;黄岩挨批受到刺激,奋起直追,设立柑橘专项基金,增拨科研经费,规范品牌建设,提升橘子质量。一篇报道,催动了两地的良性竞争。

(三)对比成功案例的不同经验

对比性报道是对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长期以来,一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模式统治着新闻界,对比性深度报道既非传统意义上“正面报道”,亦非传统意义上的“负面报道”,既非单纯的“表扬”,亦非单纯的“揭露”,而是把事物“两极”和“中间地带”“光明面”与“黑暗面”作立体交叉的展示,着力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比,全方位展示给读者看。

对比只是一种手段,报道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社会发展。对比新闻报道,既针对“成功的经验”,又针对“不足和问题”,既从“微观”上着笔,又从“宏观”上针砭,从对比的角度来说,既要知史鉴今,也要观照未来,其威力之大,影响面之广,可以给受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总之就是要“瞄准一个问题,深挖两头”。对比新闻涉及的题材一定要存在形成强烈对比的焦点。

农业发展成功案例各有千秋,蒋文龙往往通过对比来展示各自的经验和教训。《三产融合求解农业转型升级》一稿探讨了浙江经济发达,人多地少,农业如何转型?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休闲观光,用“三产融合”解决农业转型升级。余杭农业“三产融合”的思路是发展复合型业态,一大批农业园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出台建设用地政策激发工商业主投资农业,制定了“三产融合”发展的“定海神针”。上虞生态环境好,农产品种类丰富,一年四季水果不断,但远离大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度不高,果农大多是“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缺乏组织,营销能力弱。水果是时令性的经济作物,容易腐烂,运输损耗高,果农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弱。在此背景下,上虞通过资源整合,统一创建“四季仙果之旅”品牌,以特色农业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又以旅游促进农业发展,抓住了“三产融合”发展的“牛鼻子”。

▲ 图为蒋文龙在2020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闭门会上发表观点。

两条道路各显神通,各有千秋。余杭依靠地域优势,采用倾向市场化的做法,运用政策激发工商业主的投资热情,实现了“企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目标。上虞的做法突出运用行政力量,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余杭和上虞发展的比较给出答案:以大城市为依托的余杭,三产融合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工商业者无法贷款,余杭政府出台建设用地政策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上虞生态环境一流,但没有大城市依托,于是整合农旅资源,打造品牌,也获得成功。

上述这些对比式报道具有特有的风格和感染力,其叙事、引证、说理的方法,都是通过两件极具对照性的新闻事实,放在一起比照、互证、反衬,相辅相成,使新闻不仅具有明确的事实说服力,同时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达到一般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与力度,在新闻写作上独树一帜。

三、对比新闻的前期准备

(一)新闻素材的积累

对比新闻写作前的准备,要有意识地收集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实。互联网时代,如何从信息爆炸中快速获得有用信息?新闻现场依然是记者的第一线战场,依然要从新闻现场获取最新鲜、最真实和最丰富的素材。蒋文龙踏遍之江大地,从南到北,从山区到海岛,进机关,下农村,查资料,访典型,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写出的对比新闻无不洋溢着现场的情景。为了新昌与嵊州的对比,他来来回回跑了四趟。因此,每一篇精彩的对比新闻,都蕴含着蒋文龙对三农的深沉思考与情感融入,而在鲜活的细节中可以看到他基层跋涉的步履,裤腿上沾满泥巴的作风。

积累素材时可以建立相关新闻案例的素材库,并给每个案例提炼简短的摘要描述。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根据当前新闻的特点,快速选择出相似或相关的案例作为参照物。素材库能够为对比新闻写作提供丰富的储备和机遇,便于寻找对比新闻线索,挖掘新闻题材,从相关报道中对比素材,判断事物的优劣。

有的对比新闻还可以采用复比,参与比较的新闻案例数量可以不限制于两个,选择3个或更多的案例。比如,《四任县长绿叶情》一文,记载了新昌四个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了发展当地名茶,既薪火相传,又在茶叶造型、科技、品牌、资本方面各显神通,各有千秋,共同创造了当地茶产业的兴旺发达。值得注意的是,共同的比较点应该包含在所有的案例之中,形成聚焦,不然因为多案例分散了关注点,反而会削弱对比报道的深度。

(二)专业理论的储备

怎样才能增强对比新闻的质量和理论水平呢?对事件进行比较,在论述事实的时候,如果不能够精准地表情达意,就可能产生歧义,引起争议。从蒋文龙那些成功的对比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一些门道。为了做出准确的新闻案例比较,往往需要掌握对比新闻事件所需的大量专业知识,要在相关专业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才能精准地找出不同新闻事实的关键性差异,一针见血地指向问题的核心,提出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水平的观点和建议,说服读者和当事人。蒋文龙不仅在新闻写作上颇有造诣,还是管理学博士。黄岩县的领导看到《一盛一衰看品牌》那篇对比橘子品牌的文章后,被文章专业的论述和对比折服,深受启发和激励,率领农业局局长等一行数人专程到杭州找蒋文龙取经。

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所有的对比分析,必须是从新闻事实中引发而来的,不能离开事实随意发挥。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正面与反面案例的交锋中展开论述,将具体的事实跟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层层剥笋,辩明问题实质,才能一语中的。

提高专业化程度,引证经典理论来分析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还要言简意赅、举一反三,能够启迪读者的思维,引起读者的共鸣。对比新闻写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记者个人分析的层面上,记者在实事求是地对比分析、多方求证的基础上,再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做些专业的点评,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三)要长期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

除了对比不同事件之外,还可以对某个事物不同阶段的发展进行对比,一些事物的发展,前后也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把其中巨大的差异提取出来,分析其不同时期发展中的差别,引导人们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思考,也可以形成一篇很好的对比新闻报道。

浙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也是农民收入最高、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浙江的城乡统筹之路,具有一定的先导意义。蒋文龙的《城乡统筹的浙江密码》一文,就通过对浙江城乡统筹发展的纵向对比,梳理出大致脉络,深入分析了如何将一条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填平,将一种阻碍工农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消除。文章依据浙江五年城乡统筹兴“三农”的成功探索,呈现出浙江农村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对比浙江城乡统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从自发统筹到自觉统筹,一条红线串起城乡统筹的不同阶段;从有形统筹到无形统筹,把城乡统筹推向纵深发展,在城乡之间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互动融合,提炼浙江城乡统筹的发展经验。

四、对比新闻的写作要领

对比新闻写作要巧妙地将相关事件糅合在一起,通常选择一些相似或者相反的新闻事件,可以是同性质的新闻,也可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新闻进行比较,运用对比突出矛盾,凸显焦点,启发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核心。

(一)抓住特征,深入浅出

如何把对比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喜欢读、愿意读?先来看看蒋文龙给出的这些精彩纷呈的标题:“两只西瓜论方圆”“农业科技园区如何破茧”“看一个乡镇怎样越来越不像乡镇”。这些标题抓住了事物特征,深入浅出的表述,很吸引眼球。

对比新闻报道要紧紧抓住对比双方的特征,事实叙述要条理清晰,轮廓鲜明,问题呈现要具体可见,细节真实可感。对比新闻报道的事实越真实、越形象,感染力就越强。切忌通篇理论论述,材料枯燥。

对比新闻写作要抓住一个重要主题作为核心进行对比,面对复杂的事物,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聚焦事件主题。

语言要面向大众,通俗易懂,写作要能够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纷繁的事物单一化,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把杂乱的情节清晰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

(二)正反并举,对比衬托

“两物相对待,故曰文。”通过对比不但可以寻找好新闻,还能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对比新闻内容上或褒贬相衬,相反相成;或各自成功,各领风骚。没有对比就看不到差距,只有把对比性的新闻事实放在一起,经正反并举,对比衬托,让各自性质、特征即刻显现,高下立判。

对比新闻最吸引人的魅力,来自新闻事实本身强烈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蕴含的对比越强,反差越大,就越能吸引和感染读者。

对比新闻来自生活,选择典型事件或典型材料,把那些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有着广泛代表性的事件和素材挑选出来。对比新闻要注重新闻价值要素,要选择社会关注度高,规模性大,社会覆盖面广的事件,能够牵动亿万人心魄的内容。

还要注重事件内在的冲突性,展示矛盾来扩大新闻的张力,增加读者的兴奋点。对比是展示事物差异的有效方法,把明显差异和矛盾对立安排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使形象鲜明,突显事物本质特征,加强感染力。比如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在新闻标题上要重视修辞,比如:《从“两个老人八颗牙”到“一社一名大学生”》这样的标题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鲜明的对照和反差,展示出形式上的对称美,更能增强读者阅读的欲望。“对比”还要贯通全文,运用丰富的细节,展示波澜和冲突,让文章生动活泼。

(三)把握分寸,拿捏准确

对比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要讲究对比新闻报道的艺术,无论是褒是贬都要掌握好分寸,拿捏准确。因此,在选取新闻事实时,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真调查核实,客观陈述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一是一,二是二。绝对不能为了追求新闻事实的对比效果,而添枝加叶,夸张渲染。借用引语时,必须是真实准确,不能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同一般新闻报道相比较,对比新闻有其独特的效果。两个新闻的对比,能让读者鉴别谁好谁坏。对同一事物进行两面对比,能够让人从各个方向认识事物,全面深刻地了解事物本质特征。

对比性报道中如果是正反对比,就会有一个批评的对象,这是“虚靶子”或“暗靶子”,有时也不用说破,这样批评显得并不尖锐,也不会那么“实”,如《一盛一衰看品牌》,读者通过文章呈现的事实,一好一坏,褒贬同在,褒谁贬谁,一目了然,批评的张力是点名批评所不及的。揭露性、批评性的报道容易产生消极作用,而对比新闻能给人深思与启迪的同时,也给人以信心和鼓舞,起到积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对比新闻是表扬与批评两者兼容并蓄的一种建设性报道。

(四)事实清晰,观点鲜明

对比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写作时,多用事实说话,字斟句酌,力求语言表达精准恰当。

作者要有鲜明的观点贯穿在整篇文章中。对比新闻写作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找到事物的相同点能认识事物的共性,事物的相异点能体现事物的特性。要辩证看待新闻事件,寻找他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事物,反映事物,让读者能够通过文章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到内在本质,顺理成章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对比新闻结尾的写作方式并没有定法,但最好能给出合理性建议。蒋文龙往往会在结尾处明确观点,将最富有哲理,激发思考的结论留到文章最后做结尾,令人回味。他经常是让专家来一锤定音,如“市长做,还是市场做?品牌专家认为……”为文中的比较给出结论,指明方向。

五、结语

改革开放让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新闻是时代的镜子,要反映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对比新闻仅仅对客观事物作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简单化报道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阐明事实,分清优劣,明辨是非,启发思考,要通过多个视角对事物作深度的扫描和透视分析。

新闻学界常说:“我们总是离事实很近,却离真相很远。”蒋文龙的对比新闻通过对比把问题摆出来,报道的特点是多侧面、深层次、主体化,一针见血揭示本质。它把宏观与微观密切结合起来,把报道题材摆到纵向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横向的社会发展现实特定的时空交汇点上进行透视和开掘。蒋文龙笔触纵横八百里之江大地,全方位扫描,对比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高,影响受众多,传播效果强。在鲜明的褒贬之外,还能指以出路,给以启迪,被肯定方面备受鼓舞自不待言,被批评者虽然不大舒服,却也可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收益,从而取得双赢的社会效果。

[1]蒋文龙.市长做还是市场做:嵊州、新昌茶叶品牌建设的模式之辩[N].农民日报,2004-6-18.

[2]王慧敏.山这边,山那边[N].人民日报,1995-7-28.

[3]王慧敏.三年再访山两边[N].人民日报,1998-6-22.

[4]许宝健.从孟楼到孟楼——湖北、河南两个孟楼镇见闻[N].经济日报,1992-5-5.

[5]蒋文龙,朱海洋.“互联网+农业”如何加[N].农民日报,2015-12-23.

[6]蒋文龙,郑盈盈.一盛一衰看品牌[N].农民日报,2007-2-17.

[7]蒋文龙,朱海洋.《三产融合求解农业转型升级》[N].农民日报.2014-8-26.

[8]蒋文龙.四任县长绿叶情[N].农民日报,2012-3-30.

[9]蒋文龙.城乡统筹的浙江密码[N].农民日报,2008-11-15.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文龙新闻报道
郭文龙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远行
胜利就在明天
好的设计应该是有气氛、有故事感的——专访天比高空间设计谢文龙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